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

摘要:職業教育肩負著培養技能型人才、傳承工匠精神的重任,提高教育質量、培養更多適應社會產業轉型發展的人才,是高職院校的目標。文章以大數據與會計專業為研究重點,廣泛開展調研工作,分析高職院校大數據與會計專業“1+X”證書制度建設現狀,指出高職大數據與會計專業“1+X證書課證融通途徑:深化產教融合,進行大數據與會計專業人才培養的頂層設計;細化課程標準,加快專業課程標準與職業技能標準對接;強化課程內容互通,推進課證融通模式。
關鍵詞:高職院校;“1+X”證書;課證融通;大數據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2)18-0013-03
基金項目:本文系天津商務職業學院2021年度院級科研項目“三教改革背景下高職會計專業‘1+X證書課證融通問題研究”(課題編號:TCC2021QN06)的研究成果
2021年10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明確提出要改進教學內容,課程建設必須按照企業生產實際、崗位需求,將職業技能標準融入課程建設中。要堅持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動形成產教良性互動、校企優勢互補的發展格局。課證融通是教學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培養高素質的應用型人才。下面,以天津××高職院校大數據與會計專業為例,對高職大數據與會計專業“1+X”證書課證融通問題進行探討。
為了更好地了解高職院校大數據與會計專業“1+X”證書制度建設情況,本文以天津××高職院校大數據與會計專業為例,進行調查研究。本次進行了多層次的問卷調查設計及分析、訪談調研,被調查對象主要分為四類:大數據與會計專業學生、會計專業教師、“1+X”證書等級考核社會評價機構、天津用人單位。下面,從這四個層次進行分析。
1.從高職院校大數據與會計專業學生層面分析
筆者主要對300名大數據與會計專業高職學生進行問卷調研,問卷調研問題由淺入深,從開始調研學生對“1+X”證書的了解程度、認可程度,到具體分析學生參加“1+X”證書的培訓方式、學校提供的學習資源是否可以滿足“1+X”證書需要、“1+X”證書與教學課程結合是否緊密等。在對“1+X”證書的了解程度這一問題中,有19%的學生表示對“1+X”證書不了解,并且大多是大一年級的學生;25%的學生表示了解一點,但不清楚到底有什么用;36%的學生表示較為了解,知道這一制度對自己的就業創業比較重要;還有20%的學生表示非常了解。這說明大一年級的學生對自己的專業認知不夠清晰,對“1+X”證書更是缺乏了解;部分學生雖然有所了解,但是也只停留在表面,并在對自己是否需要獲得證書這個問題上比較含糊。
在調研學生所在學校如何組織“1+X”證書有關培訓這一問題上,有21%的學生表示不清楚,未參加過相關培訓;19%的學生表示參加了學校組織的培訓,是正常課程外增加的模塊;25%學生回答是學校單獨組織的考前培訓;只有35%的學生表示學校有相關的專業課或者選修課程安排。從這個問題中可以看出,在300名學生中,有35%的學生參加“1+X”證書培訓課程是在自己所修的專業課或選修課上,是嵌在大學課程中的。在調研學生選擇“1+X”證書培訓課程的方式這一問題中,70%以上的學生明確表示希望培訓能與自己所學的課程相結合,并在修完課程學分的同時能獲得考取“1+X”證書的知識能力和職業技能。
2.從高職院校會計專業教師層面分析
筆者對天津××高職院校20名專任教師進行問卷調研,并對證書的試點負責人進行訪談,主要涉及的問題包括:所在學校是否為“1+X”證書試點、目前涉及的會計專業相關“1+X”證書有哪些、是否承擔“1+X”證書培訓工作、是否開設了相關課程、如何開展取證培訓、課證融通面臨的問題有哪些等。通過調研和訪談了解到:被問卷調研的20名會計專業教師中,80%的教師參加過“1+X”證書的師資培訓,50%以上的教師承擔了本校的“1+X”證書試點工作,目前開展的“1+X”證書項目主要涉及業財一體化、智能財稅、財務共享、企業管理咨詢等。在調研學校是否開設了相關課程的問題上,業財一體化、財務共享開設了相關的課程,其他兩門課程尚未開設相關課程。從對教師的調研中可知:教師希望將“1+X”證書培訓融入教學體系中,以專業課或者選修課等各種形式嵌入課堂。如果開設了相關的課程,做到課證融通,學生修完專業課或選修課后參加“1+X”證書考試,考試通過率非常高。如果沒有相應的課程安排,教師只能通過考前培訓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指導,這會給學生考證帶來一定的難度。
筆者在對“1+X”證書試點負責人的訪談中了解到:近兩年來,會計專業課程體系面臨改革,大數據與會計專業成為新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課程體系均需要重新修改和調整,“1+X”證書課程如何融入本有的教學體系里面是本專業不斷思考、不斷完善的過程。在課程融合上,主要有三個困境。第一,如何選擇“1+X”證書項目。由于大數據與會計專業“1+X”證書項目今年涉及3個項目,明年可能會增加到6個甚至更多項目,學校需要慎重選擇開展哪些“1+X”證書項目。第二,在課證融通方面,部分“1+X”證書內容較為單一,課程體系和教學體系不能很好匹配,課時安排困難。第三,“1+X”證書課程對實訓平臺、教學操作軟件依賴度非常高。
3.從“1+X”證書等級考核社會評價機構分析
筆者通過對“1+X”智能財稅、“1+X”財務共享兩個項目的等級考核社會評價機構進行電話訪談了解到:2021年有7所天津高職院校是智能財稅試點院校,計劃有400多名學生參加考試,少數院校開設了智能財稅相關的教學課程;財務共享目前有20多所院校參與試點工作,計劃有500多名學生參加考試,部分院校開設了財務共享相關課程。
4.從與專業相關的用人單位層面分析
筆者對天津市15家用人企業進行問卷調查,發現這15家企業的主要問題包括:是否了解“1+X”證書、對“1+X”證書的認可程度、“1+X”證書職業技能實操與企業實際業務的匹配程度等。在是否了解“1+X”證書問題上,36%的企業表示不了解“1+X”證書,30%的企業表示了解一點,剩下34%的企業表示比較了解。在對“1+X”證書的認可度上,80%以上的企業表示畢業生的實操技能需要在工作中體現出來,如畢業生在校進行過相關實操培訓,他們對工作崗位的適應能力就比較強,對財務軟件的操作也比較熟悉。
筆者通過對四個層面不同人群進行調研分析,得出以下結論。第一,對“1+X”證書的認知程度在學生層面、企業用人單位層面還需要繼續加深,繼續加強對“1+X”證書的宣傳和推廣。第二,“1+X”證書的課程培訓,與課程教學體系配合不夠緊密。第三,如何進行課證融通是會計專業改革的重要一步,是面臨新的專業目錄的重大挑戰,是高職院校奮斗的目標和努力的方向。
1.深化產教融合,進行大數據與會計專業人才培養的頂層設計
只有真正了解企業現在需要什么樣的人才,高職院校才能培養出企業需要的人才。企業是檢驗“1+X”證書實施的試金石,學生是否能真正掌握職業技能并適應企業的崗位需求,是用人單位檢驗的結果。因此,高職院校在大數據與會計專業人才培養的過程中,必須對用人單位進行全面的調研和了解,并主動吸收長期的合作企業加入到人才培養的頂層設計里,與合作企業一起研討專業的規劃、課程的建設。
“1+X”證書實施中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主體單位,就是“1+X”證書職業技能考核社會評價機構,它是深化產教融合,連接用人單位與高職院校的紐帶。簡單來說,“1+X”證書等級考核社會評價機構是“命題者”,需要職業技能評價機構構建出本行業較為先進的職業技能標準,在熟悉企業實際業務、掌握企業對人才需求的基礎上開發“1+X”證書考核模式。因此,高職院校應加強與職業技能評價機構的溝通,結合本校的專業師資隊伍、專業建設基礎、專業建設特色、教學條件、學生素養等情況,打造出適合本校的人才培養模式。
2.細化課程標準,加快專業課程標準與職業技能標準對接
高職院校要細化專業課程標準和職業技能標準,找到兩者的切合點,并在此基礎上將兩者進行有效對接。高職院校還要以企業(見表1)生產實際—職業崗位—崗位任務為切合點,對專業課程與職業技能標準進行對接。以××高職院校大數據與會計專業為例,高職院校應結合調研企業和學生頂崗實習、畢業去向情況,將學生可能就業的企業類型主要分為四類,并從四類企業的生產實際出發(每個企業需求的崗位不同、崗位任務不同,對學生的技能要求不同),對接大數據與會計專業目前涉及的專業課程以及相關的“1+X”證書。高職院校還應將專業課程的知識目標、能力目標、素養目標,對接“1+X”證書的職業技能目標。

3.強化課程內容互通,推進課證融通模式
高職院校在開展“1+X”證書工作時,最主要的是選擇申請哪些“1+X”證書項目,并了解“1+X”證書項目的課程內容。高職院校要把專業課程與證書課程內容相匹配,根據匹配程度進行課證融通。如果專業課程內容與職業技能證書內容匹配度非常高,可以在整合后完全融入專業課程內容;如果匹配度較高,專業課程理論部分和職業技能實訓部分內容較貼近,可以增加若干小模塊;如果匹配度不高,則需單獨開設課程;如果職業技能課程內容與多個專業課程內容相關,部分相同,則可以考慮混合模式,將職業技能課程內容進行拆分重新整合,與多門課程內容相銜接。
總之,課證融通問題是高職院校開展“1+X”證書試點工作時面臨的主要問題。筆者所在學校已對2021級的大數據與會計專業課程體系進行了調整并逐步實施,以真正做到“1+X”證書課證融通,讓學生真正掌握理論知識和職業技能。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企業輸送更多的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毛少華,李治.1+X證書制度下高職院校課證融通面臨的問題及對策[J].職教論壇,2021(12).
[2]孫善學.對1+X證書制度的幾點認識[J].中國高教研究,2019(07).
[3]杜怡萍,李海東,詹斌.從“課證共生共長”談1+X證書制度設計[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9(04).
[4]李壽冰.高職院校開展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的思考[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9(04).
[5]劉江華,劉波.基于“課證融通”的高職課程體系的改革[J].職教論壇,2011(20).
Research on the Integration of "1 + X" Certificate Courses and Certificates in Big Data and Accounting Major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ake Tianjin伊伊Taking Big Data and Accounting Major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s an Example
Li Li
(Tianjin Business Vocational College, Tianjin 300350, China)
Abstract: Vocational education shoulders the important task of cultivating skilled talents and inheriting the craftsman spirit.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and cultivating more talents to adapt to the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ocial industries are the goals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Focusing on the major of big data and accounting, this paper carries out extensive research,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1 + X" certificate system of big data and accounting major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ways of "1 + X" certificate course certificate integration of big data and accounting major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deepen the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and build the top-level design of talent training of big data and accounting major; refine the curriculum standards and speed up the connection between professional curriculum standards and vocational skill standards; strengthen the exchange of curriculum contents and promote the course certificate integration mode.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colleges;"1 +X"certificate; classcertificateaccommodation; big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