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媚妮
摘要:學前階段是一個人的良好學習習慣、道德品質形成的重要階段,因此要重視學前教育階段的引導,尤其是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更要從幼兒階段抓起。文章論述在蒙氏教育理念下培養幼兒數學思維能力的策略,指出教師應以幼兒學習興趣為導向,以新穎的學習方法為抓手,以良好的學習習慣為基礎,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豐富幼兒操作活動,促進幼兒數學思維能力的提高。
關鍵詞:蒙氏教育理念;幼兒教育;數學思維能力;能力培養
中圖分類號:G421;G613.4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2)19-0069-04
數學是一門具有周密嚴謹邏輯性的學科。幼兒形成一定的數學思維,能更好地理解客觀事物,進而有效把握事物之間的關系,這對幼兒以后的成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因此,教師應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設計適宜的數學學習活動,引導幼兒積極參與,從而有效提高幼兒的數學思維能力。本文基于培養幼兒數學思維能力的原則,對蒙氏教育理念下幼兒數學思維能力培育策略進行探究。
1.以幼兒學習興趣為導向
常言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幼兒來說,帶著濃厚的興趣學習數學知識,可以有效地降低學習過程中的疲勞感,進而優化學習效果。因此,教師在培養幼兒數學思維時,要始終做到以幼兒的學習興趣為教學活動的出發點,讓幼兒在學習過程中保持輕松愉悅的學習心理。教師要努力為幼兒創設充滿新鮮感的物質環境,如色彩絢麗多變的墻面、新穎稀罕的擺件等,以滿足幼兒對客觀世界的探究欲望。幼兒對未知的世界有著較強的好奇心,也有一定的戒備心理。因此,教師要重視為幼兒營造和諧、寬松的課堂環境,讓幼兒能自主選擇學習項目,使幼兒在輕松愉悅的學習環境中進行更多的自主學習。另外,幼兒的智力發展水平存在一定的差異性,教師要根據每個幼兒的實際情況進行引導。在創設物質環境過程中,教師要以教育對象為出發點與歸宿,盡量滿足幼兒潛在的求知欲望,使之獲得真正的感性體驗。
2.以新穎的學習方法為抓手
教師在培養幼兒數學思維的過程中,要講究教學方法的游戲化、生活化。游戲化指的是讓幼兒在游戲中學習數學知識,在相應的游戲情境中有效運用數學思維,同時讓幼兒在游戲中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形成一定的感性思維,從而獲得一定的滿足感。而感性思維積累到一定程度后,必然會發生質的轉變,即升華為理性思維。因此,教師要注意采用合適的引導方法,以感性化教學為主,循序漸進地引導,幫助幼兒建立理性思維。
3.以良好的學習習慣為基礎
只有在幼兒形成習慣的情況下,才能充分開發幼兒的數學思維。幼兒良好的學習習慣主要包括提問、聯想的習慣等。在提問習慣方面,教師要積極地引導幼兒,為其提供能夠提出問題的空間,讓幼兒積極向教師請教問題。從表面來看,這個過程并沒有涉及培養幼兒數學思維這一教學目標。但實際上,讓幼兒養成提問的習慣有利于啟迪和開發思維,如提問的角度、提問的范圍等。幼兒一旦養成了良好的提問習慣,就能在每一次提問活動中開闊自己的思維,為形成良好的數學思維奠定基礎。
1.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促進幼兒數學思維能力發展
良好的學習環境是促進幼兒數學思維能力發展的前提。蒙臺梭利教育理念認為良好的學習環境應該是一個“有準備的環境”。而這個“有準備的環境”將對幼兒數學思維能力發展產生積極的影響。蒙臺梭利認為,幼兒在出生后所接觸的環境往往是不利于其身心成長的,都是成人為滿足生活便利而創造的。這種環境的創造初衷并不是為滿足幼兒的成長需要,對幼兒來講是一種沒有準備的環境。幼兒在出生后直接進入成人創設的環境,容易產生困惑、恐慌等感受。而為了促進幼兒的身心正常發展,蒙臺梭利提出了創造“有準備的環境”的想法,即為幼兒創造適合其成長的環境,并保證幼兒能在這樣的環境中自由地操作各種活動材料,要保證環境能對幼兒形成一定的吸引力,讓幼兒感受到足夠的安全感,并與成人的環境建立一定的聯系。
第一,創造寬松的心理環境,消除幼兒數學恐懼心理。幼兒個體的發展水平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學習興趣也有所不同。因此,教師要為其創造一個較為寬松的心理環境,即能讓幼兒自由、愉快地學習。這樣,幼兒才能不受外界干擾,從而進行自由的選擇。而為了達到更好的引導效果,教師要提前了解幼兒的各方面能力的發展情況。對能力較弱的幼兒可以適當地放慢進度,進行循序漸進的引導;對于能力較強的幼兒,可以提高難度,同時結合實際情況加快學習的進度。幼兒在寬松的環境中,能產生更強烈的學習欲望,更快地進入學習狀態,從而掌握更多的數學知識,逐漸消除對數學的恐懼心理。由此可見,蒙臺梭利這種為幼兒提供寬松心理環境的主張,是讓幼兒能自主選擇自己喜歡的事情,充分尊重了幼兒的自主選擇權。而投入到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中,也能讓幼兒的專注力得到提高。
第二,提供豐富的物質環境,激發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根據蒙氏教育法,教師可以選擇一個教室用來擺放易于幼兒操作的材料,如數字與籌碼板、彩色串珠、砂紙數字板、數棒、紡錘棒、金色串珠等。蒙氏教學區的大部分材料都是為幼兒學習數學知識準備的,對幼兒有較大的吸引力,能有效輔助數學教學,幫助幼兒產生數的概念。另外,將數學區設置在教室中也是十分有必要的,在日常生活區可以進行一定的數學教育,還可以對其他的區域進行充分利用,如建筑區、商店、飯店等區域,都可以用來開展數學活動。幼兒天性好動,對世界有極強的探索欲。因此,為幼兒提供豐富的物質環境,能有效激發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
2.豐富幼兒操作活動,提高幼兒數學思維能力
幼兒習得數學知識的過程是自己對客觀世界實際探索建構的過程。其數學思維能力既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對外在刺激的直接反應生成的。因此,幼兒如果無法主動與數學知識建立有機的聯系,單純地依靠他人的引導是無法真正獲得數學知識的。也就是說,幼兒要結合自己現有的經驗基礎,主動進行探索活動,才能建構一定的數學概念。因此,讓幼兒自主開展操作活動,是切實提升幼兒的數學思維能力的不二法門。蒙臺梭利主張教學方法首先要基于幼兒的基本發展規律,并在此基礎上樹立長期發展觀,進而對幼兒感覺和經驗進行充分利用,使其在合理的引導下不知不覺地理解相關數學知識的內涵。《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也對此有一定的強調,即要利用豐富的材料為幼兒創造易于操作的環境,使其在這個過程中能充分調動自己的感官和經驗,從而進行有效的學習活動。基于此,教師要從根本上認識到幼兒開展操作活動的重要性,為其創造優越的物質環境,提供良好的學習條件,讓幼兒在操作活動中學習數學,通過自己的感官接觸世界,了解世界,發展邏輯思維能力、判斷推理能力等。
第一,在蒙氏學具操作中培養幼兒數學探究興趣。蒙氏教學理念極其重視幼兒的操作,即鼓勵幼兒充分發揮自主能動性,從而自主地操作相關材料,這樣才能充分調動其學習數學的積極性。蒙臺梭利的數學學具材料有一定系統性,各種材料之間都存在一定聯系。這些材料處處滲透著從數到形、從排列到數字間的關系,充分體現了數學的規律性。同時,這些材料都是按照“十進制”的原理進行設計的。這樣,幼兒在接觸材料的過程中,就能更為直觀地感受并理解數的增減是怎樣按照十進制規律進行的,進而領悟加、減、乘、除的運算規則。由此可見,蒙臺梭利是在充分了解人類學習規律的基礎上設計的操作材料,即由具體到抽象、由簡單到復雜。因此,要讓幼兒以更簡單的方法掌握數學知識,只能使其從簡單、具象的知識學起,在此基礎上慢慢進入到更復雜的學習層次。這個過程能讓幼兒的數學思維得到有效培養,使其分析整合的邏輯思維得到充分鍛煉,并使幼兒通過操作這些材料完成具象思維向抽象思維的轉變。以蒙氏教具圓柱體插座為例,此教具由4組圓柱體插座構成:第1組的直徑和高同時遞減,第2組的高固定不變直徑遞減,第3組是反比例組,第4組的直徑不變高度遞減。教具操作目的在于培養幼兒視覺的敏銳性,使幼兒學會辨別物品大小、高低、粗細的特征,通過配對、排序等操作培養邏輯思維能力。配對活動的操作方法是先邀請幼兒,再讓幼兒雙手握住第一組圓柱體插座,把圓柱體插座放到桌面上(一次只出示一組,分成四次),接著用三指捏的動作捏住圓柱體的手柄部分,從粗到細把圓柱體抽出,一一放在插座前,再用三指捏住最大的圓柱體插座將其插回插座。請一個幼兒嘗試結束后,讓大家自由操作。在整個配對活動的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幼兒認真觀察示范,注意按大小排序,練習一一配對,最后完成任務。排序活動的操作方法共有四步。第一步,請幼兒取來第一組圓柱體插座放在桌面上。第二步,讓幼兒將圓柱體插座取出來隨意混合擺放,通過自己的辨別,找出其中最大的一個,放在桌子的左邊。第三步,讓幼兒從剩余的圓柱體插座中,找出最大的一個,放在前一個插座的右側。以此類推,將四組圓柱體插座按照由大到小的順序排列整齊。第四步,將排列好的的圓柱體插座一一對應放入凹槽中,至此完成排序活動任務。在排序活動過程中,教師要注意每次只給幼兒展示一組,共分四次完成。蒙氏教具操作過程要注意讓幼兒使用得方便、玩耍得有趣,要讓每個幼兒都能通過教具操作活動喜歡上色彩鮮艷、新穎有趣的數學教具。操作過程中,教師應給幼兒準備充足的活動材料,使幼兒在輕松、愉悅的情境中進行操作活動,讓每個幼兒都能盡快地產生對數學的探究興趣。除此之外,蒙臺梭利教具還有一個自我訂正的功能。這是一般的幼兒教具所不具備的功能。教具的這個功能對集體教學具有重要的意義。在實際的幼兒操作活動過程中,教師往往不太關注其操作結果。因此,幼兒即便進行了一定的操作活動,也無法判斷自己的操作是否正確。而蒙臺梭利教具所具備的自我訂正功能,則可以及時幫助幼兒糾正自己的錯誤操作,提高學習效率。蒙氏教育將很多幼兒不易理解的數學概念滲透在教具之中。幼兒在進行數學操作活動時,可以通過操作各種教具完成相應的練習。在這個過程中,幼兒可以通過搭搭、玩玩、分分、合合等形式完成相關操作,在潛移默化中理解相應的數學概念,并在此基礎上形成一定的具象思維。
第二,在游戲活動中建構幼兒數學思維能力。數學知識本身有較強的抽象性、邏輯性、概括性,并且數學教學一般以集體教學的方式展開,教師通常以“一刀切”的方式進行授課,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幼兒的差異性,很多幼兒因無法與教師的思路同步,而逐漸降低學習數學的興趣。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應有意識地鼓勵幼兒,引導幼兒在游戲中充分運用自己已經掌握的數學知識。游戲是幼兒成長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也是最為主要的活動,而通過游戲學習數學知識也是一種十分有效的途徑。基于此,教師在進行教學引導時,可以采用形式多樣的智力游戲吸引幼兒的注意力。蒙氏數學是一種通過游戲來提高幼兒數學學習興趣的教學,從銀行游戲到點的游戲、從0的游戲到郵票游戲等,都可以轉化為各種現實性較強的問題,讓幼兒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領悟相應的數學知識。例如,在教學數量大小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讓幼兒在參與數字游戲的過程中感受數的大小。特別是在理解0的意義時,運用蒙氏數學教學法就顯得十分有效。在教學簡單的加法計算時,教師可以組織幼兒一起玩“小小銀行家”的游戲,講解錢幣知識,認識自動柜員機,看大人如何存取款。在教學除法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組織幼兒玩分水果的游戲。這些游戲都有相應的配套教具,幼兒可以充分運用這些教具,在教師的引導下領悟相應的數學概念。讓幼兒在游戲中學習數學知識,能使其感受到數學學習活動就是自己每天所接觸的游戲活動,從而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以后的數學學習奠定基礎。
第三,在日常生活中引導幼兒理解數學概念。幼兒在日常生活中所接觸的一切都能與蒙氏數學教具產生聯系。要讓幼兒掌握運用數學思維的方法,首先要使其思維與自身的日常生活產生聯系。只有這樣,幼兒才能靈活地應用數學思維,并用其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因此,教師要讓幼兒不斷積累數學經驗,熟悉數量關系,進而理解簡單的數學概念,并能進行簡單的數學計算。例如,在幼兒園日常進餐時,教師可以嘗試讓幼兒分發餐具。在分發過程中,幼兒能學會根據餐具的顏色、形狀等進行有效的分類,并在分發的過程中做到讓餐具數量一一對應。在日常的游戲結束后,教師可以讓幼兒將自己的玩具按顏色、形狀、大小進行分類。在戶外活動中,教師可讓幼兒在自己所在的位置辨認方向等。這些活動通常都發生在自然狀態下,能讓幼兒在不知不覺中形成數學思維。
第四,取得家長的配合。在沒有家長監督和參與的條件下學習數學知識,幼兒很難充分理解數學概念中的抽象內容,獲得的數學教育也是不完整的。因此,幼兒園要引導家長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識地為孩子創設有利學習條件,讓幼兒有更多的機會在日常生活中接觸數學知識,學習數學知識,運用數學知識。例如,家長在帶著孩子逛超市的時候,可以有意識地讓孩子在實際購物情境中認真觀察,充分調動孩子已有的生活經驗思考生活問題,如讓孩子學會看價格表,計算購買的商品種類和數量,學習如何分類擺放買好的商品等。而在購物結束后,家長可以為孩子設置一些難度更大的問題,如讓幼兒說一說今天都購買了哪些物品,并將其記錄在相應的表格內,對每件物品的花銷進行有效記錄。在超市購物的整個過程中,幼兒能充分復習課堂上學過的10以內加減法,提高計算能力。因此,讓幼兒在實際生活中接觸數學知識,能使其帶著濃厚的興趣學習,進而逐漸掌握計算方法。
總之,數學來源于生活,又能幫助人們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幼兒還處于剛剛開始接觸數學的階段,教師應給予他們充滿趣味的美好體驗,培養他們的數學思維能力。教師和家長在對幼兒進行數學啟蒙教育的過程中,應該充分地應用蒙臺梭利教育理念,發掘各種數學教育資源,結合生活實際,降低數學學習的難度,有效提高幼兒的數學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1]王金娥.蒙臺梭利教育對幼兒數學思維養成的延續作用[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9(04).
[2]李鵬.蒙氏數學學具操作與幼兒加減運算的研究與反思[J].西安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02).
[3]鄒玲,史海亮.蒙臺梭利教育實踐中的問題與對策研究———以山東濰坊為例[J].濰坊學院學報,2019(03).
[4]方新.幼兒數學活動中的深度學習與問題解析[J].小學教學研究, 2020(35).
[5]胡銀霞.蒙氏教育法在幼兒數學學習興趣培養中的運用[J].甘肅教育,2020(23).
[6]王小艷.提高數學思維能力的方法探析[J].陜西師范大學繼續教育學報,2007(02).
[7]陳東梅,牟映雪.幼兒園蒙氏教學中數字關系類教具使用存在問題及對策研究[J].天津市教科院學報,2017(04).
[8]宋臨興.昆明市S幼兒園蒙臺梭利數學區域活動中教師指導策略的個案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20.
[9]尹思懿.幼兒園實施蒙氏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D].魯東大學, 2014.
[10]郭玉鳳.蒙臺梭利學前數學教育的特點及啟示[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06(02).
Research on the Cultivation Strategy of Childrens Mathematical Thinking Ability under the Concept of Montessori Education
Lu Meini
(Affiliated Kindergarten of International School in Kunshan Development Zone, Jiangsu Province, Kunshan 215300, China)
Abstract: Preschool stage is an important stage for the formation of ones good learning habits and moral quality. Therefore,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guidance of preschool education stage, especially the cultivation of mathematical thinking ability should start from the early childhood stag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trategies of cultivating childrens mathematical thinking ability under the concept of Montessori education, and points out that teachers should take childrens learning interest as the guide, take novel learning methods as the starting point, and create a good learning environment based on good learning habits, enrich childrens operation activities and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childrens mathematical thinking ability.
Key words: Montessorieducation idea;preschooleducation;mathematicalthinkingability; abilitytrai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