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嘉,陳麗,張書楠,慕婷婷,鄭貴森
(甘肅中醫藥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甘肅蘭州 730000)
中國高等教育正處于時代變革中,高等教育從理念、教學資源、教學方式等方面都在發生變化。新時代對高校課程提出新要求:“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是教育的根本問題,立德樹人是高校教育教學的根本任務和使命。
教育部發文要求疫情防控期間做好高校在線教學組織與管理工作,文件要求采取政府主導、高校主體、社會參與的方式,共同實施并保障高校在疫情防控期間的在線教學,實現“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各高校利用線上平臺,保證線上教育在疫情防控期間科學合理有序地發揮作用。
在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相結合的背景下,不斷推動著教育教學的改革,線上教學或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已成為一種有效的教學手段,信息技術融入課堂的現實需要。
在嚴格遵循預防醫學專業的培養方案的基礎上,如何利用線上教學來培養預防醫學本科生對專業核心課程的思維能力?如何進行教學設計?如何保證課程核心素養的形成?如何保證線上學習效果?如何讓學生由被動學習向主動學習轉變?如何由淺表學習向深層次學習轉變?以上均成為線上教學或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中的課題。
筆者在《營養與食品衛生學》采用“同步SPOC+雨課堂”的教學模式進行了教學實踐,以期為線上教學或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提供教學依據。
營養與食品衛生學是預防醫學本科的專業核心課程之一。營養與食品衛生學以食品為研究對象,主要關注食品與人類健康之間的關系,不但具有很強的理論性和科學性,也有一定的應用性和社會性。本課程的學習與研究在增強人民體質、預防疾病、提高健康水平等方面起著重要作用[1]。基本內容包含營養學和食品衛生學兩個部分,營養學的主要內容有基礎營養、食物營養、人群營養、公共營養、臨床營養;食品衛生學的主要內容有食品污染及其預防、食品添加劑、食物中毒、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與法律法規等。該課程深入淺出地闡明食物與健康的關系,構建食物“營養-安全-健康”三位一體的課程體系,使學生不僅掌握營養和食品衛生學的基本理論,同時能夠將知識學以致用,預防疾病,促進健康。
在《營養與食品衛生學》的教學過程中,目前普遍采用理論課與實驗課相結合的教學模式。以書本知識傳遞為核心,以教師的“教”為中心,把學生當成知識的容器,以單向的知識輸出為主。在一定程度上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易使學生失去學習興趣,不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性思維。
大部分學生的學習方法仍局限于被動地記憶+理解+遺忘的淺層次學習,學生缺少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獨立獲取知識的機會,很少有機會表達自己或不愿意表達自己的理解和意見,致使課堂氣氛沉悶、封閉,不利于學生個性化的發展。學生的學習也始終處于被動應付狀態,其學習興趣與潛力沒有得到激發。
小規模限制性在線課程(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SPOC)這個概念是由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阿曼德·??怂菇淌谧钤缣岢龊褪褂玫?。是指利用信息技術,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實現資源共享,是與MOOC相對應的一個概念,是“后MOOC”的一種形式,它與MOOC相比具有規模更小的特點,代表了未來MOOC的發展方向[2,3]。
SPOC課程有獨立SPOC課程、異步SPOC課程、同步SPOC課程三種形式,主要優勢有:①為學生提供高質量的在線課程資源,利用MOOC資源轉化為本校的SPOC課程。也可根據自身需要自制微視頻,將視頻資源應用于教學過程,學生可以通過SPOC平臺實現自學。②形成性考核和終結性考核相結合。教師可設計課前練習、案例討論、課后測試等環節,SPOC平臺可統計課程數據、學習數據及成績管理。以便教師及時了解學生在線學習進展和掌握情況。③更注重學習的廣度。SPOC內容循序漸進,通俗易懂,使大多數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就能夠掌握記憶、理解的知識點。④更利于課堂線下開展教學改革。通過線上SPOC自主學習,有更多的課堂線下時間留出用于師生互動或教學改革的實施,如翻轉課堂、PBL教學等。
雨課堂是由清華大學在線教育辦公室與學堂在線共同研發的智慧教學工具,只需一臺可以上網的電腦和能使用微信的手機,就能實現線上學習[4]。雨課堂的優勢有:①學生可通過彈幕、投稿、答題、搶紅包等方式進行互動,消除學生緊張心理,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5]。②課前、課中、課后可根據教學設計,推送學習內容,同時每一個測試點均可提供量化數據,以便教師了解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③學生也可反復查看授課內容,可連續觀看、亦可選擇性觀看,不受時間、空間的影響,便于課后總結和知識點梳理,滿足個性化的學習需求。
SPOC與雨課堂的融合模式為學生從廣度向深度學習轉變提供了線上資源和環境支持[6]。優點有:①SPOC線上教學注重知識點的廣度,而雨課堂直播側重于知識點的深度,深度與廣度的深入融合,在掌握與理解基礎知識的前提下,以高階學習為主。②充分的教學設計為引導,提高學生學習能力[7]。將SPOC融入本科生教學過程,借助雨課堂翻轉傳統教學流程,注重學習設計與反思,有助于解決傳統學習中存在學習問題,從而促進深度融合學習。
線上教學并不是傳統教學的復制,需要重新進行教學設計(見圖1):

圖1 SPOC與雨課堂的融合教學模式在《營養與食品衛生學》的教學設計
1.遴選優質線上課程,建立SPOC課程
筆者選用的源課程是中國大學MOOC平臺的華中科技大學劉烈剛教授負責。
建設的MOOC課程《營養與食品衛生學》,在此基礎上建立校級同步SPOC課程,要求學生按照課程發布進度完成課程的學習,同時將慕課的最終成績量化為 15%的比重,計入該課程的期末總評成績,以確保慕課的學習效果和質量。
2.分析學情,營造良好氛圍
以學生為中心,要了解學生的學習基礎、認知水平、學習需求和興趣點,才能使教學有的放矢。筆者在建立的SPOC線上平臺上及時發布公告及相關課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通過雨課堂直播、討論、實時答題、投稿、彈幕、發紅包等互動活動活躍課堂氣氛,達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疫情期間SPOC教學+雨課堂直播融合在線教學的模式使學生認為老師更親切,同時,教師有更多的精力投入教學設計和輔導彌補 MOOC 的不足。
3.根據教學大綱要求,對各章節知識點重新進行梳理
SPOC課程注重課程廣度的學習,如特殊人群營養這一章節中,同步SPOC課程講解的是特殊人群膳食指南,正好彌補了面授課堂的缺乏點。同時將有深度的知識點在雨課堂直播中解決,如蛋白質這一節中涉及的概念較多,學生聽起來比較乏味并難以理解,可在雨課堂中用案例式、引導式的教學方法,讓學生舉一反三,既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可達到深度學習的目的。在授課過程中,將教學設計融入課前、課中、課后的各個環節,創設情境引導學生交互協作。如:課前練兵環節即可了解學生上節課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又可了解學生學習同步SPOC時存在的問題。課中可選擇案例,圍繞結構化學習任務設計有張力的問題,不僅僅是知識點的簡單記憶和理解,而是引導學生展開討論,借助雨課堂進行多屏互動、實時答題、彈幕等,將知識點應用、分析、評價,讓學生達到高階學習的目的。課后可用思考題、階段性考核等設計進行學習效果檢測。
4.結合預防醫學專業的特點,將思政元素有機融合
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教會學生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將思想價值引領貫穿該課程的教學大綱、教學設計、課堂授課、教學評價與反饋等教學全過程。幫助學生理解知識的同時,注重把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貫穿滲透到營養學的發展歷史教學中,引導學生增強飲食與健康和諧共生意識,重視價值引導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幫助學生樹立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將誠信教育、責任心教育和道德與法律教育等思政元素引入營養與食品衛生學課堂教學,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人文情懷,以培養學生勤奮學習的態度、嚴謹求實創新的工作作風、科學思維精神和判斷分析問題的能力和職業道德素質[8]。實現專業課程的“知識傳授”功能與“價值引領”作用的結合與統一,使學生成長為心系社會并有時代擔當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5.教學評價體系設計
教學評價通過評估學習者學習活動的質量,促進每個學習者持續發展,是教學活動中必不可少的環節[9]?;赟POC和雨課堂的融合教學模式采用過程性考核方式和終結性考核相結合,量化評價與質性評價相結合。期末總評成績由期末考試和過程性考核組成,各占50%。量化評價是基于SPOC平臺和雨課堂記錄的學習數據,從學生在線學習任務完成情況和課堂表現包括出勤、討論、作業、單元測試等模塊組成。質性評價方面,主要采用教師評價和生生互評相結合。教學評價可以讓教師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需求,隨之做出教學調整,將學習-評價-評價反饋聯系成一個閉環,學生也可以根據評價反饋結果,及時主動地調整自己的學習狀態,這樣有利于提高學生線上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更有利于促進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互動。
6.學生滿意度調查
授課結束后,在雨課堂中設置調查問卷。本次問卷調查的學生是預防醫學專業本科2016、2017級學生,共94人,全部參加問卷調查,有效率為100%。結果顯示:94.27%的學生對此模式授課很認可;95.71%的學生認為授課教師授課內容合理,達到了預期效果;90.36%的學生認為該模式能夠提高其自主學習的主動性。對于授課模式不認可的學生,筆者通過面對面訪談得知,學生認為此模式較傳統教學要花大量時間去學習,但對于“雨課堂”中的實時測試方式認可度較高,既可集中注意力,又可檢測知識點的掌握。
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要求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將課程思政元素“如鹽入水”地融入專業課堂的講授之中。
教育教學改革的最終目的是“使學生受益”,課程教學設計根據反向設計原則,從學完這門課程后,以教師期待學生轉變了什么,學生學會了做什么等為出發點,確定教學目標,開展教學活動,形成評價與反饋。SPOC與雨課堂的融合教學模式區別于傳統的教學教育模式,不僅能夠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激發學生學習的求知欲及創新力,而且教師根據數據進行分析,適時調整教學策略,“因材施教”“以教為中心”向“以學為中心”轉變。
綜上所述,筆者在中國大學MOOC建立同步SPOC,應用于《營養與食品衛生學》教學,首先教師將學習資源上傳至同步SPOC平臺,學生登錄后自主學習,通過雨課堂直播進行重點難點的深入講解,同時和學生進行交流以解決現存問題。傳統講授與線上教學并不沖突,兩者相輔相成,只要能促進學生有效學習,就都是好的方法,應合理科學地實施,以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提高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