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聽聽校長/一線老師怎么說
“9月起中小學勞動課要學煮飯,五六年級要學會西紅柿炒雞蛋”“三四年級掌握1~2種家禽飼養方法”……
近期,教育部正式印發《義務教育勞動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標準》),這也預示著從今年秋季開學起,勞動課程將正式成為中小學的一門獨立課程?!稑藴省凡粌H完善了培養目標和課程設置,同時根據不同學段制定了“整理與收納”“家庭清潔、烹飪、家居美化等日常生活勞動”等學段目標,為勞動教育的開展指明了方向。
對此,人民日報也指出:直觀來看,勞動教育能培養人的生存能力,為優質的日常生活提供基礎性支持……更重要的是,勞動教育培養的是一種根本性的價值和認知。一旦領悟了勞動的價值,也就更能形成勞動的習慣。對勞動的熱愛、對勞動的尊重,也莫不可從其中來。
勞動課重回教育課堂具有重要意義,可是如何能將勞動教育做“真”做“實”,確保勞動課不被淡化?對此,一線校長/教師們有什么話要說呢?
智庫圓桌
1.勞動課程對于學生有哪些積極影響?《標準》的修訂與完善對于勞動教育有何重要意義?
林昳(瑞安市虹橋路小學校長):
勞動課程可以實現兩大教育目標:其一,通過勞動教育,讓學生認識到勞動的意義,形成健康的勞動價值觀,對社會勞動形成概念,逐步確立職業發展志向;其二,培養學生的勞動技能水平,促進其自主意識和生活能力的發展,真正成為知行合一的勞動實踐者。
在原來的課程設置中,《勞動與技術》屬于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一塊領域,2022版新課標將勞動課歸屬一門獨立的課程,設置了具體的課程目標和內容,這樣的修訂與完善確保勞動教育的地位,并為學生勞動教育做了頂層設計和系統規劃,讓學校、老師、家長都能依標實施。
李正偉(臨沂蘭山新橋中心小學校長):
標準的完善,將勞動教育實施的范圍進一步擴大,從單純的學校,轉向學校、家庭、社會三方共同參與。其次,改變了家長和社會不重勞動重分數的意識,真正敦促勞動教育落地生根。再次,勞動教育進入課程體系,安排專門學時,既體現了國家對勞動教育的重視,又是國家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教育方針的貫徹落實。
張軍(天津市藏君工作室主持人):
教育最初本就是同生產勞動融為一體的,是通過勞動中的言傳身教、示范體驗實現的。在今天的教育里,勞動教育不可或缺,勞動要成為教育的重要內容、重要方式、重要載體。
勞動課程的提出讓學生可以在教師的指導下,同伴的互助下,有組織、有計劃、有目標、有標準、有方案的情況下獲得勞動體驗,感悟勞動價值,培養勞動精神,保障了勞動教育規范化、體系化、制度化的落實,更有利于促進學生動手實踐、手腦并用、知行合一、學創融通、全面發展。
2.勞動教育如何做“真”做“實”,校長或教師在勞動教育中應該發揮怎樣的作用?
陳武紅(隴南武都坪埡中心小學校長):
如果要把勞動教育做“真”做“實”,首先從校長層面說起,作為學校課程的總設計師,必須踐行《標準》,把勞動課程當作學校的一門課程去落實,而且不能只落實在課程表上,要通過豐富開放的勞動項目為載體,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學生參加日常生活勞動、生產勞動和服務性勞動,讓學生動手實踐、出力流汗,接受鍛煉、磨煉意志,培養學生正確的勞動價值觀和良好的勞動品質。
林昳(瑞安市虹橋路小學校長):
校長要成為學校勞動教育的頂層設計者,擔負引領學校勞動教育實施、提升教師勞動教育本領、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與個性發展的重任。
主要做好四件事:1.培養專職或兼職的勞動課程教師;2.用好學科知識進行勞動教育,比如科學學科教授種植知識后就進行種植一種植物的勞動實踐;3.克服學校場地資源有限的困難,把校門打開,讓學生走出校園,或把技術工人請進校園,進行勞動技術的培養;4.在校園文化建設時,充分利用學生的勞動成果,比如讓學生進行定期打掃,比如展示學生的手工作品、編制作品等等。
張成珺(沙坪壩小學教師、班主任):
作為教師,首先要認真學習《標準》,掌握勞動教育課程核心素養所在。
其次,教師應該認真研究本班學生的勞動學情,發現孩子勞動學習的需求和問題,這樣才能為創設真實有效的勞動活動創造條件。
最后,教師要對學生的勞動實踐活動進行持續關注,除了有效的指導,還需要制定相應的家校評級機制,讓學生在勞動中除了自身動力,也有評價驅動,更有反思和調整,讓勞動技能得以真正掌握,讓勞動的習慣得以養成,讓勞動精神滋養學生的心靈。
3.當前學校(班級)如何開展勞動課程?《標準》出臺之后,學校(班級)的勞動教育是否會作出相應調整?
陳武紅(隴南武都坪埡中心小學校長):
當前的勞動課程,就是以衛生大掃除、植樹栽花、上門照顧孤寡老人等活動為主,活動開展完就算完成了一次勞動課程,缺少系統的設計,也沒有具體的分層任務。
《標準》的出臺,明確了勞動課程內容共設置十個任務群,每個任務群由若干項目組成。2022年秋季,學校將根據《標準》,開夠課時,按照不同學段設計不同勞動課程,發揮勞動課程的價值和作用,培養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李正偉(臨沂蘭山新橋中心小學校長):
學校當前主要通過“校本課程+班級勞動清單”的方式開展勞動課程,當前共開設兩門勞動校本課程《柳編》《木工》,每周三、周四定期開課,班級層面則采用“勞動清單”的方式,提供50條勞動清單,供學生選擇,建立自己的勞動清單,并按照要求按時完成。
標準出臺后,學校會根據標準適當進行調整,例如增加勞動校本課程數量,加強家校之間溝通協調,將勞動教育由課內拓展到課外,擺脫時間和空間限制,隨時隨地開展。
張成珺(沙坪壩小學教師、班主任):
當前學校的勞動課程結合了綜合實踐課程和其他學科課程進行開展,將相關課程中與勞動有關的內容進行開發——科學課的養蠶、種豆芽等;綜合實踐課做火鍋、釘扣子等;數學課去超市買菜等;語文課種樹等。
同時學校也積極利用少先隊活動結合孩子成長需求進行序列勞動活動:洗紅領巾、儲物柜整理、班級定期大掃除等。我們學校還利用周四學校特色自主課程開設了相關的特色課程——養殖課程。
4.為了使勞動教育發揮實效,除了學校落實課程教育,家庭、社會應該如何發力?
林昳(瑞安市虹橋路小學校長):
家庭既是學生勞動教育的起始地,也是學生勞動的施展地。因此,需要充分發揮家校的紐帶作用,攜手家長共同關注學生勞動意識的養成與勞動技能的提升,夯實堅實的家校合作基礎。
1.清單引路,明確勞動內容
學校可以向家長推出家庭勞動指導方案,制定各年級家務勞動清單,制定勞動技能卡,讓學生在家“動”起來,樹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自主意識,進一步倡導學生熱愛生活、熱愛勞動。
2.搭建平臺,內化勞動行為
家庭也是學生施展勞動才能的主陣地,可以通過開展“家務勞動”技能展示系列活動:整理系列、美食系列、日常技能、工具使用等,為學生搭建家務展示的平臺,內化為學生的行為。
3.“匠心”打卡,養成勞動習慣
要把勞動這件事堅持下去,如果有一群人陪著一起做,那就能堅持得更久,做得更出色。通過在班級里發起“匠心計劃”之挑戰21天,創建微信勞動打卡小程序,給學生營造一個抱團勞動打卡的環境,有了同伴的監督和共同參與,孩子們很有成就感,而這種成就感,正是做所有事情都需要的動力。
陳武紅(隴南武都坪埡中心小學校長):
為了使勞動課程發揮實效,除了學校嚴格按照《標準》,扎實落實勞動課程外,必須有社會資源的支持。
以五六年級任務群9中的公益勞動與志愿服務為例,為公共圖書館、科技館、紀念館、植物園、動物園、流浪動物救助站等公共空間與社會機構提供服務性勞動,以自己的實際勞動參與社會公共空間建設;在學校、家庭、社區中開展疫情防控等公共衛生服務宣傳活動,關愛他人的健康等。這就需要學校帶領孩子走出學校,深入到社會的校外資源實踐勞動課程,沒有這樣的資源,勞動課程的實施就會受到限制。
張軍(天津市藏君工作室主持人):
家庭要發揮勞動教育基礎作用:一來,家長要認識到勞動對人的發展的獨特價值,協同學校喚醒勞動在學生成長發展中的教育作用;二來,家長應當為孩子提供示范,顯現身教,營造勞動氛圍,捕捉教育契機,挖掘教育價值;三來,要為孩子創設環境土壤,和孩子分享成果收獲,與孩子交流心得經驗,體現互動性、娛樂性、教育性、持久性。
社會要發揮勞動教育的資源作用:一來,為勞動教育推薦人力資源,比如發揮工匠、勞模、技術人員的作用;二來,為勞動教育培養教師資源,比如聯合社區學院、高校進行師資培訓;三來,為勞動教育提供場所設施。
總之,《標準》的修訂與完善讓勞動課程有了規劃與設計的標準,加強了勞動教育的地位。但是勞動教育如何落到實處,不僅需要學校認真履行《標準》,也需要家庭、社會的通力配合,協同學校營造良好的勞動教育風氣,這樣才能讓勞動教育具有更高的現實價值。
一線老師有話說:
王金祥(聊城市實驗小學):
對于學校層面,應該能夠真正貫徹和落實國家的相關政策,真正將勞動教育落實在課程表,更要將其落實在課程教學當中。要從制度、師資配備、教學過程督導、教學評價等方面做細做實。另外,作為教育主管部門要加強督導和管理,加強支持幫扶力度,比如師資的配備、教材的發放和使用、教學研究活動的開展、各個學校勞動教育課程開設的交流與研究等等。
從家庭方面來說,家長要樹立勞動光榮的意識,從家庭生活方面培養孩子的勞動實踐和勞動習慣,用家長的身體力行帶動孩子的勞動意識和勞動習慣。如今的社會形勢與以往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不少的家長還不能夠做到“勤勞”,自己的動手能力很差,勞動意識不強,很多家庭中的事務都采取花錢讓人包辦的形式,這就極大地減少了孩子參與家務和勞動實踐的機會。比如,可以減少網上點外賣,自己動手做一日三餐,并教會孩子動手參加??傊囵B孩子勞動的意識和能力,首先家長要進行改變,否則這項工作將變得非常艱難。
趙天亮(邢臺市清河縣志臻中學):
在我看來,國外的先進經驗值得我們學習。比如美國很注重職業規劃,我們可以指導孩子提早確立目標,讓他們有明確方向。德國的師資優秀,在學校方面,我們應該嘗試雙導師制,有專門的老師進行勞動指導,有專門的場地進行勞動教育。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中提到“樹立榜樣,親身體驗”,這些勞動教育的經驗十分可貴。
不過現在,勞動教育存在兩個問題亟待解決。一是異化,勞動變成了懲罰手段。只有學生犯錯時,才會讓犯錯的學生去打掃衛生之類的。二是表面化,身邊或多或少存在那種擺拍現象,給家長洗腳,在學校種樹,學生可能動是動了,但沒有意識到勞動的重要性,沒有體會到勞動的樂趣?,F在有了國家倡導,勞動教育已經擺脫被弱化的困境了。處理好以上方面,相信在我們的努力下,一定能做得更好。
劉紅雅(灤平縣第一幼兒園):
勞動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的重要內容,是學生成長的必要途徑,具有樹德、增智、強體、育美的綜合育人價值。實施勞動教育重點是在系統的文化知識學習之外,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學生參加日常生活勞動、生產勞動和服務性勞動,讓學生動手實踐、出力流汗,接受鍛煉、磨煉意志,培養學生正確勞動價值觀和良好勞動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