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寶環
【摘要】繪本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是新課程人性化的改革,貼近小學生實際,使英語學科的難點在圖文并茂的呈現方式中和故事構建中變得活潑、生動,讓學生放下畏懼心理,了解繪本,走進繪本,學習內容,從而在英語繪本學習中發現英語學習的樂趣,為學好英語創造條件,打好基礎。本文就小學英語繪本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展開討論。
【關鍵詞】小學英語繪本? 課堂教學? 問題? 對策
【中圖分類號】G623.31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2)07-0064-03
小學英語繪本是根據小學生接受規律與心理需求,為他們設計的圖文并茂的教材,主要以對話的方式結合圖片來講述一個故事,接近小學生實際生活。對于小學生來說有強烈的代入感,適合小學生學習,方便其理解。但是據筆者觀察,雖然小學英語繪本已經在內容設計、圖片搭配上力求靠近小學生,使小學英語的教與學方便了很多,也在一定程度上為課堂有效教學創造了條件,但在繪本教學過程中,依然出現了一些影響教學、模糊主題的問題,使繪本教學難以達到目的。
1.小學英語繪本教學存在的問題
1.1忽視了配圖的作用,使繪本流于傳統教材
眾所周知,小學英語繪本的出現,是素質教育背景下,新課程改革人性化的一個體現,從小學生接受能力、學習規律入手設計內容,配圖插畫,具有直觀性、生活性、趣味性、韻律性等特點。在繪本學習中學生能看到圖文并茂的較直觀的內容,容易被圖文的活潑性感染、吸引,也會因繪本內容的趣味性而愛上英語學習,促進英語教學。但遺憾的是筆者發現,有些小學英語教師,在運用英語繪本教學時,并沒有把繪本圖文并茂、圖文結合的特點呈現出來,而是采用傳統的教學手段,一句句講解課文,引學生讀故事。顯然,把配合文本呈現內容的圖畫,當成了傳統意義上的插圖,沒有體現其價值,也使繪本教學難以真正發揮作用,使其流于傳統教材,讓教學依然擺不脫枯燥、無趣的弊端。我們知道繪本教材,文本重要,配圖也重要,甚至有時候配圖的重要性高過文字。因為圖畫既能滿足學生的視覺感官,它的連慣性,還能引起學生聯想,使其通過聯想串聯故事,培養學生的思維。所以,如果在繪本教學中,教師忽視了圖畫的作用,只關注文本,會極大地降低繪本教學的意義。
1.2英語繪本教材選擇不當,不利于教學
由于繪本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還缺少普遍性,所以繪本教材也非常有限,教師在選擇教材時也就缺少了選擇性。有些教師為了應用繪本而忽視了“適應性”這個原則。在選擇繪本時要么太簡單,如給五年級的學生選擇《I Am a Bunny》(我是一只小兔子)、《Goodnight Moon》(晚安,月亮)、《Pat the Bunny》(拍拍小兔子)、《Mouse Paint》(老鼠作畫)等,給低年級的學生選擇的卻是《Earth Day》(地球日)、《My Weird? School》(瘋狂學校)、JunieB. Jones朱尼·瓊斯系列、《Horrid Henry》(淘氣的享利)等。這些繪本的選擇,在難易程度上顯然是不適應的,錯位的。再加上,有些教師急于求成,也的確想改變英語教學的模式,選擇的英語繪本教學內容根本不適合小學生,一是有影響學生價值觀的東西,二是理解難度遠遠超出了小學生的水平。顯然,繪本雖然有利于小學英語教學,也非常有利于學生學習,但教材的選擇如果相差太遠,不但達不到教學目標,還會適得其反,使學生對英語學習產生認識上的偏差,影響其學習興趣的養成。
1.3對英語繪本運用缺少合理性,發揮不了其作用
筆者認為,英語繪本教學是英語教學的一種延伸,一種補充,它與英語教學融合起來,有利于培養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拓展學生英語學習的思維,增強英語學習過程中的趣味性。但是它不能代替全部的英語教學,也不能反客為主,成為英語課堂的主角,它只能配合閱讀教學,豐富閱讀內容。但是在小學英語具體教學中,筆者發現,有些教師過分依賴英語繪本,忽視了教材的主體性。這就會形成兩個缺失:一是學生對詞匯的學習與積累不足,影響學生基礎知識的提升,給學生的英語學習造成障礙;二是學生對于英語缺少系統的學習,使他們的英語思維、英語知識體系缺少系統性、完整性,從而影響學生英語綜合素養的提升。事實證明,繪本是有利于小學英語教學的,相比于傳統教材,繪本圖文并茂的呈現方式,更能吸引學生,激發學生興趣,但是再好的東西,如果選擇不當,用得太多,或者放錯地方,它也會適得其反,反受其害,給英語教學造成不利的影響。
2.小學英語繪本教學的有效對策
2.1要發揮繪本教材的優勢
繪本之所以能吸引學生,讓學生走進內容,沉浸式學習,且獲得理想的學習效果,就是因為它圖文并茂的呈現方式,圖文相結合的講述方式,不但淡化了英語內容的難度,增加了內容的趣味性,而且故事新穎,內容條理分明,使學生容易接受。作為小學英語教師,在教學中要凸顯繪本的這些作用,采用一些手段,把繪本內容放大、展開,讓學生走進去學習、感受,使學生在獲得知識的同時,其學習英語的情感也得到培養。
首先,放大圖畫,讓學生先根據圖畫猜測、推理出故事的內容。教師可以按照順序引導學生觀察圖畫上的人物或者場景,與學生一起試著看圖講故事。這樣既能培養學生的推理能力,也能讓學生對繪本內容充滿好奇心,使他們在學習中獲得理想的效果。
其次,把繪本中的圖文緊密結合。教師在給學生講解繪本內容的過程中,要把圖文結合,一邊給生講解文本,一邊帶學生結合文本看圖,讓圖畫中生動、鮮活的場景、人物活起來,使學生容易理解的同時,增強內容的趣味性,提升學生體驗感,促進英語教學。
最后,要發揮繪本的故事性。小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產生逆反心理,厭煩學習,除了識記詞匯的枯燥外,主要的原因還是教材內容缺少故事性、新穎性。小學英語繪本正是基于小學英語教材的這個不足,基于小學生的學習需求、心理需求,走進了英語課堂。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要發揮繪本的故事性,既給學生講解故事,讓學生理解內容,還要把繪本故事的育人功能挖掘出來,使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學習做人的道理,處世的方法,從而升華繪本教學的意義,真正發揮繪本教材的多功能教學價值。
2.2選擇繪本要尊重適應性
英語繪本真正運用在教學中的時間不是很長,可以說還在探索階段。所以市場上適合小學生的英語繪本并不多,教師在選擇英語繪本的時候,一定要尊重一個原則——“適應性”,要選擇適合小學生,與本校教育文化相符的英語繪本,才能使其在教學中真正發揮作用,達到融入英語教學、豐富英語教學、促進英語教學的目的。
首先,繪本要正規。由于英語繪本還沒有普及到各個小學,各個區域,所以英語繪本教材的選擇也是非常局限的。正因為這樣,教師在選擇中也不能為了要用英語繪本而盲目選擇,要看看它是否是正規出版社出版的,內容是否積極向上,價值趨向是否正確。
其次,內容要適合學生學習。由于英語繪本出現的時間不長,內容設計雖然力求滿足小學生的心理,但也不是所有的英語繪本都適合學生。教師無論是在網絡上選擇單篇的繪本,還是系列性的故事教材,一定要嚴讀內容,確定內容的難易度適合學生,且能輔助英語教學,豐富英語課堂。比如,給中年級學生選擇繪本時,教師要選擇像《I Am a Bunny》(我是一只小兔子)、《Goodnight Moon》(晚安,月亮)、《Pat the Bunny》(拍拍小兔子)、《Mouse Paint》(老鼠作畫)等故事簡單,主題明了,內容生動有趣,陌生詞匯較少的繪本。這樣學生容易理解,簡單、明晰的故事也能吸引學生,淡化學生學習的壓力,促進學生有效學習;給五、六年級學生選擇繪本時,要選擇像《Earth Day》(地球日)、《My Weird School》(瘋狂學校)、JunieB. Jones朱尼·瓊斯系列、《Horrid Henry》(淘氣的享利)等有故事性,充滿哲理性,還有豐富的詞匯量的繪本,不但能讓學生學會做人處世的道理,還能積累豐富的英語詞匯。適合是最好的,不管是穿衣打扮,還是繪本教材的運用,只有適合才能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也才能發揮其本身的價值。
最后,繪本選擇要貼近課本。小學英語繪本是服務于課本教材而出現的,它有直觀、有趣、圖文并茂的特點,有利于豐富課堂內容,吸引學生注意力,使課堂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所以,作為小學英語教師,在選擇英語繪本時,其內容一定要緊貼教材,不能脫離教材太遠。這樣才能使繪本與教材融合起來,輔助英語教學,達到吸引學生,培養學生興趣,增強學生學習體驗感的目的。同時,補充英語教學的單一性,使英語教學更加豐富、有趣,提升英語教學的活力,促進英語教學。
2.3繪本教學中也不能忽視基礎知識的積累
基礎知識雖然一個個分開來看不是特別重要,但是天長日久,積累多了,加在一起就是學好英語的基石。因此,在繪本教學中教師要在注意故事性、內容性的同時,也要注意對學生基礎知識的積累。
首先,詞匯的積累。教師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對于詞匯的重視程度遠遠高于課文講解,但是據筆者觀察,在英語繪本教學時,教師卻又過于注重圖文,對于故事的講解投入較多,對于詞匯漠不關心。詞匯是學習英語的基礎,對于學生的聽、讀、寫都非常重要。所以,教師在任何教學環節,都不能忽視詞匯教學,要時時關注學生的詞匯積累。英語繪本相對于教材來說,趣味性、生活性、故事性更強,學生容易接受。在繪本教學中適當地給學生積累一些詞匯,既不會讓學生感受到壓力,還能提升自然吸收能力,提升基礎知識的積累。比如,在帶領學生閱讀《My Weird School》(瘋狂學校)時,有些頻繁在文中出現的詞匯,教師就可以帶領學生認識、識記一下,有助于學生對繪本內容的理解,也使學生對于繪本的閱讀更加流暢,如second、grader、series、activity、weird等。當然,為了跳脫教學過程中詞匯積累的壓力,教師在運用繪本教學時給學生教四五個常用的詞匯就可以了,既有助于學生詞匯的積累,也能減輕學生壓力, 同時還能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
其次,積累固定搭配的句子。英語中有很多固定搭配的句子,學生在閱讀中、寫作中時常能碰到,這些固定搭配的句子既能讓學生快速理解句子,理解文本,還能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小學英語中我們常碰到的固定搭配,如give sb. sth./give sth. to sb.(把某物給了某人),be good for(對……有好處),be bad for(對……有害處),had better do(最好做某事),had better not do(最好不要做某事)等等,這些固定搭配學生不但要常用,還會經常碰到,如果不注意積累,碰到時不理解,用時又不會用。所以,在繪本教學中,教師要結合繪本多姿多彩、生動有趣的呈現方式,把遇到的固定搭配給學生用不同的方式強化,引起學生注意,讓他們關注這些固定搭配更多的運用,也要引導他們把這些碰到的固定搭配寫到自己的積累本上,以方便復習,同時也讓學生養成歸納、整理的習慣。
最后,讓學生多聽、多讀、多寫。語言是用來交流、溝通的。教師在教學中始終要明白這一點。尤其是小學英語繪本教學,教師更要利用學生喜歡色彩、人物、故事等充滿趣味性東西的特點,引導他們通過一些手段多聽、多讀、多寫,讓聽說與讀寫結合起來,學生的英語成績會有質的飛躍,小學英語教學也會有較大的進步。
3.結束語
總之,繪本在素質教育背景下,更符合時下的小學英語教學要求,也符合小學生的學習心理。只要教師在教學中,尊重原則,規避弊端,立足學生實際情況,有的放矢,科學施教,靈活施教,選擇有效的繪本教學方法,就能豐富英語課堂教學,激發學生英語學習的積極性,為學好英語創造條件,切實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實現教書育人的目標,從而促進英語教學,升華英語教學的意義。
參考文獻:
[1]何潔.小學英語教學中繪本使用的問題與改進對策[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8(12):49.
[2]錢志輝.圖文交融——小學英語繪本教學的抓手——以繪本“Pirate Adventure”教學為例[J].小學教學設計(英語),2018(11):20-21.
[3]王素仙.小學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簡析[J].學周刊,2018(26):48-49.
[4]韓偉平.淺談小學英語繪本教學存在的問題以及解決策略[J].校園英語,2019(3):119-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