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濉溪縣四鋪中心學校 李曉鵬 劉秀榮
混合式教學是將傳統教學與在線教學有機結合在一起的現代化教學方式,學生在這種方式中發展思維,實現深度學習.一些偏遠的農村中小學師資力量相對薄弱,在線課程的引入為學生提供了更多、更好的開放性資源.因此,在農村中小學開展在線混合式教學是孩子們的福音.
在線課程是指體現現代理念與思想的Web課程,是基于情境、資源與協作的學習,有顯著的開放、共享、交互與自主等特征.近些年,在線課程實現了由城市向農村發展的趨勢.研究發現,當代的農村中小學,在線課程讓混合式教學開展得風生水起,但它又具有雙面性,利用好了就是良好的教學資源,利用不當則產生各種弊端.
將傳統的面授與在線教學整合在一起,以課程目標為導向,根據教學內容、學情及師資特征的具體情況,結合多種教學方式實施教學是混合式教學的主要方式.隨著時代的進步,農村學校也全面覆蓋了在線教學的軟件與硬件.為了利用好這些資源,降低教學成本,提高教學效益,混合式教學成了農村中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大趨勢.如表1,幾種教學方式各有自己的特點.

表1
通過表格不難發現,混合式教學具有兩種教學的優勢,尤其對農村學生來說,可通過在線教學的方式認識外面豐富多彩的世界,學生在這種教學模式下能拓寬視野、開拓思維.
混合式教學模式不論是從資源還是從效果看,都有顯著的優勢.但經調查發現,在當前的農村中小學數學教學中,這種教學方式開展得并不十分順利.研究發現,主要問題在于教師的認識層面.
混合式教學是時代發展的產物,它在新課改的踐行中脫穎而出,具有傳統教學無可比擬的優勢.但農村中小學教師受生活環境的影響,有一部分教師的觀念仍未跟上時代的節奏,依舊沉迷于粉筆、黑板的教學模式.有時為了應付曬課、微課或公開課等,會利用多媒體進行授課,但僅限于將傳統的板書換成一張張PPT而已.
混合式教學必然涉及互聯網的使用,但農村中小學一些年紀偏大的教師,雖然有豐富的教學經驗,但對互聯網的使用十分生疏.混合式教學需要將教學內容、重點等在課前進行一定的規劃,并與線上教學內容相整合,才能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這就對教師提出了較高的操作要求,教師需掌握網絡課程的制作,對視頻、音頻乃至課件的上傳等流程要了如指掌.操作技術的不嫻熟會影響混合式課堂的建設.
混合式教學將教師為主的狀態轉化為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形式,教師的角色從傳播者轉變為教學的輔助者或知識的提供者.有些教師對于角色的轉變還處于適應期,導致產生了一些教學矛盾.混合式教學要求教師提前準備好課堂上所需的相關資料,在學生自主學習的基礎上,給予適當的引導、提示等.這就對教師的教學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不僅要有較強的專業水平跟上網絡資源的更新,還要擁有超乎常人的洞察力,以做好適時的引導工作.
踐行混合式教學,可分三個階段:(1)課前做好充足的準備,可采用翻轉課堂的模式;(2)課程中以課堂為教學平臺,利用在線資源與教師引導相結合,突破教學重點與難點;(3)課后及時評價,鼓勵學生歸納、總結、提煉所學內容.
混合式教學需要在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如微課的制作或資料的搜集,音頻的講解或格式的轉化等.同時,對硬件與資源的建設都有一定的要求,如白板、投影儀等設備的配備,《幾何畫板》視頻錄制等軟件工具的使用等,只有做好一切準備,才能在教學中做到胸有成竹、隨機應變.
案例“相交線與平行線”的教學.
這部分內容是“平行線的性質”章節重要的知識點之一,它在幾何領域中有重要地位.本節內容不僅與之前接觸的平行線的定義、判定方法及相交線等內容相關,還是后期將要接觸的平行四邊形、多邊形及立體幾何等重要知識的基礎.因此,本節內容起到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
第一步:利用PowerPonit2013制作微課,在PPT中插入針對本節課教學內容講解的音頻,并將格式轉化為WMV的形式.
第二步:將制作好的微課上傳到平臺,供學生預習,讓學生對教學內容有一個初步的感知,并要求學生自主完成線上測試.
利用平臺鼓勵學生借助微課自主學習,不僅激發了學生對相交線與平行線的學習興趣與探究欲,還為課堂面授做了鋪墊.此過程也從真正意義上體現了新課改所倡導的因材施教的原則,學生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進行自主學習,使得每個學生都在課前對該部分教學內容產生不同程度的認識.
課堂中,首先要檢驗學生在課前自主學習的成效,及時調整教學方案.同時,對于一些存在的共性問題或難點,教師可在面授過程中適當地進行引導或讓學生通過合作學習,自主突破.在本節課的自測環節,發現學生存在的共性問題是對平行線的性質認識不清[1].為此,筆者提倡用小組合作的方式探討這個話題.
學生在合作交流中,用平行線的第一條性質分別推導出第二條和第三條性質.同時,明確了性質一是已經確定的公理,可省略證明環節.但是,其他兩個性質需經過證明,才能應用到生活實際中.
混合式教學實施后,應及時給予評價.讓學生收到準確的反饋,才能深化學生對知識的認識.主要從課堂與網絡兩方面進行評價:(1)課堂評價包括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回答問題時的表現、合作學習時的表現、課堂測驗與學生互評等方面;(2)網絡評價的關注點則在學生在線課程的瀏覽時間、頻率、網上作業與測試等.
本節課結束時,筆者給予在線學習積極性高、學習效果好的學生雙倍積分.但是,有一部分學生因家庭條件的限制,課前自主在線學習存在一定的困難.筆者特將這幾名學生集中到辦公室在線學習,并與家長和學校及時溝通,希望早日解決實際問題.對于一些平時不太會網絡操作的學生,只要瀏覽了微課,就給予肯定與鼓勵.在教師積極引導下,每個學生都參與到本節課的教學中,體驗了現代化教學手段帶來的裨益.
混合式教學的開展,對農村師生來說是一件好事,但也給他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就要求教師首先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并不斷學習新知與技能,才能帶領學生在科技發展的學習道路上越走越遠[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