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成鵬,史志鳳
(1.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皇臺九年制學校,甘肅武威 733000;2.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張義鎮中路九年制學校,甘肅武威 733000)
物理是對生活中物質變化規律進行總結的學科,物理教學和日常生活存在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教師在新時期的初中物理教學中大力實踐生活化教學策略,不但可以幫助學生積累更豐富的生活經驗,也能開闊學生的視野,促進學生科學思維與探究精神的構建和完善。基于此,教師應該積極開發生活化教育資源,擴充初中物理教學容量,使教學內容能夠不斷推陳出新,始終引領學生的物理探究興趣和自主學習意識,從而加快學生物理核心素養的成長步伐。下面我們就針對這一目標展開教學實踐研討。
實施生活化教學策略不僅是新課標對初中物理教學提出的新要求,同時也與著名教育學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教育理論相契合。教師著力落實生活化教學,無論是對于更新物理教學模式還是培育學生的自主探究意識來講,都具有非凡的現實意義。經過深入的分析研討,我們將生活化教學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實踐價值歸納為以下兩方面。
第一,實施生活化教學策略可以優化初中物理教學切入點,消除物理課程與學生日常生活之間的壁壘。物理是一門綜合性學科,初中物理課程講授的是一些基礎性的物理概念知識,但是由于受到多重因素的影響,學生透徹理解物理知識存在一定難度,降低了物理教學體系的創新改革效率。實施生活化教學可以優化物理教學切入點,幫助學生發現物理和生活的內在聯系,從而化解學生的思維障礙,增強學生對物理現象的領悟能力。第二,實施生活化教學策略可以深化學生對物理概念知識的領悟和理解,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探究精神。在素質教育背景下,初中物理樹立了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的新導向,生活化教學策略最顯著的實施優勢就是可以借助生活現象或者生活資源向學生呈現物理知識,使學生切實體驗到生活中潛藏的無數物理奧秘,從而順利發展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探究精神,使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躍升到更高的水平,收獲預期的教育改革成果。
預習不僅是初中物理教學的重要流程之一,也是教師實踐生活化教學策略的主要途徑。開展有效的生活化預習不但可以拉近學生與課程要點的距離,也能鍛煉學生的探索能力和自主預習能力,從而為物理課程三維目標的順利達成奠定堅實的基礎。然而就初中物理教學的現實情況來看,大多數教師在組織學生預習的過程中都沒有積極滲透生活化教學思維,只是讓學生對教材內容進行簡單的閱讀和瀏覽,這種預習方式不僅枯燥無味,也難以達成最佳的預習效果,從而影響后續深度教學的有序推進。面對這種不良局面,教師在新時期的初中物理教學中,不妨以生活化教學理念開展預習活動,結合具體的物理知識點引導學生自主歸納整理預習信息,重點落實對生活中相關物理現象的探索。這樣一方面可以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資源整合能力以及思考分析能力,另一方面也能初步培植學生的生活意識,使學生對新課內容形成大致的結構脈絡,從而大幅度提升初中物理預習效率,以生活化教學策略構建高效物理課堂。
初中物理教學中具體的生活化預習路徑主要有兩條:第一,教師可以根據具體的物理課程要點,提煉生活中相對應的物理現象,將這些生活信息整理成微視頻預習課件,鼓勵學生跟隨課件的引領開展生活化預習活動,這樣不但可以在預習階段就擴充學生的生活化物理經驗,使學生對物理課程探究產生親近感,也能提高學生參與生活化物理學習的內驅動力,錘煉學生的自主預習能力和生活化探索意識,從而讓物理生活化教學目標更加精準完善。第二,在物理教學的生活化預習環節,教師還可以借助學生熟悉的生活場景引出物理課程探究的主要內容,盡可能多地為學生創造自主預習的空間,培植學生自主探索、自主將物理問題和日常生活聯系起來分析的思維習慣。這樣一則可以使學生重新掌握物理課程學習的主動權,二則也能通過有效的生活化預習活動讓課堂生成狀態更加活躍,從而驅動后續深度物理探究教學的順利開展。
科學思維是一項重要的物理核心素養,教師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實踐生活化教學策略的終極目標不單單是豐富教學內容,更關鍵的是要促進學生科學思維的形成和完善。科學思維涵蓋了多個緯度,包括抽象思維能力、形象思維能力、邏輯思維能力以及直覺思維能力等等,教師必須綜合考慮學生科學思維的發展需求,最大限度地提升生活化教學策略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實踐有效性。教師要想切實強化學生的科學思維,將生活化教學策略與問題導學策略相整合是非常有必要的。
首先,教師可聯系日常生活為學生設計探究問題,如此既容易被學生接受,也有利于學生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的發散,從而加深學生對物理概念知識的印象。其次,學生通過思考和解答生活化問題,不但可以完整吸納物理知識技能,思維空間也會得到顯著的拓展,這些都有助于學生多元化知識能力體系的構建。基于此,教師在將生活化教學策略引入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時,應該在生活化教學的基礎上跟進實施問題導學手段,以生活現象還原物理理論知識,以問題促進學生開展有效的思維活動,從而使學生的科學思維邁入更高的階梯,實現生活化教學策略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創新應用。
教師在為學生設計物理生活化問題的過程中,有兩個問題設計誤區需要著重規避:第一,教師所設計的生活化物理探究問題必須具備可議性。所謂可議性,就是生活化問題不僅要整合物理課程目標和導學導思功能,還要引發學生的共鳴,包括情感共鳴和認知經驗共鳴等等。這樣,學生不僅可以針對生活化問題展開深層次的思維活動,也會更樂于參與物理生活化探究學習,這對學生順利構建物理概念模型至關重要。第二,教師在為學生設計開發物理生活化問題時,還應該加強提升生活化問題的典型性。所謂典型性,就是問題的內容以及相關生活現象必須基于學生的生活認知經驗,同時凝練物理課程核心要點,使生活化問題成為鏈接物理世界和生活實際的紐帶。這樣不但可以成功開啟學生科學思維發散的閘門,也能提高學生探究意識的靈活性和廣泛性,從而解放學生的感官注意力和智慧潛能,借助生活化教學打造開放式的物理問題課堂。
物理教學是引導學生構建物理模型意識和能力的過程,教師要想有效鍛煉學生的科學推理和論證能力,就必須善于創設生活化情境,使學生能夠在真實、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找出物理現象的變化規律,從而強化學生解釋自然現象以及破解實際問題的能力。除此之外,創設生活化情境還能使初中物理教學回歸生活本真,這樣既能夠消減學生對物理課程的抵觸情緒,也能增強學生在生活中探究物理的信心和興趣,從而使初中物理教學方向順利轉移到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基于此,教師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實踐生活化教學過程中,應該根據物理學科特性以及實際的教學需求加強為學生創設生活化情境。這樣既可以提升學生的思維活性,讓學生體驗到探索物理世界的快樂,也能引導學生在生活情境中揭示物理概念的規律和本質,從而夯實學生的科學思維和物理基礎,實現生活化教學手段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高效運用。
首先,教師在為學生創設生活化情境時,必須加強對生活資源的旁征博引,從直觀教學的視角出發讓生活化資源成為改善物理課堂教學環境的源頭活水,對于生活實物演示教學的應用比重多多益善,促使學生的形象思維順利升級為抽象思維,鍛煉學生對物理概念的直觀想象能力。如果部分生活情境無法實現直接創設,教師也應該開發互聯網技術資源為學生間接創設,這樣一則可以全面疏通生活實際和物理課程教學之間的交流渠道,也能強化學生的理性思考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從而發揮生活化物理情境的思維引領功用。
其次,教師在為學生創設物理生活化情境的過程中,還應該善于利用生活化情境帶領學生開展探索式的物理課程學習。具體來說,教師可以依托生活化情境啟發學生的交互式對話能力,通過各抒己見和集思廣益拓展學生對生活化物理問題的剖析深度和廣度,促進學生科學思維和探究意識的橫向與縱向延伸。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在生活化情境中自主探索具有廣泛性的新問題,內化學生對物理模型的認知,使學生能夠基于生活化物理情境學會思考辨析和遷移變式,幫助學生清晰掌握物理概念在生活中的具體呈現形式,從而高效率完善學生的物理觀念和科學思維。
物理觀念是物理核心素養的重要內容,學生形成良好的物理觀念,不但可以游刃有余地開展各項物理探究活動,知識理解效率也會得到大幅提升。物理觀念包括物質觀、能量觀、相互作用觀以及運動觀等等,學生物理觀念的形成和發展離不開對生活中自然現象的觀察。有效的生活化觀察不但可以培養學生悉心觀察探索生活的美好情態,也能使學生對抽象的物理理論知識產生直觀形象的認識,從而同步提升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和形象思維能力,使學生的科學思維產生突破性發展。基于此,教師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實施生活化教學手段時,應該積極組織學生開展生活化觀察活動,深度開發利用生活資源以及互聯網教育資源,為學生提供充足的觀察機會。這樣一方面可以使灌輸式物理教學順利優化為學生的自主性學習,另一方面也能同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物理觀念,從而促進學生物理核心素養與綜合思維能力的早日成熟,彰顯生活化教學策略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運用價值。
物理是一門強調實驗探究的科目,教師增加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比重,一則可以提升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分析論證能力,二則可以培植學生的理性精神和實證意識。這些對學生實事求是科學態度的形成和完善大有裨益。但是就初中物理教學的實際情況來看,實驗課程的開設效率并不高。深入剖析其原因,主要是教師認為開展實驗教學受多重條件限制,所以常常用口頭講解取代動手實驗。在這種情況下,學生的物理素養以及綜合能力都會陷入發展困境。
實際上,初中物理課程講授的都是一些比較淺顯的自然現象知識,很多生活中的常見物品都可以滿足物理實驗教學需求,教師在初中物理教學中運用生活化教學策略時理應遵循因地制宜原則,巧借生活化物品優化物理實驗教學模式。這樣一方面可以發揮生活資源的教學價值和使用效率,另一方面也能順利培育學生的實驗探究能力和實證意識,從而逐步構建學生嚴謹、理性的科學態度,發揮生活化教學策略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實施優勢。
生活意識和實踐能力是教師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培育的重點,學生探索物理的道路還很長,唯有形成良好的生活意識和實踐能力,學生才能流暢自如地應對各項物理學習挑戰,從而為學生的終身發展鑄造堅實的根基。陶行知先生主張“教學做合一”的思想;“紙上得來終覺淺”的道理自古以來都是教育工作的金科玉律。這些指導思想都為教師在初中物理教學中高效實踐生活化教學帶來全新的啟示。基于此,在素質教育背景下的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應該延展生活化教學思路,加強組織學生開展生活化實踐活動。這樣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的生活意識和實踐能力,把握物理教學的關鍵點、優化學生的綜合素質和終身發展;另一方面也能切實鞏固學生的物理知識技能體系,使學生能夠學以致用、積極探索,從而以生活化教學加快初中物理教育體系改革步伐。
綜上所述,在初中物理教學中運用生活化教學手段,不僅可以優化物理教學切入點,也可以培育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科學探究精神。基于此,在素質教育背景下的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應該樹立明確的生活化教學導向,開發利用優渥的生活化教育資源,打通物理和生活之間的壁壘,幫助學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感知物理現象的變化規律和本質,引領學生開展物理實驗探究和生活實踐活動,從而使初中物理教學滿溢生活元素,多維度完善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與綜合性知識技能體系。