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素娟
摘要:在互聯網快速發展以及國家高度重視“互聯網+醫療”的影響下,醫院門診也逐漸實現了現代化信息技術的廣泛運用,形成了全新的門診服務體系。本文結合相關文獻報道,對醫院門診互聯網技術的應用現狀及成效進行綜述,旨在為互聯網技術在醫院中的應用提供指導。
關鍵詞:醫院門診;互聯網技術;研究進展
早在2015年、2016年國務院就印發了《國務院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兩項文件均明確指出必須全面推動現代信息技術與醫院各個環節的全面融合,形成覆蓋診療前、診療中、診療后的線上線下一體化醫療服務模式。門診是醫院為患者提供服務的門面工程,也是人群較為聚集的場所,是醫院引入現代互聯網技術來實現人員分流和服務優化的首要場所,為此,不少醫院都結合門診工作的各方面提出了全新的現代化門診服務模式。現結合近年來相關報道,對醫院門診中互聯網技術的應用研究成果,進行如下綜述。
1多樣化自助服務
1.1多途徑自助預約和快速取號服務
目前,不少醫院都接診互聯網技術打造了一套多途徑的診療預約體系,其對號源池進行了統一處理,并推出了對應的網站預約、掛號機預約、電話預約、微信公眾號預約、APP預約等多途徑自助預約模式,且在預約中能夠實現有卡預約、無卡預約以及電話預約等方式;經由患者“盲約”轉變為對醫院的個性化預約處理;抽血室、取號、領取回執單、排隊等待,回執單上主要包含了取結果的具體地址、時間等相關內容,借助電腦的服務終端,即可實現對在院等候時間的控制,以此實現對門診護理人員整體工作效率和患者滿意度的改善。
1.2構建門診自助繳費模式
打造互聯網科學信息技術的高速率大環境提升策略,在帶動引領的過程中,基于互聯網信息技術平臺下構建起移動支付交付和微信支付等多種多樣的資金繳納模式,在提升資金繳費速度的情況下,同時有效緩解患者長時間排隊繳費造成的擁擠問題。通過將繳費服務與微信繳費平臺的對接,通過對病歷號、就診碼的查詢,即可實現個人與自助繳費服務信息的對接,從而通過微信平臺完成相關費用的繳納,同時還可通過微信、支付寶等平臺完成醫保卡自助扣費服務。自銀行系統、手機平臺、第三方支付平臺以及醫保系統等多種結算模式全面開放之后,醫院也快速融合互聯網技術構建起了多樣化的付款方式,極大程度上改善了醫院每日早上十點繳費高峰問題,改善了患者就醫體驗。此外,通過門診自助繳費模式的啟動,患者能夠有更多的繳費選擇,這就能夠實現醫療資源的合理化、公平化分配,最大程度上改善患者在醫院的就診壓力,促使就診效率得到極大幅度的提升,從而更好的實現對患者滿意度的增強。
1.3構建提醒機制和爽約機制
醫院門診服務為患者提供預約或者排隊提醒機制,其能夠通過患者預留的手機號碼或者微信賬號等,在成功預約或者排隊之后,為患者發送相關信息,提醒患者具體的就診時間、地點,掛號排隊人數、取消預約操作等各項內容,讓患者能夠及時掌握門診預約信息。有研究者在報道中指出,門診預約掛號系統針對患者采取的是實名制的管理模式,所有的號碼能夠做到100%的開放處理,門診依托信息平臺與患者身份信息均能夠實現完全綁定處理,構建起患者醫療服務信用檔案,若患者出現連續3次爽約的現象,那么該患者將在后續的3個月時間內無法通過電話或者線上預約,只能夠自行通過醫院人工窗口預約掛號或者自助服務機進行預約掛號,這就能夠最大程度上改善重復預約掛號,但不及時到院就診等問題,促使醫療資源得到更好的優化。
1.4自助查詢
自助查詢主要包括了消費查詢、號源、專家查詢等,有報道在門診自助查詢服務中,為查詢人員提供各個科室樓層分布情況和醫院簡介信息,以及各個科室醫護人員相關信息查詢。還有報道針對自助查詢則同時安排了較為詳細的出診時間、出診服務價格等信息的查詢。通過自助查詢服務的信息化建設,最大程度上提升了醫院信息的公開透明,同時也極大程度上滿足了患者對各項服務知識的了解需求,這就能夠更好的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醫療服務,避免患者在醫院盲目等待。
1.5構建自助預約檢查體系
患者在完成自助繳費服務之后,可以獲得相應的二維碼,通過手機對二維碼進行掃描即可查看預約信息,了解排隊情況,從而合理安排預約檢查時間。有報道基于預約檢查項目還打造了基于患者體驗感提升的自助臨床檢查預約系統,這就能夠實現對優先級項目的有效提升,根據時間的先后順序即可做好相應的預約處理,明確患者就診的主要時間段;基于最后時間段的基礎上,對檢查檢驗時間的集中優化做出處理;確定患者的執行地點(距離最近)來實現優化處理,針對地點和時間在實現優化處理的過程中,還能夠促使相關設施設備資源實現最大化利用,最終明確具體的檢查項目時間。此外,還有報道開放了診間預約系統,醫師在完成檢查項目的開單之后,即可與患者進行檢查項目預約時間的溝通交流,經由門診醫師及時完成對患者各項工作的檢查預約。在完成相關檢查費用的繳納處理之后,系統即可自動完成檢查的預約處理,為患者發送提醒消息,包括公眾號提醒服務和短信提醒。通過這種方式最大程度上減少患者往返醫院的次數,徹底落實“最多跑一次”的服務理念,增強患者的就醫體驗感。
1.6構建自助打印系統
醫院積極打造集中自助打印服務專區,取單的過程中也是以自助服務為主,患者能夠根據就診號、報告條形碼、身份證以及社保卡等相關信息完成報道的快速打印,這就能夠最大程度上避免交叉感染問題,與此同時,還能夠經由手機等線上來實現報告的查閱讀取處理,確保患者打印、領取報告等繁瑣程度得到顯著優化,同時也能夠避免患者不必要的等候時間,為患者提供舒適、高效、優質的醫療服務。
2分時段就診
在互聯網技術的應用下,不少醫院都提出了分時段就診優化服務流程,其能夠結合門診專科實際特征以及預約情況,對預約時間段進行合理劃分,實現人員的有效分流,緩解人員過于集中造成的候診時間延長等問題。例如:有報道就按照時間段來進行號源的分配,在預約就診短信和掛號單上都有明確的就診時間段要求;還有報道則通過“建議區間”的方式來明確報道就診時間;還有研究者表示互聯網技術能夠結合人的距離提供相應的預約時間建議,一方面保障患者能夠按時就診,另一方面也能夠避免占號耽誤等問題。通過分時間段的預約掛號系統,能夠最大程度上緩解醫院門診高峰時間段壓力問題,并實現對門診患者醫療服務滿意度的顯著提升,同時無效時間的縮減也能夠促使醫院服務質量的顯著提升。
3就診排隊系統及二次分診系統
因醫療服務本身的特征,通常很難準確判斷患者何時能夠到院就診或者需要多長時間能夠獲得相應的醫療服務,為此,在互聯網技術的應用下,有報道構建起了現代化的排隊系統,并將其應用于診區分診、復診、各醫技科室檢查和治療工作中,通過大屏幕能夠及時掌握等候人數情況以及目前就診號數,同時患者也能夠經由微信掃碼的方式及時查看檢查進度和就診情況。二次分診系統能夠為分診護士提供對應的信息核對處理,同時還可對等待時間進行合理運用,為其提供對應的健康宣教工作,落實好患者的癥狀觀察服務,若出現病情突然加重的情況,則安排專門的人員進入到綠色通道,快速完成就診處理。
4結論與展望
綜上所述,在互聯網技術快速發展的影響下,醫院門診服務質量和效率均有了非常顯著的提升,同時為患者帶去了較好的就醫體驗和滿意度,優化了整個門診預約、分診、排隊等服務。下一步還應當結合“5G+醫療”服務體系的各項要求,進一步推動人工智能AI技術與醫院門診的對接服務,以及門診患者穿戴式導醫設備配置,通過全新技術的應用,為患者帶去更為現代化的門診服務,同時更好的提升服務效率與質量。
參考文獻:
[1]本刊編輯部.專家解讀《國務院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J].中國農村科技,2015(8):16-21.
[2]高建玲.《"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起草背景及其群眾體育社會效應解讀[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19,39(5):1-6.
[3]王少菲.多渠道預約掛號的實踐[J].中國病案,2019,20(3):3-5.
[4]鄭佩君,謝浩芬,馬佳文.多途徑宣教助力門診“最多跑一次”實踐研究[J].中國醫院,2019,23(8):72-74.
[5]熊玲,顧雪梅.多種形式預約診療服務在特需專家門診中的應用[J].飲食保健,2019,6(32):283-284.
[6]陳麗苗,陳映好.門診一站式自助預約掛號服務系統對提高門診就診率及滿意度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6,13(11):140-141,142.
[7]譚健.門診一站式自助預約掛號服務系統對提高門診就診率及滿意度的影響[J].現代企業文化,2019(2):191.
[8]沈威,周璐,姚海燕.醫院門診系列改造在預約診療中的成效[J].江蘇衛生事業管理,2021,32(7):931-932,938.
[9]馮敏芳.基層綜合性醫院門診預約和自助掛號優化服務[J].浙江臨床醫學,2017,19(7):1386.
[10]余維維.醫院門診自助繳費模式下的管理與控制[J].科技風,2021(13):117-118.
[11]焦鴻斌.淺析關于醫院門診自助繳費模式下的管理與控制[J].IT經理世界,2020,23(12):177.
[12]單杰,任宇飛,王延昭.預付費模式下基于醫保卡自助繳費的門診流程優化[J].中國數字醫學,2019,14(10):32-34.
[13]李曉軒,吳麗青,劉沖,等.新發重大傳染病下綜合醫院門診自助服務模式的思考[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20,19(10):1019-1022.
[14]胡曉蘭,賈丹,吳瑋,等.醫院自助醫療系統在提高門診服務質量與就診體驗中的效果評價[J].中國醫學裝備,2020,17(10):139-142.
[15]孫紅,汪春亮,周寅,等.基于市民卡、健康卡的自助掛號繳費系統建設[J].中國醫院管理,2015,35(8):40-41.
[16]陽昊,李繼清,李小珍,等.構建互聯網+健康醫療創新服務模式——打造門診患者就醫新體驗[J].醫學理論與實踐,2021,34(4):717-719.
[17]駱雪.北京市某三甲醫院門診掛號應用京醫通自助服務的功能探討[J].中國病案,2019,20(9):31-33.
[18]劉歡,李冬.三甲醫院信息化智慧門診收費系統的建設與思考[J].經濟師,2021(05):251+253.
[19]張新龍,王建林,楊偉斌,等.醫院舊環境中“智慧”門診系統的實現[J].現代醫院,2021,21(04):600-603+607.
[20]崔恩穎,尹光霞,杜偉.醫院基于“互聯網+”的新冠肺炎門診三級篩查預警模式的構建[J].當代護士(下旬刊),2021,28(03):139-141
[21]陸素梅.淺談“互聯網+”在醫院門診中的應用[J].大眾科技,2020,22(05):155-157.
[22]許玨.“互聯網+”對大型醫院門診醫療模式優化分析[J].信息技術與信息化,2020(04):187-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