張金龍
中圖分類號:G812? ?文獻標識:A? ? ?文章編號:1009-9328(2022)06-041-02
摘? ? 要?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健康產業受到了越來越高的關注度。在現代化社會快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出現了非常多的新興產業,其中大健康產業在近幾年中的發展勢頭非常迅猛,而在大健康產業快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使得民族傳統體育產業的發展也得到了進一步的推動。因此,在這樣的時代發展浪潮中,民族傳統體育產業應該抓住大健康產業快速發展背景下的機遇,結合現階段民族傳統體育產業的實際發展狀況,對整個行業未來的發展方向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與探討。
關鍵詞? 大健康產業? 民族傳統體育? 發展
一、引言
當前,我國的社會人口形式正朝著人口老齡化的方向快速發展,據統計六十歲以上的人口占比增長速度已經達到了年均16.45%。按照這樣的發展勢頭,2040年后我國將完全進入到深度老齡化時代,此時全社會中能夠真正達到健康狀態到的人口比例將僅有2.5%。因此健康問題以及人口老齡化問題已經成為了當前階段,我國非常嚴重并急需解決的社會問題。而大健康產業以及民族傳統體育產業,也正是因為在這樣的時代發展背景下,迎來了巨大的發展機遇,更是被稱為IT產業后的“第五波財富沖擊”。由此能夠看出全行業、全社會對于大健康產業和民族傳統體育產業的發展都是一致看好的。為了更好、更快地推動民族傳統體育產業的快速發展,我們要能夠在大健康產業發展的基礎上,對民族傳統體育在健康產業中的優勢進行深度的挖掘,從而能夠找到二者在快速發展過程中的一些契合點,從而能夠實現推動中國特色民族傳統體育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二、大健康和大健康產業
大健康是新時代發展背景下衍生的一種全新行業發展理念,大健康產業涉及人們的生老病死與衣食住行,關注的是可能對人體健康帶來影響的因素和誤區,追求的是人在生理、心理、社會、環境、道德等多個方面的健康。在時代發展的推動下,健康理念也得到了不斷延伸,從而形成了現階段的大健康產業。從本質上來說,大健康產業是與健康相關產業的一種集合,是以維護、改善健康,預防各種疾病為發展目的,并在此基礎上提供產、學、研究品宇相關健康服務的行業的總體稱呼。
對于整個大健康產業的發展來說,其有著行業專屬的發展特色和目標,對于當前階段的大健康產業發展來書,其將改善人們的身體健康作為主要的發展目標,同時以大健康為重要的理念基礎,通過對整個行業的推廣來形成較為完整的大健康體系,從而能夠達到行業發展的最終目標。當前,大健康產業在我國的發展還處于起步階段,因此整個行業發展隱藏著巨大的潛力,而這種潛力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能夠實現與我國悠久歷史文化底蘊和傳統民族體育精神之間的融合,能夠給二者直接的協作發展提供巨大的契機。
三、大健康產業興起為民族傳統體育產業發展提供新的發展思路
(一)民族傳統體育健康旅游和特色文化活動
民族傳統體育健康旅游也是新時代發展下的一種全新的體育、健康、旅游理念,與傳統形式的觀光旅游相比來說,民族傳統體育健康旅游有著更多的獨特性、民族和以及驚險性,在整個項目開展的過程中,對游客也能形成較大的吸引力。我國有著非常多的少數民族,不同民族的特色和體育文化底蘊之間都有著非常大的差別,例如藏族的騎馬射箭;哈尼族的摔跤等,這些不僅有著非常強的觀賞性,還有著較強的參與性。在現代旅游業快速發展的過程中,蘊含樂、健、新特點的特色民族傳統體育健康旅游正在逐步取代傳統形式的觀光旅游。另外,在特色民族傳統體育健康行業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全國很多地區都在積極開發相應的旅游項目,此類項目的成功舉辦也給當地的經濟發展、文化發展以及社會發展都帶來了巨大的推進作用,同時社會對于此類產業的投資額度也在不斷刷新著行業的記錄。
(二)民族傳統體育藝術表演產業
體育表演產業在近些年中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對于我國大多數的民族傳統體育來說,不僅形式豐富而且往往都蘊含著非常深厚的內涵。這些獨特的存在因素,也是導致其迅速發展的主要原因。例如武當山地區的體育表演藝術項目夢幻武當,通過藝術表演的形式將太極與傳統故事緊密的結合在一起,既能夠將武當山的美景展現得淋漓盡致,還對武當山太極運動的文化內涵進行了推廣。夢幻武當項目的呈現,不僅僅是文化與體育運動的結合,由于其自身的號召力,使得每場演出的人數和票價都一路飄紅,在帶動整個武當山地區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也想全國、全世界展示了太極國粹的博大精深。
(三)民族傳統體育健康APP
隨著互聯網+形式的不斷興趣,各個行業的發展都多多少少與互聯網行業之間有著較為緊密的聯系,互聯網技術的存在,對于大多數行業的發展都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對于大健康產業來說,互聯網+技術的應用,使得互聯網健康醫療在各個垂直領域中都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各類型健康管理APP、健康管理辦法等都在快速興起,不僅吸引了大量用戶的關注,也有著非常大的經濟價值。但是大多類型的健康管理APP中的內容都過于淺薄,僅僅是將部分相關的文本和視頻內容進行簡單的整合,既沒有起到宣傳的作用,也沒有將民族傳統體育所蘊含的文化內涵表現出來。因此,大健康產業要想在互聯網快速發展的背景下,能夠在市場上站穩腳跟,就必須要重視對健康APP功能的開發與利用。只有更大的空間、更加多元化的功能,才能夠成為更多主流人群的選擇。
(四)民族傳統體育與新媒體之間的結合
新媒體也是互聯網時代快速發展背景下的重要產物之一。與傳統形式的廣播、電視、報紙以及雜質相比來說,新媒體的特點在于其有著更強的互動性、多樣性與時效性。通過對新媒體平臺的靈活運用,能夠更加有利于整個民族傳統文化開發、利用與傳播。當前,應用比較多的新媒體平臺包括微博和微信,使用者能夠通過這些平臺實現對網絡信息的交流與共享,所以說新媒體的應用能夠使整個活動的宣傳面和影響都得到進一步的擴大。另外,新媒體平臺的應用,還能夠讓人們更詳細、便捷地了解到關于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相關信息,能夠幫助使用者對整個民族傳統體育產業有更加深入了解。隨著民族傳統體育與新媒體之間的有機結合,民族傳統體育類網站的數量也在不斷增加,其動態性與傳播性也得到了大幅提升。
四、大健康產業背景下民族傳統體育產業的發展對策思考
(一)做好民族傳統體育健康資源的挖掘、開發與保護
民族傳統體育發展至今已經形成了一套完善、專屬的優化管理體系,在整個產業運行發展的過程中,都是以修身養性、形神兼顧為主要手段來對現有的養生體育體系進行進一步的優化與創新,經過不斷的實踐與經驗的總結,已經成為了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和瑰寶,需要我們投入更多的時間與精力來進行挖掘與保護。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要想進一步推動整個民族傳統體育產業的發展,就必須要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控制手段。可以結合實際發展情況,成立各種類型的民族傳統體育協會,用集體的方式來實現對相關理念的宣傳與推廣;另外,還要能夠結合民族文化特色,對相關的體育文化活動進行發掘,從而能夠打造出具體民族特色、地方特色的品牌效果,進而能夠演化為地方經濟產業的重要標簽;最后,還要能夠結合地方政府,對其進行產業化打造,不管是旅游項目的開發、賽事的舉報還是相關服裝的推廣,都要能夠以授權的方式開展,這樣才能夠使民族傳統體育的合法權益得到保障,才能夠真正實現民族傳統體育的良性發展。
(二)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培養綜合性人才
人才對于行業的發展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時人才對于這個行業能否長期穩定的發展還有著決定性的作用。對于正處于初期發展階段的民族傳統體育產業來說,專業人才對其未來的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們要能夠給予人才的培養足夠的重視,要能夠建立一套完善的綜合性人才培養體系,從而能夠形成一支強大的人才隊伍。在如此的時代發展背景下,對于體育教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就是體育教師群體的專業素質水平,每一位從事體育教育活動的人員都應該具備較高的專業素養,其本身也要是民族傳統體育產業的實踐者和受益者。在教學傳授的過程中,不僅要能夠做到以德施教、以德立身,還要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體育價值觀。
當前,在很多高校內都設置有民族體育相關專業,整個社會與行業也已經初步形成了一套較為完善的人才培養體系,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我們需要對體系中的內容進行不斷的優化與升級,使整個人才體系的綜合性范圍能夠得到進一步提升。
(三)加強民族傳統體育網絡平臺的建設
民族傳統體育既存在與大健康產業快速發展的時代,也存在于互聯網+技術快速發展的時代。因此要能夠學會運用互聯網的思維來發展民族傳統體育,這樣才能夠更加牢靠的抓住互聯網時代發展的紅利與機遇。在此過程中,我們要能夠以市場需求作為發展方向,在強化新媒體交流頻率和質量的基礎上對傳統民族體育進行科學的宣傳與推廣。另外,還可以通過新媒體平臺來擴大參與體育培訓的途徑,讓更多的人能夠了解并參與到傳統民族體育運動和文化的學習與培訓中。
(四)做好民族傳統體育的現代化與國際化
在對民族傳統體育進行宣傳和推廣的過程中,做好對其的現代化和國際化建設也是非常必要的。在加強現代化建設的過程中,最為重要的就是要能夠在現有本質特征的基礎上,對其進行繼承與發揚,要能夠通過對現代化元素的靈活運用,來提高藝術的魅力和價值,從而能夠打破現代與傳統之間的隔閡,實現二者之間的有機統一。另外,就是在發展的過程中要能夠順勢而為,要能夠順應國家發展的大潮流,加大力度對我國的傳統民族體育進行宣傳,從而能夠使類似武當太極形式的體育文化瑰寶成為我國民族體育在世界體育上的重要名片。
五、結語
總而言之,民族傳統體育本身就是非常重要的文化瑰寶,不管是形式還是文化內涵都是非常的深刻與深厚的,其與一般形式的體育運動之間存在著非常大的差別,如果我們能夠細細品味,還能夠發現其中所蘊含的豐富的人生哲理與文化內涵。當然,在大健康產業快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對于民族傳統體育的發展不應被限制在提高身體健康這單一層面,而是要能夠更加清楚地認識與了解其中所蘊含的靈魂與思想。
參考文獻:
[1]孟令忠.大健康產業背景下民族傳統體育產業發展探討[J].運動,2015(23):3.
[2]閆慧,李愛菊.新時代民族傳統體育產業融合發展研究[J].體育文化導刊,2020(03):6.
[3]李雁.新時代民族傳統體育產業融合發展模式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21,11(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