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煜湛
中圖分類號:G842? ?文獻標識:A? ? ?文章編號:1009-9328(2022)06-131-02
摘? ? 要? 新時代發展下對中國的公民自身身心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發展對于國家的未來來說更是重中之重,同時在當今高競爭、大壓力的學習氛圍下,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十分容易造成傷害。因此國家在近些年大力推行體教融合的條件下,鼓勵學生參與體育運動。排球運動不僅能提高青少年的體質健康水平,促進身心全面發展,還能提高其社會化水平。提議學校體育推進學生基本掌握排球運動的技術,加大推動排球項目在學生中的推廣力度。
關鍵詞? 體教融合? 青少年? 排球? 心理? 身體健康。
一、體教融合概念及意義
體育健身最早提出健身的教育意義,目的是為了學生培養其健康運動的行為,促使健康良好積極的社會生活習慣的初步養成。而盡管早在約20世紀的80年代,“體教融合”這樣的概念便被已經有人提出,但是它最初的概念提出則主要仍然是用來指競技體育運動的后備體育人才培養。而我們現在的體教融合是指將體育運動和理念教學結合在一起,讓體育運動發展得更好。在實行體育教育之前,一定要先將體育理論知識貫徹到底,而且在這個過程中要不斷進行改進[1]。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李建明說過:“體教融合,不光是把體育和教育兩個部門的資源簡單相加,主要是一種理念變革。這種理念要達到以文化人、以體育人的目的,使體育在育人方面的綜合功能和價值得到更大的釋放,發揮更重要的作用。”因此,體教學融合應該是指促進體育教學活動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社會價值、功能效用和社會目的功能上二者的更充分有機融合,共同積極作用之于中國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持續發展。
二、體教融合的提出
2022年3月3日在我省教育廳發布和出臺施行《關于深化體教融合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2]的文件內容已經事先征得了省教育廳第九屆縣級人民政府領導干部同意,文件關于《實施意見》工作的總要求之一就是始終堅持樹立以實踐“健康第一”為指導的學校實踐教育整體工作理念,以切實貫徹實施“一體化設計、一體化推進”教育方針,從多方面進一步著力加強適應新歷史形勢前提下加強學校少年體育育的普及宣傳工作,完善建立全省體育青少年各類體育賽事體系,加強地方普通中等教育學校中體育專業青少年專業綜合和體育訓練,加強各級地方的各級體育運動青少年與各類專業普通高中體育運動學校梯隊的建設,規范了在扶持發展體育各級地方社會各類體育單項組織,推動并服務與粵港澳各大灣區青年及港澳青少年業余體育組織工作協同發展,加強計劃組織協調的實施與力度建設等。
三、體教融合下排球運動對青少年的心理價值影響
(一)培養青少年的理性思維及靈敏性鍛煉
排球運動是一項球速迅速,節奏緊湊,十分需求瞬時反應能力,反應選擇以及動作決策的運動。如對方運動員做出扣球球動作時,我方防守運動員需在瞬間做出判斷對方是準備大力扣球還是吊球,是扣直線還是斜線還是大斜線,力度是輕拍還是重扣,是否會打到我方攔網隊員的手而改變方向等等元素,從而預判要在哪個位置防守,是用傳球還是顛球還是擋球動作接球,同時要以最自身最快速的速度到達防守位置等等。因此,對于運動員在球場上的瞬時應變能力以及決策能力都是十分重要的。排球運動可大大提高青少年的靈敏性、反應能力、動作的串聯以及協調性、空間定位等能力。而以上的能力都是推動青少年的理性思維發展。當今許多青少年在面對復雜局面或強大的事物時,時常會感到無力或自卑。排球運動正好鍛煉了青少年的理性邏輯思考,讓青少年在細微,微小的事物中迅速反應,得到宏大的邏輯思緒。
(二)培養合作優良合作溝通意識
現今我國許多青少年自我獨立意識相對較強,經常都不會考慮別人的想法或感受。眾所周知,而排球是一項多人合作的運動項目,球場上得到的每一分,都需要場上6人的默契配合,組織進攻或防守得來的,因此隊友間需要特別了解對方的一些習慣,如接球位置,扣球高度。同時在體育比賽及日常配合練習中,還需要一定的溝通交流才能更好地熟悉對方,學會如何以自身長處彌補隊友間的短板,學會如何更好的交流、理解、寬容以及懂得什么是責任,什么是義務。一個優秀的隊伍只有更好的互相了解、互相配、合互相幫助,才能走得更遠,站得更高。青少年在參與排球運動過程中才能更好地找到自我認知的同時,對于隊友間相互了解,達到一定程度上的共同認知,強化青少年的合作精神以及集體價值[3]。
(三)培養青少年自身素質及道德品質
在開放的排球體育訓練中,要進行艱苦的鍛煉,同時需要青少年不斷暗示自己、鼓勵自己。這就需要青少年鍛煉出艱苦奮斗,不怕艱辛,戰勝惰性,戰勝生理以及心理上的各種不適。青少年時期屬于身心發育的早期階段,這一成長階段的身心可塑性極強,而排球類運動進行比賽時有一套嚴明具體的競賽規則及其明細,在實際比賽執行過程中,每一位運動員都需要遵守排球比賽相關規則,尊重其對手運動員以及裁判。堅持長期系統的排球運動訓練及親自參與各項比賽,可以進一步增強青少年球員的獨立性,減少訓練依賴,增加培養其自身對于完成任務、規范其遵守紀律,在一定規則條件下最大程度的完成任務。以上對于日后青少年的道德素質以及自身素質的培養有著關鍵作用,對于其日后踏入社會進行進一步的身份轉變有著重要作用,同時這對于日后整個社會都是積極影響。
四、學校排球教育現狀
隨著眾多政策的出臺,學校體育現在越來越受到國家重視。但排球作為三大球之一,其在我國推廣以及發展卻是三大球里面最不理想的。排球運動的傳播在我國相對較少,宣傳力度也沒有籃球、足球的力度大。而我國普遍的排球教學課程在內容安排上會主要把排球的基礎技術教學放在首位,從而忽視了學生的自主性發展以及社會發展的人才需要,這一做法不但會致使教育體制變為單一,同時也很大可能扼殺了學生的興趣。而學生時期是系統的學習和掌握運動技能的關鍵時刻,他們對體育活動有著廣泛的興趣[4]。
五、更好澆筑青少年排球運動堅實基礎的方法
想要真正提升在校青少年學員的傳統排球訓練教學實踐質量,需要教師更為有效的教學內容安排,課程內容必須圍繞學生。首先,教師的教學語言及情緒必須有所改進,只有更有投入、感情的教學語音才能更好地與學生互動,形成更融洽的師生關系。有的教師的教學語言沒有情緒的帶動,顯得課堂的教學十分索然無味,學生難以區分學習的重點或主要知識技能,教師盡量地采用些風趣幽默的肢體語言這樣可以充分活躍語言教學活動氛圍,提升了學生聽課的積極性,促使學生以專注的狀態參與到課程的學習與互動中,但同時也應保持應有的教師禮儀與言行舉止[5]。
而在課堂開始前,應合理帶領學生進行體育游戲進行熱身同時逐漸將學生帶入課程的學習中,合理的課前熱身游戲提高了小學生在課堂中興趣,小學生在課堂中能積極參與體育活動,從而提升小學生的運動參與程度。教師在現場教導的學生前可適當展示教學動作,幫助到學生快速建立一個正確完整的排球動作表象,從而才能更好地學習掌握排球技術動作。而在技術動作的教學中,還需遵循先鍛煉單人的簡單技術動作,如對墻顛球、向上顛球、傳球等;而后再到多人的配合練習,如簡單的一拋一顛;再上升到復雜的多人配合聯系;最后才是合理結合運用到實戰中。最后,適當有效的時間組織校園排球游戲比賽活動,其不僅也能起到增強每個學生平時的籃球學習運動興趣、提高激發他們廣泛參與各類游戲訓練和各種比賽競技的積極性,還能在實踐中使這些學生在實踐中更好地理解學習排球運動必備的相關基本理論知識、操作技能和專項運動技能,從而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高校排球運動的可持續發展[6]。
六、結語
體教融合并不是指讓傳統體育學科門類回歸到其他傳統教育文化學科門類體系框架之下,而是說需要再把一個體育學科門類相對獨立地來獨立開展,是說要確保在我們整個科學體育過程中都始終包含著這么一門傳統教育。體育文化與其他學科傳統教育的文化內涵之間構成了一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密不可分的密切關系。深化排球教育有機和諧交融,達到更有利于和促進我校全體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因此,要充分發揮好學校體育工作綜合管理與校園社會體質教育管理以及構建綜合性學校教書工作和學校育人評價體系等的整體作用,由此為更好地促進我校體育課外活動全面的、和諧的開展,促進整個社會體育系統課程教學體系與青少年思想教育這兩個教育系統工作的全面和變革發展帶來重要且積極的影響。
參考文獻:
[1]王登峰.新時代體教融合的目標與學校體育的改革方向[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20,44(10):1-4+12.
[2]廣東省體育局,廣東省教育廳.廣東省關于深化體教融合 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實施意見[Z].2022.
[3]楊紅文.芻議從中國排球現狀對青少年球員培養的影響與解決措施[J].貴陽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8,13(04):113-117.
[4]靳志杰,劉輝煌.排球運動促進青少年社會化的影響研究[J].青少年體育,2021(08):38-39.
[5]沈雨華.當代中學校園排球運動研究[D].杭州:杭州師范大學,2012.
[6]張慶新,陳雁飛,黃春秀.大概念、大單元、任務群:實戰能力進階導向下重構中小學排球教學內容體系[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21,33(04):378-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