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
課堂提問一直是英語課堂教學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多年來圍繞課堂提問所作出的努力和改進,對我們課堂教學的有效開展產生了積極有效的作用。什么樣的提問能引發學生的深度思維?深度學習需要學生在充分理解的基礎上學習,從而促進新舊知識之間的全面融合,通過對新知識實施合理加工,從而把新知識合理融入到原有的認知結構內,并在尋找問題與解決問題中實現自主學習。在引導小學生開展深度學習的過程中,除了語言知識、基礎能力之外,應該將重點放在學生應用新知識、理解的能力,從而促進舊知識的有效遷移,順利解決各種問題,在深度學習中獲得綜合、立體知識。具體來說有如下策略。
一、在情景中提問
在小學英語教學的第一個環節,教師應該把握句型呈現的情境性這一個重要的原則,引導學生在情境中初步感知本堂課的目標句型。所以,教師可以為學生展示一些較為簡單的情境對話。當然,這些對話當中必須重復出現本課時的重點目標句型。然后,學生在閱讀對話和觀看情境對話的過程當中,可以初步地感知目標句型的意思和用法。
比如,《廣州版小學英語小學四年級上冊》Module 6 Jobs的目標句型是關于詢問職業的句型,如:What do you do?I am a teacher.What do they do?They are doctors. What does your father do?He is a writer.What does his mother do?She is a teacher.What does her mother do?She is a factory worker等。該單元的句型教學的難點是主語是第三人稱單數時,助動詞要用does,而謂語動詞要還原。那么,為了幫助學生初步感知本單元目標句型的意思和用法,教師可以為學生展示出如下簡單的情景對話,并將這些情景對話通過視頻表演的形式為學生展示出來,幫助學生進行理解。
A:What do you do,Kate?
B:I am a student.I am in No.1 Primary School.
A:What does your mother do,Kate?
B:She is a teacher.She teaches English.
A:What does your father do,Kate?
B:He is a doctor.He helps the sick people.
在一堂課的開始,教師以這種Free talk的形式,通過與學生問答交流,自然而然地過渡到新的主題。
二、在任務活動中提問
在進行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與思維能力也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要注意的問題。在學生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活動的過程中,教師要適當提出問題,并帶領學生解決問題,以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不斷提升。
例如,學習《教科版小學英語六年級下冊Module 2 》“What animal is it?”這一節內容的時候,筆者便使用了“小組合作教學”的方式,依據教學內容給學生提出了不同的問題,讓他們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學習:Do you have any favorite animals?Why do you like it?Do you have an animal friend?在引導學生探究問題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給學生提供相關的動物信息,像“panda”“kangaroo”“giraffe”等,這些學生可能比較喜愛的動物,使得學生能夠正確回答問題。之后,再讓學生在回答問題的基礎上,自己去學習教材內容,對閱讀語篇進行整理。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給學生提出一些問題,像“ What is the article mainly about?”“How many kinds of animals are described in this article?”“What are their characteristics?”在提出問題之后,教師可以帶領學生一起解決問題,這樣便很好地完成了教學目標與教學任務。這樣一來,在教師提出問題之后,通過學生自己的整合與研究,他們的學習能力會得到很大的提升。且他們在探究問題的過程中,對于本篇課文的內容也有了更加深刻的印象與認知,從而真正地實現從表層的學習到深入的學習的過程。
三、在總結鞏固時提問
在深度學習的影響下,教師在進行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時候,有必要進行如下思考:一是哪些問題可以用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本節課的內容?二是如何引導學生在探究問題的過程中,不斷地發展他們的語言技能?三是如何提升學生的英語思維品質,幫助他們運用英語進行交流,實現學生的語言輸出?所以,在課堂總結階段,教師的教學要圍繞這幾個點進行,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英語知識。
例如,在學習《教科版小學英語五年級下冊foods and drinks》“How much”這一節內容的時候,教師首先要明確本節課的學習目標,即要幫助學生運用數字進行問答。還可以給學生創設語言學習情境,讓學生能夠通過完成這些問題,對本節課學習的重點知識產生較為濃厚的印象。筆者首先給學生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How many students are there in our class?(同學們,咱們班上有多少人呢?)在初聽見這個問題的時候,學生可能想回答,但是不會用正確的語言去表達,于是筆者便借助多媒體給學生呈現了一些相關數字的英語表達方式。這樣一來,學生便能夠簡單地回答關于“how much”的相關問題,如此,便有效地完成了教學任務。
課堂提問的深度和技巧是深度學習活動有效開展的重要保障,是深度教學活動的特征之一。德國教育家赫爾巴特說過:“如果教師的提問能引起學生的注意,就能使學生在每個階段都連貫地表現為等待、探索和行動”。這樣,課堂活動就能順利、高效、有深度地進行,直接提高課堂效率。在課堂提問的活動中,教師像母親教小孩走路一樣:扶著小孩走—牽著小孩走—放手讓小孩走。也就是說,教師先指導學生怎樣問,再指導學生提問,最后讓學生獨立地、自由地提問。所以,生生網狀聯系的模式應是:classwork,rowwork,teamwork,pairwork最后過渡到one by one的活動方式。這些方式最能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也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思維。
【本文系廣東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小學英語課堂深度學習的活動策略研究”(課題編號:2017YQJK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