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坤 趙宏官




中圖分類號:G804.8? ?文獻標識:A? ? ?文章編號:1009-9328(2022)06-274-02
摘? ? 要? 有研究表明,游泳是一項對人體非常有益的體育運動,人體在水中處于活動的狀態下可以有效提高人體的心肺功能,同時皮膚在持續受到低溫刺激時身體機能不斷調整,提高人體的免疫功能。但部分初學者在學習游泳的過程中會產生一定程度的心理障礙,影響他們選擇是否繼續學習或拖長學習進度。因此,本研究對松原市游泳館暑期游泳培訓初學者學習游泳的心理障礙進行調查。
關鍵詞? 游泳? 心理障礙? 初學者
一、引言
近年來,隨著人們對健康意識的提高,逐步認識到游泳這項運動對身體的益處,游泳逐漸成為大眾最常選擇的體育運動之一。游泳運動可以提高兒童的身體素質,減少孩子的患病率,還能增加食欲,促進兒童的身體成長,但游泳初學者會在游泳運動時因內心感受到一種無法戰勝的困難而產生的一系列緊張、焦慮、沮喪、膽怯甚至恐懼等各種心理狀態。掌握出現心理障礙的原因,以便于為初學者學習游泳建立良好的方式和方法,幫助更多的兒童、青少年積極地參與這項運動中來。
二、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本文以松原市游泳館暑期游泳培訓初學者出現心理障礙情況為研究對象,隨機選取松原市四個游泳館暑期培訓班,以暑期游泳培訓班的初學者為調查對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本研究利用CNKI、BAIDU、GOOGLE等檢索平臺,以暑期游泳培訓、初學者、心理障礙等為關鍵詞進行查閱和收集,并對所查閱的文獻資料進行歸類分析和整理,這為本研究奠定了理論基礎。
2.問卷調查法。根據論文的研究需求,本研究設計了《松原市游泳館暑期游泳培訓初學者出現心理障礙情況》的調查問卷,隨機抽取松原市四個游泳館暑期游泳培訓班,向初學者發放調查問卷,其中將10—13歲之間的初學者定義為兒童,13—18歲之間的初學者定義為少年,18歲以上的初學者為青年。此次問卷統計發放共100份,回收有效問卷100份
3.數理統計法。
三、松原市游泳館暑期游泳培訓初學者情況
(一)初學者的年齡分段
由表1可知,松原市游泳館暑期游泳培訓班初學者中兒童年齡段初學者占總人數46%,少年年齡段初學者占總人數的37.7%。從這個數據上可以得出,在松原市游泳館暑期培訓班初學者中以兒童和少年為主,其中兒童參與的人數明顯多于少年。
(二)初學者嗆水情況調查
由表2可以看出松原市游泳館暑期游泳培訓班初學者嗆水在三個年齡段的分布情況。從調查結果可知,少年初學者嗆水情況最為嚴重,占52%,兒童初學者嗆水情況為44.4%,處在青年年齡段的初學者嗆水情況最少,占38.5。
(三)初學者學習新動作時產生焦慮心理情況調查
由表3可以看出松原市游泳館暑期游泳培訓班初學者在學習新的動作時產生焦慮心理在三個年齡段的分布情況。從調查結果可知,少年初學者占58.5%,其次為兒童初學者,占34.7%,青年初學者占比最少,為23%。
四、松原市游泳館暑期游泳培訓初學者學習游泳出現心理障礙情況分析
根據歸納分析整理,選項A.害怕下水,害怕嗆水,有過溺水嗆水的經歷為恐懼型心理障礙;選項B.擔心自己無法完成或著急完成課時任務為焦慮型心理障礙;選項C.家長意愿來學習,上課時不積極不主動為動機型心理障礙;選項D.沒有困難為沒有心理障礙。
由表4可以看出松原市游泳館暑期游泳培訓班初學者在學習游泳時產生的心理障礙的情況及其在三個年齡段的分布。由于兒童和青少年初學者出現心理障礙的主要因素存在差別,因此本研究對引發初學者在游泳學習中心理障礙的原因進行詳細分析。
(一)恐懼型心理障礙
在體育運動中最為常見的就是單純性的恐懼障礙,即對某一具體的可能會對人的生命造成危害特定的環境或運動器材而產生懼怕心理。如學習游泳時在水下吐氣吐完時,習慣性吸氣就會把水從口或鼻子中吸入導致嗆水,往往在下次進行水下吐氣時會有心理陰影,甚至導致無法進行該技術動作。另外,如學習過程中在游向深水區時如出現沉入水下池底情況時,很可能產生對學習游泳運動的恐懼。這是因為在學習游泳運動中不小心對自己的生命安全造成了傷害,從而產生了對游泳運動的恐懼心理,而這種恐懼心理會直接讓初學者對游泳運動產生心理障礙。由于恐懼感是源于學生個體自身內心深處的,這種心理障礙往往比較難以消除,因此他們也不敢再次嘗試下水,以免發生類似嗆水的經歷。所謂內心恐懼、害怕溺水的心理障礙完全是由于心理作用而導致的,這與初學者的心理素質存在較大的聯系。
(二)焦慮型心理障礙
呼吸是學習游泳運動的精髓所在,游泳過程中需要肢體與呼吸進行良好的配合。很多游泳培訓班的初學者都表示,他們不敢下水練習的原因是他們技術并不熟練,擔心在水中不能很有效地完成技術動作,導致呼吸和肢體配合出現異常,從而引起嗆水、喝水等情況。而這時就需要游泳教練員進行專業的指導和心理疏導,為初學者建立信心,緩解焦慮。但游泳館暑期游泳培訓班多以大班教學為主,一名游泳教練員負責多個學員,教練員的精力和培訓的時間有限,一些游泳教練員為了盡快完成教學任務,并沒有按照游泳教學的循序漸進原則對學員進行技能的授予,而是以最快的方式讓孩子接觸水,在泳池中完成全部技術動作。這種方法勢必會帶來負面的效應,讓初學者產生心理恐懼、厭煩等情況,從而出現焦慮心理障礙。
(三)厭倦型心理障礙
厭倦型心理障礙是學習體育運動中較為常見的心理狀態。有些學生沒有運動的渴望,無法積極地調動起自己的主動性,從而產生消極心理,造成對體育運動不感興趣甚至厭倦。
調查了解到松原市游泳館暑期游泳培訓班大部分初學者參與游泳練習多出于家長的意愿,在家長的意識里對孩子有益的事情,他們都會積極主動地為孩子報名參加。但是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往往忽視了孩子的主觀能動性,走訪中一些初學者表示他們并不喜歡游泳這項運動,參與其中完全是家長的意思,因此他們在學習和練習過程中表現得不主動、不積極,內心深處的逆反心理會讓他們產生對游泳學習的厭倦感。部分學生也正因為缺乏良好的學習主動性才產生了學習游泳時的恐懼心理。
五、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1.松原市游泳館暑期游泳培訓初學者產生心理障礙主要為三種類型,有恐懼型心理障礙、焦慮型心理障礙、厭倦型心理障礙。
2.松原市游泳館暑期游泳培訓初學者中兒童年齡段初學者心理障礙類型主要為恐懼型心理障礙,少年年齡段初學者心理障礙類型主要為焦慮型心理障礙,青年年齡段初學者心理障礙類型主要為厭倦型心理障礙。
3.松原市游泳館暑期游泳培訓初學者產生心理障礙成因。大部分初學者參與學習游泳運動并非出于自己的興趣厭倦學習。初學者較少得接觸水,易嗆水,不敢下水。游泳培訓班的教學不系統,急于求成,給初學者壓力很大。
(二)建議
1.建議兒童在最初接觸游泳運動時不要以報名培訓班為主,培養孩子對游泳運動的興趣,對游泳建立良好的認知,從而逐漸地對游泳產生興趣,減少孩子對游泳學習的心理恐懼。
2.暑期游泳培訓班要加強對初學者的安全教育,對于有過溺水或嗆水經歷的學員要額外關注,積極鼓勵他們參與練習,幫助這一部分初學者盡快走出心理陰影。
3.暑期游泳培訓班應加強對游泳教練員教學的監督,教練員也應根據不同的學員采取不同的教學手段和方法,幫助學員建立自信。教練員也應積極探索更多適合初學者的教學方法,以減少學員在水中的壓力和焦慮感。
參考文獻:
[1]姚衛宇.談游泳教學中的心理障礙及其消除對策[J].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2003(06):567-568.
[2]萬玉玲.少兒暑期培訓班初學者的游泳訓練[J].時代教育,2016(02):35-36.
[3]王力,趙靜,劉文娟,等.克服初學游泳大學生恐懼心理的教學方法[J].體育學刊,2002,9(05):97-99.
[4]張夏雷,李西.游泳初學者怕水心理成因和克服方法[J].農家科技,2011(04):98.
[5]凌勇,廖祖英.7-8歲兒童游泳初學者的恐懼心理淺析[J].文科愛好者,2011(02):1-2.
[6]杜博.兒童初學者如何克服懼水心里研究[J].學術交流,2013(05):117-118.
[7]李嘯村.探討游泳初學者的有效教學方法[J].體育科技,2009(04):19-20.
[8]陶建剛.淺談游泳教學的心理問題及對策[J].科技資訊,2007(09):15-16.
[9]苗廣明.淺探游泳教學中怕水心理的排除[J].韶關學院學報,2011(1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