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合陽子,韓曉玲
(西安力邦制藥有限公司,陜西西安 710077)
最早的商業嬰幼兒配方奶(液態)由德國化學家Justus Von Liebig 研制并于1867 年獲準上市。大獲成功后,當時的歐洲市場涌現出大批競爭者爭相效仿,嬰幼兒配方奶也從初步成型逐步實現了工藝進階,多種類型的嬰幼兒配方奶應運而生。時至今日,嬰幼兒液態配方奶已成為嬰幼兒食品行業的佼佼者,被國際公認為最先進的嬰幼兒食品之一,是科學喂養的必備食品,已在歐美、日本等發達國家流行多年。據美國FDA 統計,在美國,每年大約有100 萬新生兒直接使用液態配方奶,3 月齡嬰兒使用液態配方奶的數量更是高達270 萬。加拿大政府官方文件中也明確指出:“如果您計劃外出超過2 h,最好攜帶未經開罐的液態配方奶(給孩子)”。
在我國,隨著90 后、95 后逐漸成為主流生育群體,傳統喂養習慣也隨之更迭、升級,營養、便捷成為新生代父母首要喂養訴求。我國嬰幼兒液態配方奶市場尚屬“藍?!保斍笆袌鲆捕酁閲馄髽I如美贊臣、雀巢、達能等在線上平臺推出產品或線下母嬰實體店進行銷售。國內企業看好行情,也陸續向嬰幼兒液態配方奶試水,希望以此培養并引導消費習慣、提升產品認知從而促進消費意愿;摸索一套更完備的產供銷鏈條,為今后拓展市場做好先行準備;搶占市場先機,有力把握下一個嬰幼兒食品行業風口。
嬰幼兒液態配方奶是指以乳類及乳蛋白制品為主要原料,加入適量的維生素、礦物質和/或其他成分,僅用物理方法生產加工制成的液態產品。嬰幼兒配方液態奶分為3 段,Ⅰ段適用于0 ~6 月齡嬰兒、Ⅱ段適用于6 ~12 月齡嬰兒,Ⅲ段適用于12 ~36月齡幼兒。產品可直接喂食嬰幼兒,也可溫熱后使用[1-3]。
(1)按基礎配料分類。①以母乳、乳清為基礎的嬰兒配方乳,用于對牛乳不過敏的嬰兒。②以大豆為基礎的嬰幼兒配方乳,用于對牛乳過敏、對大豆不過敏的嬰兒。③低變應原的嬰兒配方乳,用于對牛乳和大豆都過敏的嬰兒。
(2)按鐵強化分類。①鐵強化的嬰兒配方乳。在標準稀釋配方乳中每升配方乳中鐵的含量不低于10.0 mg。②低鐵的嬰兒配方乳。在標準稀釋配方乳中每升配方乳中鐵的含量不低于6.7 mg。
(3)按物理形態分類。①嬰兒配方乳粉。②液態濃縮嬰兒配方乳。③即時液態嬰兒配方乳[4]。
嬰幼兒液態配方奶和嬰幼兒配方奶粉的營養成分幾乎無差異,但在便利程度、工藝等方面存在著質的差別,兩種嬰幼兒配方奶的異同見表1。

表1 嬰幼兒液態配方奶和嬰幼兒配方奶粉的異同
①嬰幼兒液態配方奶為原生態生產,無干燥制粉工藝,無需物理狀態轉化,鮮奶一次生成。②其為液態小分子結構,營養更易吸收,不易上火,減少嬰幼兒因喂養引起的便秘。③防止嬰幼兒過早發育,導致早期肥胖。④無濃縮工藝,保護營養成分,減少營養因子流失。⑤科學配比,建立消化道有益菌群,保水并促進腸道蠕動,吐奶、肚脹及消化不良等現象出現概率降低。
預先調制,開蓋即飲,濃度比固定,不用精準掌握奶粉的沖泡比例及水溫也能獲得標準化營養配比。
全鏈無菌生產、經超高溫瞬時殺菌137 ℃、4 s滅菌瓶裝,避免因容器不潔引起的容器交叉污染及沖泡過程中人為操作不當而導致的奶源污染。
獨立包裝,便于攜帶,用完丟棄,無奶瓶消毒等冗余工序,輕巧省時。
全瓶身食品級,符合美國FDA 食品級認證,通過歐盟歐洲食品級塑料產品測試,不含雙酚A,無懼加熱,適配國人飲食習慣。
我國是全球嬰幼兒配方奶最大市場,其中全球市場份額占比超1/3,亞洲超1/2,各嬰配巨頭為搶占市場先機,集中在亞太地區展開戰略布局。2018 年,亞太地區嬰幼兒液態配方奶推出數暴增38%,超越曾經的市場主力歐洲。2019 年1—10 月亞太地區銷售額比2018 年同比增長1 077.97%[5-6]。
隨著我國工業化、城市化進程的加速,快節奏生活使更多消費者愿意為嬰幼兒“快捷食品”液態奶支付溢價,該品類未來市場或達百億。第19 屆中國孕嬰童產業峰會數據顯示,嬰幼兒液態配方奶正在開啟國內行業競爭的新賽道,同時也引領著國內喂養的新偏好。
瞅準市場,挖掘商機,國內著名乳企業也躍躍欲試。2011 年2 月,作為國內首個引進并銷售嬰幼兒液態配方奶的領導品牌,多美滋攜旗下嬰幼兒液態配方奶亮相于世;2016 年10 月,圣元推出布瑞弗尼兒童液態配方奶(4 段),此外,伊利、飛鶴等企業也相繼有同類型產品問世。
自2015 年“二胎”政策全面放開,2016 年的新生兒出生人口激增到近年的峰值,達1 867 萬,較2015 年增長了11%。受“二胎”政策影響,預計我國每年將會增加400 萬新生兒。2021 年7 月21 日,《國家醫療保障局辦公室關于做好支持三孩政策生育保險工作的通知》發布,預計母嬰市場需求將以不低于16%的增速增長。據統計,2019 年中國母嬰市場規模為3.54 萬億元,2020 年4.09 萬億元,2024 年預計達到7.63 萬億元。2019 年6 月3 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等7 部門印發關于《國產嬰幼兒配方乳粉提升行動方案》(以下簡稱《行動方案》)的通知,提出力爭嬰幼兒配方食品自給水平穩定在60%以上,《行動方案》明確提出國產品牌市場占有率目標,國產乳制品企業發展得到提振。
從代際來看,新生代母嬰消費觀念改變、升級趨勢顯現,年輕家庭更愿意消費母嬰產品與服務,圖1 為2021 年我國不同代際人群母嬰消費占家庭收入比重。80 后至95 后家庭中,母嬰消費占家庭收入的比重逐漸遞增,90 后該消費支出達到總收入的27%,而95 后該消費支出占比達30%。作為主流生育群體,此消費偏好勢必為嬰幼兒液態配方奶帶來可觀的市場[7]。

圖1 2021 年中國不同代際人群母嬰消費占家庭收入比
從消費價格來看,2018 年英敏特《嬰兒配方液體奶在中國的市場機遇》數據顯示,超過一半的中國父母表示愿意購買便于攜帶的即飲液態奶,并愿意為之支付溢價[8]。2021 年3 月,艾瑞調研數據也顯現同樣的消費趨勢。隨著消費結構升級、人們消費觀念的變化、家庭消費能力進一步提升,中高端母嬰產品的消費比重持續上升。如圖2 所示,2020 年5 月—2021 年4 月,我國線下不同價格帶母嬰產品市場份額中,中高端產品份額占比高達80%以上,消費者對中高端產品的熱度暗示著作為高端嬰幼兒配方食品三大“增量藍?!敝坏膵胗變阂簯B配方奶將有效拓展更多的高端消費群體。

圖2 中國線下消費不同價格帶母嬰產品市場份額
從育兒方式來看,中國職業母親人數已超70%(80后職業母親超88.4%),“隔代喂養”現象普遍存在。而在所有食品安全因素中,預混合產品是讓老人們覺得最安心的產品類別。因此,液態奶的市場需求預計持續增加,成為嬰幼兒配方奶市場發展的“主力劑”。
國內嬰幼兒配方奶同質化現象嚴重,跨境購沖擊大,價格體系難以維持。企業要走差異化路線,實現企業研發型、國產乳制品高端化,從奶源質量、品牌營銷形象及企業運營思路等方面層層把關,才有望塑造高端產品形象,重塑產品價格體系,最終打入高端消費市場。國產嬰幼兒液態奶憑借其在形態和工藝上的創新,要與有機奶粉、羊奶粉等高端產品構建起最主要的“增量藍?!?,成為企業利潤增長業績增長新錨點。
想要盡可能獲得關注度、刺激消費者的購買欲望,品牌可在宣傳時將液態奶的便捷性與特定場景相結合,增加消費者的代入感從而激發消費者的消費沖動。對于出門在外、旅行勞頓或為高頻次晚間喂養等場景準備的即飲液態奶產品,對工作量飽和的父母們來說十分具有吸引力。目前,嬰幼兒配方奶市場的主要消費人群為85 后、90 后,這些消費人群大多是在職場打拼,面對壓力大母乳減少、職場“背奶”缺乏哺乳空間、持續夜奶體力透支等喂養“痛點”,健康又便捷對于她們來說就是喂養“金標”,解決好“痛點”即獲得“賣點”。
商業無菌液態乳制品在長途運輸過程中的污染風險難以控制,從包裝、運輸再到存儲,難度都較大。對于嬰幼兒食品而言,安全風險控制、食品安全問題至關重要。同時,嬰幼兒液態配方奶的定價較高,某知名品牌嬰幼兒液態配方奶每59 mL 售價約15 元,新生兒每天費用約105 ~150 元,6 月齡嬰兒每天費用達225 ~270 元。加之嬰幼兒液態配方奶在我國市場上仍屬新興品類,品種單一、可選面窄,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影響購買渠道不暢、獲取困難等,都是嬰幼兒液態配方奶面臨的挑戰。
當下市場對嬰幼兒液態配方奶潛在的高需求與諸多弊端,都證明了該品類實現本土化的必要性與迫切性,也是在考量投資、布局母嬰行業的參與者能否看準市場增長紅利,把握嬰幼兒液態配方奶行業發展脈絡和發展邏輯,從而搶占先機。
嬰幼兒液態配方奶作為嬰幼兒配方食品高端細分品類,較傳統嬰幼兒配方奶粉,優勢顯著。但尚未實現本土化量產的嬰幼兒液態配方奶行業仍面臨諸多挑戰。若國內乳企因勢利導、通力合作,促進嬰幼兒液態配方奶實現普及、推廣,市場將具有廣闊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