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淑芳
(平涼市林業科學研究所 甘肅平涼 744000)
核桃是我國古老樹種之一,由于種植年代久遠,生產中種類繁多,有種植當年結果的,有種植后七八年不結果的;有開花早的,有開花晚的;有薄殼的,有厚殼的;有取仁容易的,有難取仁的;果仁有香甜的,有苦澀的;有豐產的,有結果很少的;有1 千克干果數量在50 個左右的,有1 千克干果數量在100 個以上的;有抗病的,有易染病的等等。諸多的品種在生產中表現不一樣,種植效果差異很大,這是品種的異質性。
我國能種核桃的地域廣大,但能種出好核桃的地方有限,寒冷地方種植核桃冬春易抽條,易出現空殼現象,炎熱的地區種植核桃樹體易徒長,營養與生殖生長易失衡,成花難,結果少,干旱地區種植,樹體生長受限,樹勢易衰弱,多雨地區種植核桃病害發生嚴重等等,核桃不同的品種只有種植在特定的區域,才能發揮出很好的產能和品質,取得好的經濟效益,這是核桃的適應性。
在進入21 世紀以來,我國核桃產業進入快速發展期,在2000—2021 年的20 年時間內,我國核桃種植面積翻了一番多,由不足4000 萬畝,發展到目前的8000 萬畝以上,有效地實現了種植規模的擴張,取得了驕人成績,可是在快速擴大種植規模的過程中,發展質量問題多多,許多核桃園種植后并沒有取得預期的效果,大部分核桃園低效運行,根據調查,出現這一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種植品種選擇不當是主要原因之一。大量生產實踐證明,品種的良種化是提高核桃產量、改善核桃品質、提升核桃種植效益的最有效途徑之一。
不同的作物良種化的評判標準是不一樣的,但總體上講具備抗逆性強,進入結果期早、產量高、好管理、賣價高的品種即為良種,核桃也不例外。在眾多的核桃品種中,就有不少符合以上多數條件或全部條件的,種植優點多的核桃一定會取得好的經營效益,因而用優點多的品種更換品質低劣的品種,便成為核桃高質量發展的當務之急。高接換優是核桃管理中的重要內容之一。
由于核桃樹有傷流現象,當年生枝中空,水分蒸發散失嚴重,枝條中單寧含量高,單寧在空氣中易氧化變黑,影響愈傷組織的產生,因而核桃高接換優的難度較大。根據以上特點,近年來,當地進行了一系列嫁接試驗,總結出了一套以“放水、單芽插皮接、快操作、全封閉保護”為主要核心技術的高接換優新方法,有效地提高了嫁接成活率,取得了好的嫁接效果,現總結如下,供參考。
對于準備高接換優的核桃樹,在修剪時要重截,據樹齡不同,每株預留1~7 個嫁接樁,嫁接樁留長20厘米左右,截后用愈合劑涂抹鋸口,并用塑料膜包裹傷口,防止水分散失和腐爛。
由于核桃根系發達,根系吸收能力極強,早春根系活動早于地上部,在地上部沒有樹葉的情況下,如在樹體上造成傷口,樹體中的汁液會大量從傷口流出,這就是核桃的傷流現象。傷流現象的發生,一方面會削弱樹勢,另一方面會嚴重影響傷口愈傷組織的形成,影響嫁接成活,這是核桃樹高接換優成活率低的主要原因之一。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在4 月中旬嫁接前7~10 天,在要嫁接部位的下部樹皮上用刀劃一道口子,樹體中的汁液會從所劃口子中及時流出,可減少嫁接部位的傷流量,這樣就可減輕傷流對愈傷組織的影響,有利于提高嫁接成活率。這一措施稱為放水或放漿。
水分散失與枝條的表面積有很大的關系,表面積越大,水分散失越多,枝條越短,水分散失越少,在核桃高接換優時,接穗失水越少,則越有利于成活,因而近年來在核桃高接換優時,變長枝嫁接為“單芽”插皮嫁接(圖1),有效地減少了接穗水分的蒸發損失,對提高成活率起了決定性的作用。在嫁接方法上改傳統的劈接為插皮接,有效地增大了形成層接合面積,對愈傷組織的形成和成活都是非常有益的。

圖1 核桃“單芽”插皮嫁接
核桃樹皮較厚,高接換優時,砧木樹齡均較大,較厚的皮層不利于愈傷組織形成,在嫁接時,將嫁接部位的皮層削薄,露出新皮層,這樣有利于愈傷組織的形成,可促進成活率的提高。
根據生產觀察,單寧氧化的時間與在空氣中裸露的時間有極大的關系,一般在空氣中裸露的時間越長,單寧氧化越嚴重,變黑較重;在空氣中裸露時間短,則單寧氧化輕,因而在嫁接時通過加快嫁接速度的方法,以減輕單寧對嫁接成活的影響。通過不斷練習,要求在高接換優時,接穗兩刀削成,在接穗削成后,處理砧木時,將接穗含在嘴里,進行保護,防止氧化,在砧木處理好后,迅速將接穗插入,整個過程一氣呵成,這樣可明顯提高嫁接成活率。
核桃枝條中空,接穗嫁接后,表面積水分蒸發損失嚴重,對成活率影響大。針對這一問題,近年來采用對接穗全部用塑料薄膜包裹的方法,有效地解決了接穗水分散失難題,顯著提高了成活率。通常愈傷組織的形成需要一個黑暗的條件,因而在嫁接后,接口部位及砧木用黑色地膜包扎,而接穗用白色地膜包扎,其他部位可包2~3 層薄膜,防止跑風露氣,在接芽部位僅包扎1 層薄膜(圖2),這樣有利于接芽在生長的過程中頂破薄膜。

圖2 用塑料膜包扎接口及接穗
在高接換優嫁接時,由于砧木較大,根系強大,吸收能力強,在接穗萌芽后,生長迅速,過快生長,會增加負荷,在遇到吹大風的情況下,接穗極易劈裂,因而在接穗萌芽后,新梢長到20 厘米左右時,應及時地在其旁邊綁一支柱,將新梢固定在支柱上,減少擺動,防止風吹劈裂(圖3)。

圖3 綁支柱
由于嫁接后的核桃樹根系強大,吸收能力強,在嫁接成活后,嫁接部位的增粗是明顯的,如果包扎過緊,會出現絞縊現象(圖4),影響正常生長,樹頭生長過快,吹風時易劈裂,應在嫁接后新梢長30 厘米時,對包扎物進行一次松綁,將所包扎的塑料膜輕輕地解下,然后再綁上去,防止出現絞縊現象,導致嫁接失敗。

圖4 絞縊現象
早實核桃成花容易,有的品種在嫁接當年即可成花結果(圖5),但根據觀察,過早結果,易導致枝勢衰弱,影響樹冠的擴張,因而高接樹成活后,對接穗上萌發的雄花和雌花要及時全部摘除,以減少開花結果消耗樹體營養,促使樹體營養用于枝條生長,促進樹冠恢復,為大量結果搭好骨架。

圖5 早實核桃嫁接當年結果狀
核桃新梢生長量大,嫁接后所萌發的新梢如不加控制,生長長度可達1.5 米以上,新梢的過長生長有害無益,一是會導致結果表面化,出現結果部位外移,內膛空虛,產量提升的難度較大;二是新梢不能適期停長,枝梢前端充實度差,冬春季低溫時易凍死。因而當新梢生長長度達60~70 厘米時,應及時摘心(圖6),控制其加長生長,促進枝條充實生長,增加枝條中營養積累,增強枝條抗凍能力,防止結果部位外移,培養緊湊的樹體結構。

圖6 新梢摘心
寒冷地方種植核桃,冬春季在土壤上凍的情況下,根系吸收功能微弱,而冬春季風大,枝條水分散失嚴重,在枝條大量散失水分、根系吸收的水分補給不足的情況下,枝條便會干枯,這種現象為“抽條”。“抽條”在核桃適宜區的邊緣地帶發生較普遍,即使在適宜產區,遇冷冬天氣,這種現象也時常發生,特別在早實核桃生產中發生極為嚴重,生產中要加以防止。防止的方法除生長季控制枝梢旺長、促進枝條充實生長外,在冬春季加強枝條保護很關鍵。近年來生產中用衛生紙或報紙與塑料膜雙層包扎枝條的方法,可很好解決這一難題,包扎得好,便很少或沒有抽條現象的發生。嫁接幾年后樹冠較大時,可采用樹干涂白的方法,可用石灰、食鹽、面粉、石硫合劑等配制成涂白劑,涂刷樹干,可大大地減輕抽條現象的發生。一般可按15 份生石灰、6 份食鹽、0.5 份面粉,0.5 份石硫合劑、60 份水的比例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