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渭源縣龍亭學校 陳姣姣
目前,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持續深化,人們對初中語文教學工作的展開也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在全面落實核心素養發展目標的教育理念指導下,初中語文應當進一步做好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并通過科學合理的閱讀素材的應用,提煉出具有教育價值的重要信息,對學生的認知能力、思維能力和正確價值觀念進行培養。同時,通過科學合理的閱讀教學工作的展開,有效滲透傳統文化和德育教育的內容,以此來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其中,群文教學是當前比較普遍的一種教學方式,對比傳統的教學模式純教學,能夠進一步提高閱讀教學的效率和質量,并更好地激發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因此,本文立足問題,提出幾點建議,以備后續參考。
群文閱讀是一種更具高效性的閱讀教學方法。教師引導學生針對一組文章和一系列書籍進行閱讀,對比傳統的單篇文章精讀閱讀方式去閱讀,能夠幫助學生快速掌握某一作家或者某一系列文章的特征,以此來提高該類型文章和該作者文章的中心思想。同時,群文閱讀也能幫助學生快速把握某一種具體的文筆和文風,從而提高學生閱讀學習的深度。但是,從目前初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工作展開的情況來看,群文閱讀仍然存在諸多問題,很多教師不能正確理解和正確運用群文閱讀,導致了學生閱讀學習的雜亂。甚至部分教師在開展群文閱讀教學時,沒有制定出明確的目標和明確的計劃,不僅沒有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反而浪費了學生的學習時間。
群文閱讀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在當前初中語文閱讀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對比傳統的閱讀方法,群文閱讀的優勢在于其整合性與整體性。群文閱讀打破了單一文章的單一閱讀方式,能夠針對相同作者、相同類型和相同風格的文章進行全面整合,從而幫助學生在短時間內有效理解和把握這一專題內文章的共性,并發掘其中的本質和規律,構建技術與學生自身的知識框架和知識體系,顯著提高了閱讀教學的整體效果。
結合當前初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工作的情況來,群文閱讀教學仍存在一些問題。首先,從教師的角度來看,因為群文閱讀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很多教師對學生閱讀的理解和掌握不夠到位,甚至一些教師缺乏群文閱讀應用的積極性,存在著經驗主義惰性的問題,不能積極學習和主動掌握群文閱讀的方法。同時,教師也缺乏對群文閱讀教學工作的反思,在教學期間如果出現了問題,會加劇教師的抗拒情緒和畏難情緒,從而使教師逐漸排斥群文閱讀教學方法的應用,影響了后續教學工作的展開。其次,從學生的角度來看,由于群文閱讀教學目標和計劃的不清晰,學生在進行群文閱讀時,往往會出現混亂的感受,這同樣影響了學生的閱讀學習體驗。因此,針對以上問題,還需要進一步做好初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工作的優化與完善。
初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工作的展開,首先需要落實目標性原則。教師要明確群文閱讀的教學目標,并以此為基礎做好主題選擇、文章類型選擇和計劃的編制,以此來對學生的閱讀學習進行科學合理的指導和啟發,避免學生在閱讀、學習期間出現混亂的情況。其次,教師應當保證群文閱讀教學內容的豐富性,不僅要利用教材內的閱讀素材,也要整合教材外的閱讀素材,包括對相同作者的文章進行整合,對相同類型的文章進行整合。這一方面能夠有效避免教材內文章的局限性,另一方面能夠豐富學生的閱讀視野,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為后續的持續性閱讀教學工作展開夯實基礎。最后,教師應當落實好反思性原則。這是因為群文閱讀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教師相關的實踐經驗仍不夠完善。那么,教師作為教學工作的主體力量,就要結合日常的教學觀察和教學反饋來提煉共性問題,進一步鞏固具體的環節和細節,為群閱讀的持續展開創造有利的條件。
結合以上問題反思,在初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工作展開的過程中,做好教學思路的轉變尤為重要。一般認為,群文閱讀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群文閱讀模式的有效應用,可以有效提升閱讀教學效率和閱讀教學質量。但是,目前部分初中語文教師對群文閱讀教學模式的把控仍不到位,包括群文閱讀模式內涵的理解和使用方法的理解仍停留在初級階段。這就需要學校從教學思路的角度出發,幫助教師隊伍建立起正確的理念認知。首先,加強群文閱讀教學理念的培訓工作。學校方面可以組織各個年級的語文教師隊伍來進行集中學習,并開展討論會議,同時導入實際的全面閱讀教學案例,通過案例分析來提煉問題、整理方法,從而積累經驗。之后,從不同年級的教師隊伍中分別選出一名組長,進一步利用好課余時間,組織集體的教學模式研討工作,既要幫助教師掌握群文閱讀教學模式的正確使用方法,也要讓教師結合不同年級的差異化需求進行針對性的教學。其次,加強教師隊伍的群文閱讀教學實踐培訓。目前,雖然部分語文教師能夠認識到群文閱讀教學的意義和作用,但是所掌握的群文閱讀教學方法仍然比較有限,這就導致了實際應用期間往往容易出現問題,難以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從而在群文閱讀教學工作中出現了抗拒情緒。那么針對這些問題,學校一方面可以成立教育專家小組,針對教師的實踐應用情況進行集中培訓和集中引導;另一方面,做好群文閱讀教學的聽評課,對教師的群文閱讀教學應用情況進行記錄和分析,從而提煉出共性問題,以此針對性地進行改善和優化。
更新教師理念、強化教師培訓,同樣是初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工作展開的重點內容,也是教學觀念轉變的后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教師作為工作展開的主體力量,只有切實保證了理念正確和方法正確,才能更充分地發揮出群文閱讀教學的優勢和作用。那么,從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初中語文教師隊伍仍然普遍存在理念和技能不足的問題。首先,從資深教師的角度來看,部分資深教師的年齡大都比較大,在教育工作中普遍存在著經驗主義惰性的問題,缺乏對新鮮事物的接受能力,在面對群文閱讀教學時也更容易出現抗拒心理,從而導致了群文閱讀教學方法的融合緩慢。其次,從新教師隊伍的角度來看,新教師隊伍的年齡大都比較小,其具備良好的接受度和創新度,但是由于本身缺乏教學經驗和教學實踐,因此對學生閱讀的理解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面,難以同教學工作進行有效結合。同時在開展教學工作期間也很容易受到一些其他問題的影響,一定程度上打擊了教師的自信心。因此,針對這些問題,學校方面要發揮引導作用,針對教師隊伍做好系統化的培訓。期間可以成立新老教師隊伍的互幫小組,促進新老教師的交流和討論,一方面通過資歷教師的專業授課經驗,幫助新教師盡快進入教學工作氛圍中,提高新教師的教學實踐能力。另一方面,則是通過新教師的創新性思維和良好接受度,在潛移默化中幫助資深教師掌握當下的教學新方法,不僅包括群文閱讀教學方法的應用,也包括信息技術教學的應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應用等。
在初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工作展開的過程中,教師還要明確群文閱讀的主題,科學選擇群文閱讀的文章。其中,如果教師在文章選擇期間出現了問題,必然會影響教學效果。基于此,確保主題的清晰明確與選材的科學合理是十分重要的。首先,教師要對群文閱讀的主題進行確定,并把握好群文閱讀教學期間的主要內容和重、難點內容,以此來針對性地制定群文閱讀的教學目標和教學計劃,同時建立起反思機制和過程的動態觀察機制。從實際情況來看,初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工作的主體大多是教材內的課文,因此,教師要做好教材的深度挖掘,結合教材的內容反饋,明確群文閱讀的主題,并保證其符合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和實際成長需求。例如,在古詩詞教學期間,古詩詞教學的重點主要包括了古詩詞的風格、情感內容的表現以及詩人作者的經歷介紹等。那么,在以此為基礎開展群文閱讀教學時,教師一方面可以針對相同類型的古詩詞進行整合,幫助學生集中攻克某一特定類型的古詩詞;另一方面,則可以針對作者來進行古詩詞的內容整合,從而幫助學生更精準地把握某一作者的紳士風格,從而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其次要做好文章的選擇,其關鍵在于確保文章主題的緊密聯系,避免主題不清晰而導致學生閱讀混亂。同時清晰明確的主題,也能進一步幫助學生更全面地理解文章,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在初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工作展開的過程中,良好教學氛圍的營造同樣是十分重要的。教師可以針對某一系列的文章來開展情景劇閱讀教學,在學生理解了某一系列文章的共性后,由學生自行編排情景劇內容并創設人物、設計環節,規劃結尾等。通過這樣一種方式,教師能夠考核學生對某一類型文章的理解情況和把握情況。同時,進行情景劇編排,也能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和想象能力,對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另外,對比傳統的教學方式,情景劇教學模式的應用也能極大程度上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主動性,是學生掌握學習主動權的一種體現。另外,在進行情景劇創設期間,也要讓學生做好對文章的深入理解,從而強化學生自身的閱讀能力、閱讀技巧和自主學習能力。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首先要做好學生的分組分工,結合當前群文閱讀的主題內容來設置開放性和探索性的任務,讓學生結合任務的命題要求進行自主討論,自主發揮,再由教師針對學生的課堂表演來一一點評,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在初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工作展開的過程中,課堂問題的設置也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從傳統語文課堂教學的問題來看,課堂問題的設置具有一定的功利性,一方面是教師的問題設置具有明顯的考核屬性,即通過問題來對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進行考核,這就限制了問題的作用。同時,具有考核性質的問題也會使學生產生抗拒心理,不利于課堂上師生互動與良好氛圍的營造。另一方面則是部分教師的問題設置過于簡單,僅僅是通過學生的回答來引出后續的教學內容,與其說是問題,更像是一種簡單的課堂互動,不能有效達到問題的教學作用。因此,結合這一現狀,在基于群文閱讀教學模式的課堂問題設置中,教師要把握好群文閱讀的目標、主題、規劃等,有針對性地進行問題導入。例如,在針對某一系列文章開展群閱讀期間,教師可以結合這一系列文章的共性問題來設置課堂問題,并有針對性地強化各個文章之間的關聯,通過問題導入來建立起文章之間的連接渠道,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把握這一系列文章的本質與規律,深化學生的學習理解,實現教學的有效拓展和有效延伸。
在核心素養背景下,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工作展開的過程中,越來越多的教師開始關注起學生的課外閱讀。一方面,課外閱讀能有效彌補課堂閱讀的不足和漏洞;另一方面,課外閱讀教學工作的展開,也能實現學生知識的拓展和延伸。同時,進行課外閱讀,也能培養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深化學生的閱讀技巧,并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因此,閱讀不僅僅是一種教學方面的體現,也是學生自身興趣愛好和后續綜合性成長的重要渠道。那么,在群文閱讀模式的基礎上,課外閱讀教學工作的展開同樣需要與循環閱讀的主題內容相契合,以此來達到統一協調的教學效果。例如,在針對某一作者開展群文閱讀教學工作時,教材內有關該作者的文章是比較有限的,那么教師便可以通過網絡收集該作者的其他文章,一同納入群文閱讀的內容中,組織學生進行課后閱讀。同時,成立課后閱讀小組,鼓勵學生之間進行閱讀交流和閱讀討論,分享自身的閱讀心得,訴說自身的閱讀問題,再由教師結合學生的反饋做好收集整理,以此在課堂上開展針對性的教學指導。
綜上所述,群文閱讀是當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一次有效創新。群文閱讀教學工作的展開,能夠進一步豐富閱讀教學資源,深化學生的閱讀學習體驗,并幫助學生整合更多的閱讀技巧和閱讀能力,針對某一類型的文章和某一作者的文章進行中心思想和情感內容的快速提煉。但是考慮到當前初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工作存在的問題,教師要進一步做好教學工作的優化與完善,結合趣味閱讀的意義、展開方式,理念導入等,制定出針對性、有效性的教育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