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詩雨,付曉彤
(江蘇第二師范學院,江蘇 南京 210013)
香水包裝發展歷史悠遠,最早的香水是裝在普通又廉價的瓶子里進行販賣,只有在消費者購買后,才會倒在華麗的碗里。直到1960年,設計者為Coty香水設計了一款專屬的瓶子,由此,香水開始了在包裝設計道路上的探索,并且逐漸被人們認識與接受。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產品包裝設計的方式有著巨大的改變,不再局限于視覺的表達,而是采用多種感官相結合的方式表現。香水主要通過味道吸引著消費者,但因受空間的局限,消費者無法便捷地了解到香水帶來的詳細而具體的體驗。隨著當今互聯網的興起,香水的包裝對通感應用的需求更為強烈,由此使要傳遞的產品信息最大化,增強消費者對香水產品產生的情感需求,提高購買欲。
通感包括視覺、聽覺、嗅覺、觸覺和味覺,每種感官的機能運作方式不同,人們對事物的認知影響也有區別。視覺感官是產品吸引消費者的首要因素,是人們體驗生活的最直觀、最深刻的方式。視覺通過色彩、線條的變化帶給人們不同的感受。聽覺感官是人感知語言的重要途徑,在某種程度上,有著比視覺感知更加強烈的情緒傳遞,使消費者更準確的認識到產品要表達的含義。對于消費者來說,聽覺比視覺能更快一步的吸引注意,這就是聽覺感知在設計中的重要體現。嗅覺感官與其他感官的不同之處在于對于很多無法用言語精準表達的物品,嗅覺卻能用氣味來表現。嗅覺感官的應用在目前看來,是包裝設計中最受矚目的。“嗅覺最值得贊揚的地方是它能喚起記憶力。”[2]心理學家通過研究表明“嗅覺具有情感的特性”。氣味可以令人回憶起一些特定的場景,并產生充滿感情的反應,從而產生購買商品的欲望。觸覺感官是人們最敏感、最真實的感知,有些觸覺人們可以通過直接的視覺感知到,而有些則需要人們通過零距離地接觸才能感知到。在實際生活的設計中,觸覺已經通過通感的表現形式出現。很多產品通過色彩、材質、形態不同方式的設計應用,讓人看上去就能感受到粗糙或光滑、堅硬或柔軟、溫暖或冰冷的不同質感帶來的不同感受。[1]味覺感官在設計中使人們通過以往接觸過的味道感覺,感同身受地感受到物品所要傳遞的味道。由此可以認為,味覺與嗅覺度對產品的認知在一定程度上有關聯,目前嗅覺感官在設計中的運用比味覺感官更廣泛。
由此可見,各個感官都有自身的功能與影響,通過有效地整合運用,能使得產品的信息最大化地呈現給消費者,豐富產品所要表達的意義。
嗅覺感官設計是香水設計最直觀的表達,通過味道的傳遞能讓人們的頭腦中形成某一物體的香味,即便是從未接觸過的物體。例如你知道太空是什么味道嗎?當今科技的發展給我們帶來了許多關于太空的高清影像,但是卻無法帶回太空的味道。我們在Kickstarter發布的視頻中可以看到宇航員們是這樣闡述的:“與地球的味道完全不同,像是多種金屬混合燃燒的味道。又有點像烤牛排、覆盆子和朗姆酒的混合物,無法用語言描述。”于是,NASA(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推出了一款太空味的香水。其實,這款香水最初是為了幫助訓練宇航員們適應太空環境而設計的,早在2008年,NASA則委托了一家名為Omega Ingredients的生物化學公司來設計,設計者是該公司的創辦人Steve Pearce,整個研發過程耗時4年。2020年,Omega Ingredients這家公司成功獲得了NASA授權,決定將其量產化,讓更多人的人感受到太空的味道,于是有了這款名為eau de space的香水。
這款香水未必就是太空的味道,但通過嗅覺的傳遞滿足了人們好奇心的同時,能更好地宣傳產品而吸引消費者的購買欲。所以從一開始說的嗅覺感官設計是香水最直觀的表達,能讓大多數消費者直觀地發現自己所需要和喜愛的味道,避免了盲目的選擇。
氣味圖書館將日常生活中的各種氣味打造成不同的香水,該品牌的創始人婁小芝認為要在中國打造消費者所能接受的香水,就必須找到中國人自己記憶中的味道。因此,除了日常的“泥土”、“陽光”等氣味外,開始找尋真正屬于“東方人的氣味”。氣味圖書館的“西紅柿蘸白糖”,配合著這款香水的外包裝:一張西紅柿的照片,就能讓人在沒有嗅覺感受的情況下,感受到青澀酸爽的西紅柿與綿密清甜的綿白糖。還能讓消費者由此聯想到夏日那一碗冰涼爽口的酸酸甜甜的糖水,充滿回憶與美好,這是該設計帶來的許是童年,許是過去夏日美好的情感。2017年,氣味圖書館的明星產品“涼白開”誕生,它的靈感源于幾十年前中國家庭用的鋁壺煮水的情景,豐沛的水潤感和金屬香,就是令人熟悉又眷戀的中國味兒。“涼白開”的包裝十分簡約,只有“L.B.K WATER”幾個字母,瓶身十分通透,折射光感好,近乎無雜質,十分貼切表達該款香水的理念。
設計鬼才Jeremy Scott上任MOSCHINO便開始了他創新童趣的幽默詼諧風格,在2015 MOSCHINO秋冬秀場的看秀座位上出現了一只泰迪熊,引起眾人熱烈討論,因為它看似一只泰迪熊玩偶,其實是一瓶香水。(圖1)“誰說香水一定得有透明玻璃瓶才行?”創意總監Jeremy Scott不僅為泰迪熊穿上白色T-Shirt,還趣味地表示:“我可不是MOSCHINO玩偶喔!”呼應30年前MOSCHINO創始者Franco Moschino對毛絨娃娃特別鐘愛,還讓毛絨娃娃首度走上伸展臺。這款香水名為“熊心未泯”,顧名思義是一個兼玩具功能的實用香水。消費者可以盡情與它緊緊相擁,也可以擰開噴頭享受它柔軟的香味,或讓它跟別的毛絨玩具堆放在一起。整瓶香水的外包裝是經典的玩具盒,紙盒上的打孔都是仿照玩具包裝設計,為不同年齡層的消費者設計了這款能夠享有拆開禮物的喜悅。穿著“This is not a MOSCHINO toy”白T-shirt的小熊,傳遞著快樂很簡單,可以來自于純粹的兒時回憶的理念。其豐富的花香組合泰迪熊柔順毛發令人心曠神怡。

圖1 MOSCHINO小熊香水
日本著名男歌手米津玄師在2021年推出了室內品牌REISSUE FURNITURE(再版家居)并發布了個人親自設計的室內香水系列,對于香水的設計初衷,米津玄師在他的官方商店里這樣寫道:在疫情常態化的時候,我必須認真看待在家度過的漫長時光。從演唱會無法順利舉行以來,我就想創造一個新的奇點,如今有了“REISSUE FURNITURE”。室內香水正是品牌REISSUE FURNITURE下的第一個系列產品,該系列共計五款產品,均為異形瓶,像寶石一樣有種鏡面切割的感覺,每款香水分別對應著米津玄師的五首知名歌曲,這系列的香水設計也可以說是另一種聽覺感官設計的表達,是隱藏著的聽覺設計,也被人們稱作“能聞到的歌”。
瓶身印有“Lemon”字樣的香水(圖2)和歌曲《Lemon》帶給人的感受是一樣的,它們在把美好的過往帶給飽受痛苦折磨的人們,正如歌詞所寫到的:“苦澀檸檬的香氣,在雨過天晴前都無法歸去,時至今日,你仍是我的光芒。”“Lemon”瓶身呈檸檬黃,擺在桌上也如一顆切開的檸檬,散發著往日的余味,也讓人呼吸著略帶酸澀的回憶。同時《Lemon》是日劇《非自然死亡》的主題曲,香水搭配著歌曲,肯定能和劇中的主角“失去愛人的中堂先生”感同身受,感受另外一份記憶中的不舍。第二款是火烈鳥粉色,瓶身印有“Flamingo”字樣的香水,瓶身選取的字體表現了火烈鳥的形態,該香水對應歌曲《Flamingo》,同樣帶有熱烈、華麗的感覺,帶給人一種莫名的妖媚感。

圖2 香水“Lemon”
REISSUE FURNITURE品牌下的這一系列室內香水,從嗅覺、視覺、聽覺給人們帶來了極致的感受,并能從香水背后的歌曲出發調動消費者的情感,在回憶、享受中感受這一份嗅覺盛宴。聽覺設計雖不如視覺帶來的感受直觀,但對知曉背后故事的人們更具有意義,甚至在很大程度上能引起他人的好奇心去購買了解,這其中也包含著包裝設計的情感化。
通感在香水包裝中的運用更大程度上是一種情感化的表現,除了多方面的表現香水本身的味道與理念,最主要的是能夠調動消費者內心的回憶或者強烈的好奇心。在如今,設計者所要做的是在準確闡述產品的同時,以抓住消費者內心的購物需求為切入點,設計出大眾現階段認同與接納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