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利
(北京化工大學校史博物館,北京 102200)
愛國主義既是亙古不變的優良傳統,也是歷久彌新的時代主旋律。在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的淬煉中,愛國主義成為中華民族的民族血脈和精神底色。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格外重視和關注愛國主義教育事業,隨著《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的印發和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的實施,全國上下掀起了一股弘揚愛國主義的熱潮。廣大青年在愛國主義教育洗禮中更凝聚起前所未有的奮進力量和赤心報國的強大動能。
其中在青年一代的大學生群體中,高校研究生文化層次更高,思想更加成熟,閱歷更顯豐富。因此高校加強對研究生的愛國主義教育,有利于為國家進步匯聚起強大的精神力量,更好地服務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做出貢獻。而作為大學文脈傳承的重要載體,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基地,高校校史博物館從一開始便帶著強烈的以史為鑒的現實關懷和服務育人的意識,依托豐富的紅色資源、深刻的勵志故事等著力于培植大學生的愛國愛校情懷。而基于前述研究生的特點,如何發揮校史博物館引領,融合創新研究生愛國主義教育,助力將研究生培育成為時代新人,擔當起報國偉業,仍需做深入探究。
在世界經濟全球化和中國經濟迅猛發展雙重背景下,由于各項尖端科學技術及工業化水平的空前進步,人類社會空間距離、交往途徑、信息獲取渠道等發生巨大變革。全球化帶來的外來文化與中國文化在深度交融中既輸出了許多正向文化產物,但也不可避免地出現文化間的尖銳矛盾和復雜意識形態斗爭,這在很多研究生群體中表現比較明顯。近年來哈韓哈日現象突出,部分歐風美雨亦嚴重影響著研究生的價值取向。從一開始潛移默化引導穿著打扮,到更深層次侵染思想認識,造成價值觀念無意識性偏離,這種現象的發生讓愛國主義受到了嚴重的沖擊。在國內方面,改革開放以來,經濟高速發展驅動社會發生幾次重大轉型,各種體制機制保障難以跟上發展步伐,較大的貧富差距和未及時發展起來的精神文化建設促使不少人幸福感有所缺失。一些研究生在這樣一個發展震蕩期往往容易受到較大干擾,加之愛國主義教育并不到位,導致研究生群體中不少人對愛國主義認識不足,對愛國主義常常表現出漠不關心的態度。
隨著時代的發展,高校迅速擴大的研究生招生規模與落后的教育方式和機制之間存在著不可忽視的矛盾。雖然傳統化的教育手段仍有許多可取之處,但是在當代高等教育科學探索快速發展條件下,教育方法不斷完成全面升級,信息化、智慧化教學成為主流,大學科框架內外深度交叉融合、學校各教育機構開始沖破機制藩籬廣泛融通,推動教育方法更新穎、更高質量,更契合學生。這就使得很多舊有教育方式和不少尚未及盡快革新的高校不再適應經濟全球化新時代下發展的教育事業。21世紀的今天,對研究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需要建立系統而全面的育人體系,高校應調動各方面的力量,不同部門之間積極配合相互合作,才能實現高效深入的愛國主義思想教育。而目前多數高校對于研究生的愛國主義教育體系建設存在不少漏洞,相關制度體系仍較薄弱,在迅速擴招的局面下呈現出疲于應付一木難支的態勢。
高校對愛國主義教育重視程度不足、挖掘利用不深,愛國主義教育的推廣傳播力度有限,在研究生愛國主義教育過程中,往往難以充分與本校校史資源緊密結合,導致高校愛國主義文化氛圍不夠濃厚,愛國主義精神的傳遞多浮于表面,從而出現部分研究生對愛國主義認同度低的現象。與此同時,由于大部分高校對愛國主義的價值缺乏足夠的認識,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也不能深入挖掘本校愛國主義資源,并將其廣泛運用于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中去,導致研究生的愛國主義教育在較長時間內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進程緩慢,校史中蘊含的愛國主義文化價值內涵也得不到充分的發揮,資源的共享無法得到實現。
在信息化時代,網絡以其特有的信息海量,開放多元、平臺虛擬、匿名互動等特征贏得了大量網民游走于虛擬化的網絡沖浪。而正值青年的研究生一代往往更熱衷于通過網絡平臺尋求自由、宣泄不滿、張揚個性,極易導致其在紛繁復雜的網絡環境中迷失方向,掉入虛擬現實陷阱誘發信仰危機,出現政治立場偏移、愛國主義情感表達非理性化等情況。同時,各種負面的網絡文化刺激了以個人為本位的價值觀產生,導致研究生的價值觀自發地向功利主義、利己主義等方面傾斜。此外,虛擬環境里的網絡世界極大地縮短了人與人之間的時空距離,個別人甚至利用網絡廣織廣播全球意識大網,意圖取代國家觀念,甚至宣揚在全球化時代再談愛國主義是一種狹隘的認識和主張。這也對當前研究生愛國主義教育造成沖擊并影響了研究生愛國主義教育的發展。
當代研究生是國家尖端科研的中堅力量、推動創新的未來希望,給他們創造良好成長與教育條件關乎國家的前途命運。培育研究生養成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更是國家總體發展規劃的重要一環。高校通過加強研究生這一群體對愛國主義內涵的深入了解,進一步落實愛國主義精神的傳承與弘揚工作,能夠讓愛國主義精神以更可信、更可親、更可行的形象入腦入心,增強研究生的愛國情感,規范研究生的言行舉止和行為習慣,影響研究生的價值理念和生活方式,從而樹立起正確的價值觀,激發出濃厚的愛國情懷。
在研究生思政教育過程中加強愛國主義精神教育,就是通過挖掘愛國主義的紅色典型案例,以愛國為出發點形成培養愛國之情、砥礪報國之志、實踐報國之行的生動“教材”來教化學生,很大程度上豐富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內容。在研究生的日常學習和生活中,感受著這些愛國主義的故事,在接受、理解愛國主義文化教育內涵時能夠減少障礙,也更容易讓他們接受,還不僅可以降低與學生之間的情感疏離,同時也是對課堂教學內容的擴容和豐富,極大增強了課堂吸引力。并且在深刻學習愛國主義的過程中能切實體悟到歷史滄桑、厚重背后下的真實與震撼,能幫助研究生消除歷史虛無主義及民族虛無主義多重擾動造成的消極影響。
習近平總書記曾諄諄教導:“對于每一個中國人來說,愛國是本分,也是職責,是心之所系,情之所歸。”重視愛國主義教育,通過挖掘紅色革命事跡,弘揚前輩們焚膏繼晷潛心科研、治學為國立學為民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從而影響研究生深刻地去感受當前國家何以發展如此迅速、和平時代的幸福生活又如此來之不易,領會到改革開放在何其艱難的陣痛中才終得實現國家繁榮富強,進而激發當代研究生的愛國情懷,形成對于國家的認同感、歸屬感和榮譽感,真正將個人命運與國家緊密相連,不斷提升社會責任意識和歷史使命感。如裘劭恒教授所說:“當祖國需要他的時候,他必挺身而出;當人民需要他的時候,他定義不容辭”。從時代角度看,通過總結愛國主義精神在各個時期的表現形式和作用,進而闡述新時代研究生面臨的使命和任務、新時代研究生肩負的社會責任與擔當,能夠推動愛國主義精神在新時代的傳承與創新。
科技創新引領大國進步,科研報國鑄就強國之盾。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上,是一代又一代的科學家們心系祖國和人民,不畏艱難,無私奉獻,為科學技術進步、人民生活改善、中華民族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研究生作為我國高層次學歷人群,擁有一定的科研知識與創新能力,是國家未來從事科學研究事業的主力軍。通過愛國主義教育,激發廣大研究生形成無私向善、甘于奉獻的寶貴品德,鍛煉研究生們的意志,使其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響應黨的號召,聽從祖國召喚,保持深厚的家國情懷、強烈的社會責任感、高度的歷史使命感,為黨、為祖國、為人民的進步發展而不懈奮斗。這不僅是繼承和發揚以國家民族命運為己任的愛國主義精神,更是在發揚以愛國主義為底色的科學家精神。
校史博物館蘊藏有大量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珍貴資源,保存著很多彰顯愛國主義的歷史素材,依托立體清晰的各類展覽最大化地呈現出本校有血有肉的歷史脈絡。而基于研究生的特點,當前在校史博物館愛國主義教育中充分運用情感教學心理學,成為實現研究生愛國主義教育的情感渠道暢通、建立與研究生的情感同頻、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神經通路的一個新嘗試。校史博物館可以將單一性愛國主義主題教育和校史感恩教育、勵志教育相結合,以創新性視角展現一些具體化和歷史親切感的人物或事跡,建立與研究生的心理共情,滿足情感需求,達到精神的歸屬。此外,為打破以往填鴨式及灌輸式教育方法,應有效利用問卷、快問快答等形式及時了解研究生的心理感受,獲取如何改進的情感方案。這既有助于讓研究生進行自我認識、自我反思,又能在有效互動中分析和解決研究生愛國情感、愛國思想、愛國行為等問題,培養研究生愛國主義認同心理。
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校史博物館要與思政課教學、軍事理論課教學等相互配合,將愛國主義文化與課堂教學活動相結合,推進思政教育工作的開展。通過提煉升華校史中先輩獻身科研、投身國家建設、推進國家進步的愛國事跡,融入高校研究生思政課愛國主義教育體系,作為高校思政教育的典型案例進入研究生的課堂,能夠加深研究生對愛國主義文化的理解和認識,始終保持為國家和民族的發展而不斷奮斗的意志和信念。此外,前述情感教學心理學也為解決高校研究生在思政教育中的各種問題提供了有效的思路。通過提升研究生的情感體驗,營造良好氛圍,促進教育和被教育者之間交流的效果,從根本上對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進行改變,進而達到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質量的目標。
《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中提到:“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都蘊藏著極為豐富的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瑰寶。”因此,依托校史博物館優勢,學校館藏的愛國主義教育檔案資料能夠得到極大開發利用。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這些體現愛國主義精神的資源雖儲量豐富、形式多樣,但不是任何形式的資源都可以學習宣傳,需要進行適當的整理歸納,突出品牌化、特色化。以北京化工大學為例,校史博物館積極參與學校檔案資料的整理,如紅色革命先鋒檔案、抗美援朝參戰老兵檔案、大學生參軍檔案、優秀科研人物檔案、扶貧檔案、抗疫檔案等特色化檔案正在不斷形成。這些檔案的歸類整理不僅能夠服務于愛國主義校史研究,更為構建起一個生動形象的校園愛國主義文化創造了條件。
校史博物館可以通過校內舉辦愛國主義特色展覽,開展相關演出、賽事等主題教育。在校外,可以組織社會實踐活動,如引領同學們到博物館、檔案館、紀念館參觀,鼓勵同學們尋訪紅色古跡遺址,采訪學校老教師、畢業校友,以及依托如重走紅色革命發生地的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充當家鄉愛國教育示范基地的鄉土愛國知識宣傳講解員,實現愛國主義教育從課堂搬到現場的空間場景轉換。同時,校史博物館應充分借助新媒體更新速度快、傳播范圍廣等特點,抓住機遇及時轉變校史傳播形式,優化校史傳播手段,徹底實現校史傳播的歷史性變革,以多元網絡文化輸出吸引研究生關注愛國主義。此外,要發揮時代元素,創新引入“接地氣”形式與內容,讓愛國主義教育在新媒體格局下“活起來”。如建立愛國主義論壇,利用音視頻網上打卡學習,結合當代年輕人喜愛游戲的特點,創新推出愛國主義知識答題小游戲,以升級闖關模式激發研究生參與等。這些新的模式主動契合了研究生的個性特點,突出了愛國主義教育內容的吸引力,有助于提高愛國主義教育的效果。
長期以來,校史博物館開展愛國主義教育主要是以現場講解、課堂教學以及專題講座等為主,研究生更多扮演了傾聽者和接受者的角色,愛國主義教育效果不明顯、作用不突出,愛國內涵難以深入人心。因此,近些年許多高校校史博物館搭建了如校史社團、校史講解隊等學生組織,這在探索研究生角色轉換,增強愛國主義教育上進行了卓有成效的嘗試。
與此同時,結合研究生的特點,校史博物館進一步指導其以問題意識和科學精神深入探研及正確闡述愛國主義。從校史講解出發努力做到將愛國主義內涵講深講透,給參觀者帶來一種立體的、直接的感官刺激。引導研究生激發新的思維方式,將個人有關校史與愛國主義的所學所悟轉換成創新支點,打造出一系列融合性和創新性活動等。總體而言,通過實現研究生角色轉變,不僅能夠讓研究生通過校史獲取榮譽感、自豪感,產生奮發向上的情感,還能透過研究生的主動參與,實現愛國主義教育雙向互動,從而激發出研究生的愛國情懷,帶來研究生愛國主義教育的開拓性變革。
在新時代全國高校大力加強愛國主義教育的背景下,基于校史博物館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探索與實踐為高校校史育人工作創造了新機遇,也有助于拓寬愛國主義教育途徑,給高校教育工作者跳出原有教育思維提供了新方向、新思路。目前,學界對校史博物館融合對接愛國主義教育的研究尚未得見。本文嘗試從“研究生”這一群體視角出發研究校史博物館教育如何融入愛國主義教育,旨在加速推動校史博物館育人路徑的創新,為高校愛國主義教育的深入開展提供新語境,實現高校內涵式發展和高質量人才的培養。
注釋
①?王陶冶,馬駿,劉景超.講好新時代研究生愛國主義教育“必修課”——基于北京化工大學的實踐[J].北京教育:德育,2020(Z1):86-88,92.
②?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EB/OL].(2019-11-12)[2022-04-06].https://www.gov.cn/zhengce/2019-11/12/content_5451352.htm;李建軍.高校德育基地建設研究[D].長沙:中南大學,2004:11-24.
③劉徽,劉紹成.淺談當代研究生愛國主義現狀及幾點建議[J].德育教育,2016(11):120-121.
④⑦呂東杰.21世紀強化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的路徑研究[D].大慶:東北石油大學,2017:20-23.
⑤吉峰,蔣思平.紅色校史文化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機制研究[J].漢字文化,2021(3):183-184.
⑥鄭潔,李晏沄.新時代青年愛國主義教育面臨的挑戰及對策[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21(1):32-34.
⑧高揚.淺析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在社會轉型期面臨的挑戰[J].科技信息,2011(33):494-495.
⑨習近平.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EB/OL].(2019-04-30)[2022-04-06].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32216293296246797&wfr=spider&for=pc.
⑩陳文樑.大師劇《裘劭恒》正式啟動開始演員招募[EB/OL].(2020-04-14)[2022-04-06].http://www.suibe.edu.cn/2020/0414/c7322a97378/page.htm.
?段惠方.開展校史教育傳承大學精神的路徑[J].高教論壇,2021(10):60-62.
??習近平.在中國科學院第二十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會、中國科協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21-05-29(001).
?習近平.堅決打贏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EB/OL].(2021-05-28)[2022-04-06].https://www.163.com/money/article/GB4E9NL000259DLP.html.
?茹志娜.論檔案資源開發利用與愛國主義教育的融合[J].蘭臺內外,2019(8):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