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曉燕
外岡鎮位于嘉定區西北農業地區,面積50.91平方公里,行政村19個,村民小組243個,8個居委(含籌建),戶籍總人數3.08萬人,實有人口數9.89萬人。2021年全鎮有12家鎮屬一級集體企業,擁有資產21.74億元,凈資產7.96億元。
2019年外岡鎮啟動鎮級集體經濟組織投資、產權關系理順工作,規范集體企業股權設置。經梳理,外岡鎮及下屬各類實體公司共41家,各公司股東股權結構比較復雜,母子關系不分,權屬關系模糊。主要表現如下。
一是部分集體企業的股東、控制人已消亡,但該企業仍處于運營狀態。二是部分集體企業所有者產權互相交錯投資,找不到實際股東,導致不經營的集體企業,無法財務清算注銷。三是通過內部審計發現,個別集體企業存在注冊資本不到位、無實際出資、賬面無投資反映等現象。四是按照現有股權關系,各集體企業之間無利潤收繳的合法通道,資金調撥、經營收益上繳等存在賬務處理不規范及稅務風險。
2018年4月1日起,《上海市農村集體資產監督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正式施行,《條例》的出臺為規范鎮級集體經濟組織法人治理提供了法律的支撐,明確了工作的方向。2019年11月15日外岡鎮召開鎮級經濟聯合社成立大會,成立上海嘉定區外岡經濟聯合社。

鎮級集體經濟組織規范運行目標。一是治理機構健全。完善組織章程、健全治理機構、規范換屆選舉。二是組織運行規范。加強登記管理、加強成員管理、加強份額管理、加強收益分配管理。三是規章制度健全。建立公務卡結算制度、健全重大事項預審制度、健全財務管理制度、健全資產資源管理制度、健全內部控制制度、健全檔案管理制度。四是經營管理高效。規范會計核算、規范對外投資管理、集體資產公開交易、加強合同規范管理、加強集體企業監管。五是民主監督到位。監事會履職到位、規范預算執行、全面推行財務公開。
通過新成立的鎮級集體經濟組織——上海嘉定區外岡鎮經濟聯合社,將集體資產量化到鎮內19個村級集體經濟組織(村經濟合作社),村通過村級產權制度改革,再量化到村集體經濟組織全體成員,通過二次量化,最終實現全鎮集體資產歸鎮集體經濟組織全體成員所有。上海嘉定區外岡經濟聯合社下設全資的上海外岡經濟發展有限公司,按《公司法》的相關規定開展法人治理。
鎮級集體企業規范運行定位。上海外岡經濟發展有限公司規范運行的主要考慮:一是母公司及下屬子公司完全按照《公司法》的規定運行。二是在鎮集資委的領導下,規范法人治理,建立相應的董事會、監事會制度。三是對全鎮集體資產進行投資與管理。四是對參股、控股公司利潤收繳,并實行再投資再發展。五是執行和落實鎮經濟聯合社的相關決議等。
鎮級集體企業股權設置架構。上海外岡經濟發展有限公司下設全資的11家鎮級的一級集體企業并調整股權登記與現行管理體制一致,一級集體企業根據功能分類需要,分招商投資類、農業發展類、社會服務組織及公益服務類,再下設若干二級子公司。

一是組織隊伍保障
成立外岡鎮資產股權規范設置領導小組辦公室,以鎮黨委書記為組長,鎮黨委副書記、鎮長為副組長,相關部門主要負責同志為成員,專題研究,全面部署,共同推進鎮級集體企業股權規范管理工作。
二是專業團隊保障
聘請專業的會計事務所對鎮級集體企業及下屬企業開展股權清理,對所有集體企業股權追根溯源,多次開會討論并形成初步工作方案。另外還開展集體企業財務審計,以事實為依據,出具股權鑒證報告,界定為鎮集體所有。
三是股權設置變更
外岡鎮根據鎮級集體企業實際情況,擬定一企業一方案穩步實施,鎮集資委上報詳細的資產和股權界定申請報告,提交區集資辦審批。根據審批結果,進行工商股權變更,稅務變更,各集體企業再進行賬務調整并做好相關資料整理、歸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