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希棟 (江蘇省無錫市云林實驗小學,214101)
本課以《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1年版)》為依據,以學生生活狀態為基礎,緊扣“教會、勤練、常賽”理念展開教學。遵循認知和技能的形成規律,通過多樣化、趣味化的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練興趣,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體育運動,進而達成學習目標。在學習過程中滲透德育教育,培養學生的安全意識、規則意識、合作意識與良好的體育品德,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和諧發展。
本課教學內容選自江蘇省小學體育備課用書《科學的預設 藝術的生成》水平一(二年級)第2學期《技巧與游戲》單元第1課時《前滾翻:坡墊前滾翻》。“滾翻”是小學低年級學生非常喜歡的教材內容,本課教學內容以前滾翻動作為主線,從多種姿勢的滾動到直體滾動再到坡墊前滾翻,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坡墊前滾翻和之前學過的多種姿勢的滾動在技術動作的結構上有相通之處,從已知的技能共通點入手,再尋找其技術動作運動形態的不同點展開本課教學。本課教學重點是后腦著墊,難點是滾動圓滑,因此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牢牢把握本課的重難點,設計游戲化的教學內容和多種形式的誘導感知練習,建立正確的坡墊前滾翻動作表象,為學會“前滾翻”動作奠定基礎。
本課的教學對象是二年級學生,該階段學生身體正處于生長發育的敏感期,活潑好動、敢于表現,對新鮮事物充滿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歡挑戰與競賽。本班學生已具備較好的肢體控制能力,對各種滾翻動作有較多的體驗儲備和記憶,有簡單的解決問題的能力,但也存在注意力不易長時間集中、力量較弱等問題。因此在學練過程中如何通過多變有趣的練習形式,不斷激發學生的練習興趣和競爭意識非常重要。
蛇形慢跑→自編熱身操→滾動游戲(老鷹捉小雞)→教師完整動作講解示范→集體分解動作學練→坡墊練習→小坡墊練習→“翻翻樂”游戲→拉伸放松操→回顧本課學習內容→布置課后體育作業。
本課采用“興趣導向—自主學練—合作轉化—評價提升”的總體設計思路。在教法上,主要采用“情境教學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運用“講解示范法”幫助學生建立動作表象,采用游戲競賽法、分組練習法、過程評價法、巡視指導法、語言激勵法等協同達成學習目標;在學法上,主要采用模仿練習法、小組合作法、觀察比較法、分層練習法等,通過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合作解決,提高學生學練的積極性。
水平段:水平一 學生人數:40人 授課教師:李希棟 課時:1/8學習內容 1.前滾翻:坡墊前滾翻;2.游戲:翻翻樂學習目標1.了解前滾翻的動作方法;2.能做出由高向低坡墊上的前滾翻動作;3.對練習內容產生興趣,積極參與練習重難點 教學重點:后腦著墊;教學難點:滾動圓滑安全措施1.課前檢查好場地器材,加強安全教育;2.充分做好準備活動,重點活動頭部、頸部和肩部;3.練習時要態度認真,有序學練教學過程 學習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組織形式與要求 運動負荷時間 次數 強度開始部分(1′)師生互動與課堂導入1.集合整隊,檢查著裝; 精神飽滿,隊列整齊 組織:4列橫隊;要求:精神飽滿、積極互動2.師生問好; 師生問好1 小3.通過情境導入本課內容及任務:“歡迎同學們來到全明星體操訓練營,你們每個人都是小運動員,希望大家通過努力爭做體操小健將”認真聽講,初步了解本課內容,明確學習要求,進入學習情境,對學習產生興趣,希望成為“體操小健將”
續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