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上富
摘要:從新時代高校體育社團的育人價值為出發點,分析總結出新時代高校體育社團面臨的主要問題有:管理機制不健全,民主化發展受阻、校園體育文化宣傳不到位,優質社團與精品活動缺乏,資源整合能力不足,造成實際運行效果較差的困境。今后新時代高校體育社團需更加注重質量的提升,并由此提出以下建議:落實推進高校體育社團民主化進程,創立優質品牌社團與精品活動,運用信息技術推動社團文化傳播與拓展線上社團活動,建立高校體育社團多元交流機制,實現社團發展的社會化。
關鍵詞:新時代;高校體育社團;社會化
引言
自古以來,我國就把立德置于立功、立言之上,意在強調品德的重要性。近年來,黨和國家高度重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的新局面。2018年,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強調:把立德樹人的成效作為檢驗學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然而,受人口基數和教育資源兩極分化的影響,長期以來,我國高校教育片面強調知識、技能的傳授,在“立德樹人”這一教育的根本指向上有所缺失。如何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貫穿于高校教育教學全過程,受到整個教育界和全社會的重視與關注。高校體育社團在培育大學生團結協作、誠信規范、責任意識等方面具有重要德育價值。充分挖掘其立德樹人元素,既是高校教育發展的需要,又是實現“體育強國”的內在要求。本文對高校體育社團的德育價值、踐行困境及踐行策略進行闡釋,對高校落實立德育人使命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1立德樹人是大學體育社團活動的最終目標和根本任務
大學體育社團是大學生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應承擔起相應的育人任務。立德樹人是大學的根本任務,對于大學體育社團而言,必須堅持以人為本的思想,緊緊圍繞立德樹人這個根本任務,通過體育社團建設,汲取大學校園文化的營養,打造和構建以德為先的體育團體,并引導團體成員明大德、講公德、嚴私德,堅持實事求是、追求真理。大學體育社團活動作為高校課外教育的一種重要形式,與其他形式和內容的體育教育密切配合,能積極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素質發展和身心健康,提高思想素質,共同完成高校課外教育的任務,已成為實現學校教育目的的一個重要途徑。
2大學體育社團的育人特性
2.1大學體育社團參加成員的非強制性
大學體育社團的最顯著特點便是非強制性,它是為了豐富大學生的業余生活,由學工處、團委等部門領導、監督、協調,由學生自己組織、自己管理、自愿參加的學校體育組織,注重學生個性發展、注重興趣愛好、同時又集知識、健康、娛樂、競技等于一體的多元化課外教育活動,寬松的教育管理環境,使得體育社團發展成為大學課外群體活動競賽和校園體育文化活動以及學校之間、學校與社會交流的主力軍。因此,大學體育社團育人的首要任務是通過社團的價值觀、社團理念、社團文化、社團活動等吸引成員,吸納育人主體。
2.2大學體育社團育人的滲透性
由于大學體育社團的非強制性,決定了社團育人的滲透性。與傳統的體育課堂育人不同,大學體育社團育人過程是感染式、浸透式的,主要由興趣的吸引、學生的組織、社團環境的感染、教師的引導等多因素構成的。其中最主要的因素便是共同的興趣愛好,讓整個團體具備凝聚力,在一系列體育活動中不自知的完成育人任務,簡單來說就是由認知到認同,再到自覺,體育社團育人不能一蹴而就,它需要不斷重復,需要體育社團文化的長期浸潤、濡染。從而使得體育社團文化的價值理念得到貫徹,使得社團成員逐漸接納社團文化并逐漸地成為該文化的維護者、實踐者。滲透這一育人特征使體育社團育人與思想政治教育的傳統“灌輸”理論育人區別開來,充分調動教育客體的主觀能動性。體育社團育人是一個“細水長流”的熏陶、滲透、浸潤過程,把社團價值觀念、發展理念、行為準則等通過點滴滲透的方式傳到大學生的內心。
3大學體育社團的育人價值
3.1調動大學生運動參與積極性,體現育人客體主動性大學體育社團內容的可選擇性打破了課堂體育教育機制的約束,社團成員可以根據自身運動水平、興趣愛好等主觀因素選擇難度適宜的運動項目,與體育課程相比較而言打破原有的系別、班級建制,充分利用現有的體育場地設施資源,放開運動項目的選擇面,由學生根據自身的基礎和時間自由的分項分級選項,基于學生主體需求的變化而展開。大學體育社團在客觀上給社團成員提供了選擇體育項目的同時,也對教育目標提出的更高的要求,社團的文化氛圍要求成員必須逐漸適應自主鍛煉、制定自身運動處方,同時在提高自身能力的基礎上還要承擔起培育新人、新成員的育人任務,由課堂的受教育者轉變為社團的教育者,不僅是身份的轉變更是教育理念的創新、終身體育的受益者,體育社團的管理教育模式與終身體育的培養理念完美融合、統一。
3.2發揮體育育人特色,身心統一大學體育社團組織各項體育項目活動,在促進身體健康的同時對心理健康也有其特殊價值。任何體育活動都是知、行、情、意的高度統一,都是身體、情感、心理、意志等多因素綜合起作用的結果,這也就讓體育社團活動具備了其特殊價值:健身修心、錘煉意志、增強抗壓能力。對于體育活動的特殊心理價值,偉人毛澤東同志在在1919年的《新青年》雜志上發表《體育之研究》一文中就明確提出:“體育于吾人實占第一位置,體強壯而學問道德之進修勇而收效遠”、“德智寄于體,無體是無德智也”。由于體育項目的特殊性,從開始訓練到比賽失敗是一種常態,如何面對失敗,調整好心理接受失敗,同時吸取教訓在接受失敗的同時加強訓練取得成功都對社團成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訓練比賽的過程中,不僅是技術、戰術的考量,更是心理、毅力的角逐。誠然,體育競賽的成功所取得的成就感也是促進鍛煉的最大動力,如何面對成功和失敗需要社團給予積極的啟迪和引導。總體來講大學體育社團活動可以培養堅強的意志品質、確立良好的自我觀念、治療心理疾病、改善情緒狀態、發展健全的人格等。
總結
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高校應該充分利用大學生體育社團在發展大學生體育精神、培養大學生體育道德、塑造大學生體育品格方面獨特的育人優勢,拓寬資源渠道,強化育人實效;規范社團管理,鞏固育人成果;優化隊伍結構,積累育人經驗;樹立體育意識,融入育人理念。在德育實踐中,必須堅持德育為先、立德樹人的理念,重視、鼓勵大學生開參與體育社團活動,推動大學生做有理想、有道德的人,助力高校大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吳晶,胡浩.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J].中國高等教育,2016(24):5-7.
[2]張巍.凸顯高職體育社團活動的育人價值[J].黑龍江科學,2020,11(5):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