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子棟
摘要:對于國有企業來說,在經營過程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采購物資。相關部門所采購的物資質量、價格等因素,都會對整個國有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發展產生較大影響。正因如此,及時發現并解決物資采購中的風險問題變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國有企業;物資采購;風險控制
引言:物資采購是國有企業運營與管理中的關鍵環節。而物資采購工作能否高效進行,對國有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將產生重大影響。其中,采購物料的品質、價位、供貨商資格以及驗收規范嚴格程度都是非常關鍵因素。在這種情況下,應從不同角度探索風險控制的概念和措施,在綜合解決各種問題中取得優異的發展成果。
1企業物資采購風險
1.1外部風險
(1)政策風險。政治、經濟政策以及相關法律法規等社會因素對物資采購造成無法確定的經濟損失,就稱為社會風險。在政治因素中,政府機構的
調整,會對物資采購造成間接性影響。國家對經濟進行宏觀調控,也會對物價造成嚴重的影響,從而使物資價格和運輸成本增加。國家對物資管理法律法規的修改,將會對物資生產和供應造成嚴重的影響。(2)市場風險。市場變化具有一定的波動性、無規律性、風險性特點,市場風險主要是物資價格可能出現較大幅度的變化,導致對企業的采購成本造成較大影響。同時物資采購在市場風險方面也存在質量不達標的問題,很多虛假信息可能使得企業存在風險損失。(3)信用風險。信用風險主要是與企業合作的有關企業單位,因為各種違約行為,導致合同不能可靠執行,或者在簽訂合同過程中,存在欺詐、隱瞞等信用問題,導致企業在物資采購中,存在較大的風險問題。信息風險相關的各種違約,會直接導致企業各種既定的計劃不能可靠執行,導致項目不能順利開展,對項目的周期、成本管控都會造成不良隱患[1]。
1.2內部風險
(1)計劃風險。企業在物資采購之前需要制定科學的采購計劃,合理匹配到企業的各項項目目標中。例如,物資采購過于超前,將會增加物資存儲管理成本和占用企業現金。若采購物資滯后,則無法滿足企業物資需求,從而延誤企業發展,導致閑置人力和設備等,增加了企業的閑置損失。(2)合同風險。在簽訂物資采購合同的過程中,如果沒有明確某些合同條款,將會增加合同風險,可能造成以后供應商的推諉扯皮。如果合同內物資物資清單不全,物資價格模糊,后期供應商供貨時可能會隨意調價,這就增加了企業物資采購風險。(3)驗收風險。有些物資驗收人員缺乏豐富的工作經驗,無法精確測算物資,沒有準確核對物資型號和規格,沒有嚴格地把控物資質量,一些企業缺乏科學的驗收標準,驗收程序也不夠規范,針對發生的異常驗收活動,沒有采取妥善的處理措施。這些會留下質量問題,增加了項目的風險隱患[2]。(4)廉政風險。國有企業物資采購工作是腐敗案件高發、易發、多發的重點領域、關鍵環節和特殊崗位。國企采購關系到國有企業的經濟效益和黨風廉政建設,也是企業容易滋生腐敗的主要源頭之一。在國有企業采購廉政風險關系到采購項目成本,同時也是影響項目質量的一個重要因素。
2國有企業物資采購風險防控措施
2.1對國有企業物資采購鏈進行全面優化
國有企業若想有效避免采購風險,減少經濟損失,就要建立一個完善的、科學的采購鏈,并且還要與采購鏈中的各個組織保持穩定的合作關系。就目前來看,國有企業應該率先針對現有的采購流程進行梳理,并且明確執行標準,這樣才能保證采購的物資質量、數量等能夠滿足企業的實際要求。另外,國有企業與不同供應商都應該保持緊密聯系,并對其開展評級工作,這樣才能在出現供應問題時,在最短的時間內找出解決辦法。
2.2構建規范化組織管理機構
企業要提升物資采購的風險管理能力,提升風險的識別和管控能力,在風險管控中,可以通過成立專門的物資采購組織管理機構,專門的進行物資風險識別、風險管理效果監督,通過明確組織管理機構人員的特定責任,使得各項風險監管工作能順利開展,一般在采購工作開展中,應能確保具備較高的采購管理可靠依據流程,制定組織管理結構的規范化工作行為準則,使得各項風險監督能有效實施展開,風險管理的能力和水平提升[3]。
2.3健全的公共采購風險管理和控制制度
由于物資采購關系到企業的生存發展問題,需要不斷完善企業重大采購的采購風險管理體系和風險控制體系,對企業采購物資所要承擔風險的識別應高度敏感,特別是對市場反應和合作伙伴態度的分析。物資本身有多種類型,并非一成不變。一些公司在科學研究方面投入了大量資金,一旦他們加速物資更新,這將導致市場的快速反應。在市場供應寬松的情況下,老產品將以較低的價格淘汰,新產品將升值并提價。在國有企業的物資收購中,我們必須合理把握各種物資的新產品和功能,與不同的科技公司保持密切聯系,掌握最新的生產技術、加工技術和運輸技術,探索物資收購風險的類型,提前做好準備。產品在市場上容易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特別是同類型的公司對商品的需求量很大。
2.4培養高素質采購人才
現今階段,國有企業建立了相對科學的物資采購管理體系,面對不同風險的解決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但缺少相關專業技能的專業人才,我們必須建立一一支高素質的人才隊伍。高素質的采購人員對物資采購工作負有更高的責任,能夠對物資的可靠性和可行性進行合理評估。在風險化解方面,我們還將使用更聰明的方式改變市場現狀,而這些方式是企業一項重要的挑戰。優秀的專業人才和卓越的管理工作才能是保證企業合理管控采購風險的基礎條件。有些企業常常忽略了專業隊伍的建立。原物料采購管理和相關風險防范工作是一個全面、系統、專業的工作。但經過大量的專業知識資質訓練和相應專業知識系統的經驗累積,專業人士往往還能夠掌握采購流程中的主要風險管理問題,從而找出更有效、便捷的解決辦法。因此,對于優化其與供應商關系、采購成本管理和采購風險預防工作并實施更全面監控與管理,就需要大量培訓優秀的采購人員。
2.5加強領證風險防控體系建設
要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從源頭上防止腐敗,就必須建立健全企業的采購管理監督機制。加強深化廉政風險防控體系建設,扎實開展年度廉政風險動態評審工作。將采購業務環節和流程納入到廉政風險防控體系中,貫穿決策、執行和監督全過程,深入查找廉政風險點,制訂防控措施,同時把涉及重大項目投資決策和大額資金使用等,納入重點監控管理范疇。進一步將廉政風險防控體系建設工作做實做細,有效保障公司穩定健康發展。
2.6提高合同管理力度
企業在物資管理過程中,需要加強合同管理,順利開展物資管理工作。通過開展合同管理工作,可以降低風險發生率。企業需要高度重視物資管理工作,強化合同管理工作,在合同中需要明確不含稅單價和稅率以及發票種類等,避免盲目的采購物資。此外需要結合物資管理要求,完善合同管理制度,制定不同的合同管理條例,規范性地開展合同管理工作,提高整體管理環境的穩定性。管理人員需要根據合同管理規范管理物資,結合合同內容,明確自身工作責任,深入落實物資管理工作,保障整體管理工作的質量[4]。
結束語:要繼續進一步豐富國有企業的物資采購的內容,掌握采購的經濟性和穩定性,對采購風險進行有效標識,并根據風險等級、影響范圍和處置難度,科學應對。在國有企業物資采購體系健全的情況下,應加強信息平臺的整合,多角度創新,提高國企物資采購的合理性,從而降低成本浪費。
參考文獻
[1].王雅萍.淺談國有國有企業物資采購風險控制.[J].財會學習.2019(09).56-58.
[2].陳志崗.淺談國有企業物資采購風險管理機制.[J].財會學習.2019(03).165-170.
[3].李書峰,程相印.企業物資采購風險管理與控制[J].建設科技,2019(6):85-87.
[4].王學平.企業物資采購風險管理與控制探究[J].商場現代化,20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