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東東
(甘肅省慶陽市鎮原縣郭原鄉中心小學,甘肅 慶陽 744522)
教育部門提出的對中小學進行教學整改的方案要求教師注重學生的全方位發展,尤其是數學這一學科,要求教師在數學的教學目標中融入數學邏輯思維,在教學中探索方法,培養小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隨著我國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小學數學的教學工作也在不斷地發生變化養成習慣的最佳時期就是小學階段,為了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教師應引導學生形成一個正確的思維方式,正確的思維方式對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有一定的幫助教師和家長也逐步認識到提升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對學生的發展有著很大的幫助,所以在學習數學的同時,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解題技巧,有助于其得到全面的發展再則,數學的運算能力也體現出學生的邏輯思維水平
隨著信息時代的不斷發展,簡單的生活方式已經無法滿足當前的生活需求,各個崗位越來越需要全面發展的人才,在發展中創新數學本身就與生活息息相關,生活中數學的影子無處不在,而且各個行業在創新的同時都離不開數學給予的支持,例如會計、銷售、理財等都離不開數學的支持此外,每個人在生活中都離不開數學,數學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
從小學開始,學生們就接觸數學,隨著年級的遞增,數學的難度也不斷加大時代在不斷地進步,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值不斷上升,有許多家長給孩子進行課程以外的輔導因為孩子本身的差異性,有的接受能力較強,就可以吸收得很好,但有的則相反就目前而言,教師在課堂上教授的知識,學生可以完全理解并吸收就足夠了,家長的課外輔導會給孩子增加壓力,但孩子對知識的理解和吸收在實質上沒有大的改變在學生進入初中以后,他們會接觸到全新的數學知識,而數學本身就是一門抽象的學科,如果學生的思維邏輯無法發生改變,只能照本宣科地學習理論知識,就會導致學習效率低下就此而言,在小學階段培養學生的思維邏輯能力、塑造學生的抽象性邏輯思維是至關重要的實際上,缺少生活經驗是導致小學生邏輯思維能力不足的重要原因,所以教師在平時教授知識的同時,要把一些簡單好處理的事件交給學生,讓他們進行處理,以此來彌補他們生活經驗不足的缺陷教師的本職工作就是教書育人,因此教師在教授知識的同時,還要注重對學生邏輯思維的培養思維邏輯的培養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解決數學中的問題,還能夠幫助學生解決生活上的問題,這對于促進學生的全方位發展起到尤為關鍵的作用小學階段是培養學生邏輯思維的重要階段,教師和家長不容忽視
以上所述的觀點,都是圍繞著學生來說的,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基礎之上,教師的工作效率也有了明顯的提高簡單來說,在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后,教師在講授知識的時候,不用費盡心思地引導學生,學生就可以清晰地明白教師講的是什么在以往的教學中,我們發現,小學數學的多數知識點間有一定的聯系,而且都是比較容易理解的,所以解題方法也大體相同,這時就凸顯出學生邏輯思維的重要性了,假若學生掌握了思維定律,那么在教師引導的過程中,學生就可以快速地抓住重點,給教師節約了時間,使教學可以更快一步進行,從而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同時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教師在教學的同時,應更加注重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
小學數學作為基礎教育的重要學科,不能只滿足于學生對數學知識的了解,應該注重學生掌握學習的方法和具有舉一反三的能力小學數學的教學意義和功能充分體現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育和提高上在現在的教學當中,有些小學數學教師繼承了傳統的教育教學理念,在課堂上采用的依然是教師講授法,保持著傳統的“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還有一部分教師過于注重學生的成績,為了取得所謂的好成績,讓學生對課堂知識進行死記硬背,這樣不僅會影響學生邏輯思維的發展和培養,還有可能使學生降低學習興趣,甚至討厭學習數學
數學作為一門嚴謹的、抽象的學科,本身就不太容易被學生接受,加之小學生還處于心智發展階段,他們的認知能力相對來說還是有限的,對于比較抽象的知識,他們不容易接受他們更愿意接受一些比較直觀的東西,在他們弄不懂的時候就會產生反抗心理再則,在傳統的教育教學模式下,有些數學教師只重視知識的傳輸,利用口述、板書等來進行教學,忽視了對學生邏輯思維的培養,灌輸式的教學無法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發展和提高也是十分有限的所以在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這不僅關乎著學生個人的發展,還有利于提升課堂學習效率
因為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于發展的階段,他們的認知能力不強,年齡比較小且沒有叛逆心理的出現,所以為教師開展教育教學活動提供了許多便利我們通常會把小學生稱為“十萬個為什么”,就是因為他們的好奇心引導著他們去了解這個世界,想要獲得更多關于“為什么”的知識教師可以從這一方面下手,激發學生的求知欲當然,學生會向教師不停地問“為什么”,這就要求教師在教授的過程中,給予學生足夠的耐心,引導他們自主地進行思維探究,從而鍛煉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從一個簡單的問題開始,由淺到深,層層遞進,一點兒一點兒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提升他們思維的活躍性和主動性例如,在進行《分數》這一章節的講解時,教師就可以提出一個問題,讓學生進行回答“大家可以把一個橘子分給我們班所有的同學嗎?”學生給教師的答復只有兩種,一種是不可以,另一種是可以面對這樣的答案,教師就可以找代表來發表一下自己的看法,這樣就順其自然地把學生帶入下一個過程當中“根據同學的回答,我們知道了原來學過的知識和方法不能幫我們解決這個問題,那我們今天就來認識一位新朋友,大家想知道它是誰嗎?”這個時候,學生的好奇心就全被調動起來了,他們的回答都是“想”,然后教師在多媒體上播放“分數”入場的動畫,帶領大家進行學習在本堂課結束以后,教師要對學生進行鼓勵,不管學生有沒有發言,教師都不能把他們落下,這樣在這節課發言的同學得到了表揚,下節課的時候便會更加積極地發言,沒有發言的同學也會暗自努力,爭取在下節課積極發言,受到老師的點名表揚這樣一來,不僅學生的思維邏輯能力得到了提高,課堂的氛圍也活躍了起來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利用案例所示的方式,從自己的實際情況出發,開展自己的教學
為了使學生可以全面地分析理解問題,教師要注重對學生邏輯思維的培養同一道題目,可能會存在許多不同的解題方式,這就體現出了邏輯思維能力的重要性,學生只有不斷探索,才能尋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解題方法,而全面地看待問題的能力是在不斷嘗試中獲得的,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熟能生巧例如,在加法運算中,進行1999+21的運算時,小學生很自然地就想到豎式運算,其實還可以利用個位數相加最后進位的方法教師在給學生講解這個解題方法的基礎上,可以再多出幾道類似的題目讓學生進行練習,久而久之,學生就會發現規律,對學習方法也會進行比較,哪個方法簡單就使用哪個自主選擇是建立在學生的邏輯思維之上的,學生在累積的過程中逐步發展、鍛煉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由此可見,數學習題的訓練與提高小學生邏輯思維能力是息息相關的
俗話說,細節決定成敗,因此,這就要求教師在講授知識的時候,對學生進行數學課外知識的拓展,開闊學生的視野,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例如,在課后,教師可以結合課上的相關知識,給學生適當布置一些課外的習題教師在布置作業的時候,要考慮到學生的邏輯思維的不同,例如,在計算“1+2+3+4+5+6+7+8+9”一題時,根據我們的習慣,一般會依次把這些數進行相加,可是有的學生思維活躍,他們會采用湊十法,將算式變形為“(1+9)+(2+8)+(3+7)+(4+6)+5”,這樣便可以得到四個“10”和一個“5”相加,利用口算就能得出答案,這不僅節約了時間,還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但是有的學生會出現把整個式子當成五個“10”來相加的情況,此時,教師就要提醒學生注意這些細節,為了防止學生出錯,可以讓他們把題抄到紙上進行計算,這樣可以幫助學生養成注意細節、獨立思考的習慣在小學數學的學習中,小組分工學習也是一種有效的學習方法,數學教師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分組,保證每組之間的水平一樣或相近,之后將難度較小的問題留給學生自己解決,難度較大的題目小組討論解決,這樣不僅開展了小組活動,而且活躍、鍛煉了每個學生的思維總而言之,教師應該在教授學生知識的同時,為學生創建發展邏輯思維能力的平臺
興趣作為支持學生學習的基本條件,在提升學生邏輯思維能力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對于高年級的學生而言小學階段學生的可塑性非常強,因此需要教師的正確引導與幫助,這樣才能全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針對這一問題,教師可以在課堂開始的同時巧妙地利用問題來設置懸念,這樣不僅能夠激發學生強烈的好奇心,更能夠引導學生更加積極地投入課堂知識的分析當中,并且在具體的學習當中應引導學生始終保持興趣,興趣對于學生邏輯思維的培養有著重要的作用在新課改教學背景下,培養學生的邏輯意識是一項十分重要的任務,其不僅消除了傳統教學當中的弊端,而且改善了機械性的學習方式同時教師也意識到了學生從上學開始就接觸傳統的解題方式,所以機械性的解題思維比較明顯為了讓學生真正地解決這一問題,教師需要通過趣味引導的方式,讓學生感受到與傳統習題模式不同的課堂教師可以利用競賽的學習方式來加深學生對知識的認識,教師隨便說一個數讓學生接力回答,能被整除就算過關,如果回答錯誤則需要為全班同學表演才藝,以此來展示自己對知識的認知水平具有趣味性的學習方式不僅提升了課堂的趣味性,也改善了課堂學習氛圍,對提升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起著重要的作用
為了有效地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教師需要提升學生的思維創造性堅持以創造性為基本目標才能提升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創造能力的培養也是實現學生邏輯思維發展的重要方式在小學數學教學當中,教師應注重利用多種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從多個角度去分析問題,這也是提升學生邏輯思維能力有效的方式之一例如,數學學習當中經常會出現一些思維拓展的內容,比如1996+3004=?這種類型的題目,當然這并不是要求學生進行簡單的加法計算,而是要尋求規律,找到簡便算法首先,教師應教會學生運用拆分思維,可以將3004拆成3000和4,先用4+1996得到2000,然后用2000+3000,得到最終結果,這樣就教會了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問題,讓他們學會了靈活與變通學習方法的變通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更有助于提升學生思維的靈活性,讓他們在面對相同類型的習題時能夠更加輕松地完成學習任務,更加符合新課改的數學學習目標邏輯思維的訓練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因此更應該保持持續性的學習方式,這樣學生才能夠輕松地通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看待問題即便數學問題足夠簡單,也需要學生進行知識結構的劃分,并且要對其中的數學知識點進行逐一的分解,使思路更加清晰和嚴謹邏輯思維也是一種能力,這種能力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學習效率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小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不管是從數學教師教學效率的提高來講,還是從學生的全面發展來講,都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符合新課改的要求,教師需要在提高學生學習成績的基礎上,重視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將其與課堂教學緊密結合,最終達到雙贏的效果從長遠的角度去分析,小學階段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是為了讓學生能夠盡快適應后續的數學學習邏輯思維對于數學學科的學習而言十分重要,有助于讓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能夠更加積極地意識到邏輯思維的延伸性,逐漸培養對學習的興趣將邏輯思維與趣味引導進行有效的結合,不僅能夠改善學生對數學知識學習的看法,也可以活躍學生學習的氛圍,并為學生后期的數學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更加符合新課改的數學學習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