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敏
初中化學知識繁多冗雜,初三既要學完一年的新授課程,還要備戰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教師若能在新授課的學習階段適時穿插“專題學習”進行總結,查漏補缺,提升拓展,使學生將知識系統內化于心,將會大大減輕師生在復習階段的壓力。智慧作業平臺提供的知識點班級正確率數據、習題微課資源以及鞏固練習題資源,給教師的因材施教提供了科學數據指導,大大提高了教師的備課效率以及學生對“專題學習”課的興趣,有助于學生對于自身的薄弱知識點的學習和掌握,同時也有利于教師的高效課堂教學。
一、問題的提出
初中化學學科總共有五大主題——科學探究、身邊的化學物質、物質構成的奧秘、物質的化學變化、化學與社會發展,分布在十二個單元,知識繁多冗雜。正常情況下,為了備戰每年6月中旬的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各學校一般會在每年的4月中下旬完成所有新授課程學習,剩余不到兩個月時間用于備戰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復習任務重、時間緊。教師若能在新授課的學習階段適時穿插“專題學習”進行總結,查漏補缺,提升拓展,使學生將知識系統內化于心,學懂參透,將會大大減輕師生在復習階段的壓力,提高復習效率。
按照教學課時任務規定,江西省各地初中化學教師一般都會執教三個班級,每個班的學情不一樣,并非所有的專題都要占用課堂時間一一講授。那么,如何定量化精準地掌握每個班級對知識點的學習情況呢?傳統的初中化學“專題學習”主要是教師提前花大量時間和精力在網絡或教輔書上找對應習題,以“講—練—講”的模式進行授課,學生往往會覺得枯燥乏味,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習效率。那么,如何提高教師“專題學習”課的備課效率,如何提升學生“專題學習”課的學習效率呢?
二、“智慧作業”助力初中化學“專題學習”教學案例
江西省“智慧作業”給了解決以上問題的一個很好的平臺。江西省“智慧作業”平臺是依托“贛教云”平臺已有的云計算基礎設施,省內出版企業將“點陣碼”技術應用于學生的同步紙質教輔作業中,教師用智能筆批改學生鋪了“點陣碼”的作業后,在微信“智慧作業”教師端小程序上傳班級批改數據,即時生成教師講解稿,講解稿中包含了每個學生的本次作業成績(正確題目數/作業總題數),每道題對應的知識點及班級正確率,班級知識點正確率分布,作業中每道題的“舉一反三”鞏固練習題,即針對作業中的每一個練習題,智慧作業平臺又會自動精準推送三道同類相關知識點的鞏固練習題,供有需要的師生免費使用。并且“智慧作業”微課征集系統為同步紙質作業中的每一道習題征集了2~4個由全省優秀教師錄制的習題微課講解視頻。下面我將用兩個課堂教學實踐案例介紹“智慧作業”是如何助力初中化學“專題學習”的(此兩個案例分別榮獲2021年智慧作業資源應用優秀教學課例展示交流活動省級二等獎和省級一等獎)。
案例一 智慧作業專題學習——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而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是學生在初中化學階段接觸到的一個很重要的實驗,也是化學史上由定性到定量方法轉化的一個里程碑。該實驗原理和方法是完成這類題目最根本的依據,只有清楚其實驗原理,學生才能從千變萬化的變形題中找到突破口,解決問題。測定空氣中氧氣體積分數的實驗原理以及利用原理解決變形題是教學重難點。通過智慧作業微課復習有關測定空氣中氧氣體積分數的基本知識,查漏補缺,而后再通過智慧作業平臺自動推送的鞏固練習題及智慧作業微課引導學生深入分析藥品、裝置變化后的創新題型,既提高了教師的備課效率也提高了課堂效率。本專題學習課主要歸納了三種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方法——紅磷燃燒吸水法(板塊一)、拉瓦錫法(板塊二)和注射器法(板塊三)。教學過程如下:
環節一:課前引入
教師給出本班的班級知識點正確率分布圖,通過數據分析,發現知識點“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正確率偏低,引起學生的重視。
環節二:板塊一教學
教師播放“教材原始實驗——紅磷燃燒吸水法測定氧氣含量”智慧作業習題微課講解視頻,引導學生回顧紅磷燃燒吸水法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原理以及實驗操作細節。
環節三:板塊一的鞏固練習
教師給出一道智慧作業平臺自動推送的關于“紅磷燃燒吸水法測定氧氣含量”知識點的拓展創新鞏固練習題,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在學生敘述其思路過程中,引導學生自己實現思維沖突——原始實驗中紅磷并不能將氧氣耗盡,故要選擇其他藥品或裝置進行創新實驗。
環節四:板塊二教學
教師播放“拉瓦錫法測定氧氣含量”智慧作業習題微課講解視頻,通過拉瓦錫實驗的再探究透徹分析本實驗的測定原理,從而深刻理解此法能準確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原因。但由于汞有毒故不能廣泛應用。
環節五:板塊三教學
教師播放“注射器法測定氧氣含量”智慧作業習題微課視頻,然后呈現一道智慧作業平臺自動推送的關于“注射器法測定氧氣含量”相關知識點的鞏固練習題,讓學生體會到無論裝置、藥品如何變化,其測定原理都不變,而測定原理則是做這類題最根本的依據。
環節六:課堂小結
引導學生談談上完這節課的收獲,要敢于質疑教材上實驗的不合理之處,并進行科學可行的改進、創新。
案例二 智慧作業專題學習——質量守恒定律的應用
質量守恒定律是中學化學重要的基礎知識,是化學反應的基本規律,也是中考的主要考點之一。因此,在初中化學學習中,學生需要正確理解、熟練掌握和準確運用質量守恒定律。通過使用智能筆批改作業及時收集、匯總,動態采集到學生過程性數據,分析出學生錯誤率比較高的一些題型,及時進行集中講解,達到有效階段性復習和提高。本專題學習課主要歸納了基于質量守恒定律的微粒觀點及模型圖的應用(模塊一),有關質量守恒定律的圖表計算(模塊二),以及與質量守恒定律有關的化學方程式的計算(表格型)(模塊三)。教學過程如下:
環節一:課前引入
教師給出本單元學生的做題分析報告,以及各種題型的正確率,通過數據分析,找到錯誤率最高的幾種題型,引起學生的重視。
環節二:模塊一教學
教師播放“基于質量守恒定律的微粒觀點及模型圖的應用”中學生錯誤率最高的一道題的智慧作業習題微課視頻,學生通過觀看微課視頻找到自己錯誤的原因。
環節三:模塊一的鞏固練習
教師給出一道智慧作業平臺自動推送的關于“基于質量守恒定律的微粒觀點及模型圖的應用”相關知識點的鞏固練習題,學生進行小組討論,通過練習總結,學生歸納出解題技巧——從抽象到具體,判斷“變”與“不變”,是解答此類題型的關鍵。
環節四:模塊二教學
教師播放“有關質量守恒定律的圖表計算”中學生錯誤率最高的一道題的智慧作業習題微課視頻,并利用智慧作業平臺精準推送的同類知識點習題讓學生進行鞏固練習。
環節五:模塊三教學
教師播放“質量守恒定律有關的化學方程式的計算(表格型)”中錯誤率最高的一道題的智慧作業習題微課視頻,并利用智慧作業平臺精準推送的同類知識點習題讓學生小組合作,進行鞏固練習。
環節六:課堂小結
同學們總結心得:平時認真答題,通過觀看智慧作業微課視頻,及時發現自己的問題所在,并利用智慧作業平臺精準推送的同類知識點習題進行鞏固,將會對自己的學習大有裨益。
三、智慧作業平臺助力教師因材施教
借助智慧作業平臺對每個班級關于各知識點的班級正確率的統計數據,教師就能根據班級學情針對性地選擇薄弱知識點安排學生進行專題學習,真正實現科學數據指導下的因材施教。智慧作業平臺為教師免費提供了習題微課資源以及“舉一反三”鞏固練習題資源,大大提高了教師的備課效率。借助智慧作業習題微課視頻的資源,全省各地優秀教師“進入”課堂為學生們講解同步作業中的習題,有效吸引了學生的眼球,提高了學生的注意力,從而提升了課堂效率。利用“智慧作業”助力初中化學“專題學習”,有助于學生對于薄弱知識點的學習和掌握,避免機械、無效、重復性練習,切實減輕學生課業負擔,同時也有利于教師課堂教學的高效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