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蘭
摘要:在幼兒園階段,繪本因其擁有可愛活潑的圖片、豐富多彩的故事吸引著幼兒的注意,得到他們的喜愛。因此,繪本在幼兒園教育階段占據著極其重要的位置,教師應該在教學過程中充分運用繪本的特點,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關鍵詞:繪本;幼兒園;表演游戲
繪本主要以圖畫為主,配有少量的文字解釋,一般通過講述一些簡單淺顯的故事將更深層次的內容介紹給幼兒。高質量的繪本不僅給幼兒帶來視覺上的良好感官享受,還能在生命、哲理方面給幼兒帶來更多的感悟。為了將繪本的優點更加充分地發揮出來,教師應在教學中將繪本與幼兒園的表演游戲緊密結合起來,更好地促進幼兒在身心教育中得到全方位發展。
1 ? ?在表演游戲中利用繪本的意義
如何理解幼兒園中的表演游戲呢?顧名思義,就是根據繪本中所講述的故事,結合幼兒的生活經驗,由幼兒扮演故事中的角色,通過表演的方式將故事的內容展現出來,以這種模式進行創作表演的游戲。 幼兒園的表演游戲主要以具體的故事為表演腳本,激發幼兒通過自身表演將故事內容展現出來。作為幼兒園教學階段一種重要的教學方式,表演所需的故事腳本不宜過長,因此在故事腳本的選擇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而繪本作為幼兒園教學中幼兒很感興趣的教學工具,正好可以作為表演游戲中的故事腳本,繪本中的簡要文字和精美圖片相對應,利用文字和圖片相結合的方式,可以給幼兒帶來比較直觀的感受,使幼兒對繪本內容有更深刻的體會,這也符合幼兒園教育要求。
1.1繪本教學模式能夠提升幼兒的模仿能力
在幼兒剛開始參與表演游戲時,各個方面的能力都處于起步階段,而繪本中活潑生動的圖畫可以給幼兒帶來最直接的感官沖擊,幼兒會根據繪本中各個角色的外觀、動作、語言等進行模仿,在模仿的過程中了解繪本中所描述的美好事物,進一步提升自身模仿與表達能力。
1.2繪本中豐富的內容有利于培養幼兒創新思維
在幼兒園階段的教學中,繪本為幼兒提供了大量的故事內容,繪本的一大優點就是幼兒在閱讀時不受限于文字掌握能力不足。通過大量的圖畫,幼兒能夠產生豐富的想象,形成自己對事物的理解。在實際的表演游戲中,幼兒會將自己對繪本故事的理解在表演中表現出來,使他們的表演更富有創造性,有利于培養幼兒的思維想象能力。
2 ? ?繪本在表演游戲中運用的幾種方法
2.1教師與幼兒合作的集體式表演游戲
以繪本《大衛不可以》為例,這本繪本通過十幾張圖畫展現了大衛一系列荒唐的舉動,他在做這些危險行為時媽媽總會用一句“大衛不可以”來及時阻止他。這本繪本其實就是從反面來告訴幼兒哪些事情是不能做的。教師和幼兒在共同閱讀時,就可以圍繞繪本中的場景進行討論,看看這些行為是不是確實不可以做,如果做了會產生哪些不良的后果。比如,大衛站在凳子上,身體傾斜著去抓壁櫥,手伸得很高,準備去拿放在壁櫥最上面的餅干桶,眼看著就要摔倒了,頭就要撞到壁櫥上受傷;再比如,大衛在洗澡時,澡盆里放著很多玩具。水已經溢得滿地都是,水龍頭卻依然開著,大衛頭戴潛水鏡、頭頂“黑魚”、手拿“鯊魚”,將這里當成戲水樂園,任意地玩水,大衛的媽媽說“不可以”。因為這樣洗澡不僅加重了母親的家務負擔,而且浪費了大量水,所以教師要借此引導幼兒節約用水,培養幼兒的良好習慣。
2.2在親子合作中利用繪本進行表演游戲
教師可以選擇家庭氛圍濃厚的繪本推薦給家長,讓家長和幼兒一起閱讀,一起表演,從而增強幼兒和家長之間的感情。比如繪本《我爸爸》中,利用孩子的口吻和眼光來描繪一位既強壯又溫柔的爸爸,他不僅樣樣事情都在行、給孩子十足的安全感,還溫暖得像太陽一樣。這一類型的繪本可以運用親子合作的方式來表演,會取得更佳的效果。幼兒在和爸爸一起閱讀的過程中會了解到書中的爸爸不怕壞蛋大野狼;可以和大力士摔跤;在運動會的比賽中獲得第一名;吃得多,游得快,像房子一樣高大,又像泰迪熊一樣柔軟;像貓頭鷹一樣聰明,有時候也會做一些傻事;是個偉大的舞蹈家,也是個了不起的歌唱家;踢足球的技術一流,也非常幽默。幼兒在和爸爸閱讀時會進行比較,我的爸爸也會唱歌跳舞,他的籃球打得特別好,在親子運動會中帶我拿了第一名,他也高大聰明勇敢,最終得到一樣的結論,就是爸爸特別愛我。這種簡單的共同閱讀,代入式表演,形式非常簡單,但是能夠感受到幼兒的聰明和可愛,也能使幼兒更加深入地理解繪本內容,親子感情也在表演中得到更深的鞏固。
2.3借助道具開展表演游戲
在教學中除了讓幼兒自發地參與表演,教師還可以利用一些道具來進行表演游戲。比如《月亮的味道》這本繪本,就可以用一些小玩偶進行表演。教師在表演游戲中負責旁白,讓幾個小朋友拿著繪本中涉及的玩偶,扮演海龜、大象、長頸鹿、斑馬、獅子、狐貍、猴子、小老鼠、金魚這些繪本中出現的動物,每個小朋友拿著玩偶扮演對應的角色,教師運用旁白的內容來引導故事的發展,從而激發幼兒表現自己的欲望。當幼兒更多地參與表演時,教師可以完全將舞臺交給他們,讓他們獨立完成表演。在觀看幼兒表演的同時,教師應該對幼兒進行充分的肯定和鼓勵,讓他們在表演中獲得更多的自信和成就感。
2.4情境教學與表演游戲有效結合
教師應該在教學表演過程中準確地把握繪本中的難點,充分利用情境教學讓幼兒融入其中,充分體驗表演游戲。比如《小老鼠漫長的一夜》這本繪本中,教師應該根據小老鼠睡不著的心理,對窗外的風聲、樹枝拍打聲、貓頭鷹叫聲以及大老鼠的呼嚕聲進行模仿。在表演過程中,讓幼兒揣摩小老鼠的心理,看自己是否與之有相似的經歷,把自己的想法或相似的體會與同學老師交流,從而進一步加深對繪本內容的理解。通過情境教學和表演游戲的相互融合,可以使單一的閱讀方式變得更加豐富,積極調動幼兒的學習興趣,讓他們將學習和生活相結合,在快樂中掌握更加豐富的知識。
3 ? ?繪本在表演游戲中起到的作用
3.1進一步促進幼兒心理健康發展
表演游戲既需要幼兒對事物有所理解,又需要幼兒帶著自身的情緒參與其中,同時還要區分好自己和別人的情緒變化。表演游戲以繪本故事為腳本,通過繪本中的故事內容,結合自身的領悟,創造性地進行表演,讓幼兒思想與表演的內容形成共鳴,從而得到更深層次的感悟。這一年齡段的幼兒接觸的事物較少,社會經歷也不豐富,所以他們的理解能力相對有限,在閱讀繪本的過程中主要是看圖畫,而繪本中很多故事內容和意境正是通過圖畫來表現的,這些內容很難用文字來表達,即使是教師按照內容來為幼兒進行轉述,也無法準確地表達出故事的意境,使幼兒無法更深層次地理解故事的內涵和所要闡述的道理。在這種情況下,表演游戲作為一個很好的輔助方式融入教學之中,能夠激發幼兒的興趣,提高他們的認知,從而促進幼兒心理健康成長。
3.2豐富幼兒的表達方式,加強幼兒的表達能力
利用繪本進行的表演游戲是幼兒依據繪本的內容,以角色扮演的方式,靈活地運用自己的語言、肢體動作對故事內容以自己的理解表現出來。因此,表演游戲其實就是促使幼兒對繪本進行更深層次的理解。在參與表演游戲之前,教師應該帶領幼兒一起閱讀繪本,對繪本內容進行大致的了解。這樣在表演的時候幼兒才能根據繪本的內容進行自我創新表演。在表演游戲的實施過程中,可以制作一些小道具,比如桌子、電視、沙發等,也可以提供一些布偶來幫助幼兒充分地參與其中,讓幼兒通過這些輔助工具更好地完成表演游戲。教師要做好繪本的篩選工作,要選擇那些內容豐富、包含道理、適應幼兒年齡段、能帶給幼兒真善美的優秀繪本,為幼兒提供更多的表現機會,讓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互動協調能力等得到充分鍛煉。無論是繪本的閱讀,還是表演游戲,都是幼兒體驗的一種方式。他們因為社會生活經歷較少,對很多繪本中的故事都不太理解,甚至是第一次遇到。表演游戲可以讓幼兒更好地理解繪本中的故事,利用他們模仿力強的特點,通過對書中角色的模仿,掌握故事的情節,更加深刻地理解書中的內容,開闊他們的視野。此外,在指導幼兒進行表演游戲時,應該將表演的主導權交給幼兒,不能按照教師的意愿像編排節目似的進行指揮,安排每個角色上場的順序,指導他們臺詞的陳述,這樣幼兒會覺得壓力很大,長時間便覺得索然無味,漸漸失去了繪本表演的興趣。因此,教師一定要在教學中適時指導,給予幼兒充分的獨立空間,讓他們在輕松快樂的表演氛圍中學到更多知識。
3.3讓幼兒快速了解社會
幼兒在成長的過程中會逐漸認識社會中復雜的事物,參與更多社會群體之間的關系,在繪本中也有許多與社會有關聯的內容。例如《我爸爸》《我媽媽》《我哥哥》《跟屁蟲》這一套繪本,是用幼兒的口吻和視角來描寫既堅強又和藹的爸爸,既漂亮又能干的媽媽,以及兄弟姐妹,通過生活中和親人交往的趣事,展示出不同家庭成員所具備的不同才能與品格。當然,繪本中還蘊涵著很多正能量內容,包括謙讓、講衛生、懂禮貌、善意、包容等,這些都是幼兒這一年齡段所能接受也比較感興趣的話題。有關學者專門針對幼兒接受社會行為的課題做過研究,發現年齡較大的幼兒對于社會的理解和接納程度明顯高于年齡小的幼兒,大班幼兒對社會中事物能夠表達出自己的情緒。表演游戲可以使幼兒在學習的過程中得到快樂,從快樂中學到知識。同時,在表演游戲中,還可以培養幼兒互相配合、互相合作的團隊精神,不斷增強他們的集體榮譽感,以便日后更好地走向社會。
3.4進一步強化幼兒情緒表達能力
教師要事先熟悉繪本內容,制定好表演游戲的框架內容,根據課程的教學目標,明確使用繪本開展表演游戲和表現幼兒情感語言表達技能之間的聯系,在提高幼兒口語能力的同時,更需要重視利用繪本中情感語言以及文字規范化的藝術表現形式,使幼兒在表演中通過相互對話來更深入地了解情感語言表達技能。針對提高幼兒情緒表達能力,教師可建立繪本閱讀共同體,定期組織教師對相關教育課題開展集中探討,充分備課,以增強教育課程的目的性與針對性。此外,關于情感類題材繪本的選取也是非常關鍵的,目前市面上已有不少此類的繪本,教師在選取時一定要慎重挑選,不要把決定權隨意地留給父母和幼兒,也不可盲目跟風,與本園或者本班級的實際情況相違背。在選擇繪本時要考慮以下幾點:一是要了解班級幼兒的特點和教學方向,選擇一些故事性較強的繪本;二是要緊貼情緒主題,故事內容要包含大量的情緒語言,而且要保證這些內容能夠讓幼兒接受和理解;三是要與實際生活相聯系,與幼兒這一年齡段的實際生活相吻合,這樣更容易引發幼兒的情感共鳴;四是要注重繪本的外在包裝,幼兒拿到繪本的第一感官,一定是封面包裝是否吸引住他,豐富的色彩、好看的造型、精致的包裝肯定會得到最好的第一印象,也能提高他們閱讀的興趣。在選擇情緒類繪本的時候,教師要仔細觀察本班幼兒的日常表現,進而掌握幼兒情緒發展的變化或者存在的情緒問題。比如很多幼兒動不動就喜歡生氣,不能夠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那么就可以選擇以“生氣”為主題的繪本。如《生氣湯》這本繪本,主人公霍斯在做題目、表演節目、坐車等事時遇到了一系列不順心的事情,媽媽通過“煮湯”的方式教會霍斯將這些不好的情緒一掃而光。通過這本繪本的表演游戲,幼兒學會正確地控制自己的情緒,正確地宣泄自己的情緒,做到有針對性的教學。
在幼兒的發展與教育中,要充分發揮繪本在表演游戲中的作用,因為繪本給幼兒的表演游戲提供了豐富的素材,表演游戲又將繪本中的故事內容以語言、肢體動作等形式呈現出來,幼兒在表演中提升了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情緒表達能力、團體意識,對繪本中的內容也有更深刻的理解。正是因為繪本與表演游戲之間緊密的關系,使二者可以相互促進、相互提高。表演游戲在幼兒園階段最大的優勢就是滿足了幼兒愛玩愛做游戲的特點,讓幼兒在快樂中學習,將學到的東西運用到生活中。表演游戲這一形式有利于幼兒逐步融入社會,在情感認知和理解故事內容等方面進行鞏固,激發幼兒的創造能力。與此同時,幼兒在這一年齡段有很強的表演欲望,他們希望在表演游戲中積極地展示自己。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應該時刻關注每個幼兒自身的個性發展,積極地運用繪本進行推動和完善,讓每個幼兒的個性得到充分發揮,提升他們的綜合素質,盡可能地為幼兒打造出良好的表演游戲環境,推動繪本在幼兒園教學中更廣泛地應用。
參考文獻:
[1]周華.培養興趣 促進發展——幼兒園中表演游戲活動的實施策略[J].教育教學論壇, 2018(30):241-242.
[2]蔡佳佳.幼兒園表演區游戲開展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以某幼兒園大班表演區游戲《小熊請客》為例[J].陜西學前師范學院學報,2017(07):52-55.
[3]孫亞芳.讓材料真正為幼兒所用——幼兒園表演區游戲材料投放的研究[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7(0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