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海
中圖分類號:G886.4? ?文獻標識:A? ? ?文章編號:1009-9328(2022)06-233-02
摘? ? 要? 無論是任何運動項目,運動員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都是影響運動員成績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柔道運動中,柔道運動員除了要具備較強的身體素質和競技技能之外,也要具備較強的心理素質,能夠在運動賽場上從容地面對比賽,這樣才能夠在比賽過程中獲得良好的成績。柔道比賽變化多端,需要運動員具有良好的心理因素和果斷的應變力。若想培育出優秀的運動員,除選材、嚴格體能、技戰術練習外,還必須有目的地進行心理培訓。
關鍵詞? 心理訓練? 柔道運動員? 比賽的影響
柔道運動具有很強的對抗性,尤其是在激烈的賽事當中,運動員想要發揮出技術、戰術水平,良好的心理素質是關鍵。因此,在訓練中,教練員要關注運動員心理狀態,能夠及時發現其出現的緊張、焦慮、怯場、急躁等心理問題,并及時采取放松訓練、精神安穩、意志力培養等方法,提升運動員自信心,使其能夠以足夠的熱情去面對日后的訓練和比賽。
一、柔道運動員力量訓練原則
(一)堅持漸進原則
在力量訓練過程中,還應該堅持從簡單到困難、從輕至重、從少而多的漸進原則。首先要在對爆發力進行訓練的前提下再進行耐力訓練;在低強度訓練的基礎上開展高強度練習,進而有步驟、有計劃地實施訓練。其次,應該重視體力恢復與運動負荷存在的時間跨度,不管是在數量上,還是在強度上都應該做好合理的調節與安排,只有在運動員與當前的運動強度相適應,同時已經恢復以后才能夠將強度提高。
(二)堅持極限性原則
柔道運動員力量訓練時,除了要堅持以上幾個原則外,還應該盡可能地讓訓練達到運動員的極限,只有如此才能夠讓運動員的肌肉得到最大程度的鍛煉,進而提升其力量素質,使運動員可以在比賽中發揮出超常的水平。為此,在訓練時應該結合每個運動員的實際狀況,根據其個體的差異,制定出符合其極限的訓練計劃,進而使運動員通過訓練最大程度提高其力量素質。
(三)堅持系統性原則
力量訓練是長期且系統性的,通常要按照比賽周期的相關要求進行長期或是短期的訓練。為此,在訓練過程中,要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并做到日常訓練與賽期訓練的結合。只有系統性堅持,才能夠更好地促使柔道運動員整體素質得到提升,為其各類技巧的開展奠定基礎。
二、柔道運動員訓練現狀
(一)缺少耐力訓練
在柔道訓練過程中,還經常會出現這樣的問題,那就是在訓練中很少對運動員進行耐力訓練。究其根本原因就是青少年缺少耐心,不能很好地完成耐力訓練,從而不斷縮減耐力訓練時間,長此以往將導致運動員無法在對抗中更好地應用技術壓制對手。例如,在實際對抗過程中,若雙方綜合能力相當,通常會以相互牽制來消耗對方體力,若某一方體力分配不合理,就會被對方長時間地牽制擾亂陣腳,進而影響最終成績。所以,在訓練中必須將耐力問題重視起來。
(二)靈敏度不足
雖然柔道比賽看起來是力量的對抗,但若深入觀察則能發現大有不同。在對抗過程中經常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一名選手明明已經處于下風,卻在瞬間扭轉局勢、反敗為勝,這是因為該運動員通過觀察找到了對方的破綻,并趁對方松懈之機對其發動進攻,最終一舉取得勝利。在實際對抗的過程中,兩名運動員的技術運用存在一定差異,那么在對抗時就會出現一方強行壓制的情況,此時若要避免對方形成壓制就需要靈活牽制,通過移動來脫離對方控制的范圍。但一味移動并不能取得勝利,此時就需要運動員隨機應變,并快速抓住對方破綻對其實施進攻,進而快速搶占比賽上風。大部分柔道運動員都會有靈敏度不足的問題,究其根本原因是訓練不夠,因此在實際訓練過程中就需要將這一問題重視起來,并制訂出相應的解決方案。
三、柔道運動員訓練優化
(一)提高運動員的競技水平
在實際進行柔道的運動技術訓練當中,也一定要以這一目標為核心,開展一些具有針對性的運動技術訓練,這樣就可以有效提高運動員的競技水平。通常情況下,柔道運動技術訓練主要包括以下兩點。首先,運動員需要擁有快速的爆發力。在柔道的比賽當中,運動員都會采用連續進攻或者直擊直攻的方式,這也就會要求著運動員腿部的力量一定要在瞬間爆發出來,這樣就可以更加快速以及有力的擊打到對方。因此,在柔道的運動當中,最基礎的一項技術訓練也就是運動員的爆發力;其次,柔道運動員一定要制定合適的戰術,并且對這一戰術進行熟練的運用。由于柔道這項比賽與田徑比賽擁有著很大的差異,會更注重于采用多樣化的戰術,其中包括進攻以及防守等等,通過對這些戰術進行制定之后,也需要柔道運動員在日常的訓練之中進行反復應用,這樣就可以做好靈活應變,熟練對這一戰術的使用。
(二)培養運動員的意志品質
柔韌素質訓練是柔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大部分運動員在練習柔道時都要加強柔韌素質的練習。由于柔韌素質練習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持之以恒,所以運動員需要在教練的引導下注重方法和原則,唯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提高運動員自身的綜合素養,進一步培養運動員的意志品質。另外,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運動員還要耐心地對每項動作進行反復練習,培養科學練習的良好習慣。除此之外,在柔道教學過程中,運動員還要努力克服自身的疼痛感,不斷提升心理承受力,促使自我健康成長,以此進一步培養柔道運動員堅韌不拔的良好品質以及抗壓能力。
(三)增加運動員身體的靈活性
在柔道訓練中經常會涉及兩個運動員的對打,如果在對打的過程中運動員的身體靈活性較差,就會在對打的整個過程中出現不必要的運動損傷,所以就要在柔道訓練中加強運動員的柔韌性素質訓練。開展有序的柔韌素質訓練能夠有效增強運動員身體的靈活性,促使運動員在柔道的學習過程中具備良好的反應能力,避免在整個訓練中發生意外事故,減輕損傷程度,從而最大限度地確保柔道運動員學習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高柔道教學的質量和水平。
四、心理訓練對柔道運動員比賽的影響現狀
(一)存在的不良心理
由于競爭性較強、賽場環境復雜,也會一定程度上導致柔道運動出現一些不良的心理。首先,恐懼心理就是柔道運動員普遍會存在的一種不良心理,導致這一不良心理的出現主要是因為面對不同的對手時害怕自身的能力不足而產生的一種恐懼心理;其次,急于求成的不良心理,其與乘勝追擊有所不同,乘勝追擊是運動員在處于競爭優勢的情況下結合實際的情況可以發揮出更大的優勢。
(二)需要具備的心理素質
由于柔道運動的競技性比較強,所以柔道運動員應具備強大的心理素質。一名合格的柔道運動員除了具備良好的身體素質和較強的競技技能之外,還需要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具體需要具備以下幾種。第一,自我調控能力。自我調控能力就是在面對情緒緊張的情況下可以進行自我調節,在保證自身興奮度的同時又能夠保證大腦的高度緊張。第二,思維敏捷性。就是面對復雜的柔道賽場,運動員能夠保持高度的思維敏捷,能從容地應對賽場的情況,及時進行自我調整,將劣勢轉為優勢,出奇制勝。第三,環境適應能力。柔道運動員可能會面對不同的環境和不同的競爭對手,加上現場觀眾會比較多,所產生的心理壓力也會不同,所以要求運動員要具備環境適應能力,能夠善于對自身的心理壓力進行調節,并將每次訓練都當作比賽,以此不斷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質。
五、柔道運動員心理訓練優化
(一)自我激勵與自我放松
柔道運動員在入場前要動員運動員身體每個器官、系統進入作戰狀態。以身體的最大機能潛力投進對戰,使中樞神經結構達到最合適的水平。為此,基于自我激勵及自我放松的訓練,能夠有效調整自身的中樞神經的興奮度。第一,自我放松。對戰時若大腦太過興奮,就會產生精神太過緊張、技能失調、肌感降低,動作變化。這時要采用心理訓練方面的自我暗示放松、轉接注意力等手段,將自身調整至合適的緊張程度。第二,自我激勵法。不同于自我放松法,如果中樞神經興奮度不夠,就會產生精神不振,體力降低,反應遲鈍等情況。此時,就要積極動員,采取心理訓練方面的表象動員,科學自我暗示、意象演戲、念動練習等,來加以自我激勵。如果興奮度還不夠,還可采用加速呼吸大聲喊的方法進行調動,如此在短期內就可以讓中樞神經興奮度達到比較合適的程度。
(二)重視心理訓練與戰術訓練方面的地位
在柔道戰術練習中,心理訓練和戰術訓練相結合。心理訓練涉及對運動者意志品質、情感思想等層面的信念。針對不同基礎的隊員,應采用恰當的心理訓練措施,準確地評估運動員,提升運動員的訓練熱情。根據運動者不同的心理素養,讓運動員克服盲目自信與懼怕思想。不管是盲目自信在對戰時過度興奮急于求成,或是盲目恐懼對方在對戰時每逢對手的精神狀態自己就會被壓倒,均會影響運動者戰術能力的發揮。為此,在平常的練習中,必須把心理訓練與戰術訓練相融合。緊張焦慮僅會使對方極易發現自己的薄弱地方,不易于掩蓋自身不足,影響發揮。唯有在情緒方面穩住,不管是落后或者領先,保證一顆平常心,在穩定的情緒下,方可集中精力發現對手的弱點,知道對手動機,少失誤,多攻擊,擴大自己的優勢,努力擊敗對手。
(三)加強心理素質訓練
柔道的比賽也被稱作為技術與智慧的一種結合,運動員在實際進行比賽的過程中不僅需要考慮擊打對方的要害,還要考慮怎樣進行防守。而在比較高強度的對抗比賽當中,柔道的運動員也要做到攻擊的同時進行防守,這也就會在一定程度上需要運動員提高自己強大的心理能力,能夠做到沉著以及冷靜,具有靈活應變的能力。柔道這項比賽是一項比較連續的項目,會對運動員的體能有著很大的考驗,而且要求著運動員具有很好的調整能力,不計較自己的得分,而是全身心地投入到比賽中,將日常訓練的戰術完美的展現出來。一般來說,運動員自我調整心中的焦慮情緒是現階段柔道運動技術訓練中有待加強的一點。
六、結語
柔道是一項獨特的項目,具有很強的防身自衛功能,還可以健身健體、鍛煉體魄。柔道訓練也開始更加重視運動員禮儀、果斷、勇敢等意志品質的培養。本文對柔道心理訓練的必要性、柔道運動員心理特征及相關對策進行了分析,希望通過各種心理訓練方法、策略,幫助運動員消除焦慮,在柔道運動中保持最佳狀態。
參考文獻:
[1]郝新艷.柔道運動員賽前體能訓練的原則與結構關系[J].中國體育教練員,2015(03):34-35.
[2]李英.柔道運動員賽前心理訓練初探[J].武術研究,2016(11):91-92.
[3]徐娜,袁華.淺談柔道戰術的特點及其訓練方法[J].當代體育科技,2012(32):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