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婷婷,陸立嵐(通信作者)
(蘇北人民醫院建湖分院手術室 江蘇 建湖 224700)
微創手術是骨科手術中常選用的方式,如對骨質疏松的腰椎或者胸椎壓縮性骨折患者,可以在局麻下進行微創的經皮椎弓根穿刺、椎體成形、注入補水;對關節內軟骨損傷、半月板損傷、韌帶損傷、肌腱損傷的患者,可以通過關節鏡的微創手術進行治療,也可以對攣縮的關節進行松解。大部分骨折患者術后因疼痛原因,會出現食欲下降、負性情緒,影響患者康復。快速康復外科護理能夠減輕手術誘發的機體應激反應,降低手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現已被廣泛用于多種疾病。本研究旨在探討快速康復外科策略的手術室護理在老年骨科手術患者中的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9 年9 月—2020 年7 月蘇北人民醫院建湖分院收治的98 例老年骨科手術患者,隨機分成研究組和對照組各49 例。納入標準:①均為老年骨科手術患者;②需要手術治療;③患者治療依從性高。排除標準:①臨床資料不全者;②伴有精神障礙或者意識障礙;③合并惡性腫瘤疾病者;④合并心腦血管疾病者;⑤凝血功能異常。研究組男27 例,女22 例;年齡63 ~77 歲,平均年齡(67.49±3.29)歲;對照組男29 例,女20 例;年齡65 ~79 歲,平均年齡(67.33±3.17)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包括給患者講解手術各項注意事項,手術前進行訪視,提醒患者禁食1 d,飲水6 h,做好腸道準備。給患者實施全身麻醉,給其使用抗生素;手術過程中嚴格執行無菌操作。手術后1 d 給患者進行抗感染治療,根據患者的疼痛情況采用鎮痛藥物。研究組行快速康復外科策略的手術室護理:(1)建立精細化培訓小組,組員由醫生、麻醉師、護理人員等組成,培訓內容主要包含骨科手術流程、手術各注意事項、心理溝通方法、手術安全等為主,確保護理人員都了解手術室護理的相關知識。(2)手術前,護理人員應該根據患者的文化程度和基本情況對患者及家屬進行手術室相關知識的宣教,讓患者對自身疾病有正確的認知,幫助其提升治療依從性。由于手術前患者可能會因為害怕手術,出現緊張、焦慮等各種不良情緒,要耐心地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掌握一定的交流技巧,如果患者心理狀態不穩定,可以采用轉移注意力的方法,幫助其緩解不良情緒。語氣親和,鼓勵患者樹立積極治療的信心。指導患者手術前禁食6 h,禁水2 h,給患者口服250 mL 葡萄糖溶液,行腸道準備。(3)手術中護理人員應該和患者一起進入手術室,可以緩解患者的緊張心情,在進入手術時候,調整好手術室的溫度,讓患者可以在舒適的環境內手術;并且要檢查好手術過程中需要使用的器械,做好手術的各項準備。采用充氣式加溫毯為患者保溫,手術過程中給患者輸注的液體采用電子加溫儀加溫到36 ℃左右,輸液量控制在2 000 mL 內。注意觀察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變化情況,手術完成后,幫患者擦干身上的血,并且換上干凈的衣服。在麻醉師的引導下給患者行全身麻醉和神經阻滯麻醉。(4)手術后把患者送回病房,給患者采用鎮痛藥,提示家屬手術后的注意事項,手術后要巡訪患者術后的情況,是否有出現不適,或者其他問題,如果有問題及時地進行指導,降低護理風險。(5)在患者手術期間應該注意飲食習慣,飲食不能太油膩、辛辣、刺激,盡量清淡飲食,保證每天攝入正常的營養就可以了;也要指導患者手術期間的用藥情況,詢問患者的用藥禁忌、過敏情況、提醒患者按要求用藥以及用藥后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等,并且要給患者講解預防并發癥的方法,提醒患者特別注意出現并發癥可能會影響康復效果。(6)指導患者進行功能訓練。手術1 d 內指導患者進行簡單的關節活動,1 d 后護理人員指導患者進行下床活動,2 d 后指導患者行患肢被動肌肉活動。
(1)疼痛評分:采用疼痛視覺模擬評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評估兩組患者疼痛程度,分值0 ~10 分,分數越低表示疼痛感越輕。(2)并發癥發生率:包括壓瘡、感染、下肢深靜脈血栓。(3)護理質量評分:采用醫院自制的護理質量調查表,包括手術室環境、人文關懷、護理人員職業素養、舒適護理4 個項目,滿分20 分,分數越高表示護理質量越好。(4)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和抑郁自評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評價兩組患者心理狀況,SAS 量表共20 個項目,采用Likert 4 級評分法評價,總分<50 分為正常,≥50 分為焦慮;SDS 量表共20 個項目,采用Likert 4 級評分法評價,總分<53 分為正常,≥53 分為抑郁,分數越高,心理狀態越差。(5)生活質量評分:采用生活質量評分表(Generic Quality LifeIn ventory-74, GQOLI-74)評估兩組患者生活質量,包括心理功能、社會功能、軀體功能、健康狀況等4 項,共75 個條目,每個條目1~5分分,分數越高表示生活質量越好。

術后研究組疼痛評分低于對照組,手術時間、下床活動時間、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術后疼痛評分及手術、下床活動、住院時間比較(±s)
護理后,研究組并發癥總發生率(4.08%)低于對照組(18.36%),差異有統計學意義(<0.05),見表2。

表2 兩組老年骨科手術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比較[n(%)]
護理后,研究組護理質量各項指標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0.05),見表3。

表3 兩組老年骨科手術患者護理質量評分比較(±s,分)
護理前,兩組SAS、SDS 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0.05);護理后,研究組SAS、SDS 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0.05),見表4。

表4 兩組老年骨科手術患者心理狀態比較(±s,分)
護理后,研究組生活質量各項指標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0.05),見表5。

表5 兩組老年骨科手術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比較(±s,分)
骨科手術創傷性較大,患者會因術中液體輸注、麻醉等出現應激反應,導致體溫降低,降低手術效果,術后患者會出現強烈的疼痛,導致下肢活動障礙,延長住院時間,減緩病情恢復,且老年骨科患者由于年齡比較大,身體耐受力差、抵抗力比較低,容易出現術后感染、壓瘡等并發癥,加重患者痛苦,提升術后恢復難度。既往臨床多采用常規護理的方法,比較被動,護理效果不佳,無法滿足患者的護理需求,很多患者對于護理服務并不滿意,配合度較低。為了提升手術治療效果,減輕患者心理狀態,需要不斷地改善和完善護理工作,給患者提供更加舒適的護理服務。快速康復外科護理是根據循證學為基礎對圍術期護理措施行優化的一種護理管理策略,其能夠減輕手術誘發的機體應激反應,降低手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有效的加快患者術后病情的康復。快速康復外科護理以患者圍術期恢復的需求,術前進行訪視、講解手術注意事項等增強患者身體對手術的耐受程度,降低手術操作等使患者出現應激反應,使手術可以順利進行,預防患者在手術過程中出現低體溫等情況,防止手術時間延長影響患者術后恢復。
本文結果顯示,研究組術后疼痛評分低于對照組,手術時間、下床活動時間、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0.05)。研究組并發癥總發生率(4.08%)低于對照組(18.36%),差異有統計學意義(<0.05)。研究組護理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0.05)。護理前,兩組SAS、SD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0.05);護理后,研究組SAS、SDS 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0.05)。研究組生活質量各項指標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0.05)。提示將快速康復外科策略的手術室護理用于老年骨科手術患者中,可以促進手術順利完成,減輕患者術后疼痛感,降低并發癥發生率,促進患者術后快速恢復,減少住院時間。根據相關研究表明,加速康復外科理念可以有效地減輕骨科手術患者術后疼痛情況,減少并發癥等,本文結果與之一致。分析原因是:常規護理在手術前由于禁食、禁飲的時間比較長,容易導致患者機體內環境失衡,不利于患者術后康復。快速康復外科策略的手術室護理能夠縮短術前禁食、禁飲時間,減輕患者饑餓、口渴等情況,給患者使用250 mL 葡萄糖溶液,可以減少機體抵抗胰島素,增強手術耐受性,減少手術時間。手術過程中降低體溫會影響機體凝血情況,引發心血管等各種并發癥,導致患者出現感染。這種護理模式采用保溫毯、棉被、電子加溫儀等措施維持患者的體溫,防止由于低體溫降低手術效果,避免誘發感染。
綜上所述,將快速康復外科策略的手術室護理應用在老年骨科手術患者中,可以減輕患者術后疼痛和不良情緒,減少手術時間、下床活動時間、住院時間、并發癥發生率,提升護理質量和患者的生活質量,值得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