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世寶 朱亮
摘要:廣義的智慧城市包括信息技術、人的智慧參與、以人為本、可持續發展等內涵,而智能化、自動化是其理念的重要表現方面,也是最直觀被人理解的方式。城市綠地包括道路綠地、城市公園、城市廣場空間等形式。在信息時代,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智能化不僅被應用于生產與生活中,也逐漸滲透到城市公共空間及綠化景觀設計中。作為設計師,我們要有時代意識,追求新理念、新技術的應用,在景觀設計中把信息技術、云計算技術、智能化、自動化等與設計充分結合起來。
關鍵詞:智慧城市;智能化設計;景觀
引言:建設智慧城市備受國家認可,智慧城市下景觀智能化設計應用運維、智能化管控和終端設備,它決定著城市發展走向。景觀設計師應具有系統性、智能化設計意識,加強設計的合理性和實用性。按照設計智能化景觀原則,將系統化和集約化作為目標,實施科學化和規范化指導,設計城市景觀和藝術、技術間有著密切聯系,有效結合城市景觀設計和智慧城市,從而發揮出信息技術作用,節省人力、物力和成本。
1智慧城市簡述
伴隨時代的變化及社會的進步,智能化逐漸走進千家萬戶,同時,傳統工業逐步轉型。隨著信息通信技術的發展,很多城市慢慢從工業城市轉型為智慧城市。而智慧城市理念的提出,促使很多難題也逐漸得到了解決。隨著智能化的發展,社會中的很多行業也都受益于其便捷、高效的特點。智慧城市,目的在于通過網絡技術開展城市的智能運營及管理,從而改善人們的生活,對城市體系進行優化,建設和諧、健康、綠色的城市環境。因此,智慧城市是一個城市發展的最終走向。自2010年開始,智慧城市的理念開始傳播,旨在為人們建設一個便捷、高效、智能、環保、舒適的生存環境,它也成為未來城市發展的主要驅動力之一。
2景觀智能化設計的發展現狀
近年來,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進步,無線網絡的不斷升級,新技術與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突破,人們的生活環境正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而物聯網和云計算作為信息技術新的高度和形態也被提出并取得了較快的發展。人工智能在城市空間、建筑領域的應用始于20世紀70年代,前沿的技術正不斷地被應用到城市建設中,全球不同國家地區都紛紛應用。如歐盟的“智慧城市和社區歐洲創新伙伴行動”、美國IBM提出的“智慧地球”概念、韓國的“智慧首爾2015”計劃等,在全球掀起了一股智慧城市的建設熱潮。
3設計原則
3.1以人為本原則
城市是為人民服務,智慧城市背景下的景觀設計也要遵守以人為本的核心。智能化景觀設計是使用科學技術滿足人們多樣化的需求,為人們創造優質條件,改善人們生活質量。
3.2資源優化的原則
在城市全面發展的基礎上,資源浪費問題一直困擾城市運行進程。因此,在智慧城市發展框架內,要充分發揮節能降耗措施的應用價值,有效建立資源管控平臺[2]。一方面,借助信息技術模式,提升資源調配水平,結合全壽命周期管理機制,維持精益化管控的實效性,有效降低資源浪費產生的不良影響;另一方面,綜合評估智能技術方案,維持應用效率的同時,提高設計效果和水平,保證資源利用率最大化。
3.3生態可持續性發展原則
城市景觀設計要按照生態可持續性理念,目前人工管理無法全面檢測城市景觀的生態性。智慧城市在建設中,結合云端技術與科學理論,運用大數據等技術手段,更準確的量化建設預期和建成環境的生態指標,從而更好地保護生態環境,為社會創造環境生態價值。
3.4秉持一體化發展原則
在城市景觀設計環節中,各個景觀區塊設計非常關鍵,秉持一體化處理機制,充分考量規劃結構和動態發展趨勢,能夠更好地融合智慧城市理念。從長遠角度出發,確保景觀設計內容中相應要素配置的合理性和規范性,為城市一體化進步創設良好的平臺。綜上所述,在城市景觀設計中全面落實智慧城市發展思維,需要踐行可持續創新方案,搭建不同的平臺,充分融合以人為本的發展原則,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環保效益的和諧統一。
4智慧城市理念在城市景觀設計中的應用
4.1水景景觀的智慧化設計
隨著建筑智能化技術的不斷應用,水景智能化設計也在世界范圍內風靡。城市景觀中的水景設計能夠使得環境更加優美,水所呈現出的動靜結合的形態特征,更能夠展現景觀場所的使人修身養性與放松身心的效果。水景的智能化設計就是在水景景觀設計中應用智能化技術,使水景呈現出更為豐富的表現形式。景觀設計中經常應用的跌水、噴泉、落水、疊水等就是水景智能化的體現。水景智能化設計中通過應用智能化技術,結合音樂、影像等內容,使用智能感應系統將這些元素相融合,從而設計出更具智能效果的水體景觀。另外,通過良性循環水系統的應用,還能夠實現水景中相關資源的重復利用,尤其是水資源,從而達到節約用水的目的。
4.2優化整體布局
為了順應國家新型示范性智慧城市的發展趨勢,在智慧城市理念的加持下,從全局角度出發,結合城市發展規劃、智能管理模式、政府綜合管控要求,合理落實設計方案。一方面,智慧城市理念將作為城市景觀設計的核心思想之一,配合網絡共享技術、人工智能技術,提升城市建設整體效果。政府部門借助智慧城市理念實施智慧操作,促進各個部門資源共享水平的全面優化;另一方面,在全局化發展理念指導下,將城市資源管理、景觀內核與智慧城市發展整體規劃相契合,利用高效便捷的操作模式,提高景觀設計整體水平,從而為城市綜合化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4.3實施智能化合理搭配
結合幼兒需求與景觀設施,增加觸感音樂的功能,確保能夠開發幼兒智力。計算幼兒行為習慣,從而為其設計配套的設施。按照人類行為、心理學開展生物景觀設計的工作,從而設計共享花園和城市租賃農業等。我國人口老齡化嚴重,需要開展景觀康復性改造,合理搭配植物,使用技術性篩選的方法配置植物,改造基礎設施。實施可視化技術,開展健身的工作,應用智慧行為分析市民的動態,從而為市民提供便利化的服務[3]。
4.4照明景觀智能化設計
在照明系統中,全面應用智能化技術,打造更加貼合城市景觀設計要求的系統控制方案,在維持整體景觀結構水平的基礎上,發揮其美化環境的作用。一方面,智能照明系統設計要具備觀賞性,結合美學設計要求,利用多元設計手法及應用元素,配合智能控制技術調控色調、光線等,從而呈現出不同的設計模式。最關鍵的是,在整體設計模式中,視覺效果的統一非常關鍵,配合智能處理技術就能打造不同的光影世界;另一方面,秉持協調性設計原則,確保照明系統應用智能控制技術后,能形成一體化設計結果,在整合智能照明模式的基礎上,為城市景觀設計綜合效果的優化提供保障[4]。
結束語:總而言之,在社會經濟發展的背景下,智慧城市理念是優化景觀設計的重要因素之一。相關部門要整合景觀設計建設體系的應用要求和規范,充分融合智能技術,共創和諧、穩定、規范、健康的智慧城市發展體系。
參考文獻:
[1]王靜.論智慧城市景觀創新智能化設計的未來發展走向[J].花卉,2021(2):73-74.
[2]馬梁.城市景觀設計中智慧城市理念應用分析[J].粘接,2020,41(02):174-176+181.
[3]張皓森.基于智慧城市背景下的城市街道景觀設計探析[J].魅力中國,2020(42):357-358.
[4]王博.基于智慧城市背景下的城市街道景觀設計探析[J].智能建筑與智慧城市,2020(06):12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