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永明 張強 吳偉紅 王萍 須小莉
(1.上海市松江區教育學院,201699;2.上海市松江區九亭第四小學,201615;3.上海市松江區中山第二小學,201600;4.上海市松江區東華大學附屬松江實驗學校,201600;5.上海外國語大學附屬外國語學校松江云間小學,201600)
2022年3月,為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加強防控,上海市教育委員會發布了《關于做好2022年春季學期中小學在線教學工作的通知》,要求全市中小學從3月12日起實施線上教學,重啟“空中課堂”的教學視頻資源按照“停課不停學、停課不停教”的工作要求,體育學科迅速啟動線上教學活動。如何平穩有序開展線上體育課教學工作,積極引導學生居家體育學練,成了廣大體育教師需要研磨的課題。
根據上海市教育委員會要求,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背景下,為實現“停課不停學”編制了“空中課堂”教學視頻資源,通過上海東方有線、上海微校等途徑播放視頻課程,為全市學生居家學習提供學習資源。體育“空中課堂”資源堅持了“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強調以學生發展為本,凸顯了“健身育人”的課程價值,制訂了單元教學內容,設計制作了每節時長20min左右的視頻課。小學依據“空中課堂”資源開展線上教學,以居家體育學習的實際情況為原則,從開展居家體育鍛煉的可行性、適切性以及安全性作為基本前提,兼顧體育教材內容特點和學生居家能夠學習的體育知識、體育技能。要求教師在線上教學中保證學生學會基礎知識、掌握簡化技能以及學會基本鍛煉方法,爭取做到安全學練、學有收獲、不擾民。
線上教學的模式選擇主要根據學校選用的軟件平臺和教師實際信息技術能力而定。按照上海市教委教研室的要求,線上教學采用的模式主要有以下幾種:模式1是沿用2020年春季學期的線上教學模式,即收看“空中課堂”(20min)+互動教學(20min);模式2是整合各級各類資源校本化實施,即學校體育教師直播互動(30min)。在實踐中,教師又創造了將2個模式混合運用的模式3,即利用“空中課堂”、線上體育資源以及自身日常積累的資源等,經過再次備課,制作課件進行線上教學。
學校以模式1和模式2為主要上課形式,要求教師掌握教學平臺的一般使用要求和方式,從課前備課、“空中課堂”學習和課后直播互動3個方面,根據線上教學的特殊性,精心準備線上教學、居家鍛煉等內容,課前充分了解教學重點和主要環節,做到有“備”而來。
在線上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學生居家學習生活中的身心健康和全面發展,運用多種方式關注學生的學練情緒,營造良好的鍛煉學習氛圍。如,采用“暖場、暖身更暖心”做到體育課的健體育心。暖場指課前針對學生完成作業的情況、參與體育活動感受等話題開展評價反饋、有效溝通,讓學生的心情得以愉悅,期待學生以良好的身心狀態開啟學習之旅;暖身指課中教師結合學生參與課堂中的表現傳遞安全學練、合理運動的重要性,通過挖掘教材德育內涵、創設有效活動情境、捕捉課堂學練時機等方法加強學生的德育教育,鼓勵學生在運動中展現堅持到底、敢于挑戰自我等優良品質;暖心指課后教師要及時反饋評價課堂表現,及時跟進,真正做到隔屏不隔愛,關注學生身心健康。
線上教學的統一實施,使學生開啟了線上體育學習生活。在剛開始線上教學時,由于廣大體育教師自身的信息技術水平不一,各教學軟件和平臺的功能不一,教師未能有效掌握各項功能、技術,造成學生出勤率低、互動少、學練效果不佳等問題。同時,線上教學不僅受居家學練條件的限制,還受到體育課教學要求、運動強度以及鍛煉時間等特殊性的約束,在管理、組織以及運動負荷等方面一定程度上受到影響。那么,如何在有限的空間、時間內提高學生線上體育學練的效果呢?
1.課前準備。教師提前觀看“空中課堂”,以年級為單位進行集體備課,整合、重構空中課堂資源,研討各年級線上教學設計和課后鍛煉內容,收集或錄制相關運動小視頻,豐富線上教學資源,并制作PPT課件。教師需提前進入直播間,通過直播通知學生當日的上課內容,同時準備器材,并提醒學生輕拿輕放。采用圖片或文字的形式在班級群內提前預告課的時間、內容、課前準備以及學練要求。
2.課中實施。師生同步觀看“空中課堂”,可以通過一些視頻會議軟件觀察學生的學習情況,并進行安全注意事項、重難點的提示。對在直播間的學生隨時點名讓其打開視頻,給予動作指導,及時反饋練習情況。師生一起通過平臺觀看提前下載的“空中課堂”教學視頻,及時暫停視頻進行動作要領的強調和指導,提醒學生要關注的重點。通過直播形式全程進行課堂教學,有助于充分利用平臺的功能處理教學關鍵問題,采用多樣方法提高教學實效。
3.互動環節。教師指導學生依據空中課堂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進行練習鞏固,通過連麥、評論區留言等形式檢查學生“空中課堂”的學習情況。針對“空中課堂”教學內容提出各環節的學練重點及居家運動措施,帶領學生練習綜合互動體能游戲,也可以布置課后體育作業。教師對照“空中課堂”內容、新授校本課程內容、情境主題等,進行課后體育作業指導,反饋體育鍛煉情況,提醒學生準備下節課所需器材。
體育教師在課堂中充分利用教學平臺的功能,挖掘與教學內容的“契合點”,增進線上課堂的互動性。教師深度挖掘各平臺和軟件的功能,如“視頻互動”“獎勵”“焦點”“投票”等,在課堂中采取多樣化的互動方式,吸引學生注意、調動課堂氛圍、提高學練組織效果、提升居家運動負荷。
1.視頻觀察,及時關注指導。線上教學全程以視頻直播的方式開展,教師實時查看學生的學練情況,在教師的關注下,學生的學習狀態更有保證。學生學練時,教師給予即時且有針對性的技術指導,在強調動作重難點的同時提醒學生學練安全,并有效保障學生運動負荷的達成。
2.獎勵互動,促進運動參與。在線上教學過程中,也可采用分組學練、分組競賽等形式進行,通過小組競賽,及時給予學生及小組激勵和肯定,通過軟件功能獎勵“星星”或“獎杯”,激發學生學練的興趣,促使學生由“被動”轉化為“主動”,進而提高學習的熱情,提升練習效果,達到帶動全班學生積極參與學練的目的。
3.優生展示,提升學練質量。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學練時,教師借助軟件觀看視頻并巡視指導,將優秀學生的動作視頻置頂進行展示,展示期間教師強調完成動作的正確方法,這既是對優秀學生的鼓勵,又能勉勵其他學生積極挑戰,有效提升學生學練的質量,提升運動負荷。
4.“投票”互動,彰顯主體意識。課堂教學活動以學生為主體,要把更多的主動權還給學生。教師提前設計多種趣味體能練習形式,如酷跑練習、體能大樂透、砸金蛋等供學生選擇。體能練習前,教師引導學生利用“投票”功能在多項體能游戲中選取其中2項,并將學生的投票結果進行現場公示,將票數最高的2項作為當日的體能練習方式。投票選擇體能練習在優化課堂互動氛圍的同時,增加了學生的參與興趣,讓學生體會到自己是課堂的主人,增強了主動參與的熱情,能夠有效提升體能練習的效果。
隨著《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生體質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出臺,對體育與健康課程提出“教會、勤練、常賽”的要求,強調“學、練、賽、評”相結合,讓學生學會鍛煉。
對于“空中課堂(20min)+互動教學(20min)”線上教學模式,“空中課堂”的教學內容很可能無法完全滿足需求,需充分運用“空中課堂”的“課后鍛煉”(即課后體育作業)環節的要求,引導教師和學生延伸“空中課堂”的教學內容進行線下拓展,培養和提高學生的運動能力。
由于學生居家環境、學練基礎有差異,“課后鍛煉”應基于居家特點,從3個方面進行設計,即健康知識、運動技能、體能練習。注重從課內向課外延伸,關注內容的選擇性和探究性,為學生自主鍛煉提供具體指導,并引導有能力的學生進行再創造、再設計,培養學練過程中的探究能力。
“課后鍛煉”設計應注重鍛煉方法的掌握和鍛煉習慣的培養。教師可以運用相關軟件對學生的練習視頻進行反饋和指導,并在課后體育作業中對學有余力的學生提出更高要求,鼓勵其在教師或者家長的指導下,對所學內容進行再創造、再設計,為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打下基礎。
因此,線上教學中,教師在課內通過運用教學平臺的技術與教材內容,教會學生鍛煉方法和基礎技能,結合居家環境,運用跟教師比賽、跟自己比賽等形式,激發學練趣味,逐步達到“教會”的要求。課后通過作業的布置,讓學生把課內學練拓展到課外。如,通過改變課內的游戲方法,提高運動興趣,促進學生運用已學的方法進行整合鍛煉,能夠達到“會練”。只有“會練”,才能在日常的鍛煉中達到“勤練”的要求。線上體育教學中,有計劃有步驟地設計系列課后體育作業,能進一步鞏固鍛煉方法,逐步提高運動技能,為學生終身體育打下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