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昊東,喬之怡
(天津農學院水產學院,天津 300384)
中國是水產品消費和生產大國,水產品也是我國居民食物組成中重要的蛋白質來源。自1989年至今,我國水產品總量一直位于全球首位,其中2016~2020年5年平均值為6462.37萬t。水產品價格波動較大,特別是近年草魚等水產品價格經歷了很多個漲跌周期,周期內呈現暴漲暴跌現象,如2021年江蘇蘇州南環市場草魚價格由年初第3周的14.02元/kg,到年中的第26周23.78/kg,漲幅達到了69.61%,而年底第52周下跌到14.42元/kg,跌幅達39.36%。昆明華潮水產品批發市場草魚價格也出現周期性的波動,由年最低第8周13.33元/kg,到最高價格第21周24.45元/kg,漲幅高達83.8%。到最后一周價格下跌到17.00元/kg,跌幅30.47%。掌握對水產品價格影響因素的作用規律,對有效調控市場穩定,保證買賣雙方利益有重要意義。
國內關于水產品價格的研究,大多數學者主要通過使用模型對價格波動與波動原因進行實證研究。李輝尚、沈辰和孔繁濤,利用X12季節分解和H-P濾波法,把我國的4大類28種水產品批發價格分解成4種波動類型,分析總結了不同類型水產品價格的波動特征及其變化規律。研究結果表明不同類型水產品價格趨勢波動差別較大,同一類型中各品種也都存在明顯的差別。王威巍、梁鴿峰和孫琛通過運用自回歸條件異方差模型對2004年10月~2013年12月的月度時間序列數據,分析了我國水產品市場的價格波動狀況。研究發現我國水產品市場價格具有比較明顯的集簇性和杠桿效應。許偉和胡冰川通過構建協整方程對2000年1月~2018年8月的價格數據,來分析貨幣因素、畜類產品價格和豆粕價格對水產品價格波動的影響。研究結果表明,流通中現金量M0與畜類價格指數、豆粕價格對水產品價格指數上升有一定影響。周楨通過構建向量自回歸模型(VAR模型)基于2016年1月~2020年10月鱖魚、鯽魚豬肉價格的月度數據,采用協整檢驗、Granger因果檢驗、脈沖響應和方差分解等不同方法。對水產品價格和豬肉價格兩者之間的聯動關系進行分析。研究結果顯示豬肉價格對鱖魚價格和鯽價格沒有預測功能,但鱖魚價格、鯽價格對豬肉價格具有預測功能。
本研究從供給因素、需求因素、其他因素3個方面提取影響因素。
供給因素包括產量和養殖成本2方面。產量:水產品的價格隨著產量減小而上升,產量增大反而下降。我國水產品品種繁多,近年來雖然總產量呈上升趨勢,但部分水產品產量也略有減少。在養殖過程中自然災害、疫病、養殖技術等都會影響水產品的產量,造成產量不穩定從而影響價格。養殖成本:成本因素是水產品養殖過程中的重要因素,水產品在養殖過程中主要的成本來源是土地租金、人員工資、設備費用、水電費、魚苗費用、飼料費用以及藥物費用等一系列的費用。當成本增加時生產者為了保護自己的利益就會提高水產品的價格。
需求因素包括居民收入水平和替代品價格2方面。居民收入水平:在價格理論中,產品的市場價格隨著消費者對產品的需求變化而變化。居民的入變化會影響居民的消費需求,近些年來我國經濟水平的高速發展,越來越多的居民更加注重食物的均衡,水產品作為我國居民重要的蛋白質來源,消費者對水產品購買的需求越來越多。居民收入的變化必然會影響到水產品的價格。替代品價格:一種商品的價格上漲引起另外一種商品的需求增多,價格隨之而上漲,那么這兩種商品則互為替代品。我國水產品種類繁多,一般一種水產品可能和另一種水產品互為替代品,也可能和其他的居民蛋白質攝入來源的肉類互為替代品。
其他因素包括國際貿易和災害2方面。國際貿易:我國作為貿易大國,同時作為水產品產量消費大國,水產品是我國農產品進出口中重要的品種之一。所以我國的水產國際貿易必然會對水產品的價格產生影響。災害: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工業水平的不斷提高,自然環境與資源也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造成了自然災害頻發。水產品在生產過程中,也受到很大的影響,當自然災害出現的頻率較高的時候,水產品的供給必將受到影響,從而影響價格。影響水產品供給的主要災害有臺風、洪澇、污染等原因。除了自然災害,疾病也是影響水產品供給的原因之一。
本研究選取4種比較常見且年產量較高的淡水養殖魚類進行研究,分別是草魚、鯽、鰱、鯉。通過收集2011~2020年的年度價格數據為因變量。供給因素中選取4種魚類的年產量、魚粉的年度價格這兩個變量進行分析;需求因素中選取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與替代品價格,其中替代品價格本文選取同為我國居民蛋白質來源的豬肉、牛肉與羊肉的年度價格;其他因素中國際貿易選取水產品進出口總值,災害由于不好量化的原因,本文主要選取水產品年損失值來進行分析。
數據來源:水產品價格、豬肉價格、牛肉價格及羊肉價格數據均來自于農業農村部官網;水產品年產量、進出口值和水產品損失值來自《中國漁業統計年鑒》;魚粉價格數據來自飼料行業信息網;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來自國家統計局官網。
本文采用灰色關聯度分析法來分析各影響因素與價格之間的關聯度,1982年鄧聚龍教授創立了灰色系統理論。灰色關聯分析是一種用灰色關聯度順序來描述因素之間關系的強弱、大小、次序的方法。其基本的思想是:以因素的數據為依據,用數學的方法來研究因素之間的幾何對應關系。實際上就是對動態指標的量化分析,充分體現了動態意義。
第一步,選取數據,確立分析序列。設參考序列為:

設比較序列為:

第二步,變量序列的無量綱化,由于各個數據的綱量不一,為了消除不同單位數值之間產生的影響保證計算結果的可靠性,需要采用某種方法對數據進行無綱量化,本文采用均值化法對數據進行無量綱化。令,

第三步,計算差序列。

第四步,計算兩級的最大差和最小差。

第五步,計算關聯系數。ρ為分辨系數,ρ∈(0,1)一般情況下取中間值0.5。

第六步,計算關聯度。

將選取的水產品價格作為參考序列,影響因素為比較序列。將數據導入灰色系統軟件進行計算灰色關聯度(見表1),關聯度值介于0~1之間,該值越大,表明關聯度越高越強。
(1)草魚價格影響因素關聯度,由表1可以看出所選擇的影響因素關聯度最高的是水產品進口總值,其次是魚粉價格和草魚的產量。替代品價格與草魚價格關聯度最高的是羊肉的價格,水產品出口總值與草魚價格的關聯度最低。
(2)鰱價格影響因素關聯度,表1可以看出影響鰱價格的因素中關聯度排名前三的分別是羊肉價格、水產品進口總值、魚粉價格及鰱產量。且關聯度相差較小。排在最后的是水產品出口總值關聯度為0.606。
(3)鯉價格影響因素關聯度,由表1可以看出影響鯉的價格因素關聯度最大的是魚粉的價格,其次是鯉的產量、水產品進口總值,關聯度均為0.8以上。排名最低的是水產品出口總值,關聯度為0.63。
(4)鯽價格影響因素關聯度,其中鯽產量、水產品進口總值和魚粉價格與鯽價格關聯度比較高,豬肉價格、牛肉價格、水產品損失值與水產品出口總值與其價格的關聯度較低。
根據表1的計算結果來看,所有影響因素的關聯度的值均大于0.5,說明本文選取的影響因素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符合灰色關聯度分析法的計算結果分析。

表1 水產品價格與影響因素的關聯度
從本文選擇的4種魚類的結果總體來看,水產品價格影響因素中水產品產量、水產品進口總值和魚粉價格與水產品價格的關聯度較高,也就是說這三種種因素對水產品價格影響程度也較高。其次三種替代品的價格與水產品價格的關聯度一般,說明這三種替代品價格的波動在一定程度上對水產品價格也會有影響。居民可支配收入、水產品損害值和水產品出口總值與水產品價格的關聯度較小,證明這三種因素對水產品價格的影響比較弱。
通過灰色關聯分析發現水產品產量、水產品進口總值和魚粉價格與水產品價格的關聯度較高,原因是作為商品來說水產品產量是直接能影響水產品價格的因素。魚粉作為飼料中的必要成分而飼料在水產養殖過程中不可或缺,一旦魚粉價格上漲導致成本增加從而水產品價格上漲。我國水產品消費需求量較大,當進口水產品增多或減少也會對水產品價格產生較大的影響。替代品價格對水產價格的影響程度一般,主要是大多數水產品互為替代品,導致豬牛羊這類替代品對其價格影響不太大。基于上述的研究結論,提出以下減少水產品價格波動的建議。
整個水產品市場,逐漸地表現出平穩的狀態,但仍然處于供需不太平衡的狀態。我們應該積極調整產業結構,科學地規劃產業規模,擴大生產者的經營規模。減少市場過剩的品種的生產,促進營養高、有較高的附加值的品種的生產發展,鼓勵生產者發展具有特色的品種養殖。
魚粉作為飼料中比較重要的蛋白質來源,我國的水產養殖規模越來越大,生產者對魚粉的需求也隨之增加。魚粉由于需求量的激增且缺少相關替代品,導致其價格一直居高不下,造成生產者在生產過程中飼料成本增加,成本的增加自然也導致水產品的價格上漲。所以各相關部門應該加快對魚粉的替代品進行研究,以穩定水產品的價格。
產品價格的波動風險的原因是對未來的市場價格的不確定,所以應當加強對水產品市場的品種進行監測預警,并且要根據市場的動向及時增大監測的品種的范圍。積極的構建水產品市場信息平臺,針對不同的品種選擇覆蓋價格、生產、流通、加工與貿易等產業各個環節的信息平臺,使廣大的生產者可以及時準確的獲取信息。有效地減小因市場變動而面目的調整生產養殖形式。
建設漁業合作組織在生產、疫病防治與流通等方面起到積極作用,不僅僅是提高了生產的規模,也可以有效地提高生產者的市場溢價能力,提高生產者在市場中的弱勢地位,促進水產行業的良性發展。國家出臺的一系列文件政策不斷地在加強農業的基礎地位,對支農惠農力度也在不斷加大,農業保險則是其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整個農業保險中漁業保險在我國的推廣與發展比較緩慢,漁業保險覆蓋面較小。政府應當與保險公司加快對漁業保險險種進行開發,滿足不同群體的利益需求,確保生產者可以利用漁業保險來避免市場、災害和疫病帶來的風險,減少損失,穩定市場供給,進而穩定水產品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