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合甫皮古麗·阿不力米提
(吐魯番市高昌區林業和草原局/高昌區林業發展中心 新疆吐魯番 838000)
近幾年來,經濟林面積逐漸增多,吐魯番市高昌區杏樹面積達1.9 萬畝,是僅次于葡萄的主要經濟果樹。隨著杏樹面積的增多,其病蟲害發生危害也增多,對其產量及效益帶來直接影響。目前,高昌區杏樹上主要發生危害的病蟲害有流膠病、蚜蟲、小蠹蟲、杏仁蜂、卷葉蛾等。筆者通過幾年的工作經驗,基本掌握了其危害癥狀及發生規律,并提出防治技術措施。
流膠病是杏樹樹干、枝條被害時,流出樹膠,與空氣接觸后,變為紅褐色,呈膠凍狀,干燥后變為紅褐色至茶褐色的堅硬膠塊(圖1)。病部易被腐生菌侵染,使皮層和木質部變褐腐爛,致樹勢衰弱,葉片變黃、變小;果實流膠多在傷口處發生,流膠粘在果面上,使果實生長停滯,品質下降,嚴重時枝干或全株枯死。

圖1 杏樹流膠病
長期干旱后偶降大雨,過度澆水導致流膠病嚴重,樹齡大的流膠嚴重,幼齡的發病輕;果實流膠與蟲害有關。一般在4—10 月間都有發生[1]。
1.3.1 農業防治一是加強杏樹養護管理,杏樹較耐干旱,適宜在沙質松散土壤中種植。增施富含有機質的腐熟肥料、改良土壤、黏土應摻入粗沙,排漬水、增強樹勢,提高抗病蟲能力,減少不必要的機械損傷;二是合理修剪,加強夏季修剪,保持樹體通風透光,冬季剪除病枝,對流膠嚴重的樹采用更新修剪法,重新培養樹體。
1.3.2 生物防治先用刀將病部干膠和老翹皮刮除,并將膠液擠出,然后對清理后的患病部位涂抹石硫合劑,較嚴重的果樹在天氣較涼爽的春秋季進行涂抹,一般一年2 次。
1.3.3 化學防治藥劑防治可用50%甲基硫菌靈超微可濕性粉劑1000 倍液、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 倍液或50%腐霉利可濕性粉劑2000 倍液,防治效果較好。
以成蟲、若蟲聚集在杏樹葉背面吸取汁液,分泌黏稠蜜露,危害最初葉片顏色濕潤光澤,后面整個葉片往內卷,引起葉片枯萎,果實不生長,表面被分泌物感染出現斑點,直接影響品質和產量,嚴重時導致整株枯死(圖2)。

圖2 杏樹蚜蟲
蚜蟲一年發生7~10 代,以卵在樹枝梢、芽縫、小枝杈縫隙及雜草處越冬。從3 月至5 月下旬,蚜蟲的孤雌胎生從繁殖期到擴散期,再到高峰期。6 月中旬,蚜蟲開始消減,慢慢產生翅蚜,并遷至十字花科等寄主上繁殖危害。至10 月中下旬,有翅性母蚜產生的有翅雄蚜和無翅雌蚜開始交配,產下受精卵越冬[2]。
2.3.1 農業防治一是加強果樹管理,減少蟲源。果樹萌發前,修剪整枝,清理樹干,刮除老皮并涂白,清除枝干上的越冬卵。二是每畝用尿素0.5 千克,對水50 千克,加洗衣粉125 克,攪拌均勻后噴灑在果樹上。有較強的殺傷作用,還可起到葉面追肥的作用。
2.3.2 物理防治黃板誘殺蚜蟲。利用蚜蟲對黃色的趨性,在蚜蟲發生的果園里掛上黃色粘板,待到一定數量,換上新的黃板(一周換一次即可)。
2.3.3 化學防治一是開春果樹萌發前噴3~5 波美度石硫合劑,可兼治蚜、螨、蚧。二是將吡蟲啉、阿維菌素、苦參堿等無公害農藥稀釋1500~2000 倍液,噴施整個果樹,噴施方式為從下往上,重點噴灑葉片背面,防治蚜蟲效果顯著[3]。
小蠹蟲屬于鞘翅目小蠹科,是蛀干害蟲。它除了危害杏樹,還危害棗樹、桑樹等果樹(圖3)。以成蟲和幼蟲鋒利的口器在樹皮下蛀食危害。成蟲蛀食并產卵在樹的表皮及木質部間,蛀成直徑1 毫米左右的蟲孔,每平方米內1~2 個蟲孔,造成流膠和水分散失。幼蟲在韌皮部和木質部間竄蛀,蟲道密集,使水分、養分代謝運輸受阻,危害部位在樹干表皮1~3毫米,輕者結果量減少,重者枝干枯死亡,甚至整株枯死;另外導致杏樹主干離地面1 米以上的部位流膠,跟流膠病區別是流膠病在主干離地面1 米內的部位流膠。

圖3 小蠹蟲
由于吐魯番光照時間長、溫度高、干旱等特殊的氣候因素,導致杏樹小蠹蟲在高昌區頻頻發生。一般在4 月開始出現,4 月中下旬為發生高峰期。
3.2.1 化學防治分別在3 月初和4 月中旬進行兩次。在成蟲揚飛前期,將20%的啶蟲脒或吡蟲啉2000 倍液進行噴霧。藥液保證全面覆蓋,從主干開始,以小蠹蟲危害到的部位為準。或在3 月底至4月初杏樹受害主干部位采取注射農藥方法,可有效防治小蠹蟲成蟲及幼蟲。
3.2.2 農業防治一是在4 月下旬至5 月初,加強對杏園的水肥管理,及時進行中耕松土,促進根系發育,通過整形修剪等措施對樹勢進行調整,增強樹勢,提高杏樹對蟲害的抵抗力。二是及時剪除病枝、病葉、病果、刮除老樹皮。對于果園內的枯枝落葉、病蟲枝、僵果等進行清除,集中燒毀,消滅蟲源。三是春秋季,發動人工用鐵鉤或帶膠手套等形式清除蟲害,并涂刷石硫合劑。
注意事項:噴藥時注意安全間隔期,吡蟲啉和啶蟲脒在杏采摘前20 天停止用藥,每次噴藥后掛牌提醒避免中毒。
位于北方的杏樹種植區容易發生杏仁蜂危害,這類害蟲通常會直接駐入到杏核之中,對杏仁進行啃食。從發生時間來看,杏仁蜂通常會是一年發生一代,其中一些老熟的幼蟲會寄居在核內,然后完成越冬[4]。春天之后,隨著杏樹發芽開花,在花芽露紅時,便慢慢化成蟲蛹,整個蛹期有10 天左右。杏仁蜂成蟲時間通常是在杏樹落花之后,并在核內停留一定的時間,然后利用其上顎將杏核咬破,最后破殼而出(圖4)。

圖4 杏仁蜂
結合高昌區實際情況來看,杏仁蜂通常在4 月中旬出現,出核之后的成蟲有一個特性,會在樹冠附近聚集飛舞,并進行交尾。成蟲通常會在杏果長到普通手指大小時進行產卵;成蟲還有一個特點,會在朝陽面的果實上進行產卵。在產卵過程中,成蟲會將自己產的卵直接注入到杏核內部但是還沒有到核仁位置,所以,卵通常會在核仁與核皮之間。整個卵期會有10 天左右,孵化之后的幼蟲便開始對核仁進行啃食。幼蟲老熟的時期通常是6 月上旬,一旦情況嚴重,杏仁果就會逐漸脫落。需要注意的是,此時還有一部分杏仁蜂會寄居在樹干上,而幼蟲將會利用核內環境完成越夏以及越冬。
對于杏樹而言,甜杏發生杏仁蜂的情況普遍更嚴重于苦杏;與此同時,陽面的杏果實比陰面的杏果實受害重。
4.2.1 農業防治春秋季做好清園工作。春秋季及時清理杏園內的落果、干果、枝條、落葉、雜草等,有效減少越冬基數,減輕次年杏仁蜂的危害。
4.2.2 化學防治3 月中旬至4 月初成蟲羽化期,分別在3 月10 日和4 月10 日左右對杏園噴藥兩次,使用藥劑有吡蟲啉、阿維菌素、甲維鹽等,藥劑稀釋為2000 倍液。注意藥劑輪換使用,避免產生抗藥性。
卷葉蛾危害杏樹芽的情況在各地均有發生,主要危害蘋果、桃、杏、李、山楂等果樹。在苗圃及蘋果與桃、李等果樹混栽的幼齡果園發生較多。
此蟲幼蟲吐絲連結數葉,或將葉片沿主脈間正面縱折取食,藏于其間危害,藥物防治很難見效,常造成大量落葉,影響當年果實質量和來年花芽的形成(圖5)。

圖5 卷葉蛾
卷葉蛾一年發生4~5 代。以冬型成蟲在雜草、落葉上越冬。次年3 月中旬,越冬成蟲在杏樹花芽萌動時即出蟄活動,3 月下旬至4 月初為出蟄盛期,成蟲白天活動、交尾,產卵于枝條芽的兩側。2~3 代卵多產于葉片,以老葉背面為多。第一代約為6 月上旬,第二代在7 月下旬至8 月上旬,第三代在8 月下旬至9 月上旬,第四代在10 月份,并進入越冬。
5.3.1 農業防治秋季,杏樹進入落葉高峰時期,此時,應該對落葉以及雜草進行全面清掃,尤其是要對卷葉蛾成蟲進行檢查,一旦發現,需要進行徹底消滅,避免第二年春天害蟲卷土重來;同時,如果在春天發現害蟲,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采用人工摘除方式,將蟲苞及時摘除,然后將幼蟲徹底消滅[5]。
5.3.2 物理防治物理防治主要采用黑光燈對該害蟲進行誘殺。黑光燈對該類害蟲的誘殺效果比頻振式殺蟲燈的效果更好。
5.3.3 化學防治對于杏樹而言,若要有效防治該類害蟲,應該在春季進行。在發芽之前,將3~5 波美度石硫合劑噴灑樹體。4 月下旬至5 月上旬,通常是該類害蟲第一代幼蟲的盛發期,此時建議采用吡蟲啉1000~2000 倍液等內吸性農藥進行滅殺。如果害蟲的情況比較嚴重,需要連續3 周每周噴灑1 次。摘完杏果實之后,需要檢查整個杏樹,重點檢查這類害蟲的情況,然后采取針對性措施防治第二代以及第三代幼蟲,具體時間在6 月中旬至8 月下旬,采用化學防治技術進行防治。
綜上所述,對于杏樹病蟲防治而言,首先要明確具體的病蟲害,例如流膠病、杏樹蚜蟲、小蠹蟲、杏仁蜂、卷葉蛾等常見的病蟲害;其次,應該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對這些病蟲害具體發生的規律以及實際情況分析,然后有針對性地進行農業、物理及化學防治,這樣才能最大程度地保障杏樹不會受到病蟲害的干擾,從而促進其健康成長,并增加種植戶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