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貝 顧成林 張雯雯
地理研學旅行作為一門新型的課程,目前還沒有制定出屬于本學科的研學課程標準,也沒有出版教材[1]。各級學校在進行研學課程設計時,往往是依據學生所處的學段,將所在區域的研學資源與地理課程內容結合,制定出地理學科為主的研學課程體系。本文以初中生為研究對象,基于撫遠市和同江市獨特的鄉土資源,開發校本課程。將書本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把鄉土資源融入課堂,不僅提升了學生對教材內容的把握,同時也遵循培養學生地理核心素養的主線[2]。
撫遠市和同江市隸屬于佳木斯市,擁有著豐富的自然和文化資源。撫遠市,有祖國陸地最東端的邊防哨所,是全國最早看見太陽升起的地方,是鱘鰉魚主要的生長地區,是赫哲民族的故鄉。同江市,有北黑南黃的三江口奇觀,是著名010國道“同三公路”起點所在地,隔江眺望俄羅斯邊陲小鎮,欣賞它國的別樣風光。基于撫遠市和同江市獨特的鄉土資源,以“探秘東極自然風光,賞析赫哲族民俗風情”為主題進行研學活動,幫助學生了解家鄉,學習身邊的地理。
根據撫遠的地理位置特征,學習中國地理疆界知識,培養學生的地理核心素養,強化中國版圖意識,進行愛國主義教育。講解古今哨所的意義和作用,培養學生對戍守邊疆的解放軍的敬仰之情。參觀魚博物館、科技館、標本館,對學生進行科普教育,培養學生尊重自然、保護環境的意識,促進學生人地協調觀的培養。弘揚傳統文化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參觀赫哲族博物館,學習赫哲文化,引導學生愛家鄉、愛祖國,認同祖國優秀傳統文化,促進學生精神成長。立足三江口,切實考察河流的交匯,學習水文知識,感受自然奇觀,進而培養學生的地理實踐力。參觀俄羅斯風情園,欣賞異國文化。在研學過程中培養生活意識、安全自護、愛護環境、保護自然、團隊合作、文明公德等意識。培養學會關心他人、懂得分享、感恩、自我超越的品質[3]。
基于研學主題和目標,教師對撫遠市和同江市的研學資源進行篩選,選擇地理實踐性較強的作為研學地點[4]。在保證可行性和安全性的基礎上,設計了為期兩天的研學路線。佳木斯市——東極廣場——東方第一哨——黑瞎子島——撫遠魚文化體驗館——科技館——三江保護區標本館——三江口生態旅游區(赫哲族博物館——三江口——同三公路)——俄羅斯風情園。
1.教師準備。
(1)研學實踐前,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講解注意事項,給學生買保險,簽署安全承諾書,嚴守學習紀律。
(2)野外學習存在一定的風險,研學活動開展之前,教師需要提前踩點實踐,確保研學路線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準備好小藥箱等,做好應急措施。
(3)教師提前講解撫遠市的自然和人文資源特征以及涉及到的地理知識點,繪制研學資源手冊,將撫遠市和同江市研學資源與課程標準有機融合,幫助學生明確研學任務和目標。
(4)為了避免只游不學的現象,在研學活動開展之前,教師對學生進行分組,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開展本次研學活動[5]。
(5)教師指導學生利用地理信息系統軟件,制作研學地點分布圖,繪制研學路線簡圖,保證野外研學活動能夠順利開展。
2.學生準備。
(1)學生準備好地理學習工具:如指南針、地圖、野外記錄本等。
(2)學生通過互聯網、翻閱書籍等手段,以小組為單位搜集各個研學點的資源信息,在研學實踐之前進行PPT匯報,熟知研學地點,了解研學資源[6]。
3.師生研討。
(1)撫遠市為什么被稱作中國“太陽最先升起的地方”?
(2)根據崇明島的成因,對撫遠市黑瞎子島的成因進行分析。
(3)為什么鱘鰉魚主要分布在黑龍江水域?為什么大馬哈魚要往返于大海與黑龍江之間?
(4)赫哲族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區?赫哲族有著怎樣獨特的民俗風情?
研學課程的設計對象是初中生,依據初中地理課程標準與研學旅行指導綱要的要求,結合撫遠市和同江市獨特的鄉土資源,將教材中的原理、概念等與撫遠市和同江市的鄉土資源進行結合,確定課程設計主題,制定相應的研學任務,設計了如表1的研學旅行課程[7]。
表1 撫遠市和同江市研學旅行課程設計
評價是開展教學的重要一環,對研學的評價既能夠檢測學生的學習水平,也有助于教師改進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3]。評價的主體應該是多元化的,本次活動采用教師評價、組長評價、學生自評三種形式。評價內容也不能只局限于地理學科知識的掌握,還應涉及研學紀律、團隊意識及合作能力、研學過程的積極性、研學任務的完成度、探索與分析問題的能力、研學成果展示等。本文從研學前期、研學中期、研學成果三個階段對學生進行評價,根據評價內容制作了撫遠市和同江市研學旅行評價量表(表2)。
表2 撫遠市同江市研學旅行評價量表
此次研學旅行由教師全程指導、認真負責。在出發前對學生進行安全知識教育,研學旅行過程中不斷地落實紀律觀念,確保每一個學生的安全。所選地點撫遠市和同江市與中學地理課程的培養目標相吻合,而且自然人文地理特征鮮明,具有極強的代表性。既能夠增加學生的鄉土情懷,培養學生的愛國之情;也能夠增進學生對傳統文化的了解,形成文化認同。此外研學變書本的理論知識為具體景觀,提高學生吸納知識的能力,又能讓學生在固有的理論知識下獲得新鮮感。撫遠研學課程設計是為了彌補課堂中無法實現的一些環節,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既注重小組合作學習,又沒有忽視學生的個性發展。整個過程,老師以輔助學生為主,對學生進行引導啟發,充分地促進了學生地理核心素養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