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小瓊
近幾年,學前教育的發展受到來自全社會的關注與支持,國家和地方財政注入了大量資金來新建和擴建幼兒園,以此擴大學前教育的規模。在努力擴大學前教育規模的同時,應該關注到學前教育師資水平良莠不齊,教師隊伍發展面臨巨大困難等問題。
一、師資隊伍的現狀及發展困境
數量嚴重不足。江西省未出臺公辦幼兒園教職工編制標準,因此,各地在執行編制政策上都是各行其是。目前,盡管江西省教育廳會同省編辦等相關部門出臺了加強公辦幼兒園教師配備管理的指導意見,但市、縣(區)各級都難以落實到位。一些鄉鎮中心幼兒園在編教師普遍只有1~2人,不少縣(區)都是“擠占”小學教師編制用于配備公辦幼兒園教師。編制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已經成為嚴重制約我省公辦幼兒園發展的瓶頸和幼兒園教師隊伍建設的“緊箍咒”。按照《教育部關于印發〈幼兒園教職工配備標準(暫行)的通知〉》(教師〔2013〕1號)要求,全日制幼兒園保教人員與幼兒比為1∶7~1∶9,且每班應配備2名專任教師和1名保育員,即“兩教一?!?。如果按1∶9計算,2020年全省需配備幼兒園教職工18.89萬人,按“兩教一?!保=?∶2的比例,專任教師應為12.6萬人,缺口1.49萬人,其中公辦園缺口1.28萬人,民辦園缺口0.21萬人。
隊伍很不穩定。調研發現,由于全省公辦幼兒園無專門幼兒教師編制,現有幼兒教師“擠占”中小學教師編制,調研組所到幼兒園均不同程度存在聘請臨時教師的現象,導致教師流動性大,師資隊伍很不穩定。表現在:一是師資數量緊缺。公辦園師資配備不足,缺口較大,新建公辦幼兒園,尤其是鄉鎮和村級幼兒園教師嚴重不足。二是教師流動性大。采取購買服務的幼兒教師,屬非在編教師且工資待遇僅為在編教師的一半,難以長久留住教師。城區公辦幼兒園在編幼兒教師與非在編教師月平均工資相差51%左右,造成教師流失嚴重,隊伍極度不穩定。
素質參差不齊。通過調研發現,幼兒從教教師素質差距較大。公辦園在編教師學歷合格率、教師資格持證率方面均明顯高于其他幼兒從教人員。相比公辦園,民辦幼兒園師資水平相對較低,大部分教師為中職學校非師范專業畢業生,教師資格持證率不高。民辦園幼兒教師中80%來自本地的職業學校,大部分是初中畢業進入職校學習學生,缺乏扎實的文化功底和專業修養,專業素養普遍較低,大多停留在“保姆式”看管培養模式,難以很好地支持幼兒的學習與發展,僅僅是停留在教幼兒唱歌跳舞等簡單的學習層面,與《幼兒教師專業標準》的要求差距較大。
待遇總體偏低。調研發現,教師隊伍不穩定現象的最大原因為教師工資待遇偏低,學前教育收入最高的群體(公辦園在編教師)仍低于中小學教師工資。在職稱評聘方面,幼兒園教師職稱評聘比例也較中小學偏低。教師普遍反映工作責任重、壓力大,但是在職稱評聘、專業培訓、工資待遇方面卻遠遠低于其他類別的教師。非在編的幼兒教師,在經濟或地位上都很難與在編教師相比。在養老保險方面,公辦園實行對非在編教師每月補助200~1100元不等,民辦園絕大多數未給教師繳納;在醫療保險和住房公積金方面,公辦園和民辦園均未給聘用教師繳納。由于工資待遇低,養老、醫療、住房公積金等權益保障不夠,同時,幼兒園保教工作超負荷、壓力大,職業發展前景、社會晉升通道得不到保障,難以吸引優秀學生就讀學前教育專業,也難以吸引就讀學前教育專業的畢業生等優秀人才進入幼教行業,導致合格幼兒園教師供給不足,達不到配備標準要求。
培養質量有待提高。通過調研幼師培養院校發現,大部分培養幼師師資的高校也面臨生源質量下滑,性別差異化顯著,供求關系矛盾較突出等普遍性問題。如開設幼師專業的贛南師范大學,現有學前教育專業在校本科生305人,其中男生9人,僅占在校生數的3%。女多男少的性別化差異也讓學校在課程培養上出現更偏向女性教學的趨勢,如更多地開設諸如形體操等課程,對體能類課程開設較少。據學校反映,目前實行的初中定向師范生生源較參加高考考生質量更高,但目前學校定向師范生招生比例仍較低,基本不能滿足周邊市縣幼教學校需求,希望能進一步擴大定向師范生招生數量。
二、對促進幼兒教師隊伍建設的思考
在學前教育投入決策中,各級普遍重視硬件建設,輕視教師隊伍等軟件建設,一些民辦幼兒園更是為了盈利,最大限度減少教師成本。教師是教育的根本和基礎,幼兒園教師隊伍的能力素質是辦好學前教育的根本,因此在發展學前教育過程中,在強調入園率的同時,必須真正從戰略高度認識幼兒園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性,加大財政對幼兒園教師隊伍建設的投入,培養合格的幼兒教師,提高在職教師整體素質,保障學前教育協調發展。
配足配齊幼兒教師。按照《教育部關于印發〈幼兒園教職工配備標準(暫行)的通知〉》(教師〔2013〕1號)要求,配足配齊幼兒教師數量。各地要貫徹落實省教育廳、省編辦、省財政廳、省人社廳下發的《關于加強全省公辦幼兒園教職工管理的指導意見》(贛教發〔2018〕10號),進一步明確幼兒園教職工配備要求,嚴格按照“兩教一保”的配備標準,通過事業編制總量內調劑、使用待分配或事業單位改革收回的事業編制、政府出資購買服務等多種方式,配足配齊全日制公辦幼兒園教職工。鼓勵地方政府實行改革嘗試,拿出計劃編制招募“特崗計劃”幼兒教師,三年服務期滿后,經考核合格予以入編。要將配齊配足公辦幼兒園教職工納入省政府對地方政府高質量發展考核評價內容和市、縣(區)黨政領導干部履行教育職責督導評價重要內容。加強公辦園與普惠性幼兒園交流合作,利用“派駐公辦教師”的方式,派駐公辦骨干教師到普惠性幼兒園進行業務指導、教育教研,提升教師專業素質,穩定普惠園師資隊伍。
嚴把幼兒園教師入口關。建議嚴把教師資格證書申請關,取消“中等職業學校學前教育專業”,增設“幼兒保育專業”,逐步建立保育員持證上崗制度。要求各地將持有教師資格證書作為幼兒園教師招聘錄用的前提條件,嚴禁聘用不具備幼兒園教師資格的人員。建立中小學(幼兒園)教師信用體系,將幼教人員體罰、虐童等違反師德行為記入失信系統,實施聯合懲戒。
加大師范類院校幼師培養力度。辦好現有幼兒師范專科學校(專科),支持有條件的學校組建幼兒師范學院(本科)。適度擴大五年制??茖哟斡變簣@教師定向招生培養規模,保證農村學前教育教師數量穩步增加,通過單設幼師男生班等形式提高男性幼師師范生比例。鼓勵地方師范院校擴大學前教育專業招生規模。建立一批省級幼兒園教師培養培訓基地。繼續實施“國培計劃”“省培計劃”“互聯網+教師專業發展”全員培訓,明確將公民辦幼兒園的在編和非在編教師全部納入培訓范圍,對幼兒教師進行新一輪全員培訓,加大對幼兒園教師尤其是幼兒園園長的培訓力度。完善培訓制度,加強在職學前師資的分類培訓,建立學前師資培訓資源庫,實行培訓學分管理,加強培訓質量監管,全面提升培訓質量。
提高幼兒教師待遇保障。加大公共財政對學前師資隊伍建設的投入力度,積極落實幼兒教師工資待遇。一是依法保障幼兒教師工資待遇。保障幼兒教師的工資待遇,逐步實現公辦園非在編教師與在編教師同工同酬,有效保障幼兒教師醫療、失業、養老保險和各種津貼補和獎勵等權利。參與公益性崗位購買服務的幼教人員繳納社會保險等要參照事業單位繳納基數。要求各地設立“幼師行業最低收入標準”,保障幼兒園教師工資水平。推動民辦幼兒園依法依規足額足項為教職工繳納社會保險和住房公積金。通過提高幼兒教師工資待遇,增強職業吸引力,穩定學前教育師資隊伍。二是實施“鄉村幼兒園教師獎補計劃”。明確實施學前教育三期行動計劃過程中,中央和省級財政專項資金分配重點逐步向教師隊伍建設傾斜,支持引導地方加大補充力度,切實保障教師待遇。省財政設立獎補資金,鼓勵地方采取政府購買崗位等方式,補齊配足公辦幼兒園教職工,并依法合同管理;鼓勵地方采取政府購買、減免租金、以獎代補、生均撥款等方式,引導和扶持民辦幼兒園實現教師工資與公辦幼兒園編內教師相當。明確規定接受財政補貼的普惠性,民辦園必須將一定比例的補貼用于教師待遇。
完善幼兒教師發展機制。深化幼師職稱制度改革,改進幼兒教師評價標準,合理確定幼兒園高級、中級、初級崗位之間的結構比例。保障農村地區公辦園教師待遇,對長期在農村基層和邊遠貧困地區工作的公辦幼兒園教師,按國家有關規定實行工資傾斜政策,依法享受鄉村教師生活補貼;邊遠貧困地區農村學校教師周轉房建設項目覆蓋鄉村公辦幼兒園。
加快推進學前教育發展。一是以省政府名義出臺“關于做好全省深化學前教育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通過明確各級政府舉辦學前教育責任,加大政府對學前教育的投入力度,提高幼兒園教職工的地位和待遇,建立學前教育師范生培養體系,形成有利于學前教育持續健康發展的社會氛圍,推動我省學前教育實現跨越式發展。二是開展“幼兒園教師隊伍創新管理示范區”建設。設立“幼兒園教師隊伍創新管理示范區”,研制示范區建設指南,遴選工作基礎好的地方開展示范區建設,鼓勵引導各地創新管理模式,著重破解幼兒園教師數量不足待遇偏低等問題,示范引領各地切實加強幼兒園教師隊伍建設。三是廣泛宣傳優秀教師和各地創新經驗。大力選樹、宣傳學前教育領域優秀教師和教師隊伍建設創新做法,聯合有關部門,設立專門基金項目開展表彰獎勵活動,展示當代幼兒園教師風采,推廣各地典型經驗做法,弘揚正能量,形成良好輿論氛圍。四是加強引導和監督檢查。在幼兒園辦園行為督導評估中,把教師配備、持有教師資格證及工資保障等情況作為重點檢查內容,充分利用好督導評估結果,督促各地切實加強幼兒園教師隊伍建設。將幼兒園教師隊伍建設情況作為市、縣(區)黨政領導履行教育職責督導評價的重要內容,以及評優評先的重要依據。
注:本文系江西省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2021年度政策專題課題(編號為:21ZCZX0603)的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