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凡
摘要:現階段大學生思想政治的教育是十分有必要的,能夠幫助學生形成一個正確的觀念,為其日后的長遠發展打下好的思想基礎。所以,高校一定要重視起對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對其深入貫徹社會主義核心思想,以此來為我國未來的發展培養一批高素養的人才。基于此,本文將重點來分析一下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踐的有效措施。
關鍵詞:新時代;大學生;思政教育;有效措施
引言:
目前高校都開展有《思想道德與法治》課程,但是很多高校的教育效果并不好,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教師沒有認識到思政教育的重要性,給學生上的課過于形式。此外,很多學生也不愿意主動地去學習這些知識,認為這些教育并不重要。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教師一定要認識到思政教育的重要性,為學生呈現一節高效的思政教學課堂,以此來使學生的積極性可以得到有效地提高,促進其長遠發展。
一、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義
(一)對大學生自身的發展具有切實意義
思政教育對于大學生的成長發展來說有著很重要的意義,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辯證地看待問題,可以提高學生的思想素養,使其成長為一個更好的人,為其日后的長遠發展打下堅實的思想基礎。所以,教師一定要重視起思政教學,將思政教學融入日常教學中去,對學生進行滲透式教育,使其能夠在無形之中受到好的影響,成長為更好的人。
(二)有利于國家和社會的發展
青年一代對于我國未來的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我國未來的頂梁柱。而大學生的思想素養得到提高的話我國整體的綜合實力也會得到增強,會促進社會主義的進一步發展。所以,高校一定要加強對學生的思政教育,幫助學生成長為更好的人,為國家未來的發展打基礎。
二、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徑及措施
(一)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思政教育必須圍繞著學生,要重視起對學生本身的教育。因此,思政教育首要的就是要堅持以人為本,要真正做到服務于學生,對其進行滲透式教育,使其能夠主動地去學習思政內容,達到好的教學效果。學校一定要多加的豐富思政教學的內容與方式,去激發學生學習思政的積極性,使其能夠認識到思政教育對于自身發展以及社會發展的重要性。而教師也要對學生進行一定的引導,對學生進行多加的鼓勵,為其樹立正確的榜樣,以此來慢慢地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養,促進學生的長遠發展。
(二)注重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創新與實踐
要想對思政教學的方法進行有效的創新就要注意以下幾點:一是要結合科學技術。教師一定要好好地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為學生上課,為學生呈現高質量的思政教學課堂。同時,也要注意帶著學生辯證地看待網絡上的輿論,幫助學生具備一定的理性思想,促進其長遠的發展。此外,還可以讓學生借助現代信息技術進行自主學習,以此來使其能夠真正地投入到思政學習中去,達到好的教學效果。二是正面典型與反面典型之間的有機結合。大學生已經是成年人了,他們有著一定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對其進行思政教育的時候一定要將正面教育與負面教育結合起來,讓學生認識到反面例子的不好影響,正面例子的促進作用,以此來幫助其更好地學習思政內容,為其日后的發展打下好的基礎。三是直接教育和間接教育相結合。教師應該對學生進行日常滲透式的教育,不要只在課堂上進行直接的教育,也要注意在生活中對學生進行好的引導,使學生能夠真正地將一些思政內容熟記于心,外化于行,幫助學生成長為一個更好的人。
(三)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和精神文明創建活動
校園是學生長期所處之地,校園文化的建設對于學生的思政教育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夠使學生在無形之中受到好的影響,成長為一個更好的人,以此來達到好的思政教育效果。在建設校園文化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以下幾點:其一是要與時俱進,要不斷地不斷地創新校園文化的內容,以此來為學生呈現高質量的文化環境,使其能夠受到好的影響;其二是要多加的開展一些思政實踐活動。高校可以定期地組織地組織學生去參加一些志愿活動、觀光活動等,以此來使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可以得到有效的提升,無形之中達到好的思政教育效果。此外,其三要注重班級環境建設。高校可以在學校舉辦思文明大學生、文明宿舍等活動,以此來使學生能夠養成好的文明意識,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養。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高校一定要重視起思政教學的重要性,加強思政教育的力度,幫助學生成長為一個更好的人,為其日后的長遠發展打下好的基礎。所以,教師一定要重視起《思想道德與法治》課程,認認真真地給真真地給學生上課,結合現代信息技術為學生呈現一節高質量的思政教學課堂,以此來使學生能夠主動地學習這些內容,達到好的教學效果。同時,也要注意多加的開展一些思政實踐活動,可以組織學生參加一些志愿活動等,以此來使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得到有效的提升,無形之中提升學生的素養。此外,學校也要注意為學生創設好的思政教育環境,可以定期地舉辦思政大賽、文明班級評比活動等,將思政教育融入日常生活中去,達到好的滲透效果,促進學生的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施熠萍,張靈.新時代大學生"多維互動、知行合一"立體化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的構建[J].科教導刊,2020(29):93-94.
[2]胡建松.新時代紅色文化資源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與探索[J].兵團教育學院學報,2021,31(6):12-16.
[3]李茂平,楊梅.新時代大學生"三下鄉"的新特點及其思想政治教育創新功能[J].邵陽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20(4):82-88.
[4]王志清.新時代高校網絡思想政治育人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科教文匯,2020(18):33-34.
[5]金建龍.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精致育人"模式研究[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8,37(9):101-103.
基金項目:
本文系2021年度遼寧省高校黨建研究項目“新時代高校基層黨組織組織路徑探析”(項目編號:2021GXDJ-YB 131)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