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5 月26 日,河南省食用菌產業科技特派員服務團在舞陽縣科技信息服務中心、舞陽縣食用菌產業發展中心和河南科技學院生命科技學院的協助下,利用河南科技學院標本館平臺,對舞陽縣食用菌企業技術人員、栽培大戶開展題為“食用菌栽培品種的生產現狀及栽培前景”的網絡培訓。
培訓前,服務團精心制作了50 多個食用菌展板,按照2020 年中國食用菌協會最新統計數據排序,每張展板都由1 張食用菌特寫和1 張栽培實景照片組成,有該食用菌品種的中文名稱和拉丁文學名,以及該食用菌品種的主要栽培技術,圖文并茂,信息量大。服務團還編制了PDF 版的電子教材,提前發到群里供學員預習。培訓前,服務團和舞陽縣相關單位密切溝通協調,讓更多群眾加入培訓隊伍,并進行預熱互動,調動學員的積極性,為此次直播取得良好效果做了充分的準備。
培訓開始,王振河教授強調,在競爭日趨激烈的食用菌行業里,食用菌生產不能只局限于一家企業只生產一個食用菌品種,而是要利用不同食用菌品種的特性差異,科學搭配,在傳統大棚或者經過適當改造的大棚內實現周年栽培,如平菇—毛木耳、平菇—平菇—平菇、雙孢菇—草菇等周年生產模式,提高復種指數,豐富市場供應,緩解競爭壓力,穩定生產隊伍,提高綜合效益。這就需要了解目前能夠栽培的食用菌品種、特性、發展前景。
王振河介紹了我國常見食用菌種類總產量的最新排名,將目前栽培或者已經開發利用的食用菌分為三大類:一是栽培久、產量高的食用菌種類,這是食用菌栽培的基本盤,多數企業應主栽這些種類;二是馴化不久、產量低、市場售價高的一些珍稀食用菌種類,這些可以作為企業生產的補充,主要用于提高企業的綜合效益;三是一些有待馴化的種類,要積極 探索、引進試驗,爭取能搶占先機,一旦技術突破,可以獲得更高的利潤。
隨后,王振河重點介紹了我國產量排前10 名的食用菌種類,分別談了這些品種發展的優劣、前景預測。香菇是我國生產量最大的食用菌種類,產量次之的食用菌種類分別為黑木耳、平菇、金針菇、杏鮑菇、雙孢菇、毛木耳、茶薪菇、滑菇和銀耳等。王振河還分析了這些食用菌在河南省的生產現狀和發展前景,建議想要豐富食用菌生產種類的菇農朋友選擇平菇、毛木耳交替栽培,兩者栽培管理簡單,生物學效率高,市場認可度高,二者互相補充可實現全年生產;金針菇、杏鮑菇、雙孢菇3 種食用菌主要為工廠化栽培,技術成熟,市場占有量大,但并不適用于舞陽縣;茶薪菇、滑菇經濟效益高,產量較低,目前在河南省分布較少;銀耳制種時需要混合一定比例的伴生菌,生產上存在一定難度,但菇農朋友可以購買制備好的菌種進行生產。
王振河還為大家介紹了近幾年栽培規模逐漸增加的大球蓋菇、黑皮雞樅和羊肚菌等食用菌種類。其中,大球蓋菇栽培管理簡單、產量高;羊肚菌作為近幾年熱門的食用菌經濟效益高,但技術還不成熟,生產上存在較大的風險。此外,與平菇同屬的榆黃蘑口感好、香味濃郁、顏色鮮艷,可適當栽培;毛木耳的白色變種——玉木耳,味道鮮美、營養豐富,可適當栽培。
最后,王振河提出,今后要把更多、更先進的技術及時傳遞到產業發展第一線,豐富食用菌栽培品種,靈活運用多種食用菌栽培模式,促進舞陽縣食用菌產業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