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寧馨
摘? 要:在知識經濟的背景下,由于多種因素的影響,傳統法務管理體系無法進入企業管理層的常規視野,在實際使用中普遍側重于事后控制而對全過程管理工作做得相對較少,法律事務時常無法融入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為此,本文對健全法務體系的必要性進行分析,并且對當前企業法務體系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探討。在文末結合具體情況提出了一些可行措施,希望通過本文拙見可以為相關工作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知識經濟;企業法務體系;問題;調整對策
1優化現代法務體系的意義
隨著依法治國新形勢下著力推進依法治企的步伐,企業在各項工作開展中面臨的法律風險變得愈加復雜。于是規范的公司組織架構中法務部門在風險防控承擔的責任也變得越來越大。很多企業缺乏對法務的準確、系統認識,停留在“找顧問”“打官司”等維度或觀念,更是缺乏可操作的管控體系因此對于企業而言,正確認識到法務部門對其發展所具有的重要意義合理構建公司法務企體系對于企業的發展就有長足的意義。
1.1提升企業風險管理能力
隨著社會發展步入知識經濟時代,信息更新迭代速度也日益加快。2006年,國務院國資委發布了《中央企業全面風險管理指引》,掀起國企“風險管理革命”,當企業產生交易活動,不僅有商業風險和自然風險,而且有法律風險。大型央企作為國家經濟的重要支柱,往往投資項目涉及金額巨大,產生諸多不確定性,不確定性引入風險管理、預防、處置的概念,此次風險管理革命也推動了非國有企業更加重視企業在經營管理過程中的風險管理。日本八佰伴公司曾是日本百貨公司巨擘,它一度在全球擁有近500家百貨門店,但1997年,八佰伴公司宣告破產,而其破產的根本原因在于企業在面對諸多重大投資決策、重大項目管理及重要人事任免時,缺失風險管理意識,其法務及風控部門形同虛設。八佰伴低估了非主營業務的經營風險,低估了擴張業務規模的風險,也未能全面分析進軍海外市場需要面臨的諸多風險。當資金回報率急劇下跌,日本總部負債累累,獨木難支之時,已亡羊補牢,為時已晚。最終,昔日的百貨大手公司以破產退出歷史舞臺
法務部門的另一項重要職責是把握企業發展過程中的合規性及方向性,不僅僅要“踩好剎車”,也要充當“油門”。因此,強化合同審查、合同管理是法務體系風險建設的重要環節,也是法務工作的重點。近年來,知識背景經濟催生更多法務管理的信息化建設,其目的在于利用法務流程合規化、線上化、自動化化解經營管理風險,同時促進業務的發展。
1.2優化企業人力資源
目前,傳統的矩陣式管理層級在實踐中被國內企業廣泛應用,法務所處的決策位層相對較低。此外傳統管理層級法務決策體系較為臃腫且各個流程較為復雜,很難滿足企業對于決策效率的追求。進而導致企業無法有效應對高速發展時伴隨的法律風險。因此從企業的內部決策以及治理來說,根據企業的實際發展情況對法務體系進行積極調整刻不容緩。
2傳統法務體系存在的問題
過去法務體系在實際運行中注重的往往是事后處理,在日常工作中對于層級管理以及審批工作更為重視。這種情況使得企業在知識經濟的今天發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下面將從各方面探討傳統法務體系中存在的問題:
2.1全過程管理“失序”
在傳統法務體系當中,法務部門往往被放置在整個審批環節的最后一環。表面看起來法務部門似乎擁有一票否決權,在法律風險來臨之際都可以對其進行處置。然而這樣的法務體系在實際中有非常明顯的問題,第一,當審批工作進行到最后流入到流轉到法務部門之后往往各級領導對該事項都贊同。而法務部門的地位相對較低,因此這種情況使得法務部門要想控制法律風險需要承擔極大的壓力;第二,將法務部門放置在審批流程的最后將會導致業務的前期籌備及運作過程中產生的法律風險無法控制,最終導致法務部門處于被動的地位;第三,在知識經濟的今天,企業各項經營活動都有可能面臨法律風險。如果繼續將法務部門放置在產品生產流程之外對企業可能遇到的法律風險進行控制,那么企業將很難獲得進一步發展。
2.2經營管理決策“失效”
過去在企業經營管理的過程當中,為了保障各項事務的高效運作,管理層級設立的往往較為嚴密,各職業部門職能部門的專業化、層級化特點突出。然而這種管理模式在實際使用中存在著一定的問題,企業內部不同部門的利益有著很大的區別,因此在進行決策商討時會出現反復糾結的情況。而且矩陣管理模式在應用中各部門的利益定位也會出現一定程度的變化,從而導致員工管理工作環境頗為復雜。
3法務體系的調整對策
3.1建立法務風險全流程管理
所謂的全流程管理實際上指的就是通過一定的調節手段,將法務管理與控制工作在事務最開始的階段進行。從而將被動對法律風險進行防控變為主動控制法律風險。例如在企業對項目進行策劃時,就應當將法務部門的工作人員參與進來,隨時對項目可能存在的一些法律風險進行提醒。而在項目準備立項實施時,法務部門更應當及時提醒注意事項,將法務部門放置在修正者的地位。當項目完成之后,法務部門應當對項目成果進行有效保護,從而最終實現公司利益的最大化。
3.2實現法務扁平化管理
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企業的組織形式變化非常之大。管理幅度并不是企業組織設計的唯一基礎。在這樣的情況下,企業應當根據各項事務的具體需求削減一些不必要的管理層級審批流程。只有這樣才能夠全面提升法務風險控制效率。此外法務部門在日常工作中也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對企業的各項事務進行遠距離風險控制。隨著企業規模不斷擴張,當前全能型企業逐漸蛻變為只保留少數職能部門的核心型企業,例如法國著名企業阿勒西馬,全公司僅有研發、生產及售后三大部門。在這樣的情況下,法務部門也必然需要通過對核心部門人員節點的控制,進一步形成一種法律風險扁平化控制的新興企業風險控制體系。
4結語
對于企業發展而言,將法務人員提前介入到公司的各個項目當中,并且持續跟進項目,及時提醒可能存在的一些法務風險是十分必要的。應當對法務人員的決策進行重視,只有這樣才能使得各個方案變得更加合理,及時規避一些不必要的法律風險。
參考文獻:
[1]王兆遠.試述我國企業法務制度的現實局限性和完善建議[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中旬刊),2021(02):92-94.
[2]李恒.新時期建筑企業法務的四個基本問題[N].建筑時報,2020-11-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