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 黃丹 萬黎
摘要:護理專業因其專業特殊性,需要學生對本專業有強烈的認同感和職業依從性。文章從“輔導員—專業導師制”育人管理模式的基本內涵、“輔導員—專業導師制”的實施目標、“輔導員—專業導師制”的運行機制、“輔導員—專業導師制”的教育效果、“輔導員—專業導師制”的成效、“輔導員—專業導師制”實施過程中的思考六方面進行探討,以提高學生專業依從性和職業穩定度,促進護理行業健康持續發展。
關鍵詞:高職;護理專業;專業導師制;運行機制;評價體系
中圖分類號:G711;G719.2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2)12-0016-03
目前,部分高職院校護理專業的學生缺乏專業教師的有效引導,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和計劃,對職業缺乏認知和認同,職業依從性不高,就業穩定度較差,畢業即轉行,造成護理專業后備人才的隱性流失,浪費了高等護理教育資源。針對部分高職院校學生育人管理模式的弊端,為更好地貫徹“三全育人”理念,本院自2016年開始在三年制護理專業中探索實踐“輔導員—專業導師制”育人管理模式,并研究該模式的運行機制構建和實施。
“輔導員—導師制”育人管理模式,是由二級學院院方、輔導員、專業導師共同參與構成的一種學生育人管理模式。院方負責該管理模式的構建和實施,輔導員負責大學生思想政治、心理健康教育和日常管理等,專業導師則負責對學生進行專業學習等方面的指導、教育管理,學生需要同時接受輔導員和專業導師的雙重管理。這種管理模式是在原有的單一的輔導員管理模式上,對工作內容細化分類,引入專業導師,根據學生的成長規律制定分階段專業引領工作職責,穩定學生專業思想,使學生建立職業認同感,加強對學生專業領域上的指導,提高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通過輔導員和專業導師的分工合作,兩者各行其責,相互支撐,逐步形成全方位育人的良好機制。
“輔導員—專業導師制”的實施目標是:通過“輔導員—專業導師制”育人管理模式的構建與實踐,提升學生職業認同感以穩定專業思想,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以提升就業能力,提高職業依從性以減少人才流失,最終達到提升人才培養質量、促進護理行業持續穩定發展的目的。
1.構建“輔導員—專業導師制”的管理體系
圍繞本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整體構建“輔導員—專業導師制”管理體系,并成立“輔導員—專業導師制”工作領導小組,構建各層級管理體系。由二級學院書記、院長擔任組長,負責統籌該模式的頂層設計、目標定位,做好組織保障、政策支持、制度設計、平臺打造、推進實施等工作。由二級學院分管教學副院長、分管學生副書記擔任副組長,根據二級學院專業、學生的具體情況考量,制定該模式的具體實施方案、實施路徑、實現載體、評價考核機制、激勵政策等。由教學科、學生科負責人負責對專業導師和輔導員的管理、督導和考核,專業導師和輔導員是該模式的具體執行者。各層級之間要有協同合作意識,同心同向同行地擔起協同育人的重任,切實履行職責,確保本育人管理模式目標的達成。
2.制定“輔導員—專業導師制”的實施方案
(1)明確輔導員、專業導師工作職責。根據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學生學業、專業成長規律,梳理總結本院單一輔導員管理模式下的學生管理工作內容,明確并細分輔導員和專業導師各自的工作職責。該模式中輔導員的工作內容主要是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輔導、獎助學金評定、日常事務管理等;專業導師的工作內容則主要是對學生進行專業思想教育、個人學業規劃和職業規劃、專業學習提升、課程選課指導、臨床見習實習、科研創新、創新創業、學業提升等方面的指導和引領。
根據學生的培養規律,按照導思、導學、導能、導業、導創的思路和內在邏輯,本院明確了學生自進校后第一學年到第三學年中每一學期專業導師的具體工作任務。第一學期:導思,引導學生建立對專業的認知和認同。該階段,專業導師主要幫助學生了解專業背景、專業特點、專業知識結構、學習方法等,通過組織學生體驗職業環境等方式,引導學生建立專業認同感。第一學期,學生從通識教育突然進入到專業性極強且與人體生命健康息息相關的護理專業學習,會產生畏難情緒,甚至萌生轉專業、退學等消極思想。在此階段,專業導師需要“由面及點”地對學生進行引導,幫助學生克服畏難情緒,擺正心態,正確面對問題,掌握學習方法、理解學習規律,培養學生的專業學習興趣。專業導師要引導學生建立起對護理行業的尊崇感,讓學生認識到專業的嚴謹性,做好個人學業規劃和職業規劃。第二學期至第三學期:導學、導能,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創新學習的能力,幫助其提升專業技能水平。該階段,專業導師主要結合本專業特點,分析講解不同學科、不同課程之間的內在聯系,強化學生對護理專業的認知,指導學生樹立自主學習和創新學習的理念,提升學生的科研創新能力。針對學生普遍和個別存在的學習困惑,要給予針對性的指導,通過召開學習經驗交流會、學習問題查找座談會、“一幫一”等形式,幫助學生克服困難并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培養他們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他們的學習熱情。第二學期,是學生進入專業課程的學習階段,一些專業操作技能如穿刺等基本護理技術會讓部分學生因動手能力的不足產生挫敗情緒。該階段,專業導師主要指導強化學生的操作技能,針對學生技能方面的弱項,有針對性地加強輔導和訓練,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和成就感。要指導學生根據個人客觀實際和主觀能動,對標對表學業規劃,并適時進行相應調整。第三學期,經過一學年的適應學習,此階段學生的專業思想基本穩定,需要專業導師指導學生適時回顧梳理,總結所學知識之間的聯系,查漏補缺,復習鞏固弱項,為進一步的學習打下堅實基礎。第四學期:導學、導業,強化臨床思維培養,指導學生做好就業準備。進入第四學期,專業導師要注重以實際案例的方式培養學生的臨床思維能力,幫助學生梳理整合基礎理論知識和臨床課程之間的聯系,拓展和提升學生的思維空間。專業導師還要結合市場行業需求特點、學生學習情況,做好就業教育,幫助學生清晰自我定位,形成良好的擇業就業觀,提升就業技巧。第五學期至第六學期:此階段,學生已經進入臨床實習,專業導師主要以線上模式為主,繼續加強與學生的聯系,對他們進行指導。要做好心理建設工作,提高學生臨床實習心理、身體適應能力;要做好實習安全教育,及時解答學生臨床實習的疑問,引導學生在臨床中發現問題,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要注意搜集提供就業信息,做好就業教育。
(2)制定專業導師的遴選和激勵方案。專業導師的遴選原則:護理專業教師有兩年以上工作經驗,具有高尚的品德和豐富的學識、認真端正的教學態度及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風,對學生的教育管理和指導具有較高的熱情與責任心。導師分配方案:導師由相關專業的任課教師組成,人員由個人自愿報名與系部指派相結合,一位專業導師每屆帶1個班級。原則上專業導師是其所帶班級的科任教師。激勵方案:專業導師的考核評價結果將計入教師個人業績檔案,在評優推先、職稱晉升等方面給予傾斜,并給予一定的工作量經費。
(3)專業導師工作考核方案。為保證人才培養效果,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工作評價體系涵蓋以下三方面。一是量化考評方案。根據專業導師學期工作任務制定相應的量化考核方案,由領導小組成員分別對輔導員和專業導師的工作任務完成情況進行考核,此項為基礎性評價,占比40%。二是輔導效果考評方案。由學生對專業導師在輔導內容、方式、效果、運行管理、責任心等方面進行評價,此項主要為主觀評價,占比20%。三是教育效果考評。主要通過學生個人職業能力測試卷、學生綜合素質得分、用人單位調查問卷等方式掌握學生在知識層面、職業能力、綜合素質、崗位通用能力等方面的提升情況,此項為客觀評價,占比40%。
本院要通過以上三個方面的綜合考評,構成“輔導員—專業導師制”人才培養模式的考評體系,力求多角度、多維度、多層面地掌握該模式實施的具體效果,為不斷優化完善該模式提供多方位的支撐。
3.實施對象
“輔導員—專業導師制”的實施從2015級高職護理專業學生開始,在本院2015級高職護理專業學生中按照任意抽樣法抽取10個班,利用隨機數字表法,將10個班學生分成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各5個班。
專業導師按照學期工作職責完成固定工作任務,根據考核評價體系和學期工作要點,實驗組同學每學期期末需對專業導師進行工作任務量化考核和輔導效果考評。在第4學期結束后和實習結束后,領導小組對實驗組同學進行教育效果考評。對照組則完全采用本院傳統的輔導員育人管理模式。在第4學期結束后和實習結束后,對照組同學進行教育效果考評。
根據表1的對比分析可以明顯看出,在學業成績、證書獲得、職業能力測試、綜合素質得分、崗位通用能力等方面,實驗組均明顯高于對照組。由此可見,“輔導員—專業導師制”人才培養模式明顯優于傳統的單一輔導員管理模式。
本院通過對高職護理專業“輔導員—專業導師制”的實踐探索,得出該模式總體達到了預期目標。取得的成效主要有:學生更加明晰專業對接的職業,建立了職業認同感;學生學習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得到有效提升,避免了盲目摸索的過程,提高了學習效率;學生的綜合素質全面提升,就業能力得到有效提高,職業忠誠度得到有效提升。專業導師通過參與學生管理,會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真正起到“傳道、授業、解惑”的作用,促進教學相長。
“輔導員—專業導師制”育人管理模式,是一種提高學生學習質量和綜合素質的有效方法,是對現有單一輔導員管理模式的有益補充。在該模式中,目前本院重在對專業導師的考核,對輔導員的考核機制尚未完全建立,如何有效促使雙方高效密切配合、互相補位支撐,是下一步需要思考解決的問題。一些專業教師自身教學工作任務繁重,在授課之余完成對所帶班級的專業指導,在時間上很難得到保障,這導致其不能及時發現、解決學生存在的問題。還有就是在考核評價體系中,主觀考核部分受諸多因素影響,難以確保其真實性,需要進一步改進考核方式和內容。
參考文獻:
[1]張艷軍,吳靜,陳穎.高職藥學專業導師制人才培養模式探索與實踐[J].衛生職業教育,2016(20).
[2]都城.高職院校學生導師制功能思考與實踐[J].安徽冶金科技職業學院學報.2020(02).
[3]許新國,顧麗云,池欣冉.高職院校“輔導員+導師”雙軌制度建設淺析[J].河北旅游職業學院學報,2014(02).
[4]金蓓蕾.高校輔導員導師制調查研究———以浙江省高校為例[J].山西能源學院學報,2019(01).
[5]才曉茹.高職院校引入“輔導員+成長導師制”學生管理模式的思考[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1(31).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OperationMechanismof"CounselorProfessionalTutor System" in Higher Vocational Nursing Specialty
Li Min, Huang Dan, Wan Li
(Yaan Polytechnic College, Yaan 625000, China)
Abstract: Because of the specialty particularity of nursing specialty, students need to have a strong sense of identity and professional complianc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the educational management mode of "counselor professional tutorial system", the implementation goal of "counselor professional tutorial system", the operation mechanism of"counselor professional tutorial system", the educational effect of "counselor professional tutorial system", the effect of "counselor professional tutorial system" and the thinking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of "counselor professional tutorial system", to improve students professional compliance and professional stability, and promote the health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nursing industry.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nursing specialty; professional tutorial system; operation mechanism; evaluation 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