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永宏,劉軍武
(眉山市人民醫院麻醉科 四川 眉山 620010)
隨著醫學技術的發展,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已經逐漸替代了傳統的開放性手術,其具有術中操作簡單、創傷小、預后良好等優勢,但腹腔鏡手術對肌肉松弛、麻醉平衡、麻醉深度的要求較高,需要能在短時間內發揮快速誘導、鎮靜充分、鎮痛完全等多項作用才能保證手術的安全性。丙泊酚是臨床中較常用的麻醉藥物,具有起效速度快、蘇醒迅速、機體功能恢復良好等優勢,但丙泊酚麻醉時可能會對機體的血流動力學造成較大的影響。右美托咪定屬于α 腎上腺素能受體激動藥,具有良好的抗交感、鎮痛以及鎮靜作用,目前也在臨床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本研究通過右美托咪定聯合丙泊酚對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進行麻醉,取得了理想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選取2020 年6 月—2021 年6 月眉山市人民醫院收治的86 例接受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采用數字表隨機法分為聯合組和對照組各43 例。納入標準:①接受腹腔鏡膽囊切除術;②研究前30 d 內未服用過糖皮質激素;③患者認知功能良好。排除標準:①術前合并膽管梗阻、膽囊炎等疾病;②合并惡性腫瘤;③合并心腦血管疾病;④妊娠或哺乳期女性;⑤存在精神病史。聯合組男性25 例,女性18 例;年齡25 ~74 歲,平均年齡(49.48±6.61)歲。對照組男性24 例,女性19 例;年齡25 ~75 歲,平均年齡(50.21±6.29)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0.05),具有可比性。符合《赫爾辛基宣言》要求。
當所有患者進入手術室后,均開放上肢靜脈通道,對患者心電圖、血氧飽和度等指標進行檢測。聯合組在麻醉誘導前15 min 給予右美托咪定(商品名:樂維伽,國藥準字:H20110097,四川國瑞藥業有限責任公司)0.5 μg/kg 靜脈滴注,時間控制在10 min 內。隨后再設定以0.2 5 μg/(kg·h)的速率靜脈滴注行麻醉誘導,直至手術結束。在此過程中,給予芬太尼(國藥準字:H20113508,江蘇恩華藥業股份有限公司)3.5 μg/kg、咪達唑侖(國藥準字:H20113433,江蘇九旭藥業有限公司)0.06 mg/kg 以及丙泊酚(國藥準字:H20123137,江蘇恩華藥業股份有限公司)2 mg/kg 靜脈滴注,隨后進行氣管插管,并與麻醉呼吸機相連接。麻醉呼吸機參數設定如下:潮氣量設置為8 ~10 mg/kg,呼吸頻率控制在12 ~15 次/min,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壓設置為35 ~45 mmHg(1 mmHg ≈0.133 kpa)。麻醉維持期間給予丙泊酚與瑞芬太尼。對照組麻醉誘導前靜脈滴注0.9%氯化鈉溶液,麻醉誘導與維持時僅不使用右美托咪定,其余操作與聯合組相同。
(1)對比兩組誘導前(T)、建立氣腹后5 min(T)、手術結束時(T)、睜眼時(T)、拔管時(T)以及拔管后10 min(T)生命體征。評價指標包括心率(heart rate, HR)、平均動脈壓(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以及腦電雙頻指數(bispectral index, BIS)值。(2)對比兩組術后2 h、6 h 以及12 h 鎮痛、鎮靜情況。采用視覺模擬評分(Visual Analogue Score, VAS)評價兩組患者疼痛程度,分值為0 ~10 分,分別表示無痛~劇痛。鎮靜情況通過Ramsay 鎮靜評分量表進行評價,分值為1 ~6 分,處于深度睡眠狀態且無法喚醒為6 分,處于中度睡眠狀態且對外界刺激反應遲鈍為5 分,淺睡眠狀態且對外界刺激反應較快為4 分,有嗜睡癥狀但對外界刺激反應敏捷為3 分;定向力良好且安靜能夠配合醫務人員為2 分,出現躁動、焦慮、煩躁等癥狀為1 分。(3)對比兩組拔管時間以及丙泊酚用量及不良反應發生率。

T、T時,兩組HR、MAP 以及BIS 值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0.05);T~T時,聯合組HR、MAP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0.05),但兩組BIS 值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麻醉指標比較(±s)
術后2 h、6 h 以及12 h,聯合組VAS 評分、Ramsay鎮靜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鎮痛、鎮靜情況對比(±s,分)
聯合組拔管時間以及丙泊酚用量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拔管時間以及丙泊酚用量對比(±s)
聯合組不良反應發生率(4.65%)低于對照組(18.6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0.05),見表4。

表4 兩組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n(%)]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是目前臨床治療膽囊結石患者的主要術式,而麻醉是手術中的必要環節,一般采用氣管插管、全身麻醉的方式。但腹腔鏡手術對麻醉的要求較高,若麻醉深度不足,可能引發血壓異常上升、心率加快;若麻醉深度過深,則會增加術后認知障礙的發生率,影響患者預后。丙泊酚是臨床麻醉中的常用藥物,主要是通過提高GABA 受體功能起到麻醉效果,但丙泊酚在麻醉過程中可能會引發腦代謝紊亂、血流動力學不穩定等情況,術后可能發生躁動。因此,如何合理使用麻醉藥物,保證患者蘇醒期的安全,是目前臨床面臨的主要課題之一。
本文結果顯示:(1)T、T時,兩組HR、MAP 以及BIS 值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0.05);T~T時,聯合組HR、MAP 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0.05),但兩組BIS 值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0.05)。分析原因是腹腔鏡膽囊切除術雖然屬于微創手術,但需要經過氣管插管、建立CO氣腹、拔除氣管插管等多個環節,可能導致患者在蘇醒期出現心血管反應,對機體造成疼痛應激,而右美托咪定能夠有效抑制神經系統的活性,降低去甲腎上腺素的分泌量,有利于維持血流動力學的穩定。同時,右美托咪定的鎮靜效果具有劑量依賴性的特點,隨著劑量的增加,能夠有效避免拔管期HR、MAP 的異常上升,從而提高蘇醒期患者的安全性,避免發生躁動。(2)聯合組拔管時間以及丙泊酚用量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0.05)。在短時間內達到理想的麻醉深度,能夠對自主中樞神經系統的興奮起到良好的抑制效果,有利于促進機體中氧自由基的排出。通過麻醉誘導前給予小劑量右美托咪定進行誘導麻醉,能夠有效縮短麻醉的時間,保證達到理想的麻醉深度,從而提高機體的抗氧化能力。(3)術后2 h、6 h 以及12 h,聯合組VAS評分、Ramsay 鎮靜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0.05)。聯合組不良反應發生率(4.65%)低于對照組(18.6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0.05)。右美托咪定屬于α2 腎上腺素受體激動劑,具有良好的抗交感功能,麻醉過程中有利于維持血流動力學的穩定,具有良好的鎮痛、鎮靜效果。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術后受到麻醉藥物殘留作用的影響,極易出現嗜睡癥狀,而右美托咪定的鎮痛鎮靜作用具有非麻醉性的特點,劑量依賴性較強,術后藥物能夠迅速排出,有利于縮短意識恢復的時間,為氣管拔管提供了條件。丙泊酚麻醉過程中可能導致患者血流動力學波動較大,而右美托咪定具有穩定學流動力學的作用,對腦組織功能的保護效果較好,兩種藥物聯合使用,能夠減少丙泊酚的用量,進一步降低機體的不良反應,安全性較高。
綜上所述,右美托咪定聯合丙泊酚麻醉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中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能夠起到良好的鎮靜及鎮痛效果,同時能縮短拔管時間,減少丙泊酚的用量,且聯合用藥能夠有效避免術后躁動的發生,安全性較高,值得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