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婷
摘要:目的探究PBL聯合LBL教學模式應用于皮膚科護理教學的效果。方法選取某學院2018級醫學專業學生87例為研究對象,根據隨機數表法分為對照組(43例)和觀察組(44例),對照組采用基礎學習(LBL)模式教學,觀察組采用PBL聯合基于問題的學習(PBL)教學模式,對比兩組期末成績(理解分析型試題、記憶型試題和總考試成績)和教學模式效果(協作能力、分析問題能力及自主學習能力)。結果觀察組期末成績、協作能力、分析問題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皮膚科護理中教學中運用PBL聯合LBL教學模式,可激發學生主動學習能力,顯著提高學生團隊協作能力、分析問題能力及綜合素質。
關鍵詞:基礎學習;基于問題的學習;皮膚科護理;教學效果
隨著當代醫學的迅速發展,新技能、新知識層出不窮,這對醫學技術人才的培養提出了更高且嚴格的要求;而在目前教學模式下,仍存在著重理論輕實踐的現象,造成畢業生走向工作崗位時無法滿足臨床工作的需求。在目前教學系統中,多采用以授課為基礎的學習模式(LBL),是利用大班教學,在短時間內將課本上知識傳授于學生,造成學生對皮膚科護理課程中的抽象概念難以理解,無法深入掌握相關機制。基于問題的學習(PBL)教學模式是一種醫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將學習置于有意義且復雜的問題模式中,通過小組學習的形式讓學生合作解決問題,進而學習和掌握隱藏于問題背后的醫學理論知識,進而提高學生解決問題能力、培養其終身學習、自主學習的意識。基于此,本研究旨在觀察PBL聯合LBL教學模式在皮膚科護理教學中的應用效果,現將研究資料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某學院2018級醫學專業學生87例為研究對象,根據隨機數表法分為對照組(43例)和觀察組(44例)。對照組學生男17例,女26例;年齡20~22歲,平均年齡(21.01±0.40)歲。觀察組學生男19例,25例;年齡21~22歲,平均年齡(21.50±0.45)歲。兩組學生的一般資料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屬于生源為醫學技術專業學生;②入學成績良好;③自愿參加研究活動。
排除標準:①非醫學技術專業學生;②中途退出研究者。
1.3方法
對照組采用LBL模式教學,教師在課前制作精美的多媒體課件,根據教材所編排的順序和預定教學目標進行大班課堂形式進行講授。并通過視頻、圖片、表格歸納等形式講述重點難點。
觀察組采用LBL聯合PBL模式教學,將學生分為若干小組,每組5~6人,選取1名組長。總論部分由教師采用LBL方式講解皮膚科護理基本概念和原理;每章節采用PBL模式教學,老師根據教材內容制作5個PBL病例,以小組為單位對每個病例以解決問題為目的進行討論。在課前,教師將課堂目標和相關病例發給學生,要求學生對教材內容進行預習;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進行小組討論、查閱資料,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組長提前匯總本組資料,統一組內意見進行病例匯總報告;教師通過座談形式對課程內容、基礎知識、學習方法進行講解,聽取組長匯報情況了解學生學習情況,及時解答學生困惑,并對各組機體討論、匯報情況進行綜合點評。兩組均接受一學期教學。
1.4觀察指標
①期末成績:教師根據教學內容設置期末閉卷考試,其中包含理解分析型試題,記憶型試題兩方面各占50%,以及總考試成績。②教學模式效果:由學校自制調查表對教學模式效果評估,其中包含協作能力、分析問題能力、自主學習能力三個方面,每個方面均采用百分制評估,分數越高表示教學模式效果越高。
1.5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23.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用t;計數資料用[n(%)]表示,用χ2,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學生期末成績比較
觀察組期末成績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學生教學模式效果比較
觀察組協作能力、分析問題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LBL教學模式是以教師為主導方向的教學形式,其優點在于可集體授課,節省教育資源,教師可將課程中的難點重點理論知識直接、準確全面的傳授于學生。但其主要以老師為中心、學生被動學習,形式較為單一、內容枯燥,極易造成學生學習興趣、積極性及獨立思維能力減弱,發現解決問題和自主學習能力降低,團隊合作意識單薄。因此,LBL教學在培養創新性、綜合性醫學人才過程中具有局限性,無法滿足當代社會對高素質醫學人才的需求。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期末成績、教學模式效果均優于對照組,提示經LBL聯合PBL模式教學可提高學生分析能力、學習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及總考試成績。合理化應用LBL-PBL雙軌模式教學可揚長避短,有助于實現醫學教學目標;其通過采用PBL的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及教學內容的創新性,可消除單純PBL模式所造成的理論知識不扎實、不全面的不足之處,使皮膚科理論知識和臨床案例緊密聯系,進而激發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教師首先以LBL模式教學,講授臨床皮膚科護理基礎理論體系、基本概念和原理,解決學生普遍認為的難點和重點內容;再根據臨床病例進行分析并帶著疑問去復習教材、收集資料,了解該病例的疾病發展過程、生命體征、臨床癥狀、發病原因及治療原則,使學生親身感受到皮膚科的臨床實用性和趣味性,將被動接受知識轉換為主動探尋知識,進而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教師根據具體問題講解與之相關理論知識,學生為解決實際問題經查閱資料獲取專業知識,隨后通過小組交流所獲得的理論知識,同時討論如何利用所獲得知識促進問題解決;在小組討論過程中鍛煉了其想問題、辨別問題的能力,調動了學生探究知識的興趣及培養良好的臨床思維能力,進而提高團隊協作能力。
綜上所述,PBL聯合LBL教學模式在皮膚科護理中教學,可激發學生主動學習能力,顯著提高學生團隊協作能力、分析問題能力及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許飛,聶志妍,鄭沄,等.《皮膚科護理技術》優質在線開放課程的探索與實踐[J].國際醫學雜志,2020,41(8):1011-1015.
[2]周浩,伍林,胡舜英,等.改良LBL-PBL教學模式在心內科見習教學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心臟雜志,2020,32(1):99-102.
[3]張葵,鄭朝暉,繆金林,等.PBL聯合LBL模式在腫瘤皮膚教學中的應用[J].現代腫瘤醫學,2020,28(12):2137-2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