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翠川
摘 要:根據國家和教育部出臺的相關的教育法律法規,對于學生的語文素養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此,小學語文教師要想最大程度上的提高小學學生的語文成績,就必須要在學生的寫作能力上著重培養。那么,教師就要思考如何提高小學語文教學工作效率的策略。本文主要探討小學語文教學寫作能力的培養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 寫作能力? 培養策略
小學時期的語文教育對于學生以后的學習而言是極為重要的,這段時期學生能否培養出對于語文學習的方法和態度關系著他們以后將會用怎樣的方式來學習語文。而在語文教育中,培養學生寫作能力是語文教育的重中之重。這是因為學生的寫作能力很大程度上會體現學生整體的語文素養。學生在自己寫作的過程,本身就是在將自己的想法通過書面語言。表達出來。這不僅要求學生具有完能夠完整復述事情經過的能力,也需要學生具有組織有條理、有邏輯的語言的能力。
1、分析小學語文中寫作能力培養的現狀
1.1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師理念出現問題
當前有部分小學語文教師認為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相對于其他部分的教學,沒有那么有效果。要想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那么教學工作一定是時間長且短時間內看不到顯著效果的工作,但是這部分教師往往就是會因為短時間內收效甚微,而忽視或輕視對于小學語文作文的教學。
1.2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方法出現問題
有部分語文教師認為,如果想寫出好作文,就要多寫多練。這樣的教學觀念下,教師往往會給學生布置大量的寫作練習,但是過量的寫作練習往往得不到充分的講解。教師只會將學生的習作收上來,潦草批幾句批語當做結束,這樣就會使得學生對于寫作練習日益趨向于寫同質化的內容,那么學生無論進行多少次寫作練習,寫作能力也不會有所提升,因為沒有得到教師的正確引導,所以學生也不會用心去思考如何進行寫作以及如何吸取上一篇習作的不足之處。而且在此過程中學生由于大量枯燥、重復性強的寫作練習。很有可能產生對于寫作,甚至是整個語文學科的厭煩之情。
2、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寫作能力的策略
2.1從生活實際出發,讓學生在寫作文時有話可說
由于小學生的年紀較小,小學語文教師應該明白,孩子們有時候不是不仔細觀察,而是他們。不會觀察,不會將觀察到的事物書寫下來。而只有聯系到自己的生活中,聯系到實際,才可以深入地勾起學生們的回憶,這樣才能使學生逐步的有自己的話可說,有自己的內容可以寫,學生的洞察能力才會得到提高。
例如,在人教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第18課《小猴子下山》,教材為這篇課文配備了生動形象的插圖。教師可以反過來利用這幾幅插圖來讓學生進行看圖寫話。首先,教師可以讓學生們相互交流自己曾經去動物園的經歷,在什么情況下和誰一起去的。看到了什么?又發生了什么事情?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談談自己游玩的經歷。因因為是接觸過的事情,學生們就可以通過回憶將畫面轉變為語言轉換出來。接著,教師可以讓學生看PPT上呈現出這篇課文中的圖畫,讓學生根據圖片來進行口頭上的寫作。最后,這篇課文的課后題有其他表示猴子動作的圖片,教師可以將這幾幅圖片作為學生的課后作業練習,以鞏固他們在課堂上的所學。
2.2教師要重視對于學生作文的批閱
在批改所有小學學生的作業中,批改作文是最復雜的,這是因為不單單需要花很多時間來閱讀學生的習作,更重要的是要花時間在給學生回應的評語上。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不難發現,小學學生對于老師的認可是尤為重視的。而閱讀批語這種寫在紙面上的表揚,更是他們所渴望的。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如果能在批語上給予學生良性反饋,那么學生也就會更加期待寫作文,更加用心對待每一次的寫作練習,從而達到更好的效果。
2.3激發學生對于寫作的興趣
對于小學學生而言,他們是否有興趣將決定他們是否會愿意去做一件事情。因此,激發出小學學生的寫作興趣,對于寫作教學而言是極為重要的。
例如,在人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第二課《找春天》,教師可以鼓勵學生思考他們眼中的春天是什么樣子的?可以用哪一種顏色來代表?因為小學學生的詞匯還比較簡單。如果讓他們用復雜的詞匯來形容的話,那么學生很有可能會因為無法完成而失去興趣。如果用學生都能明白的顏色來描述春天,那么這種新奇的方式可以激發出學生對于寫作的興趣。然后,教師可以讓學生進一步思考,為什么會用這一個顏色來描述春天,說出自己的理由。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春天里有哪些符合他們所說顏色的事物,這些事物又能否代表春天?就這樣一問一答的過程中,就可以將學生所講的內容進行擴充與豐富。教師就可以進一步鼓勵學生,將他們的想法寫在紙面上,從而完成作文。
結束語
小學學生的寫作能力培養對于小學生的語文成績,甚至是以后的語文學習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因此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先從生活實際出發,讓學生寫作文時有話可說,并重視對于學生的作文的批閱。同時,要積極探索各種方式,激發出學生對于寫作的興趣。
參考文獻
[1]劉萌.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語文高段讀寫結合有效策略[J] 讀寫算,20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