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靜
摘要:“雙減”政策之下,教學質量變得尤為重要。而信息技術的運用,能夠讓教師的教學難度降低,課堂教學質量提升。初中化學教學以培養學生綜合應用能力為基礎,旨在提升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使他們成為社會需要的高素質人才。在“雙減”政策的影響下,初中化學學科的課堂教學發生了很大變化,許多現代化的教學設備進入到化學教學課堂上,初中化學教師積極利用現代科技設計出更加生動有趣的教學方式,讓學生的化學學習和教師的教學開展更加高效。基于此,本文就目前“雙減”政策之下初中化學教學信息技術運用的優點,提出了相關的信息化教學策略。
關鍵詞:信息技術、雙減、化學教學、教學策略
前言
伴隨著“雙減”時代的到來,課堂“減負提質”理念的興起,信息技術輔助教學在化學教學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且在解決化學教學中的重大難點問題方面的作用也是顯而易見的。因此,每一位初中化學教師都應主動適應“雙減”的“減負提質”理念,推動教學方法創新,讓學生的核心素養培養在信息技術深度融合的背景下變得更為高效,在減輕學生學習負擔的同時,實現初中化學課堂質量的有效提升,從而為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礎。
一、“雙減”之下信息技術整合初中化學教學的優點
(一)順應了“雙減”改革
信息化背景下的初中化學教學,就是將生活和學習有機結合,促進學生的思想轉變,豐富學生的思維意識。而當前的“雙減”改革要求初中化學教育要提高教學質量,融入學生的生活,讓學生容易理解。而且初中化學教育提倡要面向學生、面向生活、面向社會,提高化學教育的社會功能性。讓學生在學習初中化學的同時,發展自己認知社會的能力,而運用互聯網的作用,能夠讓學生的學習途徑更加豐富,學習效率更高,能培養出更適應當前社會的應用型化學人才。
(二)有利于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當下的初中化學教學不再是單純地完成教學任務,而是要求學生能夠通過化學學習,了解社會,樹立全球文化觀念,并且要符合初中時段學生的認知成長特點。信息技術以它特有的教學特點,豐富生動的教學資源,讓學生在生活中靈活運用化學學科知識解決學習和生活問題;而“雙減”的減負理念,讓學生有更多的課外時間發展自主學習能力,能夠發展學生的綜合素養,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促進全面發展。
二、“雙減”之下初中化學教師信息技術教學運用的策略研究
(一)利用信息技術改變教師教學方式,提升化學教學質量
“雙減”的“減負提質”理念要求了教師教學方法的多元化,在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努力發揮其獨特的引導和組織作用。運用資訊科技,探索新的教學方法,要積極組織新課改,使現代教學方案更加多樣化。比如,更新上課形式,課堂導入方式,課堂提問方式,課堂游戲方式等等。這些利用信息技術而嘗試的改進措施都會一定程度提升化學教學質量。
例如,在學習“碳和碳的氧化物”的有關原理和應用時,化學教師可利用多媒體設置相關情景,它既能刺激學生的視聽系統,又能把抽象的“碳的形態轉變”理論語言轉換成圖像視頻格式,比如在講到“金剛石和石墨”知識時,化學教師可以放一些金剛石形成現象的視頻,讓學生比起書本描述來說有一個更直觀的感受。之后還可以讓學生分小組到生活中進行實驗探究活動,尋找生活中的碳的氧化現象,但不是學生自由分組,交給電腦技術進行篩號分組,并且在小組探究活動完成后,也同樣用大屏幕滾動學生姓名的方式進行小組分享,這就像抽盲盒一樣,給予學生一種刺激感,增添課堂氛圍。這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興趣,促使他們參與化學學習,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實現有效的教學。
(二)利用信息技術培養學生自主實踐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在初中階段,學生要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要能夠進行自主學習和獨立思考、解決問題,從被動學習轉向主動學習,做學習的主導者,加深對化學知識的掌握。要養成自己動手實踐的能力。要注重培養學生將理論和實驗結合來獲取知識的學習方式,在化學教學中,教師必須高度重視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為其搭建良好的操作平臺,讓學生在實驗操作中逐漸形成嚴謹的學習態度?!半p減”之下,學生有了更多的時間進行自主學習和探索,能夠提升自主實踐能力,促進自身的全面發展。
例如,在教學“酸堿變化反應”內容時,為了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我會引導學生進行實驗,首先利用多媒體課件規劃實驗的步驟:利用酸堿溶液做實驗,讓學生觀察物體的酸堿度,以及其變化;再從生活中找到酸堿性質的物品如:橘子,草木灰,進行酸堿度的實驗。從上述的實驗過程和現象中使學生認識到:生活中處處都有化學性質的出現。學生通過自主設計和動手實驗,提高了獨立完成實驗的實踐水平,加深了學生對酸堿化學知識的理解。在新時期的初中化學教學中,化學老師開始放手,讓學生去學習中培養反思能力,教師要對自己的教學方法進行深入研究,結合學生的認知特點,優化創新教學方式,以便幫助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使他們能夠在自己反思的思考過程中找到新的學習想法和策略,促進自身化學素養提升,促進自身的全面發展。
(三)利用微課進行化學教學,提升課堂效率
微課作為信息背景下初中生學習的重要工具,主要是將大量繁瑣的學習資源濃縮成幾分鐘的簡短視頻,在這個視頻中充分吸取了學習的關鍵點,讓學生在短時間對知識有較全面的理解。而教師如何在恰當的化學教學環節插入微課視頻,促進化學知識的深化和鞏固就十分重要。新形勢下的初中化學課堂應該是將傳統教學和微課模式相融合,在適當的時候插入化學微課視頻以產生總結和鞏固的作用?!半p減”之下,學生課外學習的時間減少,所以課堂效率更應該被重視。
例如,在進行“原子”教學時,其教學內容結構和原理較為復雜,學生一時之間很難在腦海中形成具體的聯系過程,這時候可以利用微課視頻,通過幾分鐘簡短地觀看,學生就可以很清晰地了解原子的構成原理、以及原子的相關化學知識。在微課學習之后,教師還可以讓學生收集更多關于原子的視頻,并展開思考探究。這不僅是學生拓展學習過程,還是學生化學思維發展的過程,課堂效率也隨之提升。
結語:
總而言之,“雙減”之下的信息化輔助教育教學已成為一種現代化的教學手段,也是現代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之一。但信息技術與初中化學核心素養教學的有機結合和進一步發展,還需要我們進行長期的探索和實踐。因此,初中化學教師們應加強對現代信息技術的學習與應用,使其在化學課堂教學中能發揮更好的效益,不斷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水平,踐行“雙減”的減負提質理念,實現化學教學的新發展。
參考文獻:
[1]劉雅姝.基于信息技術初中化學微課教學探究[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20.
[2]鐘貞云.信息技術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探究[J].2021.
[3]魯文娟.課堂因技術而精彩——如何在初中化學課堂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J].試題與研究:高考版,2021(12):2.
[4]楊忠霞.淺談現代信息技術與初中化學的有效結合[J].學周刊,20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