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卓楠
201108 上海市閔行區梅隴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上海
門診藥房是各個醫院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門診藥房的服務質量和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整個醫院的實力,醫院門診藥方的服務效率間接對醫院門診人流量造成影響[1]。有關研究顯示,調劑管理與藥學監護具有多種優勢,包括管理性高、經濟性強及專業性高等,能顯著提高醫院門診藥房的工作效率,保障患者用藥安全,同時還可以提高醫院整體服務質量[2]。促進藥學科學發展是當前醫院門診藥房管理中的重要內容。本院在2020年1月開始對門診藥房藥品應用調劑管理與藥學監護管理方式,以此保障藥品質量,提升管理效果,降低用藥差錯風險,保障藥房工作質量。
上海市閔行區梅隴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于2020年在藥房藥品管理中實行調劑管理與藥學監護,分別選擇實行前120例患者(設為參照組,時間為2019年1-12月)、實行后120例患者(設為試驗組,時間為2020年1-12月)開展研究。參照組男69例,女51例;年齡18~86 歲,平均(51.53±3.55)歲;體重49~79 kg,平均(64.05±1.27)kg。試驗組男65 例,女55 例;年齡19~85 歲,平均(52.39±3.48)歲;體重50~78 kg,平均(63.94±1.29)kg。兩組患者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①于研究時間段內在我院藥房取藥治療患者;②患者對此次研究內容充分了解,自愿參加并填寫同意書;③經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④性別、年齡、體重等各項臨床資料記錄在案患者。
排除標準:①精神狀態異常者;②無法進行正常對話交談者;③研究依從性較差者。
方法:參照組實施常規藥品管理,主要包括對藥房內藥品進行分類擺放、定期檢查藥品保質期和藥品質量、及時清理過期和失效藥物等內容。試驗組實施藥品調劑與藥學監護管理,具體如下。①網絡管理:利用現代先進的計算機技術、互聯網技術,有效提高醫院藥房的藥品管理效率,通過條形碼、微信平臺等相關技術采集、整理藥品信息,減少藥品劃價環節,最大限度地減少藥房的人力消耗,提高藥房管理工作效率。②藥品庫存管理:門診藥房要對所有種類藥物的庫存量進行簡單清點,如果發現存在缺藥、少藥情況要提供藥物基礎數據,以便采購藥物時有數據可參考;實施藥品動態管理,及時調整藥品存放結構,明確所有藥品的數量、使用期限,防止藥品過期導致浪費。另外,需要維持適宜藥品儲存的環境,避免潮解等情況,減少藥物失效情況。③分區調配:根據每種類型藥品的使用方法,包括口服、熱敷與注射等進行相應的標記,可以通過不同顏色符號進行區分;對安眠藥、麻醉藥等進行特殊標記,注意將這些藥物分開保存,以便使用時及時提取,提高藥房工作效率。④藥品調劑規范化管理:藥房管理人員通過網絡收集有關藥品調劑與藥學監護的資料,并根據我院未來發展、藥房具體情況等制定科學的藥品調劑管理制度,明確藥劑工作人員的相應職責,實施嚴格的監督管理;藥房工作人員在工作時,必須嚴格遵守相關藥品管理制度,另外,還需要對藥房工作人員進行藥學專業知識培訓,讓其對所有藥品的使用禁忌、審核處方與處方配伍方法等相關知識熟記于心,為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有效提高藥房管理工作的效率。
觀察指標:對比兩組患者取藥等候時間、調劑時間及藥品盤點時間;對比兩組藥品差錯事件發生概率,包括調劑錯誤、藥品混淆及藥品錯誤等。
統計學方法:數據均用SPSS 20.0 統計學軟件予以處理;計數資料以[n(%)]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藥品管理情況比較:試驗組患者取藥等候時間、調劑時間及藥品盤點時間均短于參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藥品管理結果比較(±s)

表1 兩組藥品管理結果比較(±s)
組別 n 患者取藥等候時間(min) 調劑時間(min) 藥品盤點時間(d)參照組 120 22.23±5.62 8.62±2.55 3.26±0.95試驗組 120 10.21±2.53 4.23±1.39 1.21±0.40 t 21.364 2 16.558 5 21.786 1 P 0.000 0 0.000 0 0.000 0
兩組用藥差錯率比較:試驗組用藥差錯總發生率低于參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用藥差錯率比較[n(%)]
隨著科學技術與經濟水平的不斷發展,我國的醫療保障制度、藥品管理體系、網絡化管理技術等也隨之發展,不斷突破,逐漸與國際發展接軌,建立起與我國國情相符的社會保障體系[3]。在我國發展過程中,醫療制度、藥品管理等是必不可少的內容,我國醫改內容中提到,要將醫藥工作的績效實施明細劃分,要求改變既往“以藥養醫”的發展局面,對藥房的藥品進行規范化管理,要將醫院和藥房間的經濟關系弱化,對藥房而言既是挑戰也是機遇[4]。從經濟層面來說,藥房是醫院的一個支柱;從業務層面來說,藥房是醫院中一個不可缺少的輔助科室,是向醫院提供所需藥品,確保醫院正常運轉的重要組成部分[5]。因此,在醫院藥房的藥品管理中實施調劑管理與藥學監護管理是順應醫改的一大管理措施,是順應我國經濟發展的必然途徑,同時也是促進醫院藥房發展的重要舉措。
在醫院藥房中實施藥品管理制度革新,在確保傳統藥品管理模式的優勢能夠被保存下來的同時,有效實行調劑管理與藥學監護。在調劑管理與藥學監護這一藥品管理模式下,將各種新型技術引進,成立完善的操作流程,將患者信息識別、藥物處方識別、藥品識別等過程便捷化,有效加快藥房人員派藥速度,縮短患者等待時間,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療時機,減少患者因不耐煩引起的醫患糾紛現象,利于形成良好的醫患關系[6-7]。對藥品進行分區調配,根據藥物的使用方法、藥物種類進行分類存放管理,為取藥、盤點和清理提供便利,提升工作效率[8]。最終,對藥房的藥品實施規范化管理,根據醫院整體情況、藥房藥品管理現狀等制定最合理化的藥品管理制度,組織相關藥房工作人員進行培訓,提高工作人員的專業素質,要求藥房工作人員必須全面掌握所有藥品的使用禁忌、審核處方、處方配伍方法等相關知識[9]。沈瑤[10]探討了加強調劑管理與藥學監護在醫院藥房藥品管理中的應用價值,對比實施常規藥品管理的200 例患者與實施調劑管理與藥學監護的200 例患者的用藥錯誤發生率與管理效果,研究結果顯示,實施調劑管理與藥學監護患者的處方核對時間、調劑時間及患者取藥時間等均顯著低于實施常規藥品管理的患者,同時用藥錯誤發生率更低。本研究結果顯示,試驗組患者取藥等候時間、調劑時間、藥品盤點時間均顯著短于參照組。可見調劑管理與藥學監護實施后,醫院藥房的工作效率顯著提高,證明開展藥房藥品管理之后,醫院藥房的管理質量顯著提升。同時,本研究結果顯示,試驗組調劑錯誤、藥品混淆及藥品錯誤等差錯發生率低于參照組。這表明實施調劑管理與藥學監護后,醫院藥房的用藥錯誤情況明顯減少,這有利于患者在就醫時獲得更好的治療效果,同時也提升了醫院的形象。此外,筆者認為,藥劑管理與藥學監護的實施,在提高藥房工作效率的同時也會促使醫院的整體工作效率提高,而對于患者而言,其等待取藥的時間縮短,這也有助于構建和諧的醫患關系,推進新醫改進行。
綜上所述,在醫院藥房藥品管理中實施調劑管理與藥學監護,能夠有效增強醫療服務質量,提高患者的就醫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