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澤堃 程志超
(1.漣水縣作物栽培技術指導站,江蘇 漣水 223400;2.漣水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江蘇 漣水 223400)
番茄含有豐富的胡蘿卜素、維生素C 和B 族等多種維生素,其中維生素P 的含量居蔬菜之首。果實中還含有番茄紅素、豐富的礦物質和有機酸等。胡蘿卜素、維生素A 和維生素C 具有美容、抗衰老、護膚等功效;番茄紅素具有良好的抗氧化和抗癌作用,可清除體內的自由基,增強人體免疫力,對預防前列腺炎、胃癌、卵巢癌等有良好功效;果實中含有的谷胱甘肽可消除機體內的有毒物質,促進機體功能恢復,延緩衰老。研究表明,番茄具有生津止渴、促進消化、降低血壓等功效,對高血壓、高血脂、牙齦炎等多種疾病具有較好的輔助治療作用。
櫻桃番茄是番茄栽培亞種中的一個變種,其色澤艷麗、形態優美、味道適中,有紅、黃、黑、綠等多種顏色,果形有圓形、橢圓形等。櫻桃番茄因兼具食用與觀賞性而成為休閑采摘的主要品種,受到廣大消費者的歡迎。金陵美玉是江蘇省農業科學院蔬菜研究所培育的櫻桃番茄新品種。該品種為有限生長型,中早熟,植株長勢強,果實圓形,果面光滑,光澤度好,酸甜適中,品質優,果皮薄而韌性強,不易裂果,耐貯運性好,畸形果率低,抗病性強。經實際栽培發現,金陵美玉長勢較強,口感風味佳,而且產量高、品質優,適宜推廣種植。
櫻桃番茄屬喜溫作物,對溫度比較敏感,溫度過高或過低都不利于其生長發育,而且其在不同生長發育階段對溫度的要求不同。其生長最低溫度為 10 ℃,生長適宜溫度為25~28 ℃,最高溫度為30 ℃。高溫易導致其生長發育受阻,甚至影響花器發育,導致產生畸形果。8 ℃以下櫻桃番茄生長遲緩,5 ℃停止生長。同時,其生長需要一定的晝夜溫差,設施栽培時以晝溫25 ~28 ℃、夜溫13 ~17 ℃為宜。土壤溫度以22 ℃最為適宜,13 ℃時根的機能下降,8 ℃時根毛停止生長。土壤溫度的最低限為13 ℃,最高限為 33 ℃,土壤溫度過高時根系生長受到抑制,直至停止生長。
櫻桃番茄喜較強光照,其光飽點為7 萬lux。光照充足時,葉面積大,莖葉重,葉色深。
櫻桃番茄生長過程中需水量較多,在水分適應上表現為不耐旱、較怕澇。因此,在生產上要想保持植株健壯生長,獲得較高產量,必須特別注意對水分的調控,在其生長全過程保持土壤濕潤和防止田間積水。
櫻桃番茄對土壤有較強的適應性,但以土層疏松肥沃、有機質含量高、排灌方便的壤土或砂壤土最為適宜,土壤pH 值以6 ~7 為宜。
櫻桃番茄生長需要多種營養元素,其中大量元素有氮、磷、鉀,中微量元素有鈣、硼、鐵、鋅、鎂、錳和銅等,缺少其中任何一種元素都會對植株生長發育產生不良影響,其中缺少氮、磷、鉀對植株生長發育的影響最大。在氮、磷、鉀三元素中,櫻桃番茄對鉀需要量最多,其次為氮、磷。在生產中,應增施有機肥、生物肥料和微量肥料,配合使用化學肥料,以滿足櫻桃番茄對大量元素和中微量元素的需求,實現優質高產的栽培目標。
另外,櫻桃番茄根系生長需要充足的氧氣,對土壤通氣條件要求較高。櫻桃番茄光合作用需要一定濃度的二氧化碳,在保護地栽培中常因通風不及時導致二氧化碳濃度過低,影響光合作用,從而影響產量,必要時需要補充二氧化碳。
2.1.1 播前準備。播種前,首先曬種兩三天,以增強種子的發芽勢;其次進行選種,除去蟲蛀種、空秕種子等;再次,將種子放入50 ℃左右的溫水中浸泡25 min(保證溫度不變),再將種子放在30 ℃左右的水中浸泡3 ~5 h;然后將種子放入10%磷酸三鈉溶液中浸泡20 min,預防病毒病;最后用清水將種子洗凈后用干凈的布包好置于25 ~30 ℃條件下催芽,每天用溫水淘洗一遍種子,種子露白即可播種。
2.1.2 適時播種。金陵美玉櫻桃番茄大棚春季早熟栽培一般采用三四層膜覆蓋,于2 月上旬定植,可據此安排育苗時間。采用冷床育苗的,苗齡控制在70 ~80 d,可于11 月下旬播種;有條件的可鋪設電熱線育苗,苗齡控制在45 d 左右,可于1 月中旬播種。采用穴盤育苗的,一般選用50 孔的穴盤。將育苗棚整成高平畦,將穴盤整齊地擺在畦面上。播種前將基質打散,加入清水充分攪拌,加水量以手握能成團、落地即散為宜。將基質均勻撒入穴盤,用平直的木條刮去盤面上多余的基質。在穴中間打孔,深度約 0.5 cm。將種子播在孔中間,每穴播種一兩粒,播后用基質覆蓋種子,用木條將盤面刮平。用噴壺從盤面上澆足水,以水剛從底部滲出為宜,最后在穴盤上覆蓋薄膜或無紡布。
2.1.3 苗期管理。播后至出苗前苗床溫度控制在28 ℃左右,以促進盡早出苗。60%左右的幼苗出土時,揭去薄膜或無紡布,酌情補水,促進全苗。齊苗后,適當降低苗床溫度,一般白天控制在20 ~25 ℃, 夜間控制在15 ℃。二葉一心時進行間苗,每穴留1株健壯幼苗。外界溫度較低時,要注意保溫;育苗基質所含的營養能滿足苗期生長需要時,一般苗期不需要施肥;如果出現因過量澆水造成營養流失或苗齡超齡而導致出現缺肥癥狀時,可用0.1%~0.2%專用營養液澆灌一兩次或進行根外追肥;根據情況及時澆水,但溫度較低時要適當控制澆水量;較強光照是培育壯苗的必要條件,苗期要在不影響溫度的情況下盡可能多讓其見光。
定植前20 d,每667 m施充分腐熟的有機肥 2 000 kg,深翻耙平。定植前10 d,每667 m施45%復合肥40 kg、尿素10 kg,做80 cm 寬的高畦,溝寬60 cm,畦面布設滴灌帶,覆蓋好地膜。
定植前20 d 左右,提前扣好大棚膜,覆蓋好地膜,促進地溫提高。選擇壯苗進行定植,壯苗標準:苗高20 ~25 cm,展開葉節間長度相等,莖稈硬實,具有6 ~8 片真葉并帶小花蕾,葉色油綠,葉片厚、舒展,根系發達,無病蟲害。每畦栽植2 行,行距55 cm,株距40 cm,每667 m定植密度2 400 株左右。栽植深度以不埋子葉為準。栽植后,及時澆足定根水,但澆水量不能過多,以防降低地溫;封好定植孔和畦面四周地膜;活棵后視墑情澆一兩次水。
2.4.1 溫度管理。定植后7 d 內,封閉棚膜促進增溫,白天棚內溫度控制在25 ~30 ℃,夜間控制在18 ~20 ℃;活棵后適當降低棚內溫度,一般白天控制在20 ~25 ℃,夜間控制在14 ℃左右;開花期要適當提高棚內溫度,一般白天控制在25 ~28 ℃;結果期要保證有較大的晝夜溫差,以利于果實膨大。遇大風降溫天氣時,要加固棚膜;遇連續陰天時,小棚膜要適當晚揭早蓋。隨著外界溫度升高,要根據棚內溫度情況逐漸加大通風量。當夜間溫度穩定在15 ℃以上時,要揭開兩側大棚膜進行晝夜通風。
2.4.2 光照管理。在櫻桃番茄整個生長期間要充分見光。棚膜應盡量選用透光度高的PO 膜;棚膜透光度降低時,要及時更換新膜;及時清除薄膜表面的灰塵;在不影響溫度的前提下,小棚覆蓋物要盡量早揭晚蓋;遇連續低溫陰天時,只要棚內溫度不是太低,也要每天揭去小棚覆蓋物使其見光,如棚內溫度下降太多,可適當晚揭早蓋。
2.4.3 肥水管理。活棵后至結果前一般不追肥。第1 穗果坐住后,每667 m施尿素10 kg、高氮高鉀復合肥10 kg。此后每坐1 穗果每667 m施高氮高鉀復合肥10 kg,最好選用番茄專用沖施肥。施肥最好結合灌水進行,利用滴灌實行水肥一體化管理。后期可結合防治病蟲害選用0.5%尿素+0.3%KHPO+微量元素肥料進行根外追肥,或噴施氨基酸鈣3 次,既可預防臍腐病,又能提高櫻桃番茄品質。水分管理以保持土壤見干見濕為宜。第1 穗果坐住后澆1 次水,之后根據墑情每隔15 d 左右澆1 次水。
2.4.4 植株調整。植株長至30 cm 左右時搭架,可采用“人”字形架,也可進行吊蔓栽培。蔓與架桿之間綁成“8”字形,蔓綁在花穗下,松緊要適度,花穗不能夾在莖與架桿之間。另外,視長勢采用雙蔓或四蔓整枝,側枝長至5 ~6 cm 時進行打杈;打杈要在晴天進行,以免引發病害。同時,及時打掉枯黃葉、病葉,以利于通風透光。
棚內溫度過高或過低都易出現落花落果現象,在溫度不適宜時要用防落素噴花或蘸花。在每簇花上有五六朵花開放時進行噴花或蘸花,且一般在09:00左右露水散去后進行,注意不要噴到葉片或嫩梢上,并要避免重噴或漏噴。隨著后期溫度升高,應逐漸降低防落素的濃度。
金陵美玉櫻桃番茄病害主要有猝倒病、立枯病、灰霉病、早疫病、葉霉病和晚疫病等,蟲害主要有蚜蟲、白粉虱等。金陵美玉櫻桃番茄病蟲害防治要堅持優先采用農業、生物、物理等措施,結合采用化學措施的原則。
2.5.1 猝倒病。猝倒病屬于苗期病害,可采用穴盤育苗、做好種子處理、苗床實行小水勤灌、保持適宜溫度、保證光照充足等措施進行預防;齊苗后,用45%百菌清煙劑進行熏煙;有零星植株發病時,用25%甲霜靈可濕性粉劑800 倍液噴霧防治。
2.5.2 立枯病。立枯病也屬于苗期病害,可采取與預防猝倒病相同的措施進行預防;發病初期,選用20%甲基立枯磷乳油1 200 倍液或95%惡霉靈原藥3 000 倍液噴灑防治。
2.5.3 灰霉病。采用培育壯苗,控制棚內濕度,利用夏季換茬間隙進行高溫悶棚,定植后及時摘除病葉、病果并疏花疏葉等農業措施進行預防;發病后,可用40%嘧霉·百菌清1 000 倍液噴霧 防治。
2.5.4 早疫病。采用與非茄科蔬菜進行輪作、溫湯浸種、選用無病壯苗、加強棚內溫濕度調控、做好平衡施肥等措施進行預防;發病后,可每100 m用45%百菌清煙劑30 g 進行熏煙,或用25%嘧菌酯懸浮劑1 500 倍液噴霧防治。
2.5.5 葉霉病。采用做好種子處理、加強田間和棚內濕度控制等措施進行預防;發病后,可每667 m用45%百菌清煙劑250 g 熏一夜,也可每667 m用5%春雷·王銅粉塵劑或5%百菌清粉塵劑1 kg 于傍晚噴粉,或者用5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500 倍液噴霧防治。
2.5.6 晚疫病。采用深溝高畦、合理密植、加強通風排濕、防止夜間結露等措施進行預防;發病初期,可選用72%克露可濕性粉劑600 倍液噴灑防治,或者每100 m用45%百菌清煙劑30 ~40 g 熏煙,間隔八九天熏1 次,連熏兩三次。
2.5.7 蚜蟲。在大棚通風口和棚頭人員出入口增設孔徑0.71 ~0.85 mm 的防蟲網,以阻隔蚜蟲遷入;在畦面覆蓋銀灰色地膜,以驅避蚜蟲;蚜蟲少量發生時,于田間懸掛黃色粘蟲板,懸掛高度控制在黃板下沿高出番茄最高生長點15 cm;有蚜株率10%左右時,可選用0.3%印楝素乳油1 500 倍液、2%苦參堿水劑1 500 倍液、22%氟啶蟲胺腈1 500 倍液或80%烯啶·吡蚜酮4 000 倍液噴霧防治。
2.5.8 白粉虱。白粉虱少量發生時,每667 m懸掛30 ~40 片黃色粘蟲板進行誘殺;利用冬季空茬低溫期,揭去棚膜冷凍15 d 左右,消滅越冬蟲源;在夏季換茬間隙進行高溫悶棚消滅蟲卵;選用30%螺蟲·吡丙醚懸浮劑3 000 倍液、24.5%烯啶噻啉2 000 倍液或烯啶蟲胺3 000 倍加礦物油進行防治。
果實著色充分,完全表現該品種應有的色澤,八九成熟時,即可采摘。采收前兩三天停止澆水,以免果實含水量過高。采摘時一只手捏住果柄與花序連接處,另一只手抓著果實,捏住果柄向下摘,保證果實從果柄離層處斷開。采摘一般在晴天上午氣溫不太高時進行,注意不采裂果、有病害和蟲害的果實。如果需要長途運輸,則需要進行田頭預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