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曉偉,吳 秋,劉正修,劉學武
(1費縣果茶服務中心 山東費縣 273400; 2費縣鄉村振興局 山東費縣 273400;3費縣大田莊鄉青云村 山東費縣 273400)
藍莓(Blueberry)屬杜鵑花科(Ericaceae),越橘屬(Vacciniumspp.)植物,為多年生灌木。全世界越橘屬植物約有450 個種[1],因原產地和主栽品種源自美國又被稱為美國藍莓。中國約有91 個種,28 個變種,均為野生種,主產在長白山、大興安嶺和小興安嶺林區[2]。我國始于1983 年由吉林農業大學率先引種栽培,后相繼從美國、加拿大、芬蘭、德國等國引入抗寒、豐產的優良品種百余個,其中包括高叢藍莓、半高叢藍莓、矮叢藍莓等六大類型[3],逐步解決了諸如品種選擇、土壤選擇及不良土壤的改良、育種栽培管理技術難題等[4],走上了產業化發展的路子。藍莓營養豐富,富含氨基酸、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是營養價值較高的漿果類果樹,具有良好的營養保健和防氧化、抗癌、增強人體免疫力等作用,其所含花色苷具有改善視力和保護眼睛的功效。藍莓適應性強,耐貧瘠,病蟲害少,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和廣闊的發展前景,同時藍莓作為一種高檔保健果品,越來越被人們所重視。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藍莓的需求也越來越大,現將藍莓提質增效栽培關鍵技術簡述如下。
宜選擇生態條件良好、遠離污染源、土壤疏松、富含有機質、排灌條件好、陽光充足且交通便利的平地或緩坡地建園。
一般要求土壤有機質含量>5%、最佳8%~12%,pH 值4.0~5.5 的土壤,反之需進行土壤改良。當土壤有機質含量<5%時,在定植前將河沙或鋸末、草炭、爛樹皮、松針土、大豆、牛馬糞等摻入土壤中拌勻深翻。
土壤PH 值的調節要在栽植一年前進行,當土壤pH 值>5.6 時,應施入硫黃粉降低pH 值,當土壤pH 值<4.0 時,應施入石灰粉提高pH 值,將pH 值調至4.3~4.8 最適。
建園前一年應對栽植園片實行全園深翻熟化,深度40~60 厘米,并挖好排水溝,緩坡整成平緩坡度。每畝施入發酵好的土雜肥4000~5000 千克、稻殼、秸稈、鋸末、樹皮、菇渣等有機廢棄物3~5 米3,采用微生物菌種腐解處理15~20 天,然后旋耕耙平。
壟的方向以南北行向為宜,壟面寬0.6~0.8 米、壟底寬1.5~2.0 米、壟高0.4~0.5 米。
定植穴長60 厘米、寬60 厘米、深40 厘米,穴間距為1 米。挖穴時將生土與表層土分開堆放,穴底填入粉碎的作物秸稈、牛糞等有機物,再依次回填表土和下層土。回填后澆水,使穴內土壤下滲沉實。
根據品種特性和地塊坡度的不同,栽植密度可適當調整,栽植株行距一般以(1.0~1.5)米×(2.0~3.0)米為宜。觀光采摘園的行距一般不小于3.0 米,采用寬行窄株。
定植時間以早春芽體未萌動為好,也可以秋冬季定植。
選擇高度30~50 厘米、有3~4 個直立健壯枝、基莖直徑>0.8 厘米、無病蟲害、無機械損傷、根系發達、完整的苗木。栽植前2 天,將起苗時毀壞的、帶有病蟲害的根系在病健處留斜口修剪,以促進傷口愈合及促發新根,并使用生根壯苗劑蘸根或噴霧。
選擇抗逆性強、適應性廣、果個大、果粉厚、風味好、產量高、耐儲運的優良品種,鮮食藍莓選擇以南高叢藍莓品種為主,如奧尼爾、夏普藍、薄霧、綠寶石、萊格西,適當選擇北高叢藍莓品種如喜來(圖1)、藍豐、都克、斯巴坦等;生產加工品種以兔眼藍莓為主。
藍莓有半自交不孕性,需進行品種配置栽植。高叢藍莓和矮叢藍莓自花結實率高,但配置授粉樹可顯著提高果實品質和產量。兔眼藍莓自花不實,必須配置授粉樹,可選用高叢藍莓品種。主栽品種與授粉樹的比例為2~3∶1。
定植前將營養缽苗從營養缽中取出,抖散根系,在已挖好的定植穴上再挖一個20 厘米×20 厘米的小坑,將苗移入,使根系自然舒展,然后填土,同時輕提樹苗,使根系與土壤密切接觸,最后填滿壓實,澆透水,蓋上松針、鋸末、稻殼等保濕保酸。栽植深度以灌水沉實后苗木根頸部位與地面持平為宜。
2.7.1 澆水與覆膜定植后3~5 天澆透水,水下沉后根基部與壟面平齊,不能過深或過淺。翌年春季解凍后及時澆水、覆膜。
2.7.2 涂白栽后進行樹干涂白處理并綁縛草把,以免苗木出現凍害等損傷。
2.7.3 平茬早春萌芽前,從幼苗基部將地上部剪除,使之重新發出健壯的主干和分支。
2.7.4 剪萌苗木發芽后,要及時去掉苗木下部的萌芽。
3.1.1 土壤覆蓋(1)有機物覆蓋:土壤覆蓋有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改善土壤結構、調節和保持土壤濕度、降低土壤pH 值、控制雜草叢生等作用。可利用鋸末、碎松樹皮、泥炭、松針、稻(花生)殼或作物秸稈等,進行全園覆蓋或樹盤覆蓋,覆蓋厚度10~15 厘米。(2)黑塑料薄膜(園藝地布)覆蓋:把樹冠下的枝葉、雜草、碎石清理干凈,土塊耙碎耙細,做成平整的里高外低的壟形,在樹體兩側0.8~1.0 米處鋪設黑塑料薄膜或無紡布,可有效防止土壤水分蒸發、控制雜草叢生、提高地溫,促進藍莓生長(圖2)。

圖2 園藝地布覆蓋及滴灌技術
3.1.2 果園生草采用行間生草或自然生草的土壤耕作方式。以豆科、禾本科為主,生產上推薦種植鼠茅草、早熟禾、白三葉、紫花苜蓿、長柔毛野豌豆或黑麥草等。土地平坦、土壤墑情好的園片,適宜用直播法,即在行間于春天的3—5 月份或秋天的9 月份采用溝播或撒播的方式播種,出苗后及時去除雜草,待其長至30 厘米時,刈割3~4 次,然后翻埋于土壤或覆蓋于樹盤。
3.2.1 需肥特點藍莓是對肥料比較敏感的植物,施肥過多會由于土壤鹽基濃度過高而傷害根系造成植株死亡,所以藍莓對肥料的需求量不高,在土壤酸度滿足的條件下,一般施入適量的K2SO4復合肥即可。
3.2.2 不同生長時期的施肥量及施肥方法栽后第一年的5—6 月份,每株追施有機肥300~500 克加K2SO4復合肥30 克,距樹體中心20 厘米以外環狀施入;栽后第二年施肥量為第一年的1.5~2.0 倍,分別在春季的3—4 月份和6—7 月份,株施有機肥1~2 千克加K2SO4復合肥50~100 克,距樹體中心40 厘米以外環狀施入。對于結果盛期的藍莓,在花芽分化期要注意補充B、Zn、Fe、Mg、Ca 等中微量元素,以促進花芽分化;果實膨大期及著色期配合使用K、Ca、B、Mu 等大中微量元素水溶肥,以促進果實膨大及著色。采收后每畝追施腐熟好的有機肥2000~3000 千克,混加5.0 億枯草芽孢桿菌/克的微生物菌劑50 千克,混加17-17-17 的K2SO4復合肥50 千克,以保持樹體的養分平衡供應。
3.3.1 藍莓需水特點藍莓為須根系,無根毛,分布淺,主要分布在40 厘米土層內,所以不耐干旱,一旦土壤水分不足,纖細的吸收根脫落,長時間不能恢復而影響樹體的生長發育和產量。因此應根據土壤墑情及天氣情況及時灌水。
3.3.2 不同生長時期的灌水方法幼樹應保持充足的水分供應,以促進植株生長,擴大樹冠;而成年樹則適當控制水分,以調節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的平衡。春梢萌動及開花期(3—4 月),缺少水分會引起花芽分化不良、開花不整齊、坐果率降低,直接影響當年的產量;果實膨大期(5—6 月)正值果實生長的第二次高峰期,此期水分供應充足,有利于果實的生長,增大果個,提高品質;果實采收后,根據土壤墑情適當灌水,有利于花芽分化和樹勢恢復;秋季結合秋施基肥灌水,可促進根系生長;封凍前灌水,可顯著提高藍莓的抗逆性,使藍莓安全越冬。
定植苗平茬后新生枝條多而旺盛,一般保留5~8個主枝,對個別強旺枝進行短截,使其多發新枝,增加枝量,擴大樹冠(圖3)。

圖3 新植幼樹的修剪
幼齡樹應及時進行摘心,疏除幼樹基部的水平枝、細弱枝、過密枝,以培養樹勢、擴大樹冠;初果期樹,一般留結果枝20~30 個,其他通過摘心,培養成下一年的結果枝組,及時疏除細弱枝、交叉枝、重疊枝(圖4)。

圖4 初果期樹的修剪
藍莓進入成年以后,內膛易郁閉,樹冠高大。此期修剪,主要是控制樹高,改善樹體光照條件。修剪以疏枝為主,剪除貼地枝、細弱枝、病枝、枯枝、過密枝。直立品種去除中心干、“開天窗”,保留中庸枝結果。要及時回縮因結果而衰弱的結果枝組,促進枝條粗壯、芽體飽滿。要合理負載,一般保留結果枝70~100 個(圖5)。

圖5 盛果期樹生長狀況
處于衰老期藍莓樹,應全面更新復壯,即緊貼地面將地上部分全部鋸除,一般不留樁,若留樁最高不超過2.5 厘米。這樣,由基部萌發新枝,全樹更新后當年不結果,第三年產量可比未更新樹提高5 倍。
初花期采用放置蜂箱或人工授粉,5 畝放置蜜蜂一箱或壁蜂200~300 頭,也可在盛花期噴施20 毫克/升赤霉素或0.2%硼砂溶液。
目的是節約養分,集中營養供應,促進根系發育,增加果實產量。以疏花為主,疏果為輔,根據樹勢強弱確定留果量。
搞好清園工作,剪除病蟲枝、清除枯枝落葉、僵果、落果,集中燒毀或深埋。冬季深翻、涂防蟲環、枝干捆綁誘蟲帶可集中殺滅越冬害蟲;樹干涂白,能預防牲畜、鼠類、野兔啃食樹干,還可以減少冬春晝夜溫差造成的凍害。
利用害蟲的趨光性,懸掛頻振式殺蟲燈或黑光燈及粘蟲板;利用害蟲的趨化性,懸掛含殺蟲劑的糖醋罐(瓶);覆蓋防蟲(鳥)網等方法誘殺害蟲。
利用懸掛性引誘芯、迷向絲;根據需要助遷和保護瓢蟲、草蛉、捕食螨等天敵;土壤施用白僵菌、園內生草助養天敵等方式進行防治。
藍莓病害主要有白粉病、潰瘍病、灰霉病、根癌病等,蟲害主要有蚜蟲、螨類、果蠅、刺蛾、天牛、金龜子等。要選用無公害植物源、生物源、礦物源農藥,減少化學農藥的使用,并注意安全間隔期。
果實的采收期取決于果實的成熟度和采收后的用途,藍莓成熟度的判斷,可根據藍莓果實的硬度、顏色、果實的生長期等。剔除受病蟲害侵染和受機械損傷的果實,以及形狀不規整、色澤不佳的過熟果、僵果等,按顏色和單果質量分級。
通常采用無毒塑料盒包裝藍莓鮮果,一般每盒果質量120 克或500 克。然后裝入設計好的包裝盒,預冷5~8 小時,對藍莓果實實行≤10 ℃的冷鏈運輸,采用冷藏保鮮或氣調貯藏保鮮的方式,保持0~1℃的溫度貯藏或速凍后貯藏在<-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