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皮路(四川職業技術學院)
對于現代會計來說,主要有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兩大分支,其中會計學基礎又是隸屬于財務會計下,是財務會計系統內的基礎知識部分。它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企業會計準則》及相關的法律法規制度,依照既定的規則、一定的會計流程,以及一系列專門方法,對企業本期所發生的全部經濟業務進行完整的反映,做出核算與監督,并在期末時向企業內部管理層、外部投資者、債權人,政府利益相關部門以及其他相關人員提供各種會計信息和會計報告。
其中,對于高職院校的會計學基礎,我們側重于對“一系列專門方法”的講解,而在這“一系列專門方法”中,記賬方法又顯得尤為關鍵。所謂記賬方法,是指根據一定的記賬原理和規則,運用貨幣計量單位,利用文字和數字記錄經濟業務的一種專門方法。歷史上,我國的記賬方法主要有單式記賬法和復式記賬法。但遺憾的是,多種記賬方法的并存不僅增加了我國企業會計核算的難度,還使得我們在對外經濟交往中失去了“會計共同語言”。
基于此,由于復式記賬法能夠廣泛地在國際社會加以應用,并且能十分科學地反映各種經濟業務的內在聯系,1992 年,我國頒布的《企業會計準則》明確規定將借貸記賬法確定為我國境內企業會計的記賬方法。至此,我國企業會計成功與國際會計接軌。需要說明的是,借貸記賬法只是復式記賬法中的一種,復式記賬法按種類的不同又分為借貸記賬法、收付記賬法和增減記賬法[1]。
借貸記賬法是以“借”“貸”為記賬符號,對每一筆經濟業務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賬戶的相反方向,以相等金額,全面地、互相聯系地進行記錄的一種專門方法。具體來說,對于企業發生的每一筆經濟業務來說,都會同時影響至少兩個相互關聯的賬戶,且影響金額相同。即我們通常所說的“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其中,“借”“貸”沒有中文中的實際意義,僅為會計中的記賬符號[2]。如圖1 所示。

圖1 借貸記賬法的概念示例解析
基于借貸記賬法的概念,可以得出借貸記賬法的特點有:首先,我們應當設置能為投資者、債權人、企業經營管理者等提供科學、合理、適用的財務信息的賬戶體系;其次,能夠準確分類、連續記錄對應會計期間的經濟業務;再次,同一經濟事項,既要記錄一個(或幾個)賬戶的借方,又必然要記錄另一個(或幾個)賬戶的貸方,即“有借必有貸”,賬戶借方記錄的金額必然等于賬戶貸方的金額,即“借貸必相等”;最后,當所有經濟業務以雙向模式記載后,必將促使會計恒等式成立,即“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使得各賬戶在期末可達成試算平衡。
借貸記賬法的理論依據,為前面章節所學習的會計恒等式,即“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由這個恒等式我們可以知道,對于企業來說,任何經濟業務從會計上來分析,其變化都只能是導致等式兩邊同時增加或同時減少,或者是等號左邊或右邊內部的一增一減:即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內部變動,或資產不變而負債和所有者權益發生關聯變動等[3]。
借貸記賬法以“借(debit)”“貸(credit)”作為記賬符號。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其中,“借”“貸”沒有中文中的實際意義,僅為會計中的記賬符號而存在。什么時候借入對應賬戶的借方,什么時候計入對應賬戶的貸方,它與不同會計要素的性質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一旦計入錯誤,會導致最終的試算平衡出現問題,最終導致會計工作的失效。
復式記賬法下,賬戶的設置有一套完整的賬戶體系,不得隨意更改。我國《企業會計準則》規定,把賬戶體系按會計要素分類,分為:資產類賬戶、負債類賬戶、所有者權益類賬戶、成本類賬戶、費用類賬戶和收入類賬戶。其賬戶設置如圖2 所示。

圖2 各要素賬戶設置
對于借貸記賬法來說,最基礎同時也最統一的規則就是“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即企業的當期每筆具體的經濟業務都必須至少發生在兩個及兩個以上的有相互關聯的會計賬戶中。并且,同時要滿足借方發生的金額和貸方發生的金額從數值上來說必須一致,從而才能保證借貸方的金額的最終數值相等。
會計分錄,是運用借貸記賬法把企業發生的每一筆經濟業務所涉及的會計科目、借貸方向和相等的金額按一定的規定好的格式所作的記錄。也就是必須明確三點:首先應明確經濟業務發生以后應記入什么賬戶;其次是分辨記入相應賬戶的借方還是貸方;最后,明確當下經濟業務發生的金額是多少并記入到分錄的右側(貨幣計量)。因此,對于每一筆會計來說,都必須明確三要素:記賬符號(借或貸)、會計科目和金額,三者缺一不可。
例如[4],企業購買標價為100000元的機器設備一臺,用支票支付。從會計分錄這一角度,我們分4 步確認這一經濟業務。第一步,分析會計要素:購買的機器設備屬于資產類要素,支票也屬于資產類要素,因此這筆經濟業務為會計恒等式中的“等號左邊資產內部一增一減”的這一類業務;第二步,確定要素項目:機器設備屬于資產類要素中的“固定資產”,支付出去的支票屬于資產要素中的“銀行存款”;第三步,確定借貸方向:資產類要素中的“固定資產”增加記入相應科目的借方,同時資產類要素中的“銀行存款”減少記入相應科目的貸方;第四步,確定借貸金額:資產類要素中的“固定資產”增加記入借方100000 元,資產類要素中的“銀行存款”減少記入貸方100000 元(分錄中的金額后面不帶單位“元”)。即最終的分錄表現形式為:
借:固定資產 100000
貸:銀行存款 100000
借貸記賬法下的試算平衡,是根據“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這一我們熟悉的會計記賬規則,和之前學習的會計恒等式“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的始終恒等的原理,按照我國企業會計準則規定的固定不變的會計記賬規則,經過一系列專門的方法,通過計算、匯總、比較、調整等具體流程,以檢驗企業當期發生的經濟業務是否已經完整記錄下來的方法。
首先,發生額試算平衡方法。對于這一方法應用的理論基礎,主要是根據“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這一我們熟悉的會計記賬規則來判斷賬戶是否平衡。即全部賬戶本期發生額借方合計一定等于全部賬戶的貸方發生額合計。
其次,余額試算平衡方法。這種方法下的試算平衡理論基礎,是通過用會計恒等式“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表明在相同會計期間,所有的等號左邊的資產類賬戶的余額相加之和,應該等于等號右邊所有負債類賬戶和所有者權益類賬戶的余額相加之和,這樣的一種恒等關系。
但需要特別說明的是,雖然試算平衡是非常科學的檢驗做賬是否正確的方法,但它也有不可避免的固有缺點。具體來說,如果會計人員在期末時發現試算恒等式本身不平衡,那么根據當期經濟業務所做出的賬戶記錄就肯定存在某方面甚至多方面的問題,需要返回賬戶記錄中去查找問題所在并及時做出更正。但相反方面,如果會計人員在期末時發現試算恒等式是平衡的,也不能說當期所做出的賬戶記錄就一定完全正確——比如重記經濟業務或漏記經濟業務,導致“借”“貸”兩邊同時重復或缺失,這兩種情況從表面上來看,并不會直接影響試算平衡關系,這就導致了僅從試算平衡的角度,無法確認當期經濟業務是否全部記錄正確。
《會計學基礎》是會計與經濟類專業最基礎的課程之一,如前文所說,在這一課程的學習過程中,借貸記賬法又是基礎中的基礎。特別在高職院校財經類專業課程《會計學基礎》的教學過程中,“借貸記賬法”這一知識點是該課程的基礎和重難點內容。因此,基于“借貸記賬法”巨大的知識面覆蓋量,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做到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由淺及深地進行講解,比如上文所列舉的案例,分步驟、按邏輯順序一步一步展示,避免囫圇吞棗。對于學生來說,只有前期真正對“借貸記賬法”有一個清晰明了的認知,才能在后期真正學好會計學基礎知識,為之后財務會計甚至高級財務會計的學習打好基礎。所以作為教師,我們要做到講明原理的同時也要讓學生掌握“借貸記賬法”的具體應用[5]。
就目前高職院校的財經專業學生構成上來說,中等職業學校和普通高中升學的學生比例差不多各占一半,這就對我們的教學方法提出了新的挑戰。對于普通高中升學的學生,文化成績普遍好于中等職業學校升學的學生,但他們對會計的知識一無所知,同時學習普遍缺乏自信與主動性,這就只能靠老師在課堂上與課下都多花心思,關心他們的學習狀態和進度,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而對于另一半中等職業學校升學的學生,他們在高中時就已經學習過“借貸記賬法”,導致這部分學生很容易兩極分化:要么會因為感興趣更加努力學習,要么會因為是學過的知識從而覺得可以不用學了導致學習狀態不佳。
美國心理學家奧蘇泊爾說過:“影響學習最重要的原因是學生已經知道什么,我們應當根據學生原有的知識狀況去進行教學。”也就是說,教師應該提前了解學生已經掌握的專業知識甚至是生活經驗,才能更好地做到因材施教,提高教學效率。因此老師在教學之前,除了備好課之外,還應該了解不同的學生不同的學習進度和學習狀態,學生目前對“復試記賬法”的掌握程度如何,會直接影響教師在課堂上的教學方法。而到了課堂上,學生可能會遇到哪些問題,也應該是教師在課前應該預判的內容,以此確定教學設計中的詳略,找準重難點,一一突破。這樣才能因材施教,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我們的教學對象是高職院校的學生,而大多數高職院校的學生相比于普通高校學生來說,文化基礎都比較薄弱,這就需要教師特別用心關心和愛護學生,不能因為學生基礎差、能力弱就一味地指責學生。
因此,在“復式記賬法”的講解過程中,應特別注意對不同接受程度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畢竟文化基礎差不應該被一票否決,專業知識能否學好,并不完全取決于文化知識的好壞。老師應該明白,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教學的起點和重點都應該體現在學生身上。參考文獻
[1] 萬 仁 新, 唐 國 平. 復 式 記 賬 借貸符號奧秘的訓釋[J]. 財會月刊,2021(17):55-62.
[2] 高敏雪. 復式記賬法的應用:從會計到國民核算[J]. 中國統計,2021(06):40-42.
[3]王玉嬌.“翻轉課堂”在開放教育中的設計與實踐研究——以《基礎會計〈借貸記賬法〉》教學為例[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20,3(10):140-142.[4]程培先.會計學基礎[M].人民郵電出版社, 201309.270.
[5]張婷.基礎會計借貸記賬法的教學分析[J].科技經濟市場,2018(05):117-118.
相關鏈接
借貸記賬法指的是以會計等式作為記賬原理,以借、貸作為記賬符號,來反映經濟業務增減變化的一種復式記賬方法。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借貸記賬法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記賬對象不再局限于債權、債務關系,而是擴大到要記錄財產物資增減變化和計算經營損益。
會計學是指以研究財務活動和成本資料的收集、分類、綜合、分析和解釋的基礎上形成協助決策的信息系統,以有效地管理經濟的一門應用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