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福川
引洮供水工程是中國的大型調水工程,通過將洮河水源引入甘肅省定西、會寧等地來解決當地水資源短缺的問題。 一直以來,甘肅地區的水資源短缺問題就極為嚴重,對于當地居民的日常生活與工業發展造成了較大的影響。 現今引洮供水工程已全線建成,甘肅省天水市城區的水資源配置得到了明顯的優化,當地居民的用水問題得到了妥善解決,可見,引洮供水工程對當地水資源的優化配置與可持續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由駱進仁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引洮供水工程及其對區域可持續發展的影響》一書,對引洮工程的水資源配置與區域持續發展進行探討,為當地水資源管理以及優化配置提出了建議。
《引洮供水工程及其對區域可持續發展的影響》共八章:第一章介紹國內外調水工程的發展現狀及其啟示,對調水工程規模、水庫調度以及負面影響等做了詳細的闡述;第二章介紹引洮工程的生態功能區劃,通過研究生態功能的特征、環境空間的特征設計出分區方案,并提出分區生態環境的建設對策;第三章分析水資源與可持續發展的關系,對水資源與經濟發展、生態環境優化以及水資源調配與區域持續發展的耦合關系進行詳細介紹;第四章闡述引洮工程受水區域的水資源配置,并對受水區的產業結構與用水現狀進行分析,探討了水資源優化配置的思路;第五章對引洮工程的財務風險進行評價,并對水的定價體系進行分析;第六章為引洮工程水資源治理措施,主要介紹水權管理、水資源管理體制;第七章闡述引洮工程的區域生態補償機制,主要介紹補償測算以及生態補償的有效措施;第八章對調水前后的區域水資源的承載力進行評價,通過研究影響水資源承載力的因素,提出水資源優化配置后的承載力預估評價方法。
引洮供水工程分兩期建設,一期工程年調水量2 億多m3,總干渠長達110 km,涉及39 個鄉鎮,為90 多萬人口解決了用水問題;二期工程總干渠長約95 km,受水區包括97 個鄉鎮共300 多萬人,為區域的生活用水以及農田灌溉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通過引洮工程,當地居民的生存條件大大改善。 2021 年9 月28 日引洮供水二期骨干工程通水,引洮工程全線建成,區域水資源短缺的問題得到有效解決,供水量得到很大增加。 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水資源優化配置成為促進區域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基于引洮工程的建設經驗,對科學、合理的水資源配置進行論述如下。
第一,對區域水資源重新進行合理的規劃與配置,促進區域的持續發展。 引洮工程的實施使得當地的供水量得到了大幅增加,所以區域水資源的分配方案也應重新規劃,保障居民的生活用水與工農業用水需求。 政府可通過合理的規劃方案來解決水資源供需矛盾,對水資源的配置方向與用途做好合理的規劃,通過用水計劃、水資源控制紅線等方式為各產業水資源的分配提供依據;同時,有關部門應制定水資源的相關生態保護制度,綜合考慮經濟發展與生態效益,合理規劃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用水方案,對于用水量大、污染能力強的產業應進行優化調整,協調好產業發展與水資源保護之間的關系,政府也應制定水資源開發利用與保護的相關法律制度來保障其實施。通過上述方式,水資源得到合理配置,區域可持續發展的目標有望實現,社會效益可以達到最大化。
第二,通過對水價機制進行合理的調整來實現水資源的優化配置。 引洮工程屬大型水利工程,僅二期工程就投資70 多億元,較大的投資規模使得水利工程在開始運行后難以快速回籠資金。 為了解決投資的回收問題,引洮供水工程建成后對其水價進行調整,根據成本補償、合理分擔以及動態調整的原則對區域工農業用水、居民生活用水的價格進行調整,根據各類用水方式的差異制定不同的水價,使其能夠逐漸補償工程的投資成本。 調整后農業用水、居民生活用水以及工業生產用水的基礎水價都有一定幅度的提升,同時,社會各類用水的額度也應進行嚴格管理,對于超出額度的水量應通過價格進行限制,促進工農業生產與居民生活用水更加節約。 科學合理的階梯式水價制度不僅可以有效實現供水工程的成本補償,也可以促進社會各界積極地參與節水行動,減少水資源的浪費。
第三,利用節水技術與器具來實現水資源的優化配置。 雖然引洮工程調水成功,區域水資源仍不能毫無節制地使用,利用節水技術與器具對受水區進行改造,可以有效地減少水資源的浪費,實現水資源的優化配置。 同時,節約出來的水資源可用于其他方向或未來水量預備,這為實現區域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的統一提供了重要支撐。
水資源的優化配置是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保障,引洮供水工程的水資源優化配置方案不僅為當地的生產生活及生態用水提供了指導,也為其他的大型調水工程的水資源優化配置提供了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