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丹琴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 年版)》(以下簡稱《課程標準》)提出:“教師應當堅持以學生為本,面向全體學生,關注個體差異,優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率,為學生繼續學習奠定基礎。教師鼓勵學生通過觀察、模仿、體驗、探究、展示等方式學習和運用英語。”(教育部2012)
事實上,現在很多教師把閱讀理解的講評看作一項任務,快速核對答案,認為解決了學生提出的問題,就完成了閱讀理解題的講評。很多教師在閱讀理解講評過程中缺乏對學生語言知識積累和解題思路、方法的指導,就題論題,采取“滿堂灌”的傳統教學方式,導致學生被動接受,缺乏思考過程,不能真正發揮其主體作用(春霞2020)。因此,關注閱讀理解題講評策略,以學生為主體進行初中英語閱讀理解題講評,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提升其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合作學習”這一概念于1970 年首次在美國被提出,它在20 世紀80 年代經歷了世界范圍的迅速發展,90 年代進入我國部分學校進行小規模試行。它要求以學習小組為單位,幫助學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礎上,通過個體思維碰撞、思路整合的合作過程更好地完成共同任務。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下的英語作業講評符合新課改的思想,集“自主、合作和探究”于一體。該模式真正實現了“寓教于樂”的教學理念,更關注學生能力的培養,讓他們終身受益(高慧2019)。
首先,根據性格、性別、思維方式、知識掌握程度等對學生進行分組。6 個學生一組,按知識掌握的程度從高到低給他們編號,即1 號為知識掌握程度最好的學生……6 號為基礎最弱的學生。然后,分成3 對互幫互助的Pair,1 號和6 號、2 號和5號、3 號和4 號。在合作學習中,由Pair 作匯報,各小組之間同質同類競爭。比如,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和回答問題時,由3 號完成,那么每個組都得派出3 號學生。但是,在整個討論和準備過程中,小組成員是可以互幫互助的。在建立好學習小組后,教師首先在講評閱讀理解前對學生的答題情況進行整體的錯誤率統計,對錯誤題型進行分類,并結合正確率課前備好課,課堂上有針對性地引導小組合作學習、總結和鞏固。
閱讀理解題的考查類型通常有主旨大意題、細節理解題、詞義猜測題、推理判斷題等。下面以主旨大意題和詞義猜測題為例,指導學習小組總結歸納解題方法和閱讀技巧。
由于每個小組閱讀理解題的錯誤類型不一樣,第一步先讓小組的Pair 分享自己做錯的題目的解題思路,然后互相幫忙分析正確的思路。如果Pair 雙方都做錯了,就請小組里的1、2 號學生幫忙解決,如果1、2 號學生不能解決,就請求教師幫助。在統計閱讀理解題的錯誤率時發現,學生在主旨大意和詞義猜測方面比較薄弱。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對主旨大意題的定位不清楚。因此,教師在講評前可以先讓學生小組討論主旨大意題的題干有哪些,有什么特點,然后讓他們完成以下練習(見圖1)。

圖1
在學生完成以上練習后,教師留出1 分鐘時間讓他們核對答案并討論。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可以總結出主旨大意題通常會將選擇文章標題、段落大意、文章寫作目的及中心思想等作為題干。學生了解了題干后,對自己要找什么樣的答案就更加清楚了。
閱讀案例1(見圖2):

圖2
對于這一篇閱讀理解的主旨大意題,很多學生選擇B。在閱讀技巧的指導上,教師邀請做正確的小組匯報他們的解題技巧。然后,教師引導學生關注文首,因為文首通常會提出主題,并用細節或者例子來解釋、論證,支撐主題思想。文章第一段尾句提出主題后,隨即用阿木做了很多不同的木制手工產品及網友對他的評價和他兒媳婦的闡述來支撐主題句——他為什么被叫作現代魯班。在總結完這個技巧后,教師提供一些主旨大意題的拓展練習。拓展閱讀需要過程性的策略指導。教師先要轉變觀念,重視閱讀過程本身,然后了解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采用了哪些閱讀策略,有怎樣的閱讀體驗(王愛平2018)。通過主旨大意題的拓展練習,再次讓學生討論,引導他們總結出主旨大意題除了可以通過文首,還可以通過段首、段尾、文章小標題、圖片、文中反復出現或者強調的核心詞匯、與核心詞相關的詞匯,以及故事的發展順序等找出或歸納出主題。
閱讀案例2(見圖3):

圖3
詞義猜測題的正確率也不高。以閱讀案例2 為例,學生做完后討論,分享解題思路。文章中的副詞still 很關鍵,學生可以總結出:在猜測詞義時要根據目標單詞前修飾的副詞進行推測。接著,教師推送同類型詞義猜測的閱讀理解題,引導學生總結出詞義猜測題還可以根據目標單詞前、后文及同義詞進行推測,關注目標單詞前、后的連詞,如and、or、also、as well as、but 等;一些介詞或者介詞詞組,如instead of;一些表目的的詞或者詞組,如to、in order to 等;非限制性定語從句的解釋、說明等。詞義猜測題并不是憑想象去猜測,而是要從文章中找出猜測的依據。教師要鼓勵學生多一點兒耐心,認真閱讀。
閱讀理解題的講評時間有限,教師不可能在一堂課完成所有閱讀技巧的傳授與鞏固。教師可以設定教學目標,每一次閱讀講評課攻克一個或者兩個閱讀技巧,在以后的閱讀講評中反復操練,使學生真正熟能生巧。
1.構建思維導圖,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在處理了學生的錯題及總結了一些做題技巧后,教師引導他們整體閱讀文本,“關注閱讀文本的體裁,辨別不同文體的特點,體會和感悟同類文體的共同點”(王愛平2018)。
下面以故事類記敘文和議論文為例進行分析說明。
故事類文本一般以一些人物角色為中心講述一個故事,這個故事可能充滿趣味性,也可能引發人的深思。故事類文本的這個特點更能激發學生的興趣。
以人教版初中《英語》八年級(下)Unit 6 配套閱讀為例:
Once upon a time,there was an island where all the feelings lived:Happiness,Sadness,Knowledge,and all of the others,including Love.One day the feelings were told that the island would sink,so all built boats and left,except Love.Love was the only one who stayed.Love wanted to hold out(堅持)until the last possible moment.When the island had almost sunk,Love decided to ask for help.Richness was passing by Love in a big boat.Love said,“Richness,can you take me with you?”Richness answered,“No,I can’t.There is a lot of gold and silver in my boat.There is no place here for you.”Love decided to ask Vanity(虛榮心)who was also passing by in a beautiful ship.“Vanity,please help me!”“I can’t help you,Love.You are all wet and might damage(破壞)my boat,”Vanity answered.
Sadness was coming near.So Love asked,“Sadness,let me go with you.”“Oh...Love,I am so sad that I need to be alone by myself!”
Happiness passed by Love,too,but she was so happy that she did not even hear when Love called her.
Suddenly,there was a voice,“Come,Love,I will take you.”It was an elder.So thankful and happy,Love felt so lucky that he even forgot to ask the elder where they were going.When they arrived at dry land,the elder went her own way.Love asked Knowledge,another elder,“Who helped me?”
“It was Time,”Knowledge answered.
“Time?”asked Love.“But why did Time help me?”
Knowledge smiled with deep wisdom(智慧)and answered,“Because only Time is able to understand how valuable(珍貴的)Love is.”
在整體閱讀故事類文本時,教師提出以下幾個問題:(1)How does the story begin?(2)What happened next?(draw a mind map if you need)
教師提出問題后,先留出時間讓學生小組討論,然后邀請小組代表發言。針對不同的問題,邀請小組不同學生分享,這樣能盡量保證小組成員都參與。
由于問題1 比較簡單,可以邀請5 號或者6 號學生回答。在小組成員的幫助下,學生可以在文章的開頭或者首段找到問題1 的答案:“Because the island would sink(沉沒).”由于問題2 的難度大一點兒,可以邀請1 號或者2 號學生回答。在學生分享思維導圖的過程中,發現有的學生結合簡筆畫和故事情節畫的思維導圖很生動。教師結合故事情節匹配一些圖片,使思維導圖更生動活潑,激發學生的興趣。
教師也可以根據文章內容,引導學生畫出以下思維導圖(見圖4)。

圖4
大部分1、2 號學生能夠概括出故事的主要內容及關鍵詞。在學生整理出來后,教師引導他們對故事類文本的思維導圖進行總結。故事類文本可以從故事的起因、經過和結果這幾個方面進行思維導圖的設計。
議論文通常基于某一個主題展開討論,一般有論點和論據,因此結構會更清楚一些。以人教版初中《英語》八年級(上)Unit 2 關于健康生活習慣的同主題配套議論文閱讀為例:
If you go to a fast food restaurant,you will probably see a lot of teenagers.Today,many teenagers are overweight,and some of this because of their bad eating habits.Most teenagers love food with a lot of fat,oil,salt,and sugar.People often call this kind of food“junk food”.
But bad eating habits go beyond fast food.We find many teenagers eat unhealthily.Some don’t have breakfast before they go to school.During the day,some don’t have a proper meal for lunch.In a recent survey at one school,scientists found that over two thirds of the students didn’t follow a healthy diet.They didn’t like vegetables,and many of them didn’t like fruits.They preferred to eat food with a lot of salt,sugar,or fat.
Parents today also worry about their children’s diet.Some doctors give the following advice:
★Teenagers shouldn’t eat too much junk food.
★Teenagers shouldn’t eat food with too much salt.Salt can cause high blood pressure in the future.
★Teenagers should eat food with less fat,oil,and sugar.
★Teenagers need to eat some fruits and vegetables every day.Fruits and vegetables are rich in vitamins and have little fat.
★Teenagers need to drink more milk.Milk will help their bones grow.
★Teenagers need to eat breakfast every day.Breakfast gives them energy in the morning and it is good for their body and mind.
在議論文整體閱讀過程中,教師可以向小組提出以下問題:Do you understand the passage?If not,tell me your questions,if yes,draw a mind map.
通過這個問題讓小組成員之間互相幫助,理解整篇文章,學會通過思維導圖概括大意。最后,邀請小組代表匯報。
首先,讓小組5、6 號學生提問,由其他學生幫忙解答。如果組內不能解決,可以請求其他小組幫忙解決。如果未能解決,教師再參與。接著,讓小組3、4 號學生找出該篇議論文的主題overweight,待主題明確后,邀請小組1、2 號學生展示mind map。在小組都分享完以后,教師展示自己整理的思維導圖(見圖5)。

圖5
根據這篇文章,結合思維導圖讓學生討論,引導他們總結出議論文的篇章特點:描述現象,總結原因,接著提出解決措施;議論文段落的寫作特點:先提出論點,如圖6 中的We shouldn’t eat food with too much salt;然后用“Salt can cause high blood pressure in the future.”這個論據支撐前面的論點。

圖6
學生通過對比自己和教師繪制的思維導圖,加深了對文章脈絡的理解,同時提升了邏輯思維能力。
通過以上故事類文本和議論文的思維導圖的構建,學生能養成整體閱讀的習慣,從而構建思維體系。
2.積累好詞好句,夯實學生的語言基礎
不管是故事類文本還是議論文,教師都可以向學生提出以下問題:Are there any words or sentences good for your reading and writing? 然后,引導學生積累好詞好句。教師可以通過設計希沃課堂活動的詞語配對游戲、小組Pair 你比我猜或者英文填詞游戲等活動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在講評分析完文章中的好句子后,教師讓小組學生仿寫句子并互相批改,選出最好的句子展示,并以小組競爭的方式進行。這樣,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還可以在游戲中提高其積累好詞好句的積極性。
3.設置開放性問題,發散學生的思維
在以上故事類文本中,教師可以提出以下開放性問題:(1)Can you use one word to describe the character of the story(any characters are ok)?(2)What do you learn from the story?教師請3、4 號學生回答用一個詞形容主人公的問題。由于是開放性問題,學生給出了很多答案,如用bad、terrible、cruel、mean、greedy、heartless 等 詞 形 容happiness、miserliness、vanity 和sadness;用poor、lazy、great 等 詞 形 容love;用helpful、kind、patient、great 等詞形容time;用smart、hard-working 等詞形容happiness、miserliness、vanity 和sadness。通過問題(1),讓學生表達自己對故事人物的看法,用不同的詞評價,培養其發散思維。學生對問題(2)的表達欲很強。很多學生提到:“We should help each other.Everyone may be in trouble one day.We should always prepare for the future.No matter what difficulties we meet,we should be optimistic because time will help you.”最后,教師可 以 總 結:“Hope for the best,but prepare for the worst.Save for a rainy day.”
在以上議論文文本中,教師提出以下開放性問題:(1)Do you agree with the writer?Why?(2)What did you learn from the passage?通過這兩個問題,讓學生學會批判思考,同時汲取文章中的精華內容,如讀完文章后對如何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有了更清晰的認識,并能夠提醒自己少吃垃圾食品,從而達到了德育目標。然而,有的學生提出“垃圾食品并不是一無是處的”,如“When I eat junk food,I will have a good mood.And because it’s delicious,so I can forget all my problems.”等。這時,教師應鼓勵學生大膽表達自己的觀點,并給予適當引導,如垃圾食品確實在某種程度上可以緩解大家的心情,只是吃的時候要注意量的控制。
4.引導小組讀后寫作,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讀后寫作是學生在讀透閱讀理解語篇后的信息再梳理、語言再認知、能力再提升、思維再加工的必要舉措(高云2018)。如果學生能把在閱讀理解講評過程中學到的知識落實到實際寫作中,其語言基礎和思維能力都會大大提高。
比如,針對以上故事類文本,教師引導學生續寫故事——在Love 被救了以后,Love 和Time,或者Love 和Happiness、Miserliness、Vanity、Sadness等再次相見時,會發生什么;或者讓學生改寫故事的結局。有的學生很大膽,在改寫結局時用海上的風暴懲罰了不愿意向Love 伸出援手的Happiness、Miserliness、Vanity、Sadness,最后這些人要保護的東西都付之東流;有的學生寫了Love 和Time 成了很好的朋友,然后有一天Happiness、Miserliness、Vanity、Sadness 都遇到了困難,來找Love 求助,Love 依然大方地幫助了他們,再一次展現Love 的偉大,而Time 看到了這一幕,更加珍惜Love,一直默默地陪伴著Love,作它堅強的后盾。
又如,針對以上議論文閱讀文本,教師讓學生根據“論點要有論據支撐”的思維,寫2—3 句關于運動能保持健康的建議,并描述原因,以此訓練學生學會用supporting details 支撐論點的思維。
講評完之后的小練筆讓學生學以致用,不僅積累了好詞好句,還提升了思維能力。這樣,學生真正學會閱讀,并從閱讀中學有所得。
英語閱讀理解題的講評不能局限于核對答案,就題論題,而應以學生為主體,注重發揮其主體作用。教師可以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從閱讀技巧和方法的歸納、整體閱讀下思維導圖的構建、好詞好句的積累、發散性思維能力的培養等方面進一步挖掘文本價值。最后,通過讀后寫作幫助學生進一步鞏固閱讀所學,培養其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同時提高其批判性思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