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佳瑩 黃梓璇 侯存月 莊碧珊
(廣東省汕頭市第二人民醫院,廣東汕頭 515000)
針對孕產婦在實施孕期保健期間,心電圖作為常規檢查方式獲得廣泛運用。其能夠就產婦是否患有心血管疾病進行明確反映[1]。就正常孕產婦表現出的心電圖異常特點進行分析,對于母嬰安全保障具有重要意義[2]。本研究旨在探討正常孕產婦表現出的心電圖異常特點,為達到母嬰安全提升目標,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20年1月至12月1362例于門診就診正常孕產婦作為診斷研究對象;納入標準:均接受常規18導聯心電圖檢查;對于資料收集均配合。排除標準:以往存在嚴重器質性心臟病史;存在溝通、認知障礙。年齡20~43(29.99±3.25)歲。
1.2 方法:安排專職心電圖醫生針對所有正常孕產婦展開心電圖檢查操作。協助孕產婦于仰臥位條件下接受檢查,并且需要保持安靜,針對所有孕產婦展開常規18導聯描記,采用深圳理邦公司生產的SE-12 Express數字式十二道心電圖診斷儀完成。就獲得結果,利用人工分析以及儀器自動分析方法完成對應判斷。
1.3 觀察指標:對于本研究1362例正常孕產婦完成檢查后發現,就心電圖異常比例進行統計。并年齡段分布、孕周分布、異常心電圖類別進行分析。
1.4 統計學方法:運用SPSS22.0軟件分析數據,計數資料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年齡段分布情況分析:各年齡段心電圖異常發生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值=10.8171,P值=0.0044),詳見表1。

表1 年齡段分布情況分析
2.2 孕周分布情況分析:就孕周分布進行分析,<12w 409例孕產婦中,151例呈現出心電圖異常現象;12~28w732例孕產婦中,300例呈現出心電圖異常現象;>28w221例孕產婦中,88例呈現出心電圖異常現象,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值=29.5206,P值=0.0000),詳見表2。

表2 孕周分布情況分析
2.3 異常心電圖類別分析:就異常心電圖類別進行分析,以竇性心律不齊比例最高,達到173例(32.096%);其次為竇性心動過速150例(27.829%),詳見表3。

表3 異常心電圖類別分析
本研究發現,孕婦心電圖異常同年齡存在相關性,同孕期表現出顯著相關性。對于妊娠中期、晚期孕婦而言,其存在較高概率表現出心電圖異常現象。孕婦作為特殊群體之一,不同年齡段,因為受情緒、內分泌以及植物神經功能調節影響,特別于20~25歲,孕婦植物神經功能調節較強,表現出竇性心律不齊,心動過速等異常心電圖發生率較高[3]。于妊娠期,因為心排出量以及母體血容量呈現出一定程度增加,在心臟移位以及心率加快等系列因素共同影響下,導致心臟負擔加重。特別于孕中期、晚期表現出更重心臟負擔,從而心電圖異常發生率較高[4]。對此在實施常規心電圖檢查期間,同其他孕期正常孕產婦比較,此階段存在較高概率表現出心電圖異常現象[5]。
就正常孕產婦表現出心電圖異常機制進行分析:①孕婦在孕期較易表現出緊張、焦慮以及抑郁等情緒,不良情緒同自主神經紊亂表現出顯著相關性,在自主神經紊亂狀態下,會導致交感神經呈現出異常興奮現象,對應表現出心動過速現象,使心臟功能呈現出異常現象;②伴隨孕周增長,孕婦血容量會增大,耗氧量也會增加心肌細胞相對缺氧,并且因為胎兒對孕婦子宮產生壓迫,從而使孕婦機體呈現出高動力血液循環狀態,導致心率增快,呈現出心律失常等現象;③妊娠晚期孕婦會表現出顯著子宮增大現象,增大的子宮壓迫胃腸道 引起胃腸道的神經反射,呈現出期前收縮等心電圖異常現象,因為心臟移位以及體型肥胖,會呈現出電軸偏移等心電圖異常現象;④妊娠晚期孕婦會呈現出交感神經興奮現象,從而使心率增快,導致房室結傳導速度加快,呈現出短P-R間期現象。⑤妊娠期雌激素水平不斷升高、新陳代謝旺盛使交感神經張力增大,呈現出ST-T改變等心律失常現象。
通常而言,在未患有基礎心臟病情形下,通過對癥治療以及適量吸氧,可將心臟負擔有效減輕,對于部分心電圖可確保表現正常,不會對妊娠與分娩造成影響[6]。但如產婦伴有心臟病,會導致心臟負荷有所加大,從而呈現出更嚴重心功能損害現象,未經及時處理,較易呈現出母嬰死亡情況,對此將孕期保健加強,對于產前檢查定期開展,合理展開常規心電圖檢查意義顯著[7]。在孕周不斷增加情形下,產婦子宮表現出一定程度增大,使橫膈抬高以及腹壓增加,因為心臟容量增加對應導致心排血量有所增加,從而使心電呈現出生理不穩定現象,表現出ST-T異常現象[8]。通過實施心電圖檢查,能夠就心血管高危因素孕婦進行及時篩查,并且給予重點指導以及監護,合理展開對應治療,對病情進一步發展給予控制,對母嬰安全做出最大限度保障,從而使母嬰死亡率降低,將人口素質提高[9]。
對此就孕前、婚前保健宣教需要充分重視,對于醫學檢查需積極展開,將孕前保健、婚前保健力度加強,對于最佳受孕時期有效明確,并且就常規心電圖檢查必要性以及重要性進行積極宣傳,以使孕婦自我保健意識提高。此外對于高危孕婦篩查制度嚴格執行,研究具體干預措施做好定期隨訪工作,對于系列問題能夠及時發現,并展開有效處理,從而使母嬰死亡率降低[10]。
綜上所述,對于正常孕產婦實施心電圖檢查發現,孕中期、孕晚期孕婦存在較高概率表現出心電圖異常現象,對此需要將孕期保健力度充分加強,特別將妊娠晚期保健力度加強,對于心電圖異常情況可以及時發現并進行有效處理,就并發癥出現給予充分預防,使母嬰結局獲得顯著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