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程教學理念在高中課堂中的深化與實踐,強調“對錯題的思考”是教師培養學生錯題反思能力、提高答案準確性的重要途徑。新課程改革的目的在于注重學生的糾錯分析能力,從而打造高效的課堂教學。在高中化學課堂中,引導學生整理反思錯題來解決問題是最重要的環節之一。本文將對高中化學學習中錯題反思策略進行分析思考。
關鍵詞:高中化學;錯題;反思;策略
做題的目的是鞏固知識,加深對知識的理解,熟練應用知識,完善知識結構,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知識遷移和綜合應用能力。但是做題還有另外一個重要的功能——測試。教師通過設計習題來測試學生的知識缺陷;學生通過做題來發現自己的知識盲點。
一、高中化學錯題管理的意義
在化學教學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做好錯題集,記錄這門課學到的知識內容、掌握的知識要點,以及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遇到的學習困難和經常犯的錯誤,讓學生逐漸養成每天總結反思學習的好習慣[1]。通過對錯題的整理,讓學生對化學知識的內容進行二次學習,進一步鞏固學生對知識的印象。教師要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新知識的理解有全面的了解,把學生難以掌握的知識作為教學過程中的重點教學內容,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研究最有效解決問題的方案。同時也方便教師不斷完善教學計劃。教師培養學生化學學習的習慣,可以使用以下方法和策略:第一,在教師講課時,學生可以將自己不能理解的知識點記錄在錯題冊中,讓學生利用課外時間復習對應的知識。第二,學生可以通過查缺補漏的方式向教師提出自己的問題,幫助學生對所學的知識進行進一步的反思。第三,通過對化學問題的整理和總結,逐漸形成學生良好的反思習慣,使學生能夠更加積極地對所學的知識進行整理。
二、高中化學學習中錯題管理的現狀分析
教師對課堂的過度主導會削弱學生的主體地位[2]。高中生是一個思想活躍、求知欲望強的群體,是培養創新能力的最佳時期。然而有一些教師的教育觀念沒有及時更新,沒有認識到實施新課改的意義。通過對高中化學學習中錯題管理的問卷調查,了解到學生對錯題收集有較好的意識,但在錯題收集的態度、行為和策略上都存在不足。比如:不能合理地計劃和整理錯題的時間,不能總結錯題的原因,不能做錯題的變式訓練等。通過對學科組部分教師的訪談發現,無論是青年教師還是具有豐富教學經驗的老教師都十分重視錯題資源的收集。要求學生建立一個錯題冊,并定期檢查。但是由于教師對學生缺乏有效的引導,導致學生對錯題冊的整理不夠規范,有應付教師的情況,對錯題的理解鞏固反思不到位,后續還會出現同樣的錯誤。
三、高中化學學習中的錯題反思策略
(一)注重學生錯題反思能力的培養
學生能更好地學習化學,教師需要確保學生的學習習慣和學習策略是正確的。錯題管理不僅要求學生找出錯誤問題加以糾正,教師還要引導學生通過不斷地實踐找到自身的不足之處,從而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還要注重學生對錯題反思能力的培養。
例如:某溶液中含有NH4+、Mg2+、Fe2+和Al3+四種離子,若向其中加入過量的NaOH溶液,微熱并攪拌,再加入過量的鹽酸,溶液中大量減少的陽離子是( ?)
A.NH4+ ?B.Mg2+ ?C.Fe2+ ?D.Al3+
[錯誤解答]選A。由于NH4+與OH-作用生成一水合氨,一水合氨在加熱條件下分解釋放出氨氣,因此離子濃度將減小。
[錯誤原因]因不能掌握Fe(OH)2的還原性而漏選。
[正確解答]本題不僅NH4+離子會減少,而且當往溶液中加入氫氧化鈉時,Fe2+會生成Fe(OH)2沉淀。Fe(OH)2具有還原性,容易被空氣中的氧氣氧化,轉化為Fe(OH)3(題目具備氧化的條件),再加鹽酸時,Fe(OH)3溶解生成Fe3+。因此Fe2+也會大量減少。本題正確選項為A、C。
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從學生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因為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會受到思維局限性的影響,教師要正確引導和幫助學生,逐步分析化學方程式的知識和教學特點,避免出現錯誤。在教學實踐中,教師還要營造反思錯誤問題的氛圍,注重小組合作,循序漸進地學習化學知識,讓學生不僅掌握更多的化學知識,還能提高學生的團隊精神。化學教師還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錯題分析,從而有效提升錯題反思的質量和效率。
(二)明確錯誤知識問題的種類
有效地糾正錯題需要做好以下幾點:1.糾正正確的答案。在批改錯題的過程中,學生會劃掉錯題的答案,寫出正確的答案。但他們不能正確理解錯誤問題的實質。這樣還是會使學習陷入困境,沒有真正發揮錯題的作用。2.寫出答案的想法。在學習化學知識的過程中,學生會寫下教師在黑板上寫的所有內容。雖然這種方法可以記錄解決問題的想法,但它阻礙了學生對化學知識的深入理解和思考。這就要求學生意識到自己要學會傾聽,把錯誤的想法簡單清楚地記錄下來,以便后續復習使用。3.錯題反思。在糾錯的過程中,學生往往只做了前兩步,最后的錯誤反思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從根本上找出錯誤的知識點,才能避免今后出現重復錯誤。
在分析錯題產生的原因時,教師應引導學生結合錯誤的具體原因,如思維錯誤、粗心大意、誤解等,突出錯誤的類型。只有在解決問題時盡量避免這些錯誤,學生才能科學靈活地參考相關知識和解決問題的技巧,顯著提高解決問題的準確性。
(三)明確整理錯題的時間和來源
錯題安排時間最好在練習講評后的休息時間或當天的自習課上。“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聽了教師的講解后,趁熱打鐵,一口氣把它做完。立即記錄錯誤的問題,并清楚地回憶錯誤的原因[3]。
錯誤問題的來源相對來說比較普遍。無論是日常作業中的問題,考試中的錯誤問題,還是課堂上師生互動中的錯誤,都可以記錄在錯題集中,但并不是每個問題都要記錄下來,教師應該引導學生選擇一些有代表性的錯題。除了記錄錯題外,教師還可以通過學生的思維創造內容的豐富性,強調課堂上錯題的多樣性。例如:拓展題、疑難題、典型題,甚至教師在課堂上說的知識辨析,都可以添加到錯題冊中。詳細而個性化的錯題內容有利于學生全面理解化學知識的核心內容,把握相關知識之間的關系。同時,教師要指導學生完成對錯題冊的分類,防止給學生閱覽帶來不便。
(四)科學規范整理錯題的方法
1.按題型分類
根據自己薄弱的問題類型,找出自己犯過的錯誤類型,分析失分的原因,一方面提高自己對這類問題解決方式的熟練程度,另一方面提高對條件應用與知識結合的理解。例如:在化學考試中,你在選擇題第8題、實驗題第12題都錯了,根據題目的類型,可以將題目分為選擇題、實驗題,并在錯誤的題目下寫出分析結果,以便復習或備考。在下一次測試之后,繼續向每個部分添加錯誤的主題類型,以此類推。
以某選擇題為例,某混合氣體可能含有H2、CO、CO2、HCl、NH3和水蒸氣中的兩種或多種,當混合氣體依次通過:①澄清石灰水(無渾濁現象),②Ba(OH)2溶液(出現白色沉淀),③濃硫酸(無明顯變化),④灼熱的氧化銅(變紅),⑤無水硫酸銅(變藍)。則可以判斷混合氣體中( ?)
A.一定沒有CO2,肯定有H2
B.一定有H2、CO2和HCl
C.一定有CO、CO2和水蒸氣
D.可能有CO2、NH3和水蒸氣
[錯誤解答]選擇A。由于氣體通過澄清石灰水時無渾濁現象,因此混合氣體中沒有CO2,故選A。也有學生因為看到混合氣體通入如下溶液及看到如下的現象:①澄清石灰水(無渾濁現象),②Ba(OH)2溶液(出現白色沉淀)。由于這兩種現象的“矛盾”,很多學生無從作答。
[錯誤原因]審題不認真,沒有抓住“依次”這一關鍵字眼;而且由于邏輯推理能力不強而無從作答。
[正確解答]必須抓住現象: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無渾濁現象)”,原因有兩種:①混合氣體中無二氧化碳②混合氣體中有二氧化碳,同時也有HCl;在這樣的條件下,由于石灰水優先和HCl反應,也觀察不到沉淀。氣體通入Ba(OH)2溶液(出現白色沉淀),這里的沉淀一定是碳酸鋇,因此混合氣體中一定有二氧化碳,同樣也證明混合氣體中一定有HCl。氣體通入“濃硫酸(無明顯變化)”,并不能說明混合氣體中是否含有水蒸氣,但可以說明通過該裝置后出來的氣體中一定沒有水蒸氣,為后面的推斷奠定基礎。氣體通入“灼熱的氧化銅(變紅)”,說明混合氣體中有H2,發生氧化還原反應。氣體通入“無水硫酸銅(變藍)”,證明前面推斷是正確的。綜觀推斷過程,不能確定是否有CO、水蒸氣。因此本題的正確選項為B。
2.按知識點進行分類
根據知識點的結構,錯誤問題的分類比題型分類對學生要求更高。如何通過一個問題來判斷哪些知識點被考查,最直接的參考方法是教材目錄和每本教材的標題。因此,可以按照教科書目錄的順序來整理錯題。這種分類方法的優點是:第一,可以詳細反饋學生薄弱的知識點;第二,有利于學生建立完整的知識體系,更有針對性地理解和運用錯題中的知識點。例如:有關阿伏加德羅常數的應用。
NA是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22.4L(標準狀況)氬氣含有的質子數為18NA
B.92.0g甘油(丙三醇)中含有羥基數為1.0NA
C.16.25g FeCl3水解形成的Fe(OH)3膠體粒子數為0.1NA
D.1.0mol CH4與Cl2在光照下反應生成的CH3Cl分子數為1.0NA
(五)定期組織學生檢查錯題
錯題收集并不意味著學生只整理錯題。解決錯題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學生要好好利用錯題集,通過錯題集反思自己掌握的哪些知識點不夠好,對這些知識點進行更多的學習。許多學生只是敷衍了事地制定了錯題冊,并沒有很好地運用它們,這是非常錯誤的。教師需要定期組織學生復習錯題冊,組織全班學生拿出錯題來再做一遍。教師在后續的周測或期中考試中可再次出現類似的試題,檢查學生掌握的情況,激發學生整理錯題的積極性,同時也幫助學生減輕學習障礙。
(六)運用思維導圖做好錯題分析
針對高中化學錯題反思性教學的現狀,化學教師應該深刻反思自己的教學方法是否合適,在錯題反思性教學中是否能夠創新。高中化學教師可利用思維導圖幫助學生建立完整的知識體系,也利用思維導圖幫助學生增強分析錯題的能力。
學生通過動手實踐,選擇自己的思維導圖方式和主要知識模塊,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強對化學知識的深刻理解。當出現錯題時,他們可以通過思維導圖找到與錯誤問題對應的知識模塊。在追溯知識模塊重點難點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加強對錯題的印象,進一步分析錯題的易錯點,結合對其他類型題中易錯點的總結分析,不僅增強了學生對錯誤問題的總結分析能力,也間接地促進學生對錯題反思能力的提高。思維導圖等多種信息技術手段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學習效率,激發了學生的學習動機,也適用于解決問題和反思能力的提高。
(七)比較“錯誤”來提高學生的反思能力
學生在學習中犯的錯誤基本是相同的,只是在細節上有細微差別。教師可以在相同的錯誤類型下進行比較教學,幫助學生找到錯誤的主要原因,并提出有效解決錯誤問題的方法。教師可以在比較教學中采用多樣化的展示方式,加深學生的學習和記憶。例如:學生經常練習解題。如果是錯題,教師可以讓學生現場重復錯題,觀察正確步驟和錯誤步驟之間的差距,使學生一目了然,或者對錯誤進行比較。例如:學生在考試中對知識點的考查理解不清楚和答錯都是由于學生沒有進行詳細的分析而造成的粗心錯誤。通過比較看到“錯”,學生會對犯錯誤的方式有更深的理解,時刻警惕同樣的錯誤再發生,進而提高自己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結束語
中學化學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引導學生分析總結學習過程中出現錯題的主要原因,總結整理出化學中的錯題,尤其要注意對錯題的反思,在反思過程中更好地學習和掌握化學知識,促進學生的理解能力、糾錯能力的提升。此外,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和實際情況合理開展教學活動,結合教材內容和學生容易出現的錯題進行教學,促進學生學習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的不斷提高。
參考文獻
[1]徐曉瑩.淺析高中化學學習中錯題反思策略[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20(3).
[2]韓山鷹.高中化學教學中學生錯題檔案的建立與運用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11.
[3]徐龍.淺析新課程理念下的高中化學教學反思[J].新紀實·學校體音美,2019(11):1.
作者簡介:魏美珍(1968— ),女,漢族,福建建甌人,福建省南平市高級中學,中學高級化學教師,本科。研究方向:高中化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