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恒飛
摘 要:在當前高中階段的語文教學過程中,閱讀和寫作在整體中占比較高,閱讀教學的目的是讓學生掌握更多的知識,從而提高自身的各項能力。寫作教學包含寫作能力、寫作結構,以及寫作培養等方面,以往傳統的教學形式暴露出較多的不足,很難滿足當前學生的需求,教師需要針對教學模式做好轉變,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和寫作水平?!白x寫一體化”的教學模式重視教學的綜合性和系統性,不僅可以滿足當下學生需求,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各項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幫助學生擺脫高中語文的學習困境。本文圍繞當前高中語文教學中“讀寫一體化”做出分析,并提出相應的教學形式,以供參考。
關鍵詞:“讀寫一體化”;高中語文;教學策略
在當前高中語文的教學體系中,閱讀與寫作是不可分割的關系,關于讀和寫的關系,許多學者都有自己的看法,不過大多認為善于閱讀的人在寫作方面比較理想,而且當掌握了閱讀技巧后很容易進行寫作。這也充分說明讀寫之間具有一定的聯系性,它們是一個獨特的整體,閱讀能夠為寫作形成較好的積累,同時寫作也能夠促進學生對閱讀的理解,以此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當前高中語文教學階段應該重視閱讀內容的運用,同時還要采取有效的方法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一、閱讀與寫作有效結合的現實意義
眾所周知,閱讀是寫作的基礎,同時寫作也是閱讀的深化,二者之間彼此形成緊密聯系,從而互相結合。在當前語文教學中將二者有效結合,從而達到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目的[1]。
(一)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是語文課程的主要目的,新課標當中也明確提出需要進一步加強語文素養,從而使得學生具備較強的語文應用能力和語文的審美能力,這樣有利于更好地讓學生展開探索,以此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為學生的后期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語文素養是當前新課標中的一個核心概念,學生通過長時間的學習和實踐在語文聽、說、讀、寫能力上達到教學目標?,F階段如何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是當前語文教學重點,其中讀寫結合的教學形式,能夠有效通過閱讀的作用加強寫作教學的效果,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目前,寫作不僅在高考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學生日后發展中也有一定的作用??梢姡Z文寫作能力與學生的發展有著一定的聯系,應該給予一定的重視。現代學校教育應當結合時代的發展,將閱讀與寫作進行有效結合,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這樣能夠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2]。
(二)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
相關學者曾對教育本質表述為,“教育應該將精要的內容融入其中,并將其養成永久的習慣,受益于終身,再用于實踐,這對人自身的成長有一定的用處和幫助”。所謂習慣成自然,養成良好的習慣會有利于終身受益,學生能夠取得優異成績離不開良好的學習習慣,學校教育也包含對學生良好習慣的培養。培養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和學習態度不僅可以提高學生語文成績,還可以培養其核心素養,從而讓他們形成自主學習習慣,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同時對學生的思維發展也有一定的幫助。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需要重視其基礎預習和復習,這樣的方式有利于學生更好地進行思考,以此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和學習習慣等。這些學習習慣的培養主要應該來自于閱讀和寫作,因為閱讀能夠幫助學生積累大量的知識,不論是口語表達還是書面表達都應該具備良好的思維能力和邏輯關系。所以,只有學生讀寫能力的提高才可以使得他們的語文思維能力不斷提升。
(三)有效促進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新課標指出,“高中語文課程需要滿足多樣化和選擇性的需求,同時還要增強課程資源的意識,這樣能夠確保課程資源的有效利用和開發,以此滿足不同的需求,教師應該積極對資源進行開發與利用”[3]。一般情況下我國語文教學多為教學資源和課外學習兩種形式,現如今應該重視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從而確保教學效果的進一步提升。隨著當前新課改的不斷深入,語文教材不僅需要知識教授,還需要科學地做好布置與規劃工作,教材的例子需要合理的運用,這樣可以獲得舉一反三的效果,學生需要從各個角度學習語文知識,深入了解其知識點,從而達到融會貫通的目的。所以,語文教材作為當前重要的課程資源,它對學生的閱讀和寫作都有重要的引導作用,教師需要合理利用其內容做好引導,從而實現讀寫結合的目的,為他們的后續發展做好鋪墊。
二、高中語文讀寫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語文“讀寫一體化”教學意識不強
高中語文教學中不僅缺少“讀寫一體化”的意識,還缺少相關的創新意識引導,在這樣的情況下使得高中語文教師在教學方式上沒有形成突破,最終導致教學活動陷入了瓶頸。從當前整體的教學角度來看,高中語文教師往往只會針對閱讀能力或是寫作能力單個方面進行教學,學生在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距。部分學生的閱讀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較好,但是在文字表達上有所欠缺,部分學生在寫作中文筆較好,但是缺少閱讀來積累一些素材,從而使得自身的寫作內容有所缺失,在內容上情感不足,使得整篇文章顯得比較枯燥。綜合來看,當前學生在閱讀和寫作方面都需要教師的正確指引,由于部分教師對將二者的融合意識不強,從而使得學生對其整體理解不足,最終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效果[4]。
(二)“讀寫一體化”綜合教學缺乏趣味引導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興趣才能激發學生的最大熱情,幫助學生形成最佳的心理狀態。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高中語文教師要在重視“讀寫一體化”運用的同時,還要采取一定手段提高趣味性,幫助學生感受語文學習的魅力。目前,大部分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多采用傳統的教學形式,學生方面更多的是被動地接受一些相關知識,缺少主動融入課堂中的主動性,這種學習的形式導致學生只會盲目記錄一些教師所講述的知識點,而對閱讀和寫作的內容缺少深度思考,大多情況下只停留在表面的記憶,無法提高自身的語文素養。高中語文課堂在缺少趣味性的情況下會顯得十分枯燥,從而影響學生的學習心態。
(三)“讀寫一體化”教學缺少適應方式
在當前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意識到“讀寫一體化”的重要意義,從而明確“讀寫一體化”的教學作用。但是在具體的教學實施中,教師缺乏一定的創新,且沒有有效地做好閱讀與寫作的結合,缺少合適的策略引導學生進行“讀寫一體化”的訓練,沒能將二者進行有機結合,最終影響了整體的教學效果。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教師和家長,以及學校方面過于重視高考成績,對學生的其他方面發展不夠重視,導致“讀寫一體化”教學沒有進行有機結合。雖然高中語文“讀寫一體化”能夠幫助學生在提升閱讀能力的過程中加深對課文的深刻理解,但是缺少適宜的教學情境,導致課堂的整體教學效率低下,從而無法發揮自身的實質價值,進而影響學生語文能力的提升。
三、優化高中語文“讀寫一體化”的教學方法
(一)增強教師讀寫教學意識,豐富教學素材
語文教師需要真正認識到“讀寫一體化”教學的優勢,同時還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意識,這是落實“讀寫一體化”教學模式的關鍵一步。只有教師在觀念和思想上實現轉變,才能更好地構建教學模式,只有當教師具備利于學生發展的教學意識,才能充分發揮教學模式的作用,以此提高語文教學的整體質量。與此同時,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應該豐富教學素材也是當前教學的重要內容。“讀寫一體化”的教學模式重視學生的綜合能力,所以合理地篩選閱讀素材也是重要工作,通過建立較好的閱讀資源庫,進一步完善當前的教學計劃。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合理地利用課本內容,現階段的高中語文教材內容比較豐富,其內容包含文言文、古詩詞、散文、小說等,這樣的教學模式能夠豐富當前的閱讀資源。在日常的教學中教師可以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閱讀一些有效的資源,特別是引導學生學習一些課外的資源內容,教師在具體的開展中可以合理利用網絡資源進行配置,為學生制訂定期的訓練計劃,還可以讓學生自行進行搜集,尋找一些優質的課外資源,通過閱讀使得學生的閱讀能力不斷提升。在具體的開展中教師應該合理地利用好時間進行排布,這樣可以為學生創造較好的條件,以此促進學生不斷成長[5]。
(二)創設學生“讀寫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激勵機制
在當前高中語文“讀寫一體化”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重視激勵機制的建設,通過激勵的形式可以引導學生更好地融入學習之中,這樣有利于教師進一步對學生展開綜合性訓練,以此提升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通過創新學生讀寫融合學習的機制,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教師在具體的開展中可以適當地融入一些趣味元素,這樣可以使得學生積極性不斷提高,利用趣味性的內容吸引學生的關注,讓他們將更多的精力投入課堂,從而激發學生的積極性,構建高效的課堂教學。趣味性較強的語文寫作可以點燃當前學生的寫作熱情,同時還能讓他們更好地活躍在課堂,以此提高他們的寫作主動性。在具體的訓練過程中教師可以改變以往的教學形式,通過任務或是其他方式讓學生進行寫作訓練,再結合現有的一些網絡資源做好引導,引導學生在閱讀后,激發寫作的靈感,從而提高自身的思考和寫作能力,進一步提高他們的寫作興趣。
(三)創新讀寫能力綜合訓練的新途徑
訓練寫作與閱讀的方式相對較多,其中最為直接有效的思路就是將其二者進行有機融合,在寫作中深化閱讀,在閱讀中積累寫作經驗。通過這種融合的形式,能夠實現對學生的引導,從而達到寫作與閱讀能力相結合的目的。閱讀微寫作是當前比較常見的一種寫作方式,比較常見的有讀后感、改變文章等都是該類型的一種形式。閱讀微寫作可以激發學生的寫作欲望,同時還能將學生所閱讀內容結合在一起,這樣的情況下有利于學生進行篩選,從而引導學生閱讀的方向和素材。同時還要在相應的基礎上做好內容的感悟,以此深化對素材的理解,這樣的微寫作形式可以有效提高當前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在具體的開展中教師應該安排學生對文章內容進行分析,這樣可以讓學生對閱讀內容有一定的熟悉性,同時還要將一些認為較好的部分進行記錄和重點分析,通過這種細致的閱讀可以讓學生深入思考,以此形成讀寫結合的模式[6]。需要注意的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制訂教學計劃,避免打擊學生學習積極性,以幫助其養成良好學習習慣。
在選擇寫作閱讀素材的過程中,教師要充分掌握學生學情,明確當前學生的寫作和閱讀水平,從而針對教學內容進行合理的選擇,以此提高內容篩選的針對性和科學性,達到“讀寫一體化”的教學目的。隨筆作為一種寫作形式,其自身具有獨特的特點,在內容的體現上比較少,但是能夠重點突出某個要點,而且在言論方面也比較自由,可以作為當前高中寫作的一種主要形式。教師在具體的開展中可以將其作為訓練方式,從而實現對學生的引導。在具體的開展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掌握寫作技巧后,為學生創設相應的多元化創作條件,這樣有利于教學效果進一步提升。
(四)“以寫導讀”合理完成教學切入
“讀寫一體化”教學策略可以在培養學生基礎素養的同時,提高學生閱讀、寫作能力。在實際教學中,可以將其細化為“以寫導讀”與“以讀促寫”兩部分,以發揮其最大價值。即在開展教學工作時,應以教材內容為切入點,合理安排閱讀與寫作內容,實現讀寫素養同步培養,加深學生對教材知識的了解。為吸引學生注意力,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可以結合教材內容講解一定的課外知識,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同時,在開展寫作訓練時,應發現寫作訓練與閱讀訓練二者之間的關系,借助科學合理的手段將二者結合在一起,發揮其最大價值。在寫作完成后,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對寫作內容進行閱讀,然后通過教師評價與學生互評來幫助學生發現自身的不足,對其進行針對培養。以《我有一個夢想》一課為例,在開展相關教學前,教師可以以“夢想”為題為學生布置寫作作業,然后要求學生結合自身想法進行寫作。在教學開始前,組織學生進行作文賞析,然后以學生自身想法為切入點進行文章講解,通過對比教學法,加深學生對教學內容的了解程度,提高學生閱讀能力與寫作能力。
結束語
寫作與閱讀本就是互相結合的內容,二者彼此之間有著重要的聯系,在具體的開展中,教師應該重視二者的結合,同時還要做好對學生的引導。教師需要及時轉變自身的思維,并利用現有的教材內容做好引導,還可以積極地引進一些優質資源,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再通過閱讀培養學生的寫作習慣和寫作思維,以此將閱讀與寫作進一步深度融合,創設良好的“讀寫一體化”的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楊樺.論“讀寫一體化”模式在高中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運用[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9(12):134-136.
[2]季紅宇.高中語文任務群視角下的“讀寫共生”實施策略[J].文學教育(下),2021(1):100-101.
[3]秦建軍.讀寫整合教學模式在高中語文寫作教學中的運用[J].語文教學通訊(學術刊),2021(3):38-40.
[4]劉譯澤.“讀寫一體化”模式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有效運用[J].教育觀察,2021,10(43):93-95,109.
[5]蓋闊,宋祥.高中語文學習任務群教學資源庫構建研究[J].圖書館學研究,2018(12):41-45.
[6]鄭國民,李煜暉.高中語文專題教學實踐研究探析[J].教育學報,2017,13(5):4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