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進入今年六月份以來,上海抗擊新冠疫情已由應急狀態轉入常態化防控的新階段。上海農業農村戰線的廣大干部群眾正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克服前三個月上海奧密克戎變異株病毒疫情帶來的嚴重困難,抓緊農業生產領域復工復產,努力恢復農村生產生活正常秩序,團結一心,踔力奮發,全力把疫情造成的損失奪回來,力爭今年農業有好收成,農民收入有新增長,農村面貌有新變化。
一是做好常態化下的疫情防控工作。從全球范圍來看,新冠疫情仍在發展中,上海作為口岸城市,始終受到外防輸入的嚴峻考驗,某個時段疫情復發仍有可能,要堅持動態清零總方針,繼續做到防疫“三件套”“五還要”,時刻不放松、不麻痹、不懈怠。要總結這次抗疫的經驗和教訓,既要堅持中遠郊地區疫情防控的好做法,更要研究近郊特別是城鄉接合部地區防疫中的短板問題,健全預案,完善機制,增加力量,強化責任,筑牢防疫籬笆,切斷病毒傳播鏈。
二是促進農業生產復工復產。要按照農業種養業生產的規律,適時適地開展各項農業生產活動。對受疫情影響落下的農活,農業農村部門要指導督促各農業生產經營主體盡快補上。隨著氣溫上升,農作物防病治蟲將進入高峰,要依靠農業科技和適用農機,把各項措施落到實處。地產蔬菜產供銷在疫情期間經受住了考驗,為足不出戶的市民生活保障作出了貢獻。隨著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階段,地產蔬菜也將恢復原來的產供銷模式,相關農民專業合作社和農業企業要做好對接工作,防止出現新的賣難問題。
三是落實經濟恢復和重振行動的各項政策。市、區農業農村部門要關注各農業生產經營主體申請國家和地方紓困解難政策的情況,積極協調解決政策落實中遇到堵點痛點難點問題。要用足用好政府強農支農惠農的政策,促進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龍頭企業在農業生產恢復中的帶動作用。要關心農產業加工企業、農業服務業經營主體的復工復市,重點要解決資金和穩崗問題,盡快開展正常的生產經營和服務活動,讓本市的民宿、農家樂、農業景點、郊野公園重新成為市民向往的好去處。
四是加快推進鄉村振興面上工作。由于受疫情影響,今年全市鄉村振興的日常工作節點已相對滯后。各涉農區要按照年初計劃逐項對照,組織力量,細化措施,落實專人,狠抓落實,力爭把損失的時間奪回來。已列入年內爭創鄉村振興示范村和美麗鄉村示范村建設的鄉鎮,要進一步動員和組織所在村干部群眾,以主人翁的姿態,一項一項地抓落實,確保完成好今年的各項創建任務。
五是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新冠疫情對農民造成的直接影響是當期收入銳減,要抓住市場正常供應恢復的有利時機,暢通農產品銷售渠道,種得好還要賣得好。要落實好國家種糧補貼政策,讓種糧農民收入有增長。要加大對農民就業培訓的力度,進一步鼓勵農村富余勞動力從事非農就業,特別要關心關注農村大齡勞動力的再就業,增加農民工資性收入。要深化農村產權制度改革,推進農村集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正確處理好積累與消費關系,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要不斷提升農村社會保障水平,改善農村公共服務條件,特別是要重視農村老年人養老事業發展,增加農民轉移性收入。
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給上海帶來巨大損失,也給上海農業農村工作造成重大影響。面對新的挑戰,唯有迎難而上,復工復產,真抓實干,才能迎來新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